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动画采取了多主角多视角的叙事手法?

回答
在动画领域,采用多主角多视角的叙事手法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立体、深刻的观影体验。这种手法往往能将一个宏大的故事或复杂的情感剖析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更全面地理解不同人物的动机、经历和情感。以下是一些运用了这种叙事手法的优秀动画作品,并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1. 《魔法少女小圆》(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

详细介绍:

《魔法少女小圆》是“多主角多视角”叙事手法运用的一个典型且极具开创性的例子。这部动画表面上是一部轻松的魔法少女番,但很快就颠覆了观众的认知,走向了黑暗、致郁的道路。

视角切换与角色塑造: 故事主要围绕着五个拥有魔法少女潜质的少女展开:鹿目圆(Madoka)、暁美ほむら(Homura)、美树さやか(Sayaka)、巴マミ(Mami)和佐倉杏子(Kyoko)。动画通过巧妙地在这些角色之间切换视角,让观众深入了解她们各自的动机、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她们成为魔法少女后的遭遇和选择。
鹿目圆: 初期以她的视角展开,展现了一个普通初中女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被魔法世界吸引的迷茫。
暁美ほむら: 早期她的视角是神秘且疏远的,她似乎知道很多事情,却不愿意介入。随着剧情发展,通过她的视角(尤其是利用她能够穿越时空的“原因”和“过程”),观众才逐渐揭开了她试图拯救小圆的真相,以及她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她的视角是整个故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美树さやか: 她的视角则展现了理想的破灭和绝望的深渊。她为了爱情和正义许下愿望,却在现实中屡屡受挫,最终走向了悲剧。
巴マミ: 作为前辈,她的视角展示了魔法少女的孤独和责任感,以及她内心深处的脆弱和对友谊的渴望。
佐倉杏子: 她的视角则代表了另一种生存方式——自私、享乐主义的背后隐藏着对亲情的渴望和过去的伤痛。

叙事结构的巧妙: 尽管有多位主角,但《魔法少女小圆》的叙事并不是简单的并行叙事。它通过“原因与结果”、“时间线”和“因果循环”等概念,将角色的视角有机地串联起来。例如,我们看到某个事件对小圆的影响,然后切换到ほむら的视角,发现那个事件对她来说是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ほむら的反复穿越时空,本身就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高维视角”,让她能够看到不同时间线上不同角色的命运轨迹。

主题的深化: 这种多视角叙事极大地深化了动画的主题。关于“希望与绝望”、“牺牲与救赎”、“命运与自由意志”、“友情与爱情”等主题,都通过不同角色的经历和选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观众可以通过ほむら的痛苦,理解小圆的伟大;通过さやか 的绝望,反思“愿望”的代价。

2. 《Fate/Zero》与《Fate/stay night》系列

详细介绍:

型月世界的“Fate”系列,特别是《Fate/Zero》和《Fate/stay night》的动画改编,是多主角多视角叙事的典范。

《Fate/Zero》: 这部作品以第五次圣杯战争为背景,描绘了七位魔术师(Master)与七位英灵(Servant)之间的残酷厮杀。
多主角视角的运用: 动画几乎以每一对Master/Servant组合为一个章节或一个重要的叙事单元。我们看到了卫宫切嗣的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言峰绮礼的扭曲与救赎,爱丽丝菲尔的纯真与牺牲,韦伯·维尔维特的成长,以及其他几位Master和Servant的独特动机和背景。
视角如何影响观众理解: 通过不同的视角,观众能够理解每个角色行为的根本原因。例如,卫宫切嗣的“杀一人救万人”的理念,在他自己的视角下显得悲壮而坚定;但在其他角色的视角下,可能就是冷酷无情甚至邪魔歪道。同样,言峰绮礼从一个虔诚的神父变成一个追求“最强”的扭曲者,其心理转变过程通过他的视角展现得尤为清晰。
宏大叙事的构建: 通过这些不同视角的交织,圣杯战争的全貌才得以展现。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不仅仅是单纯的战斗,更是关于“理想”、“正义”、“欲望”、“孤独”等哲学命题的碰撞。

