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出现过哪些血腥残暴的政令法律,但却行之有效?

回答
历史上,权力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改革或达到特定目标,确实颁布过一些令人发指、血腥残暴的政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这些严酷的手段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这里的“有效”并非指其道德上的正当性,而是指其在短期内实现了统治者设定的目标,例如镇压异议、巩固权力、改变社会结构等。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血腥残暴但“行之有效”的政令,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内容以及“有效性”体现在哪里:

1. 秦朝的严刑峻法(以连坐法、酷刑为代表)

背景: 秦始皇统一六国,面临的是一个分裂、战乱频仍、文化思想驳杂的时代。为了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高效运转的国家机器,他选择了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根本。
政令内容:
严刑峻法: 秦朝的法律极其严酷,对犯罪的处罚极为残酷。肉刑(如刖、劓)、死刑(如车裂、腰斩)、以及各种严苛的劳役和处罚层出不穷。
连坐法: 这是秦朝法律中最具代表性的严酷措施之一。一人犯罪,邻里、家族甚至整个乡里都要受到牵连,轻则罚款、劳役,重则处死。这种制度旨在让民众互相监督,告发犯罪,以杜绝犯罪的发生。
焚书坑儒: 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普通民众的法律条文,但这是秦始皇维护思想统一、消除异议的极端手段。销毁诸子百家的著作,坑杀方士和批评者,其目的是清除与法家思想不符的声音,防止思想动摇统治。
“有效性”体现:
迅速统一和稳定: 严刑峻法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压制了地方势力和潜在的反抗力量,为秦朝巩固统一、建立中央集权提供了基础。
高效的动员能力: 严苛的法律和连坐制度使得百姓不敢轻举妄动,也迫使他们积极服从国家调动,为修建长城、阿房宫等大型工程提供了劳动力。
形成强大的国家机器: 秦朝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官僚体系和法律制度,虽然最后因过于严酷而迅速灭亡,但其奠定的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除异议(短期): 焚书坑儒在短期内确实压制了对秦朝统治的批判声音,使得法家思想成为官方唯一认可的思想。

然而,秦朝的严刑峻法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极大压抑和对生命价值的漠视之上的。其“有效性”是建立在巨大的社会成本和民众的恐惧之上的,最终导致了秦朝的速亡。

2. 红色高棉时期的“农业集体化”与“净化”运动(柬埔寨)

背景: 1975年,红色高棉推翻了朗诺政权,建立了民主柬埔寨。其领袖波尔布特受极端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希望通过一场激进的社会革命,建立一个纯粹的、无阶级的、农业化的社会。
政令内容:
强制疏散城市人口: 红色高棉认为城市是剥削和腐朽的温床,于是在夺取政权后,立即强制将首都金边等城市的居民全部疏散到农村,美其名曰“净化”和“农业劳动”。
废除货币、私有制和宗教: 红色高棉摧毁了柬埔寨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取消了货币,将一切生产资料归为公有,禁绝宗教活动,拆毁寺庙。
极端化劳动与饥荒: 强迫所有适龄人口进入集体农庄,进行超负荷的农业劳动,目标是实现粮食自给甚至出口。然而,由于管理混乱、技术落后以及对政治口号的狂热追求,导致了严重的生产力破坏和饥荒。
“净化”运动与屠杀: 红色高棉实行了残酷的“政治净化”,将所有被认为是“敌人”的人进行清洗。这包括前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受过西方教育者、甚至只是戴眼镜、会说外语、有亲戚在国外的人。他们被视为“新敌人”,大量遭受酷刑和处决,如著名的“杀人场”。
“有效性”体现:
瞬间的社会结构改变: 红色高棉在短时间内彻底摧毁了旧有的社会结构,包括城市生活、私有财产、宗教信仰等,实现了其“无阶级社会”的极端目标(尽管是以血腥的方式)。
绝对的控制力: 在其恐怖统治的高峰期,红色高棉通过严密的组织和无处不在的告密,对人民进行着绝对的控制,几乎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异议存在。
实现“农业化”的意图(扭曲): 其最终目标是将柬埔寨变成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并通过强迫劳动来“建设”。虽然这导致了毁灭性的后果,但在其统治的那个特定阶段,强制劳动是其运转的核心。

然而,这种“有效性”是建立在灭绝人性、屠杀近四分之一人口的惨剧之上的。红色高棉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经济崩溃、社会文明的断裂,并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被推翻。其“有效性”只是一种极端集权和恐怖统治的表现,是对人性的彻底背叛。

3. 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与劳动营(苏联)

