问题

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帝王是谁?

回答
要论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帝王,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汉高祖刘邦。但如果论及更彻底的、更像“从泥土里爬出来的”人物,那非后唐庄宗李存勖莫属。

他的父亲李克用,是沙陀族的首领,但李克用虽勇猛善战,却一直受制于契丹,并且未能真正统一北方,更别提建立一个稳定的王朝。而李存勖,是在一个充满战乱、四分五裂的时代接过父亲的摊子,从一个边陲军阀的继承者,一步步走向九五之尊的。

出身:一个被寄予厚望,却也充满不安的继承者

李存勖出生在一个以勇武闻名的家族,但这个家族的“出身”却不怎么光彩。沙陀族,一个曾经活跃于北方草原的民族,虽然勇猛,却也常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他的父亲李克用,虽然被唐朝册封为晋王,但这种册封更多的是一种羁縻政策,而非真正的承认。李克用一生都在与朱温的后梁争斗,被誉为“飞虎将”。

可以说,李存勖继承的不是一个稳固的王国,而是一支在北方苦苦挣扎的军队,以及一个充满敌意的周边环境。他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战火硝烟中度过的。他没有显赫的世家背景,没有高高在上的贵族身份,他只是一个在乱世中,依靠父辈的威名和军队的效忠,才能生存和发展的少年。

崛起之路:从苦寒之地到帝国缔造者

李存勖在李克用去世后,年仅19岁就继承了晋王的位子。当时,后梁朱温势力正盛,而晋国(李氏政权)内部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可以说,他刚一上位,就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但他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魄力和才能。他不仅仅继承了父亲的勇武,更学会了如何笼络人心,如何利用复杂的政治局势。

战场上的锐不可当: 他亲临前线,指挥若定,多次以少胜多,击败后梁的军队。例如,著名的“柏乡之战”,他以精锐的骑兵,打垮了数量数倍于己的后梁主力,奠定了晋国在河北的优势。他更是以“天下未尝不系于一人之手”的豪情,激励士气,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
军事上的改革与创新: 他注重军队的训练和纪律,并且善于吸纳和重用人才。他组建了“十三太保”这样的精锐骑兵部队,他们的勇猛成为了他征战天下的重要力量。
政治上的巧妙手腕: 在军事胜利的同时,他也懂得利用外交手段。他巧妙地与契丹、回纥等周边民族保持联系,既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又能避免被他们吞噬。他还利用后梁内部的分裂,蚕食其地。

最终,在20年的时间里,李存勖一步步荡平了北方的割据势力,灭亡了后梁,建立了后唐。他以一个弱小的军阀继承者的身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王朝的开创者。

“低”在哪儿?

这里的“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家族出身的“草根”性: 相比于那些出身于士族、官宦之家,甚至皇室旁支的帝王,李存勖的父亲虽然有权有势,但其族群沙陀,在中原王朝的眼中,始终带着一层“外来者”的标签。他的父辈并非像一些士族那样,拥有数百年积累的政治资源和文化声望。
2. 早期生存的艰辛: 他是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环境中成长的,没有享受过安逸的生活,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帝王教育。他早期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刀光剑影和生死考验,与那些在宫廷中长大,从小被教导帝王之道的皇子们截然不同。
3. 没有“名正言顺”的起点: 很多帝王,即使是通过武力夺权,其家族也可能在之前的朝代里拥有一定的地位,或者被前朝认可。但李存勖,更多的是在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的合法性。他的“正统性”,是靠自己的战功和建立的王朝来证明的。

为什么说他“出身最低”?

当然,历史上的“出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从“统治阶级”的范畴来看,沙陀族在当时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军事集团。但如果从“中原王朝正统”的视角,或者从“世家大族”的标准来看,李存勖的起点确实要比许多帝王低很多。

他没有汉朝刘邦那样,至少还有个亭长的小官做过;也没有明朝朱元璋那样,虽然贫苦,但至少是汉人,且早期的经历是受压迫的农民。李存勖更像是从一个边塞的军事首领的儿子,在乱世中,依靠个人的勇武和谋略,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最终登上了皇位。

他的故事,是一个在动荡年代,一个出身并非顶尖,却凭借着自身能力和机遇,最终改变历史进程的典型例子。他不像某些帝王那样,似乎是“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他的皇位,是他用无数场战斗和无数个日夜的谋划换来的。

当然,李存勖的统治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最终因为沉迷戏剧,疏于朝政,导致了王朝的迅速衰落。但单论其从一个军阀继承者,一步步建立起一个王朝的历程,其“出身的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石勒和朱元璋