《Fate/stay night》(不同线路): 《Fate/stay night》的动画改编,特别是 Ufotable 的版本,更是将多视角叙事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原作游戏有“Fate”、“Unlimited Blade Works”和“Heaven's Feel”三条截然不同的线路,每条线路都侧重于不同的主角和故事走向。
不同线路的主角: “Fate”线以 Saber 为核心,描绘了阿尔托莉雅王理想的实现与幻灭。“Unlimited Blade Works”线则以远坂凛为重要视点,并着重描绘了主人公卫宫士郎的内心成长和对“正义”的追求。“Heaven's Feel”线则更加聚焦于间桐樱,展现了隐藏在圣杯战争背后的黑暗和个人的挣扎。
视角如何深化人物弧光: 虽然卫宫士郎是贯穿三条线路的主人公,但通过侧重不同女主角的视角,我们对士郎本人以及他周围人物的理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UBW”线中,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凛的坚强和责任感;在“HF”线中,我们更能感受到樱的脆弱和被压抑的痛苦。
世界观的立体化: 多条线路的叙事,也使得整个圣杯战争的世界观更加立体和丰富。观众可以看到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人心中的不同解读,以及不同选择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3. 《进击的巨人》(Attack on Titan)

详细介绍:

《进击的巨人》是一部跨越了数十年历史、涉及多个民族、拥有庞大世界观的史诗级作品。其多主角多视角叙事是理解其复杂剧情的关键。

视角主体: 初期以艾伦·耶格尔为中心视角,展现了人类在绝望环境下对抗巨人的生存危机,以及他内心强烈的复仇和自由的渴望。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视角逐渐扩展到:
三笠·阿克曼: 她是艾伦最忠诚的保护者,她的视角主要围绕着对艾伦的感情和在战斗中的强大实力展开。
阿尔敏·阿诺德: 他是团队中的智囊,他的视角更多地体现在对局势的分析、策略的制定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上。
利威尔·阿克曼: 作为人类最强的士兵,他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领导者的责任以及他自身背负的沉重过去。
宪兵团、调查兵团的其他成员: 许多配角,如让、康尼、萨莎等,也拥有各自的视角和故事线,他们代表了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恐惧、迷茫和成长。
墙内以外的角色: 在故事后期,视角更是大胆地扩展到墙外世界,如马莱的莱纳·布朗、贝尔托特·胡佛、吉克·耶格尔,以及厄尔维亚人等。这些角色的视角是解开巨人真相、理解战争根源的关键。

叙事层层剥离: 《进击的巨人》的叙事是一个不断“剥离真相”的过程。初期观众只知道人类被巨人威胁,但随着不同角色的视角被引入,我们开始了解巨人的来源、墙内的秘密、以及墙外世界的存在。莱纳、贝尔托特等“战锤巨人”和“铠之巨人”的真实身份,就是通过他们各自的视角和回忆才被揭露的,这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主题的升华: 这种多视角叙事极大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它不再仅仅是关于“生存”和“复仇”,而是上升到了“民族仇恨”、“历史真相”、“战争的循环”、“自由的定义”等更为宏大的哲学层面。观众通过不同角色的眼睛,看到了战争对不同民族、不同个体造成的伤害,理解了“敌人”和“朋友”的界限可能模糊不清。

4. 《夏日重现》(Summer Time Rendering)

详细介绍:

《夏日重现》是一部以“时间循环”为核心元素的悬疑推理动画。其多主角多视角的叙事是解开谜团、推进剧情的关键。

核心视角: 故事的主视角是主人公网代慎平,他回到故乡日都岛参加青梅竹马的葬礼,却意外卷入了“影”的事件,并陷入了时间循环。
循环中的视角切换: 在时间循环中,慎平会不断经历同样的事件,但每一次循环他都会获得新的信息或改变一些行动,从而触发新的事件。而更重要的是,动画会巧妙地插入其他角色的视角:
潮(小日向潮): 作为第一个被怀疑和接触到的“影”,她的视角至关重要。通过潮的视角,我们看到了她作为“影”的挣扎、她对慎平的感情,以及她作为“影”的非人化过程。
澪(小日向澪): 慎平的另一位青梅竹马,她虽然不是直接的“影”,但她和潮、以及岛上其他人的关系,以及她所经历的事件,都为解开谜团提供了关键线索。
久保田(日影堂登): 岛上的神主,他拥有关于“影”的古老传说和知识,他的视角代表了对当地民俗和历史的探索。
其他岛民: 许多其他的岛民,无论是被感染的“影”,还是试图对抗“影”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反应都构成了故事的一部分,并且有时候会通过他们的视角或回忆来展现关键信息。