背景: 约瑟夫·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逐步巩固权力,并推行旨在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他认为国家内部存在着“阶级敌人”和“反革命分子”,这些因素阻碍了他建设强大苏联的进程。
政令内容:
“大清洗”(大恐怖): 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政治清洗。通过秘密警察(NKVD)大规模逮捕、审判和处决被认为是“人民的敌人”的人。这包括党内反对派、军官、知识分子、技术专家、甚至普通民众。清洗的方式包括政治审判、秘密处决(通常是用枪击毙后埋在乱葬坑)、流放等。
古拉格系统(劳动营): 建立了庞大的古拉格(GULAG)劳改营系统,将数百万被判刑或被怀疑有罪的人送往偏远恶劣的地区进行强制劳动。这些人从事伐木、采矿、修建基础设施等艰苦工作,死亡率极高。
农业集体化与对富农的镇压: 为了实现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政府对所谓的“富农”(Kulaks)进行了残酷镇压,包括没收财产、流放甚至处决,以消除农村中的“阶级敌人”,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有效性”体现:
巩固斯大林的个人权力: 大清洗消灭了所有潜在的政治对手,包括党内、军内和知识界的反对声音,使得斯大林能够完全掌握国家权力,实现个人独裁。
快速的工业化: 通过强制劳动营提供的廉价劳动力,苏联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尤其是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控制社会舆论和思想: 通过恐惧和镇压,斯大林成功地压制了异议,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与官方宣传一致的社会舆论和思想。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代价巨大): 尽管对农民造成了巨大痛苦和生产力的破坏,但农业集体化在形式上被推行,国家获得了对粮食生产和分配的控制权。

然而,斯大林主义的“有效性”同样是以牺牲千百万人的生命和尊严为代价的。大清洗和古拉格系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其造成的社会创伤至今仍未完全愈合。这种“有效性”是一种对人权的践踏,是建立在极度恐惧和非人化之上的。

总结:

这些政令的“有效性”都体现在其在特定历史时期,通过极端的、血腥的手段,达到了统治者在短期内设定的目标。例如,秦朝的严酷法律维持了统一;红色高棉实现了其扭曲的社会改造;斯大林的大清洗巩固了权力并推动了工业化。

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有效性”是建立在对人性的践踏、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社会文明的破坏之上的。它们是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任何目标都不能成为践踏基本人道主义原则的借口。当今社会,我们追求的是在尊重人权、保障自由的前提下,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这些血腥的政令,无论其“有效性”如何,都应被视为对现代文明的警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奥斯曼帝国自巴耶济德一世起,出现一道奇特的Fratricide习惯法(杀害兄弟习惯法):国王夺得王位后,须将其兄弟们立即处死。此后,奥斯曼帝国历届素丹均依法办事,穆罕默德二世更把该法成文化。该法延续二百多年,直到1603年该法废除。在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皇室成员争夺王位是常有的事情,但像奥斯曼帝国如此极端的确实少见。在这期间的杀兄弟事件有:

①巴耶济德一世杀弟,开创了Fratricide习惯法(杀害兄弟习惯法)

②穆罕默德一世在大空位期间杀光了三个兄弟;

③穆拉德二世绞死亲弟;

④穆罕默德二世溺死亲弟,并颁法令,使该法合法化;

⑤巴耶济德二世与兄弟内战,逼迫杰姆逃跑,死于国内;

⑥塞利姆一世内战杀亲兄;

⑦苏莱曼大帝期间,四子争位,最终三子殒命,塞利姆二世继位;

⑧穆拉德三世绞死五个兄弟;

⑨穆罕默德三世绞死十六个兄弟

这条法令异常残忍血腥,给王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危机感,间接锻炼了帝国首领。在腥风血雨中产生的奥斯曼帝国素丹多长于权谋,帝国前十位首领(从奥斯曼一世到苏莱曼大帝)戎马倥偬,均为一时明主。后期塞利姆二世至穆罕默德三世起,帝国开始滑坡,但仍有足够权谋维系帝国统治。此法为夺得政权的国王顺利成章的铲除潜在威胁提供合法依据,为奥斯曼诸首领开疆辟壤稳定了政局,对于帝国而言,死亡王子几条性命换来帝国的稳定是值得的,但此举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奥斯曼帝国勾心斗角,自相残杀,朝纲混乱的局面。

在穆罕默德三世之后,对于王子们采用了软禁替代杀害,终结了Fratricide习惯法,恶法虽除,却未产生合适的善法,软禁法摧毁了帝国王子们的身体与精神,这是奥斯曼帝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Fratricide 习惯法之前:埃尔托格鲁尔——奥斯曼——奥尔汉——穆拉德一世