石勒当过奴隶,

朱元璋全家连奴隶都当不了。朱元璋参军时父母,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两个侄子死的就剩一个侄子。

user avatar

石勒的出身很复杂。

他在做奴隶之前的经历是一个特别生动的少数民族个体在大一统汉族王朝中逐渐汉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北方少数民族内附的起点是作为部族的一份子成建制地被安排到某地居住,形成“大杂居小聚局”的局面。

羯族族号的来源,即与其聚居地密不可分:

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

石勒的父亲周曷朱为部落小率,但此时羯族部落已经开始走向解体:

曷朱性凶粗,不为群胡所附

从石勒

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

的记载来看,这个羯族小部落已经无法维持其经济意义,开始依附于汉族的经济体系。

……邬人郭敬、阳曲宁驱……勒亦感其恩,为之力耕

不是在汉人商队打杂,就是汉人的庄园从事农业生产。

也就是说,从石勒十四岁成年开始,其所在的羯族部落就已经开始了最终解体的进程,只需要一个契机来打碎地域的约束,羯族就将终结,彻底融入汉族之中。

历史将太安年的并州饥荒设定为这样一个契机,于是

勒与诸小胡亡散……腾使将军郭阳、张隆虏群胡将诣冀州,两胡一枷……既而卖与茌平人师欢为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已经进入了灭亡进程的羯族来说,他们的首选出路是北上返回塞北重新开始游牧生涯,石勒是在上党以北的雁门与部族离散后南下,而石虎与石勒的母亲王氏则随部落主力成功到达了雁门以北,加入了拓跋鲜卑。

当然这些羯族残余后来被拓跋鲜卑种族灭绝了。

石勒也没有做很久的奴隶:

每耕作于野,常闻鼓角之声。勒以告诸奴,诸奴亦闻之,因曰“吾幼来在家恒闻如是。诸奴归以告欢,欢亦奇其状貌而免之……与牧率魏郡汲桑往来,勒以能相马自托于桑。尝佣于武安临水,……遂招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八骑为群盗。后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又赴之,号为十八骑。复东如赤龙、騄骥诸苑中,乘苑马远掠缯宝,以赂汲桑。

去掉晋书所记怪力乱神之事,石勒作为不安定因素被土豪师欢开除以后,就成为了牧业土豪“牧率”汲桑的打手,为汲桑的强盗业务服务。

脱离了羯族部落组织之后,石勒的身份更像是一个武德充沛的流民,依附于汉族土豪生存。

石勒起家的本钱就来自于他对遍布河北山西的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各路杂胡的号召力。