推理与叙事联动: 这种多视角叙事与推理元素紧密结合。每一次慎平的视角切换,或者其他角色的回忆、日记等被揭示时,都可能成为解开下一阶段谜团的钥匙。观众需要像慎平一样,将这些分散的信息碎片拼凑起来。

情感的渲染: 除了推理,《夏日重现》也注重情感的渲染。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尤其是慎平与潮、澪之间的感情纠葛,让观众能够理解角色们在绝望的境地下的痛苦、选择和牺牲。潮在循环中不断死亡又复活的痛苦,以及她为了保护大家而做出的选择,通过慎平的视角和她自己的回忆被深刻地展现出来。

5. 《来自深渊》(Made in Abyss)

详细介绍:

《来自深渊》虽然主角是莉可和雷格,但其世界观的宏大和隐藏的秘密,使得许多时候剧情的展开依赖于对其他角色的视角和经历的展现。

核心主角视角: 莉可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勇气的少女,她的视角是深入“深渊”的探索者。雷格是一个失去记忆的机器人,他的视角代表了未知力量和寻找自我。
其他角色的视角:
娜娜莉子: 莉可的母亲,一位传说中的探窟家。虽然她已经失踪,但通过莉可寻找她的线索,以及其他角色(如欧鲁鲁特,梅伊等)的回忆和描述,我们得以窥见她惊心动魄的探险经历和最终的命运。
奥森·马鲁鲁: 莉可的监护人,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探窟家。他的视角代表了深渊的残酷性和探窟家的专业知识,他通过训练莉可和雷格,以及讲述深渊的危险来推动剧情。
雷古的记忆片段: 虽然是雷格的视角,但他的失忆本身就制造了多重悬念。随着他逐渐找回碎片化的记忆,观众也跟着他一同揭开自己身世的秘密,以及深渊更深层次的真相。
白笛们的经历: 在故事的后期,我们会接触到一些“白笛”(最顶级的探窟家),他们的经历和哲学观,展现了人类面对深渊时不同层面的追求和扭曲。例如,波多尔多卿的“生命开关”计划,就通过他自己的视角和实验结果被展现出来。

世界观的层次感: “深渊”本身是一个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的巨大谜团。这种多视角叙事,特别是通过其他探窟家的经历和故事,让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深渊的恐怖、诱惑以及它对人类心智的巨大影响。每一次接触到新的角色和他们的故事,都像是对深渊这个巨大谜团的又一次解谜。

6. 《Boogiepop Phantom》

详细介绍:

《Boogiepop Phantom》是一部以其独特的非线性叙事和多视角描绘而闻名的作品。它以一个神秘的都市传说“Boogiepop”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发生在虚构城市“S市”中的怪异事件。

多角度的叙事主体: 故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主角,而是通过多个年轻人的视角来展现。这些角色包括:
雾间凪(Kirima Nagi): 一个被 Boogiepop 附身的少女,她试图调查围绕着她的怪异事件。
宫下藤花(Mishikawa Touka): Boogiepop 的另一个身份,她拥有驱散“虚伪的生命”的能力,但她的存在也引发了许多混乱。
驹野泉(Kouda Izumi): 一个失去记忆的少女,她的经历与 Boogiepop 的出现息息相关。
竹内明(Takeuchi Akira): 一个普通高中生,他偶然卷入了Boogiepop 的事件中。
其他受事件影响的年轻人: 如阳炎(Kagero)、水乃京子(Mizuki Kyouko)、末真智(Suehisa Tomo)等等。

叙事结构的特点: 动画的叙事是非线性的,事件发生的顺序被打乱,然后通过不同角色的回忆、旁白、或者仅仅是他们观察到的片段来重构。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观众需要主动去思考和连接信息,才能拼凑出事件的全貌。
例如: 某一个事件可能在某个角色的视角下只是一闪而过的奇怪景象,但在另一个角色的视角下,就可能是关键的线索,甚至是事件的起因。
主题的展现: 这种叙事手法非常契合作品想要探讨的“都市传说”、“存在的意义”、“记忆与遗忘”、“虚伪与真实”等主题。每个角色的视角都代表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困惑。