埃尔托格鲁尔

奥斯曼人是起于呼罗珊地区的乌古思部落,后迁于里海附近、波斯北部和东部,皈依了伊斯兰教。13世纪为了躲避蒙古铁骑,迁至小亚细亚定居。当时奥斯曼的人数少,埃尔托格鲁尔接管部落时仅430帐(帐是突厥部落以氏族组成的小单位)。后由于帮助了塞尔柱突厥人,罗姆素丹国素丹阿拉丁二世,将其安置于马尔马拉海峡北部,毗邻拜占庭帝国,作为罗姆素丹国的屏障。罗姆素丹国解体后,埃尔托格鲁尔自称罗姆素丹国继承人,趁机进入拜占庭疆域,疯狂掠夺。

②、奥斯曼一世(1288-1326)

1288年埃尔托格鲁尔死,其子奥斯曼接管部落。他把涣散的突厥部落成员,训练成一支组织严密、骁勇善战的武装力量,并以伊斯兰教圣战思想武装军队,奥斯曼公国变成一个信仰武士之国。奥斯曼吞并了诸多突厥公国,又攻占了卡加布沙尔作为首府,并于1300年自称素丹 。突厥部落纷纷投奔奥斯曼,并一律以其名字命名其部落,通称奥斯曼人。1301年奥斯曼于巴法翁战役大败拜占廷,又侵占了卑斯尼亚平原。1317年奥斯曼攻占布鲁沙城,彻底崩溃了拜占廷在小亚细亚的统治。奥斯曼一世奠基了奥斯曼帝国。

③、奥尔汗(1326-1358):兄弟亲善的典范,难再续

奥尔汗是奥斯曼帝国第二位首领。奥尔汗在奥斯曼生前就被父亲指定为继承人了。奥尔汗本想将帝国分给他的兄弟阿拉丁·帕夏。但是阿拉丁反对分国,坚持奥尔汗为全国的统治者,而他自己则只要求一个村庄的税利。奥尔汗因此对阿拉丁说:“兄弟,既然你不愿接受我给你的羊群和牛群,那么你至少应该成为我的臣民的牧羊人,你应该成为我的大维齐尔。”阿拉丁作为奥斯曼帝国第一位维齐尔,主要管理国家的民间和军事机构,自己很少自己带兵。

这是奥斯曼帝国卡农习惯法之前难得的兄弟和睦的场景,兄主外,弟主内。在雷霆巴耶济德一世后,奥斯曼王子们将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奥尔汗及阿拉丁*帕夏对帝国的贡献是:一、建立军事采邑制度,将土地分封与有功的将领;二、记录原有部落习惯法,在伊斯兰法、塞尔柱突厥人习惯法基础上,编纂奥斯曼人的习惯法;三、注重教育,建立第一套设备完好的清真寺学校;四、建立一支常备军土耳其新军,兵员部分由采邑封建主提供,部分由招募形成,并配备了新式火炮。上述措施大多由其弟弟阿拉丁*帕夏推动,这是兄弟和睦的好处。

奥尔汗从其统治的第一年开始就向外扩张,利用他兄弟为他提供的战争资源加快了他的扩张速度。1330年他包围拜占庭帝国第二大城市尼西亚,奥尔汗的长子苏莱曼指挥围攻。1337年攻占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尼克米义亚城,几乎控制了整个安那托利亚的西北部。1354年奥尔汗渡过达达尼尔海峡,攻占拜占廷军事重镇阿德里亚堡,攻占加里波利半岛作为进军欧洲的桥头堡。


④、穆拉德一世(1326年-1389年)

奥尔汗一世长子苏莱曼在架鹰打猎时从马上摔下,重伤而伤。继位者是其小儿子穆拉德一世,他开始向欧洲巴尔干半岛入侵,他兼并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并一直打到亚德里亚海岸,完全控制了原来拜占廷帝国的核心区域——巴尔干半岛,彻底切断了拜占廷帝国与巴尔干半岛的联系。1363年拜占廷帝国乞和,成为奥斯曼帝国藩属国,并交纳赋税。1365~1366年间,穆拉德一世将帝国首都由布鲁萨迁至欧洲埃德尔纳、政治重心由亚洲转向欧洲。可惜好景不长,1389年穆拉德为寒尔维亚刺客刺死。奥斯曼帝国尽管已控制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但仍是部落组成松散国家。当穆拉德一世死后,突厥公国纷纷背叛帝国独立。这时穆拉德一世的儿子“雷霆”巴济耶德一世崛起。


二、巴耶济德一世(1389年~1402年):绞杀亲弟弟,Fratricide习惯法的创始人

穆拉德一世遇刺后,巴耶济德一世上苏丹宝座,并立即将其弟弟Yakub处以绞刑,以防止他筹划政变。为使杀弟行为合法化,他引用《古兰经》为自己辩解,这种行为使此后奥斯曼帝国新素丹屠杀兄弟的行为 成为了合法性的手段和传统,并流行了200年。