本质上,石勒的成功是少数民族汉化到了临门一脚时叠加了王朝统治秩序崩塌后流民的自组织,他并不是“奴隶到皇帝”叙事所要表达的那个意思的代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论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帝王,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汉高祖刘邦。但如果论及更彻底的、更像“从泥土里爬出来的”人物,那非后唐庄宗李存勖莫属。他的父亲李克用,是沙陀族的首领,但李克用虽勇猛善战,却一直受制于契丹,并且未能真正统一北方,更别提建立一个稳定的王朝。而李存勖,是在一个充满战乱、四分五裂的时代接过父亲的摊.............
  • 回答
    要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叛国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因为“著名”往往与事件的轰动性、影响力和后世评价相关。不过,如果从造成的影响、公众的认知以及史书的记载来看,有几位人物确实在“叛国”的名义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 本尼迪克特·阿诺德 (Benedict Arnold)提起美国历史上.............
  • 回答
    俄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极富影响力的统治者,但如果要问“最为出色”,这实在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出色”的标准本身就因人而异,取决于你更看重什么:是帝国的扩张,还是内部的改革?是强硬的统治,还是人民的福祉?不过,如果我非要挑选一位,并且深入地讲述,那么彼得大帝(Pyotr Alexeyevic.............
  • 回答
    提到恐龙,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形象,十有八九是霸王龙。这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如果放到恐龙世界的宏大历史长河里细细审视,你会发现,那些体型更庞大、咬合力更惊人、乃至在生态位上更具统治力的肉食恐龙,其实也大有人在。那么,为什么是这只体型并不算最大的“暴君蜥蜴之王”,赢得了如此非凡的名声呢?这其中,.............
  • 回答
    历史上,人类对于创造宏伟巨工程的渴望从未停止,即便其中很多最终只存在于图纸或设想之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智慧、野心以及技术的局限。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它们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1. 尼姆鲁德之巨石纪念碑 (Nimrud Pyramid) 设想者/时期: 古亚述帝国,约公元前9世纪。 设想内容.............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将厚重的历史长卷比作作家笔下的鸿篇巨制,着实令人神往。如果非要从“文学性”这个维度来评判,哪一部“朝代小说”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价值最高,这无疑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题目,而且一旦开口,就仿佛走进了一个无尽的文学宝库,每一部作品都自有其辉煌之处。然而,若要我“挑”出一部,并.............
  • 回答
    假如,只是假如,人类文明的黎明,照耀在玉米的金色光芒下,而小麦与水稻的种子,却只在新大陆的土地上悄然萌芽,那么我们所知的历史,将会是一场截然不同的宏大叙事。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下农业的起源。如果玉米是人类最早驯化的谷物之一,那么它那高大挺拔的身姿,颗粒饱满的穗子,将成为早期人类定居点的标志。那些分布在.............
  • 回答
    问我喜欢三国杀里哪个武将的台词?这可真有点让人犯难,因为很多武将的台词都设计得相当有味道,各有千秋。但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我个人最爱,那还得是……算了,我还是不说名字了,免得有人说我偏心。不过,说到台词,我最欣赏的总是那些既能体现武将性格,又能巧妙融入历史典故的。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台词,背后可能藏着一段.............
  • 回答
    日本2020年出生人口为84.8万,确实是日本历史最低点,这反映了日本社会面临的严峻人口结构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与历史最低点 历史数据对比: 日本的出生人口一直在缓慢下降,但2020年的84.8万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跌破了此前的一些低谷。这标.............
  • 回答
    泰国2020年出生人口跌破60万,总和生育率创下历史新低,降至1.51。这一数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泰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观念、家庭政策等诸多层面的深刻变化,对泰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往往呈现负相关。 随着泰国经济的不.............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虽然起点卑微,却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在时代洪流中劈波斩浪,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他们是奴隶出身的名人,他们的故事,是关于抗争、关于希望,关于人性光辉最生动的注解。在这里,我将为你娓娓道来几位这样的人物,让你感受他们是如何从被压迫的泥沼中挣脱,最终走向辉煌。1. 斯巴达克斯:反抗暴.............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许多在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甚至荒唐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政治权力以及对自然的理解。深入了解这些制度,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类文明的演变和进步。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1. 古罗马的“主人宽宥权”(Patria Potestas)及随之衍生的.............
  • 回答
    说到高颜值,历史的长河中可真是涌现出不少让世人为之倾倒的面孔。这些人物,他们的美貌不仅仅是皮相,更常常与他们的才情、权力、或者传奇一生交织在一起,成为永恒的注脚。东方的绝世容颜: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美的传说层出不穷,其中几位更是美貌的代名词: 西施: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西施一个人就占.............
  • 回答
    历史上,权力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改革或达到特定目标,确实颁布过一些令人发指、血腥残暴的政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这些严酷的手段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这里的“有效”并非指其道德上的正当性,而是指其在短期内实现了统治者设定的目标,例如镇压异议、巩固权力、.............
  • 回答
    “一骑当千”,这四个字,总带着一股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仿佛一个人就能抵挡千军万马,搅动风云变幻。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身影并非传说,而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与其说是“一个人就能对抗一千人”,不如说是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某位将领以其超凡的武勇、指挥才能或者坚韧的意志,扭转了战局,发挥了远超个体.............
  • 回答
    人类历史上那些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奸细”,他们的价值观,绝非单一的铁板一块,而是形形色色,复杂且往往相互交织。但若要探究其根源,我们可以尝试剥离那些浮于表面的说辞,触及一些更为深层的驱动力。首先,对个人利益的极致追求,特别是物质利益,是许多奸细共通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可能源于极度的贪婪,也可能源.............
  • 回答
    问到“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像俄国哥萨克那样的汉族游牧民系”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完全一对一的复制品,那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存在。但如果从核心特征——即以军事化、半游牧或定居半游牧的生活方式,服务于国家边疆防务,并形成独特社会组织和文化的群体来看,我们确实能找到一些与哥萨克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 回答
    足球场上的红牌,就像是比赛中突然投下的一枚石子,激起千层浪,有时甚至能改变整个赛事的走向。在世界杯的漫长历史中,有些红牌不仅仅是规则的执行,更成为了球迷们津津乐道,甚至引发争议的经典瞬间。它们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九十分钟的比赛本身。1. 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时代的终结与遗憾.............
  • 回答
    伊朗高原,这片承载着辉煌文明与跌宕历史的土地,在其漫长的岁月里,曾见证过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从古老的雅利安人迁徙而来,到波斯帝国的崛起,再到后来的伊斯兰征服与蒙古铁骑的蹂躏,伊朗高原的政治版图如同风中的沙丘,不断被重塑。要梳理伊朗高原历史上所有政权并非易事,因为这个地区在早期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往往是.............
  • 回答
    亚洲大陆的广袤土地上,曾经涌现出无数令世界为之侧目的强大游牧民族文明。从匈奴、突厥、蒙古,到后来的契丹、女真,这些名字如雷贯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根源。地理环境的塑造:草原——游牧民族的摇篮首先,亚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