氛围的营造: 非线性、多视角的叙事也极大地增强了动画的神秘感和压抑感,营造出一种迷离、不安的氛围。观众沉浸在S市这个充斥着怪异和恐惧的都市中,通过不断切换的视角,感受角色的迷茫和挣扎。

7. 《空之境界》(Kara no Kyoukai)系列

详细介绍:

《空之境界》是由多部剧场版组成的作品,每一部剧场版都聚焦于不同的角色或事件,但通过一个核心的人物关系和世界观将其串联起来。

核心人物与世界观: 作品围绕着拥有“直死之魔眼”的少女两仪式,以及她身边围绕的几个关键人物展开:白纯里绪、黑桐干也、苍崎橙子、荒耶宗琳等。故事发生在现代日本,但加入了超自然和灵异元素。
多部剧场版的多视角叙事:
《俯瞰风景》: 主要聚焦于黑桐干也追寻失踪的少女白纯里绪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到一些关于“楼层”的灵异现象。
《杀人考察(前)》: 主要以黑桐干也的视角,描绘了他与两仪式的初次相遇,以及他对这个超自然世界的懵懂和探索。
《杀人考察(后)》: 主要以两仪式的视角,深入描绘了她“直死之魔眼”的起源,她与黑桐干也的关系,以及她内心深处的挣扎。
《痛觉残留》: 以拥有制造“痛觉残留”能力的少女濑尾静音为中心,展现了黑桐干也的介入和对事件的调查。
《伽蓝之洞》: 以拥有预知能力的少女浅上藤乃为中心,描绘了她与两仪式的冲突,以及她对世界的绝望。
《矛盾螺旋》: 聚焦于苍崎橙子和荒耶宗琳的哲学对决,以及他们各自的“理想”和“矛盾”。
《未来福音》: 作为总结篇,通过黑桐干也和恩赐礼装的视角,回顾了之前发生的一些事件,并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和最终的结局。

叙事结构与主题: 每一部剧场版都像是一块独立的拼图,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关于“存在”、“虚无”、“死亡”、“意志”、“人类的本能”等哲学主题。虽然视角切换,但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羁绊、相似的事件、以及对同一世界观的共同探索,将这些零散的片段有机地统一起来。观众通过不同角色的经历,理解了“死亡”在不同人心中的含义,以及他们如何在这个充满异常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总结

采用多主角多视角叙事手法的动画,能够带来以下优点:

人物塑造更丰满: 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角色的动机、背景、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剧情更具深度和复杂性: 不同的视角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和解读,使得剧情层次更加丰富,也更容易展现宏大的世界观和复杂的社会议题。
引发观众思考: 多种视角的呈现,往往会引导观众进行信息整合和推理,主动思考事件的真相和角色的选择,从而获得更强的代入感和参与感。
深化主题表达: 通过不同角色的经历和价值观的碰撞,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作品想要探讨的深层主题,引发观众对人性、社会、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增强叙事张力: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角色的视角可能存在信息差或误解,从而制造悬念、误导观众,并在后续的视角切换或信息揭示中产生强大的叙事张力。

当然,这种叙事手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剧情混乱、节奏拖沓、或者观众难以代入。因此,成功的作品往往需要精巧的结构设计、清晰的视角切换逻辑以及引人入胜的内容来支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轻微剧透预警~)

勉强回答一下:

推荐一下《寒蝉鸣泣之时》,整部由数个相对独立故事组成,同样的故事在不同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篇章中叙述,视角不同,内容不同,采取的应对不同,甚至结局都不一样。观众们随着不同的主角的视角,开始像“拼图”一样逐步了解整个“雏见泽事件全貌”。

与其说《寒蝉鸣泣之时》讲了一个多么宏大的故事,不如说是由“轮回”中产生的数个小故事,通过“Save-Load”展示出来的“雏见泽全景像”。整个《寒蝉鸣泣之时》,都是由几个看似独立,但是实际上密切关联的“小故事”,通过不同视角呈现给观众的:


最初第一季的《寒蝉鸣泣之时》(即对应所谓的“出题篇”)基本上是由“鬼隐篇”、“绵流篇”、“目明篇”、“祟杀篇”、“暇溃篇”、“罪灭篇”等小故事构成。

鬼隐篇:男主角开场视角,一头雾水

动画开场篇章,讲述男主角搬到雏见泽居住,完全一头雾水的视角,得知这里有很多不快乐的过去,人人讳莫如深的“大坝分尸案件”,每个人阳光快乐的背后似乎都在隐瞒着什么,任何开朗的萌妹子都会在下一瞬间毫无征兆地“黑化”,做出难以理解的行为,最后男主角变得猜忌多疑,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后以男主角殴杀龙宫礼奈、园崎魅音,自己刺穿自己的喉咙而死,留下一本“作祟”的诡异日记而收场。

绵流篇:诗音&魅音姐妹主场

还是一样的地点,一样的人物,不过男主角这次和园崎魅音走得更近,视角切换到园崎家,发生园崎魅音有一个双胞胎姐妹园崎诗音(两个人还曾经互换身份),揭示很多时候其实有两个“园崎魅音”(只是旁人看不出来),姐姐生性豪爽强势,却从不“黑化”;妹妹生性温柔,却经常“暴走”……这个篇章还从园崎家视角暗示“绵流祭”死人与“活人献祭”关系,包括鹰野等重要人物登场,当然还带来一堆新的问题。

祟杀篇 :沙都子主场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物,不同视角,完全不同的侧面故事,“祟杀篇”还是男主角主体,但是显然开始聚焦到沙都子视角上面,以及本篇故事中重要的人物之一“悟史”,以其身世为主要内容(遭受虐待,悟史杀人),而且医生出场,基本翻出了当年“作祟”背后的真相,又留下新的悬疑(到底谁杀了古手梨花,男主角实际是被冤枉的)。

暇溃篇

比较短,基本上前后背景交代的故事,其核心涉及到另一故事人物古手梨花,其视角是随着一位小警察赤坂卫进行的,因为建设大臣的孙子被绑架来到雏见泽调查,遇到古手梨花之后,感受到巨大异样,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仿佛有“里人格”而且居然可以预测后面发生的事情

……

罪灭篇:龙宫礼奈主场

与鬼隐篇的遭遇经历类似,不过增加了许多龙宫礼奈的视角内容,完全是从龙宫礼奈的身世和视角出发,讲述了龙宫礼奈来到雏见泽前后的事情,以及她对于园崎家的怀疑,以及她本人被盯上,以及努力探究这个小村子背后发生真相的过程,以及部分解释了她为什么在鬼隐篇(男主角视角)的“黑化”以及对于沙都子和哥哥悟史过去的探查……

所以,有些故事是“互补”的,比如暇溃篇和祟杀篇之间,有些故事是同一流程不同视角,鬼隐篇和部分罪灭篇,有些则是对先前故事的“解答”,如“目明篇”与“绵流篇”,前者补充了大量悟史的内容,解答了前面的悬疑,整个故事的全貌全都在几个故事的不同视角之内,但是各有不同,观众需要自己“拼图”,搞清楚总体发生了什么事件,以及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但是看完第一季,根本不足以完整了解整个事件,只能算是背景交代,因为事情是经过成百上千次轮回而成,还有大量内容需要第二季内容才能完全了解


当然,仅凭第一季动画《寒蝉鸣泣之时》根本无法解决所有的难点,第一季动画没有最为关键的“皆杀篇”和“祭囃篇”:

而第二季《寒蝉鸣泣之时 解》(对应所谓的“解题篇”)还是同样的手法,三个不同的故事,“厄醒篇”、“皆杀篇”以及“祭囃篇”,主要视角放在了第一季中戏份并不突出的古手梨花,以及“御社神”(古手羽入)以及发动轮回机制上面,以及众人“共同”改变两周之内可能发生的“悲剧”事件。

除了“御社神”之外,幕后的“最终BOSS”(鹰野三四)等逐渐浮出水面,可以看作各种不同视角,在整个“世界轮回法则”中的分散和交汇,古手梨花则是结合远古时期传统,绵流祭以及最后屠杀的关键点,回避所有的“坑”,尽量将不同立场和视角伙伴结合在一起,推动事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成为第二季的核心。