巴济耶德一世在治国上颇有建树,他对治下农民采取宗教宽容与减轻赋税政策;改善法律诉讼,减少农民冤屈;把各省农业收入(称为蒂玛)拨与手下将军,无论其是穆斯林还是基督教徒,只要有战功均得到封赏;又将奥斯曼帝国义务服兵役,改成易于管理的缴纳现金方式,加强中央对地区统治。

他在军事上战功赫赫,因其身先士卒,威名远扬,人称雷霆。为了复仇,巴耶济德一世屠杀大量的塞尔维亚战俘,又迎娶了塞尔维亚国王拉扎尔·赫雷别利亚诺维奇的女儿Olivera Despina,借此将奥斯曼帝国与塞尔维亚结盟,而他的后代更可声称于塞尔维亚拥有王朝的特权。他指派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为塞尔维亚的领导者,并授予塞尔维亚相当多的自治权。

1391年巴济耶德一世率军围攻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皇帝约翰五世的请求下,一支新的十字军被组织起来欲打败奥斯曼帝国。1396年该基督教联军在匈牙利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率领下,于尼科波利斯战役中被打败。巴济耶德一世于布尔萨营建他美丽的新首都,以庆祝这次胜利。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多瑙河至雅典广大地区,几乎控制了巴尔干半岛。伊斯兰教称之为加齐素丹,埃及哈里发封他为罗姆素丹。

1390~1397年巴耶济德一世吞并了小亚细致力于背叛奥斯曼帝国(因穆拉德一世之死)的突厥公国,迫使这些公国投奔了中亚霸主帖木儿(天神一般的对手)。

帖木儿

1402年,帖木尔联合投靠的突厥公国一起夹击巴耶塞特。7月28日,在安卡拉的齐布卡巴德爆发了突厥系统最强的两个帝国一次血战,双方共投入40万军队,难舍难分。不料奥斯曼军队出现变故,巴耶济德帐下的突厥联军看到故主在帖木儿麾下,竟纷纷倒戈,导致奥斯曼人惨败。巴耶济德被俘,并最终死于1403年。

三、大空位期(1404-1413)兄弟相残,穆罕默德一世 杀光兄弟

巴耶济德一世被俘后,他的四个儿子苏莱曼·切莱比、伊萨·切莱比、穆罕默德·切莱比、穆萨·切莱比逃往塞尔维亚,向帖木儿效忠。1405年帖木尔暴卒,奥斯曼帝国进入内战阶段,又称奥斯曼帝国大空位期。

大儿子苏莱曼·切莱比统治欧洲希腊北部、保加利亚及色雷斯。二子伊萨·切莱比统治希腊及安那托利亚西部。在1404年,伊萨切莱比被被三弟穆罕默德·切莱比推翻并杀害。苏莱曼夺取希腊南部,穆罕默德控制着安那托利亚。1410年,穆罕默德遣四弟穆萨·切莱比率大军横渡黑海,征战苏莱曼。最终苏莱曼被杀,穆萨自称为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震怒,即时遣军到盖利博卢半岛,但被击败。穆罕默德只得与拜占庭帝国结盟。1413年6月,穆罕默德另起大军在塞尔维亚卡马路击杀穆萨,穆罕默德成为苏丹(1413-1421)。

由于安卡拉之战后奥斯曼帝国元气大伤,且帖木儿帝国仍比较强盛,穆罕默德一世采取韬光养晦的措施。1421年中风而死,复兴帝国的重任就落在其子穆拉德二世身上了


四、穆拉德二世(1421-1451)——我虽淡薄名利,终归依法杀弟

穆拉德二世淡薄名利,喜欢沉思,厌恶战争。在太平盛世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学者、哲学家,但当时穆罕默德一世已经决定了,由穆拉德二世继位素丹,穆拉德二世被迫从戎。

穆罕默德一世有四子,但二子早夭。穆拉德二世继位时,还有一个13岁的兄弟穆斯塔法。其弟害怕其兄谋害,便在拜占廷帝国怂恿下叛乱,最终为穆拉德二世擒杀。

穆拉德二世继位后,经过征战欧洲立威后,便与欧洲诸国签订和平协议。1444年淡薄名利的他禅让与其子穆罕默德二世(15岁)。不料欧洲基督教骑士们竟然想趁其退位君子年幼时,发兵侵犯。大臣们联名上疏,请求穆拉德二世重新执政。1444年,穆拉德二世在瓦尔纳击败了进犯的匈牙利为首的欧洲联军,杀匈牙利国王拉第斯拉夫与红衣主教朱利安,横扫塞尔维亚与波斯尼亚等地区。

1445年穆拉德二世再次退位。但近卫军团武装叛乱,反对年幼的穆罕默德二世。穆拉德二世被迫二度复出,镇压了近卫军团,从此 穆拉德二世再没有宣布退位。1445年3月穆拉德二世击败匈牙利国王罕雅迪,将其逐出塞尔维亚。又夺取了科林斯和佩特雷。

