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写得可以,换个人拍可能效果更好。成绩是时间和耐心的混合物,高考除了埋头苦干,除了迎难而上,听再多的鸡汤也无济于事。过来人只能讲一讲过去的事,给不了你任何的体味,加油吧,骚年……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是个培训班的高中语文老师,最近临近高考,非常多的高三孩子在深夜找我诉说自己的苦恼,无论是是激动还是迷茫,我发现他们的情绪背后,最终的内核都是“焦虑”。
“老师,如果我考不上985、211我这辈子是不是就完了?”
昨天在讲解一道作文题目的时候,我的一个学生突然这样问我。那道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最近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在为高三的学子们加油鼓劲,这是我一直以来觉得我们社会非常温暖的时刻,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没有什么鼓励能时刻发挥正面效果。
诸如“不苦不累,高三无味”“多考一分,干掉千人”“活着何必久睡,死后必将长眠”这类标语,有的时候可能可以逼出孩子们的最后一点拼劲,但有的时候也可能会让孩子们陷入泥潭。
在高考即将来临的冲刺时刻,我希望孩子们能明白,拼搏是很重要,但是如果想在最终发挥出理想的成绩,比拼搏更重要的是心态。临考前,老师们很少会告诉孩子们该如何去面对高考结果的未知性,但是孩子们考前想的最多的恰恰是这个。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把它发给了我所有的高三学生和家长。只因李雪琴的答案,是我在高考前看到过的最舒适的、最真实的考前应援视频。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在看完这个视频后能轻松下来,不再畏惧眼前的未知,而是以平常心完成这一次与之前没有什么不同的考试。也希望他们明白:
人生是否成功、是否幸福,从来不是由单个阶段的结果来决定的,未来之路道阻且长,机遇与风险始终并存,高考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李雪琴本人毕业于北大,却又和传统的精英形象完全不同。她的形象始终是怂怂的、怯怯的,没有攻击性,又总能给人以出人意料的惊喜。我相信,面对她的人应该常常会觉得很放松。她确实很优秀,但是这个优秀来源于她的早慧和努力。在考前,孩子们如果要拜一拜锦鲤,我倒觉得不妨多拜拜这类因努力而优秀的人[狗头.jpg]
大概是因为她曾经历过很多挫折,李雪琴的优秀从来不会让人感到焦虑,反而会让人觉得“天啊,北大毕业的人也会……吗”。她是个在成绩上值得人仰望的人,但却又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她的优秀非常的接地气。对于孩子们来说,她既励志,又不会让人自卑。
看视频前,我是真没想到,北大的学霸也会退学,舞台上惹人发笑的脱口秀演员也会抑郁。李雪琴以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高考真的只是一个站点,无论考试结果如何,未来还有更长的路等待我们去走,这对于缓解孩子们的焦虑非常有帮助。
虽然我是个不需要再为考试成绩焦虑的成年人,作为老师还常跟学生们吹嘘自己是“国家一级鸡汤烹饪带师”,但在孩子们看不到的地方,我也有着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不过看了李雪琴这个应援高考的视频,我感到了治愈。和李雪琴同年的我,也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常常因为未来而焦虑得睡不着觉。看了她的视频后,我虽然没有立刻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但是却坚定了苟下去的决心。我特别喜欢她的这几句话:
我是一个失败过很多次但一直在扑腾的人
我是一个不指望成功但也不希望失败的人
我是一个称不上成功但也算不上失败的人
感觉这三句话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境,我就是那么一个不能算菜但是也和优秀有着距离的人。“高不成低不就”是从高考成绩出来后就一直伴随着我的一个标签。
曾经最戳我心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停奔跑只为追赶当年被寄予厚望的自己”,我害怕别人看向我的目光里带着惋惜。但是李雪琴告诉我,不用这样,如果愿意拼就去拼,能苟住就坚持一下,如果想躺平也可以琢磨下怎么舒服地躺着。
从我来到知乎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深深地被社区里的各位答主吸引着,他们陪伴我走过了“大学实习”“毕业找工作”“离职跳槽”等等重要的人生节点,也是这些“李雪琴”“张雪琴”“王雪琴”们让我虽然在焦虑的路上走得磕磕绊绊,但是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
在知乎,我如今应该也算是一个“江雪琴”,这让我感到非常荣幸。成长路上,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在“过来人”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方向,同时将来也能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后辈们一些帮助和思考。
最后,祝所有高三学子们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