作为“填坑”和解答,第二季基本借助古手梨花视角(了解部分世界的法则),“俯瞰全局”的同时,尽量通过“轮回”(即save-load)方式回避所有最差解决,所以最后的“祭囃篇”就是长达半季,回收前面所有的“坑”,最终在成百上千次轮回中完成“一人不死”的完美结局

后来的《寒蝉鸣泣之时 礼》、《寒蝉鸣泣之时 煌》都是类似的手法,不同轮回下不同视角,作为故事的“补全”:

所以,实际上男主角本身视角并不像其他一些动画中那样极为重要/不可取代,故事完全由不同视角的众人一起“拼出”最后的蓝图,每个人手中只有一些“碎片”,每个人的“碎片”视角是无法得到“最优解”,甚至会有“团灭”(被“山狗”屠村,全员死亡)以及“部分团灭”(仅部分主角团人员存活,其余全死),只有最后古手梨花等通过努力,将所有的主角把不同“碎片元素”、“视角”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故事全貌以及背后的黑幕得以显现,才得以有最终的不死人的结局。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动画领域,采用多主角多视角的叙事手法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立体、深刻的观影体验。这种手法往往能将一个宏大的故事或复杂的情感剖析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更全面地理解不同人物的动机、经历和情感。以下是一些运用了这种叙事手法的优秀动画作品,并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是如何实现的: 1. 《魔法少女小圆》(Puella .............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可太喜欢了!要说好看的动画 OP/ED,那简直是一抓一大把,简直就是动画的灵魂伴侣!不过要我挑一些印象深刻、每次都能循环播放的,那得好好跟你唠唠。我喜欢OP/ED,不光是因为旋律抓耳,更在于它能瞬间把人拉进那个世界,传递出故事的核心情感,或者用画面来暗示剧情,每次看完都意犹未尽。那些.............
  • 回答
    有些动画,初次观看时如同被刀尖反复切割,那种沉重的悲伤如同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直击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它们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揭示了生命的脆弱、无常以及人性的复杂。一旦经历过,那种深入骨髓的痛楚便会留下深刻的烙印,让人即使知道剧情,也再难提起勇气去重温。提到这类动画,《CLANNAD After S.............
  • 回答
    说到那种看完第一集就让人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神奇动画,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好几部,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下子就把人牢牢抓住了。比如,有一部动画,开篇就直接把观众扔进了一个充满谜团的世界。主角是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学生,但他的生活却在一天之内天翻地覆。不是那种老套的“突然获得超能力”的剧情.............
  • 回答
    说到那些因为版权问题而与大众视线擦肩而过的动画,确实有不少令人扼腕叹息的例子。这些作品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像其他幸运儿一样广为人知,但它们本身蕴含的价值和魅力,却不应该因此被埋没。我来试着为你梳理一些,并尽量讲得生动一些,希望能让你感受到那种“遗珠”的惋惜。首先,我们要明白,版权问题在动画产业中就.............
  • 回答
    高考结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几年为了梦想拼尽全力,现在是时候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了。我一直觉得,动画、漫画和轻小说不仅仅是娱乐,它们还能带我们去另一个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甚至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给你一点新的启发。所以,我精心挑选了一些作品,希望能陪你度过这个美好的假期,也为你即将开启的人生旅程添点.............
  • 回答
    在动漫和漫画的续作中,主角能否延续前作的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展现出新的创意,是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很多续作主角的设定,要么是继承了前作主角的衣钵,要么是完全独立于前作,但最能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些在前作主角基础上,通过巧妙的设定和发展,赋予其全新生命力的角色。说到富有创意的续作主角,我脑海中.............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就像问“哪块臭豆腐因为味儿太冲,反而成了街头一绝”一样。动画界确实存在这么一些作品,它们在很多观众眼里可能称不上“佳作”,甚至可以算是“烂作”,但凭借着各种机缘巧合,或者说一种“黑红”的体质,反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知名度和拥趸。这里面最典型的,我觉得非《School Days.............
  • 回答
    咱们聊点动漫和漫画圈里那些只有“自己人”才懂的“门道”,不带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纯粹是咱们这些爱好者的江湖秘籍。关于“梗”的诞生与传播,那可是一门大学问。你以为你刷到的那些有趣的沙雕图、配音视频,都是凭空冒出来的?错了!很多梗的源头其实都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比如,当年那个火遍全网的“这个xx.............