1451年戎马一生的穆拉德二世病逝。但他带来了奥斯曼帝国第二度崛起,原来的风雨如晦的帝国,穆拉德二世来后变成朗朗晴空。

五、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溺死亲弟, Fratricide习惯法变成成文法。

穆罕默德二世继位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去宫廷处死这个襁褓中的弟弟,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个凶残的苏丹也是将Fratricide这一习惯上升为法律的人。他制定了一个法律:“我的任何一个儿子,由真主选为苏丹,他为了更好的世界秩序而杀死他的兄弟们,都是恰当的。大多数乌里玛(the ulema)已经宣告了这个许可”。这条法律记载在《穆罕默德二世的法律书》中。后世的苏丹都以此为根据为自己的杀兄屠弟行为辩护。 在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时期编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这一重要工作后来在苏丹塞利姆一世和苏莱曼一世(“立法者”)时代终告完成。

穆罕默德二世的武功是盖世的,最辉煌的战果是在1453年5月29日攻克君士坦丁堡,从而灭亡了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穆罕默德二世在其士兵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后,把这个城市改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使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国家,并且从此控制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穆罕默德二世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征服活动包括1459年吞并塞尔维亚、1460年占领摩里亚、1463年征服波斯尼亚和1479年吞并阿尔巴尼亚。他的另一项战果是,使金帐汗国的分裂王朝克里米亚汗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1480年,穆罕默德二世进攻意大利,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这件事在马基亚维利的《佛罗伦萨史》中有所反映。在亚洲与白羊王朝乌宗哈珊开战。但他本人却于1481年计划进攻罗德岛时突然死去(有可能是被巴耶济德二世毒死)。

六、巴耶济德二世(1481–1512)与塞利姆一世(1512年-1520年(苏丹)、1517年-1520年(哈里发)):无尽的宫廷残杀

穆罕默德二世在1481年去世后,巴耶济德二世与弟弟杰姆苏丹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开战,杰姆战败后逃到罗得岛,被老兵囚禁。杰姆被囚禁至1495年,因脓疮恶化,在那不勒斯的一所监狱中逝世,另有人认为杰姆被一位希腊理发师用毒匕首杀害。

巴耶济德二世的武功是辉煌的,他于1499年夺取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麦托尼与科罗尼,并在纳瓦里诺海战,击败威尼斯舰队,终结了威尼斯舰队在地中海的霸权。自此奥斯曼帝国海军将时常侵扰地中海沿海诸国。

可惜宫闱之间内战再起,在1509年9月14日,君士坦丁堡被地震破坏。巴耶济德二世的晚年发生了塞利姆和艾哈迈德的王位斗争。艾哈迈德是塞利姆的哥哥,占领小亚细亚;塞利姆则掌控巴尔干半岛,塞利姆一世渡海,打败及杀死了艾哈迈德。并逼迫其父巴耶济德二世在1512年4月25日退位。巴耶塞特离开首都,前往出生地方隐居,却于途中去世。

塞利姆一世即位后仿效其祖父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做法,杀死自己的兄弟考尔库德及五个侄儿,清除可能觊觎王位的人。

塞利姆一世扩大了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他在1514年8月23日查尔迪兰之战大破波斯萨法维王国,并乘势占领波斯首都大不里士,由于军队厌战,胜利返回伊斯坦布尔。1516年向埃及马木鲁克苏丹国开战,经过Marj Dabiq及里达尼亚战役后,在1517年征服了它,从此叙利亚、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及埃及并入帝国版图。他把奥斯曼的势力伸展至圣城麦加及麦地那。伊斯兰世界两处最神圣的地方——麦加的大清真寺禁寺及麦地那的先知清真寺现已在奥斯曼的控制范围内,塞利姆一世自称为“两个圣城的仆人”。阿拔斯王朝最后一任哈里发向塞利姆一世交出哈里发的名号及其徽号。同时身兼哈里发。他还有一名,“两海的可汗”(印度洋与地中海)。

塞利姆一世把帝国领土从250万平方公里扩大至450万平方公里。他从埃及回来后,又准备进攻罗得岛,因为患病而中止,在位第9年去世。

七、立法者苏莱曼一世(1520-1566):苏莱曼大帝

由于苏莱曼大帝是独子,故未曾发生杀兄弟之事情。

苏莱曼一世的文治武功是辉煌的。他号称“立法者”,因为他在位时完成了对奥斯曼帝国法律体系的改造。苏莱曼大帝是欧洲16世纪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进入极盛时期。

苏莱曼大帝亲自统帅奥斯曼军队征服了基督教重镇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和匈牙利的大部分,并重创了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苏莱曼大帝在与波斯(今伊朗)萨非王朝的战争中占领了大半个中东地区,并将西至阿尔及利亚的北非大部地区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苏莱曼大帝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

