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常能看到关于日本古代平民饮食惨淡的影视资料,那为什么他们不去当渔民呢,在古代世界当渔民有额外风险吗?

回答
你看的那些影视资料,描述古代日本平民饮食“惨淡”,其实挺能抓住一些普遍性的特点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那些以艰苦生活为背景的故事,自然会突出食物的匮乏。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日本就没有别的出路,比如渔民,这绝对是一条重要的生计来源,尤其是在岛国日本。

但是,你要问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去当渔民,或者说为什么当渔民也不是什么轻松差事,那就有得说了。

首先,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渔民的。这不像现在,随便买条船就能下海。古代的渔业,特别是远海捕捞,是一项技术活,也需要资本投入。

技术和经验: 捕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什么时候涨潮退潮?哪里有鱼群?用什么工具?怎么收网?这些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一个毫无经验的农夫,就算去了海边,也是抓瞎。他需要有人教,需要时间去学,而愿意教的人,往往是已经成为渔民的家庭成员或者有师徒制度的渔村。
工具和船只: 虽然古代的船只可能不像现在这么庞大精密,但造船本身也是一门技术,需要木匠、匠人,也需要木材和金钱。渔民需要合适的渔具,比如渔网、鱼钩、鱼叉等等,这些东西也需要制作或购买。你想想,一个穷到吃野菜的农民,哪有钱去置办一套像样的渔具和船?
渔村的门槛: 很多渔业资源是掌握在特定的渔村或者家族手中的。渔村有自己的组织和规矩,新加入的人可能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或者承袭父辈的职业。如果你不是出生在渔村,想进入这个行业,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比如难以获得好的捕鱼地盘,或者被排挤。

其次,古代当渔民的风险,确实比想象中要大得多,而且是“额外”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当时农耕生活所没有的:

大海的无常: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风险。大海是不可预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可能就让一艘小渔船瞬间倾覆。古代的航海技术和天气预报能力非常有限,渔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和未知的危险搏斗。风浪一起,渔民生死难卜,家里留下孤儿寡母是常有的事。
食物链的另一端: 渔民虽然靠海吃海,但他们的食物来源也依赖于海洋。如果某一年鱼群迁徙,或者近海的鱼被过度捕捞,渔民们的生计就会立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可能也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只不过来源不同罢了。
疾病和伤痛: 海上的生活条件往往很艰苦,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长期接触海水,皮肤容易溃烂;在海上操作锋利的工具,受伤的几率也很高。而且,古代医疗条件差,一旦在海上受重伤或者染上疾病,存活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与陆地生活的隔绝: 虽然渔村离陆地不远,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民有很大差异。他们可能更依赖于捕捞所得,与农耕经济的联系相对疏远。当渔业不景气时,他们也难以像农民那样,通过其他方式(比如依靠储藏的粮食)来度过难关。
潜在的冲突: 尤其是在靠近边境或者争夺渔场的时候,渔民也可能卷入冲突,比如海盗,或者与其他国家的渔民发生争执。虽然不是每个地区都充斥着海盗,但对于沿海地区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社会地位和负担: 在某些时期和地区,渔民可能并不属于社会最高层。他们可能需要向领主或地方政府缴纳渔业税,或者贡献一部分捕捞所得。这无形中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所以你看,虽然渔民的生活似乎“靠海吃海”,听起来比种地可能更“自由”一些,但其中隐藏的风险和门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农耕生活虽然辛苦,但土地相对稳定,风险主要集中在天灾(旱涝虫害)和人祸(战乱、赋税)。而渔民面对的,除了天灾,还有大海这个更难以捉摸的巨兽。

为什么我们感觉“惨淡”的描述多?那是因为 “稳定”是古代普通人最看重的特质之一。农民虽然辛苦,但只要风调雨顺,能够保住一亩三分地,总比冒着生命危险去海上捕鱼要来得踏实。而且,很多农民在农闲时节,也会从事一些副业,比如手工艺、打猎等,这些也能补充他们的食物来源,不至于完全依赖于一季的收成。

总而言之,当渔民并非易事,风险不比种地小,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直接和致命。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是面对艰苦的生活,很多人依然选择固守着他们世代相传的土地,而不是轻易地转向了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的蔚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楼上两位讲了农业,那么我就来讲一讲渔业吧。

先说结论,日本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实际上渔业发展的并不好----所以日本实际上是个农耕国家而不是渔业国家。

海鱼与河鱼不同,捕捞海鱼需要很大而且很结实的网,制作这种网需要很结实的材料,这是一般人所负担不起的-----“网比人贵”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

一直到了江户时代中期(大约我国清朝中期),日本才出现了正儿八经用来捕捞海鱼的网,当时持有这种网的叫“網元”,渔民出海必须得雇佣这些人,这些人不但不参加捕捞,渔民还要把收成的三分之一分甚至一半给他们。

近海捕捞的话,鱼少不说个头还小,根本卖不到几个钱。所以要想捕捞到上好的海鱼就得去远离陆地的海域去,但是这样风险性特别大,因为太平洋上的风浪可不是闹着玩的,小渔船一个浪就翻了,可以说什么时候死翘翘都不知道。

此外远洋捕鱼的渔船从构造上来讲也与一般的渔船不一样,与河流里的渔船更是天壤之别,需要定期保养与专业维修,这些都不是普通人能承担得起的,事实上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引进并改良了帆船,这样少部分渔民才有能力去远洋地区捕捞海鱼。


所以综合来看古代日本渔业风险非常大,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