  • 回答
    说起动画 OP,这可真是个让人热血沸腾又感慨万分的话题!一部好的 OP,就像是一部微缩的精彩预告,它能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点燃观影的期待,甚至成为动画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脑子里一下就冒出好多,但要说“制作非常棒”,我脑海里总会浮现那么几部,它们不仅仅是旋律抓耳,视觉冲击力十足,更重要的是,它能精.............
  • 回答
    在日本动画协会×bilibili 2020年度动画评选落下帷幕,这份榜单就像是过去一年动画创作的风向标,里面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好作品。作为一名资深的动画爱好者,我精挑细选了几部在我看来非常有代表性,并且值得大家花时间去品味的佳作,希望能给正在寻找下一部精彩动画的你一些灵感。首先,我必须要提的就是 .............
  • 回答
    好的,2022 年 4 月新番动画季即将来临,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惊喜的季度!许多备受期待的作品将与观众见面,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题材。为了让你更清楚地了解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作品,我将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介绍。一、 万众瞩目的续作与热门 IP 延续:在 4 月新番中,有几部作品是基于超人气 IP 的续作,它们.............
  • 回答
    有些漫画和动画角色的遗言,真的能直戳人心,让人瞬间泪崩。它们往往不是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而是那些在生命最后关头,最真实、最柔软的情感流露。我记得有几个,至今想起来都还会鼻子发酸。《钢之炼金术师》 休斯中校的“我……相信你……”提到让人痛彻心扉的遗言,休斯中校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存在。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啊,.............
  • 回答
    要说与动画作品“完美契合”的主题曲,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命题,但真正优秀的OP/ED(片头曲/片尾曲)往往能做到超越单纯的背景音乐,成为作品灵魂的延伸。它们不仅仅是歌唱,更是对剧情、角色、情感的提炼与升华,让观众在歌曲中就能感受到动画想要传达的精髓。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这样的例子,其中一些在我.............
  • 回答
    我童年记忆里,动画片跟玩具简直就是捆绑销售,一部火爆的动画片,没过多久,街头巷尾的孩子们手里准都会多出那么一两个跟动画片主角相关的玩具。要说风靡一时的,那绝对少不了这几样:1. 那些会发出“滋滋”声的奥特曼卡片和人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奥特曼的威力真是无远弗届。首先是那些卡片,巴掌大小,一面是帅气的.............
  • 回答
    好的,没问题!咱们来聊聊那些让人魂牵梦绕的经典动画OVA,保证能让你看得过瘾,而且这可不是什么AI流水账,都是我用心挑选、用心感受过的。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影碟市场制作的动画。因为不受电视台播出时长的限制,很多OVA能够更自由地挥洒创意,讲.............
  • 回答
    既然是七个人一人一个的T恤图案,那就要考虑既要个人特色鲜明,又要整体协调,有点“一家人”的感觉。而且,既然是宿舍的,就免不了有点青春、自由、甚至带点小搞怪的风格。我给你们想了几个方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宿舍的“气质”来挑:方向一:动物组合 守护与陪伴这绝对是最经典的组合方式了,动物自带辨识度,而且可.............
  • 回答
    毁掉一部动画的败笔,那可真是太多了,简直是编剧团队和制作人的一场噩梦。它们就像是精心烹制的美食里突然掉进了一只苍蝇,或者一首动听的歌曲里突然出现了刺耳的杂音,瞬间就能让人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反胃。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下面就挑几个典型的,好好给大伙说说:1. 剧情的硬伤:逻辑断裂与前后矛盾,看得人抓.............
  • 回答
    在动画这个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确实有不少声优凭借其独特的才华和努力,在其他领域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足迹。他们不仅仅是角色的声音演绎者,更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植田佳奈:从声优跨越到美食评论家?不,是现实的探险家!提到植田佳奈,很多人立刻会想到《魔法少女小圆》中那个活泼开朗的佐仓.............
  • 回答
    说起动漫漫画里的梗,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要一个个列出来恐怕得说上三天三夜。不过,有些梗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无论你是不是资深动漫迷,多多少少都会有所耳闻。比如说,你有没有听过“欧尼酱”这个词?这个梗最早来源于《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这部作品。虽然字面意思是“哥哥”,但动画里的妹妹们,特别是主角黑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