宫廷储位之争,则是苏莱曼大帝最大的失败。

苏莱曼的两位后妃为他生育了8位皇子,其中有4位活过了1550年代,他们是:穆斯塔法皇子、塞利姆皇子、巴耶济德皇子和吉汉吉尔皇子。4位皇子中只有穆斯塔法皇子不是许蕾姆苏丹所生,而是居尔巴哈尔苏丹(Gülbahar Sultan,“居尔巴哈尔”意为春天的玫瑰)所生,由于他身为长子,从而拥有皇位优先继承权。许蕾姆苏丹意识到,如果穆斯塔法皇子继位,她的三个儿子就会性命不保。当时,穆斯塔法皇子被认为是所有皇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位,而且他得到了大维齐尔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的支持。奥地利驻伊斯坦布尔大使比斯贝克就曾提到:“苏莱曼的诸皇子中有一位叫穆斯塔法,他的教养出奇的好,深谋远虑,二十四五岁左右,作为一位君王正当年;希望上帝不要让和他一样充满力量的野蛮人靠近我们。”接着他还谈到了穆斯塔法“卓越的天赋”。
许蕾姆苏丹一直被指责至少对之后的储位更迭阴谋负有部分责任。表面上,她只是苏丹的妻子,和同时代的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王后安妮·博林一样在政治舞台上只能扮演非正式公开的角色。但事实上,这并没有阻止许蕾姆苏丹发挥她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当时奥斯曼帝国还未建立起正式的皇位继承制度,新苏丹继位后往往会将兄弟们全部处死以防止他们为争夺皇位而发动叛乱。为了保住自己三个儿子的性命,许蕾姆苏丹运用她的影响力不断削弱支持穆斯塔法皇子的力量。
在许蕾姆苏丹的煽动下,苏莱曼大帝谋杀了大维齐尔易卜拉欣帕夏,让女婿吕斯泰姆帕夏(娶苏莱曼大帝与许蕾姆苏丹之女米赫丽玛赫苏丹)取而代之。从1552年吕斯泰姆帕夏被任命为远征波斯的总司令开始,扳倒穆斯塔法皇子的阴谋拉开了序幕。吕斯泰姆帕夏派一个苏丹最为信任的人向苏丹报告,他称因为苏丹已经不是军队的首领,士兵们认为是时候让一位更年轻的皇子上台了;同时他散布谣言,证实穆斯塔法皇子已经接受了这个建议。苏莱曼被谣言激怒,他开始相信穆斯塔法皇子确实想抢班夺权,结果第二年夏天,远征军从波斯回国途中,苏莱曼把穆斯塔法皇子召到自己在埃雷利河谷(今属科尼亚省)的大帐中,说“如果他(穆斯塔法皇子)内心无愧地赶来了”,他将“能把自己的被指控罪行洗刷干净”。

穆斯塔法皇子面临一个选择:如果真的去他父皇那里,他得冒着被处死的生命危险;如果他不去,则会被指控叛君叛国。最后,穆斯塔法皇子以为有军队的支持,自己不会有事,还是选择了去父皇的大帐。奥地利驻伊斯坦布尔大使比斯贝克自称是穆斯塔法皇子生命最后时光的见证人,他描绘了穆斯塔法皇子的结局:当穆斯塔法皇子进入苏莱曼大帐的时候,苏莱曼的宦官们攻击了他,年轻的皇子勇敢地自卫。苏莱曼靠着大帐的亚麻布吊帘才将打斗的双方分开,然后他凝视着大帐,“用凶恶和危险的目光瞥向沉默的宦官,并用威胁性的言语严厉地指责他们的犹豫不决。于是,惧怕苏莱曼的宦官们壮了壮胆,把穆斯塔法皇子推倒在地,把绞索套在他的脖子上,绞死了他”。

据说吉汉吉尔皇子在得到他同父异母兄长的死讯几个月后就因悲伤过度而死。苏莱曼将帝国的两个不同部分的指挥权授予其他两位还活着的皇子:巴耶济德和塞利姆。但几年内两位同胞兄弟就因争夺皇位而暴发内战,他们各自有一支支持自己的皇家军队。在父皇军队的帮助下,塞利姆于1559年在科尼亚击败了巴耶济德,巴耶济德皇子和他的四个儿子只得逃往波斯,寻求波斯人的庇护。苏莱曼苏丹要求波斯沙赫塔赫玛斯普一世交出巴耶济德或者处死他,作为外交上的交换条件,沙赫将获得一大笔数量的黄金。沙赫同意了交换条件,1561年,他让土耳其刽子手把巴耶济德及其四个儿子绞死了。如此一来,塞利姆成为唯一活在世上的皇子,为他七年后(1566年9月5/6日)登上皇位扫清了障碍。苏莱曼从伊斯坦布尔出发再次远征匈牙利,在奥斯曼人取得西盖特瓦尔战役的胜利之前离开了人世,享寿71岁。

塞利姆二世在三个哥哥死亡后,成为了皇储。

八、塞利姆二世(1566-1574)、穆拉德三世(1574-1595):

塞利姆二世是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开始,此后奥斯曼帝国不仅了面对复兴的欧洲势力,而北面崛起的俄罗斯在伊凡四世率领下,开始蚕食奥斯曼帝国的旧势力。由于经历了锻炼,从塞利姆二世到穆罕默德三世仍能依靠权谋维持帝国的辉煌。

但是Fratricide习惯法在帝国内部则愈演愈烈。在苏莱曼大帝时期,在内部争权中,塞利姆二世三个哥哥死亡。

塞利姆二世

1574年塞利姆二世死后,其长子穆拉德三世继位,绞死了自己五个兄弟。

穆拉德三世


九、穆罕默德三世:创世纪的杀兄弟者

穆罕默德三世(1595-1603)登位时将十六个弟弟处以绞刑,所以他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至今仍然恶名昭彰。他是一个懒散的苏丹,把政府交给母亲皇太后Safiye Sultan管理。穆罕默德三世在世时还能在奥土战争中战胜哈布斯堡,保住匈牙利,但此后奥土战争胜利的天平转向了哈布斯堡。

十、Fratricide习惯法的终结

1603年,穆罕默德三世死后,留下了两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如果杀死其中一个的话,另一个将来万一发生不幸,可能影响帝国传宗接代。所以继承帝位的艾赫默德一世,饶恕了弟弟穆斯塔法的性命。穆斯塔法被囚禁后宫。从此奥斯曼帝国王位继承原则,对同胞兄弟,改用软禁取代杀害,意味着Fratricide习惯法的终结。

这个残忍的继承法被废除,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后续的软禁法却非善法,未能带来有能力的素丹继承人。

1617年穆斯塔法接替了病故的哥哥艾赫默德一世,自此以后,帝国王位继承不一定再是父子相传,特殊情况下可由帝国王室中最年长的男子继承素丹王位。

但由于这些王子长期被软禁在宫廷高墙大院内,与外面世界隔绝,所以孤陋寡闻,并且时刻提心吊胆怕执政兄长再次采用Fratricide习惯法,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摆脱囚禁生活的新素丹们长期压抑,身体与精神虚弱,心理不正常,且没有机会学习治理国家或征战外国,毫无经验,他们不思进取,纵欲无度,酗酒自慰。另外,素丹们在继位之前虽然允许纳妻娶妾,但妻妾多进行绝育手术,即使儿子呱呱落地,亦被残忍杀死。故没有一个新素丹继位前膝下有子,继承人又成大问题。奥斯曼帝国这种王位抚育与选择制度,再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素丹。这是奥斯曼帝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

《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维基百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上,权力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改革或达到特定目标,确实颁布过一些令人发指、血腥残暴的政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这些严酷的手段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这里的“有效”并非指其道德上的正当性,而是指其在短期内实现了统治者设定的目标,例如镇压异议、巩固权力、.............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许多在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甚至荒唐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政治权力以及对自然的理解。深入了解这些制度,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类文明的演变和进步。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1. 古罗马的“主人宽宥权”(Patria Potestas)及随之衍生的.............
  • 回答
    说到高颜值,历史的长河中可真是涌现出不少让世人为之倾倒的面孔。这些人物,他们的美貌不仅仅是皮相,更常常与他们的才情、权力、或者传奇一生交织在一起,成为永恒的注脚。东方的绝世容颜: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美的传说层出不穷,其中几位更是美貌的代名词: 西施: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西施一个人就占.............
  • 回答
    足球场上的红牌,就像是比赛中突然投下的一枚石子,激起千层浪,有时甚至能改变整个赛事的走向。在世界杯的漫长历史中,有些红牌不仅仅是规则的执行,更成为了球迷们津津乐道,甚至引发争议的经典瞬间。它们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九十分钟的比赛本身。1. 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时代的终结与遗憾.............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那些激烈的“文战”或“骂战”,以及它们如何撕裂了不同的群体,尤其是知识界和学术界。同时,我们也会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力深远的“之争”。西方的文战:当思想碰撞出火花,群体随之分裂在西方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思想的交锋从未停止。很多时候,这些交锋不仅仅是观点上的差异,更演变成了.............
  • 回答
    汽车诞生之初,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车灯”。早期的马车也依赖外部光源,而当汽车出现后,为了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行驶,人们开始在汽车上尝试安装各种光源。黎明前的黑暗:早期光源的探索 火把与油灯: 最早的汽车,在夜间行驶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要进行,也只能依靠马车时代的简陋光源——手持火把或者简单的.............
  • 回答
    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的信仰体系,它们如同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璀璨星辰,许多早已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被大多数人遗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那些鲜为人知,却曾深刻影响过一方水土的宗教。 摩尼教:光明与黑暗的永恒之战提到鲜为人知的宗教,摩尼教(Manichaeism)绝对榜上有名。它诞.............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涌现过无数的豪门巨族,他们的兴衰往往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这些家族不仅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国历史上的豪门巨族:历史上的豪门巨族难以尽数,我们可以从几个代表性的朝代和类型来展现其风貌:1. 汉代: 外戚(皇亲国戚): 汉代是外戚势力极.............
  • 回答
    提到历史上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行政职务或机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仿佛穿越到某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时代。这些职务和机构,要么是出于某种时代局限下的无奈之举,要么是统治者突发奇想的产物,再不然就是民间集体智慧(或者说是“脑洞”)的结晶。它们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更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咱们.............
  • 回答
    汉服里的飞机袖,这名字听起来新潮,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现代商家为了博人眼球给起的花名。但其实,这个“飞机袖”在汉服的历史长河中,并非空穴来风,它有着自己真实的过往,只是称谓不同,并且它的出现和演变,也颇有趣味。“飞机袖”并非现代原创,而是历史演变的产物我们要明确一点,“飞机袖”这个说法是现代人根据其形态.............
  • 回答
    游戏加密和反盗版,就像一场猫鼠游戏,几十年下来,双方斗智斗勇,衍生出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招数。我来给你捋一捋其中一些有意思的“黑历史”。早期的“加密”——物理与人文的双重考验在那个数字加密技术还没那么成熟的年代,游戏厂商们的“加密”更多的是一种“物理防盗”和“人文劝阻”。 说明书密码/验证码: .............
  • 回答
    要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叛国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因为“著名”往往与事件的轰动性、影响力和后世评价相关。不过,如果从造成的影响、公众的认知以及史书的记载来看,有几位人物确实在“叛国”的名义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 本尼迪克特·阿诺德 (Benedict Arnold)提起美国历史上.............
  • 回答
    说起中国历史教科书里的“错误”,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错误”这个词本身就挺复杂的。咱们要讨论的,可能不是那种纯粹的事实性错误,比如把某年某月某日记错了,那种一般很快就会被修正。更多时候,历史教科书里的“错误”体现在:1. 史观的差异和解读的不同: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在.............
  • 回答
    美国白人人口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下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其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理解这一趋势,需要深入剖析这些驱动因素,并预估其可能带来的广泛影响。为什么美国白人不愿意生孩子了?主要原因分析:1. 生育率下降(Total Fertility Rate TFR.............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皇帝大多居住在皇宫之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出远门”。不过,也有一些皇帝因为各种原因,踏出了京城的范围,进行巡游、祭祀、甚至御驾亲征。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皇帝,并且尽量用一种自然流畅的语言来呈现。1. 秦始皇:统一的开创者,巡视四方要说出远门,秦始皇绝对是绕不开的人.............
  • 回答
    历史上,人类社会并非总是理性与秩序的化身,有时,被情绪裹挟的群体,即“暴民”,也会以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方式登场,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他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无序的破坏、理性的失灵,以及对无辜者的残酷对待,足以让后人扼腕叹息。1.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九月屠杀”(September Massacres,1.............
  • 回答
    写历史,最容易陷入一个怪圈:就是那些我们每天都在教科书里读到、考试会考到的人物,反而成了历史的“标准格式”。但历史的长河里,藏着太多璀璨却被忽略的星辰,他们的“牛逼”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被大书特书的帝王将相。为什么他们没出现在我们课本上?原因嘛,说来话长,但总脱不开这么几点:1. 视野的局限:谁来决.............
  • 回答
    《暗影国度》的出现,无疑是魔兽世界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它将我们的目光从熟悉的艾泽拉斯,引向了亡者灵魂的归宿——暗影界。而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我们惊喜地发现,那些在过往的艾泽拉斯岁月里为我们所熟知、甚至影响过整个魔兽历史的传奇人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再度登场,或为叙事增添厚重,或为剧情埋下伏笔。一.............
  • 回答
    要说游戏历史上的玩法革新,那可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最早的像素点跳跃,到如今媲美电影的开放世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和创意的迸发,都如同一次重大的玩法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体验游戏的方式。我仔细想了想,有几款作品,它们在各自的时代,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辰,点亮了游戏发展的道路,带来了让人惊叹的玩法革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如何理解“进化”以及它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几乎所有生物物种在文字出现后的几千年里,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进行着进化。然而,如果我们谈论的是那种“明显”的、足以引起普通人关注的,或者说与人类自身发展有显著互动,并且在相对短的时间尺度内发生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