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国的海军舰艇多是显眼的白色,不同于美国那种厚重的深灰色?两者是否存在优劣?

回答
咱们中国海军的舰艇涂装,确实跟美国海军的风格不太一样,一个显眼的白色,一个厚重的深灰。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背后各有各的道理,也体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作战需求。

中国的“白”色舰艇:

首先说说我们为什么选择白色。

历史与传统: 很多国家的海军,特别是早期的时候,舰艇为了美观和辨识度,都会选择白色或者浅灰色。中国海军继承了这种传统,白色舰艇给人的感觉更干净、更精神,也带有一种庄重感。你看很多阅兵式上,白色的舰艇确实挺醒目的,显得部队形象好。
热带地区适应性: 我国海军的活动区域,特别是南海地区,日照非常强烈。白色能够更好地反射太阳光,吸收热量相对较少。这样一来,舰艇内部的温度就会比较低,对船员来说会更舒适,也能减少对空调系统的负荷,节约能源。对于长时间在热带海域执行任务的舰艇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远距离识别与沟通: 在近距离观察时,白色舰艇的轮廓和细节会非常清晰。同时,在一些相对平静的海况下,白色也能提供良好的对比度,便于我方舰艇之间进行远距离的识别和协调。
政治与象征意义: 白色在很多文化中都象征着纯洁、和平和希望。作为一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海军,这种涂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信号。

美国的“深灰”色舰艇:

再来看看美国海军为什么偏爱深灰色。

隐身性能: 这是深灰色最核心的优势。现代海军作战非常强调信息优势和战场透明度,而隐身(Stealth)能力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深灰色,尤其是带有特定涂层或纹理的深灰色,能够有效地吸收雷达波,减少舰艇在雷达屏幕上的反射信号,从而提高舰艇的隐蔽性。这使得敌方在探测和锁定我方舰艇时更加困难,增加了我方的生存能力和作战主动性。
战场环境适应性: 深灰色更接近海水的颜色,尤其是在阴天或拂晓、黄昏等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融入海洋背景,降低被目视发现的概率。虽然现代战争中雷达是主要探测手段,但目视侦察依然存在,这种“低可见性”的涂装仍然有其价值。
反光抑制: 在阳光直射下,浅色的舰艇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反光,反而容易暴露目标。深灰色能够有效抑制这种反光,减少被光学设备捕捉到的可能性。
实战经验与军事理论: 美国海军作为一支常年活跃在全球各海域的军事力量,经历了多次实战,其舰艇设计和装备发展往往是以实战需求为导向的。在冷战时期以及后来的信息化战争背景下,对舰艇的隐身和战场生存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深灰色涂装的优势也就更加突显。

优劣对比:

那么,这两种涂装方式,究竟哪个更好呢?其实,这不能简单地说谁优谁劣,而是各有侧重,适用于不同的作战需求和环境。

| 特征 | 中国海军白色舰艇 | 美国海军深灰色舰艇 |
| : | : | : |
| 主要优势 | 美观、精神、识别度高、低成本、有利船员舒适度(特定环境下) | 隐身性能好(雷达、光学)、战场生存能力强、适合远洋作战中的隐蔽需求 |
| 潜在劣势 | 在雷达探测下更容易暴露,战场隐蔽性相对较差 | 在特定环境下反光可能更强,与海洋背景融合度不如深色(某些情况下),识别度相对较低(近距离) |
| 侧重点 | 形象展示、一定程度的远距离可见性、船员舒适度(特定环境下) | 战场隐蔽、生存能力、降低被探测概率、适应高强度海战想定 |
| 适用场景 | 岸基防御、近海巡逻、友好访问、阅兵仪式、训练演习 | 全球部署、远洋作战、需要执行隐蔽侦察或突袭任务的场合、信息化战争环境下 |

更深入的理解:

隐身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强调的是,舰艇的隐身不仅仅是涂装颜色问题。雷达吸波材料、舰体设计(例如倾斜的船舷、隐藏的武器系统)、发动机排烟降温等,都是构成舰艇隐身能力的要素。涂装颜色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深灰色涂装之所以能在隐身方面有所贡献,是因为它在材料选择和设计上,更倾向于与这些隐身技术相配合。
不同舰型的考量: 并非所有美国海军舰艇都是同一种深灰。驱逐舰、巡洋舰、航空母舰等大型舰艇可能采用更接近黑色的深灰,而一些支援舰艇或小型舰艇,颜色可能会略有不同。同样,中国海军的某些特种舰艇,或者在特定任务中,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涂装方案。但总体上,我们看到的是普遍性的风格差异。
涂装的变化与发展: 舰艇涂装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作战理念的演变,各国海军都在不断优化其舰艇的涂装方案。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特定海况和光照条件下,某些浅色系的涂装配合特种反光材料,也能在降低热信号和一定程度上干扰光学探测方面起到作用。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加复杂和多样的舰艇涂装设计。
成本与维护: 纯白色的涂料可能在初期成本上相对较低,但由于需要保持舰艇的良好外观,也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清洁和维护,尤其是在沾染油污或海藻后。而一些用于提升隐身性能的特殊深灰色涂料或涂层,其研发和应用成本可能更高,维护也可能更精细。这方面的数据很难公开获取,但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

总而言之,中国海军舰艇的白色涂装,在保持良好形象、适应特定海域环境以及一定的识别便利性方面有其优势。而美国海军的深灰色涂装,则更加侧重于现代海战中的隐身和战场生存能力。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海军在设计理念和作战需求上的取舍和侧重,都基于各自的国情和发展方向。未来,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舰艇的涂装和隐身技术也必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还有瞎扯的?

首先,海军军舰色是为了海军舰艇降低可视度,不是为了军迷觉得好看。

其次,海军军舰色都是有着非常科学的研究,不是拍脑袋定的(除开大白舰队和苏/俄海军的防锈漆甲板,大白舰队纯粹就是为了显摆,苏/俄海军的防锈漆甲板是传统)。二战之前各国都比较重视对海军舰艇涂装研究,二战之后进一步加强。

下面说重点:

世界各个海域因为海水密度、成分构成等等因素都有差异,所以各国海军都要针对自己海军舰艇活动范围海域来进行涂装研究。

举个例子,当年我国海军活动范围限于近岸,近岸海域的特点是海水比较浑浊,多呈现黄绿蓝混合色,所以我国海军的旧式涂装



是明显的青蓝色,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海军主要以近岸防卫为主,近岸海域海水颜色决定了涂装。

同期,我国的潜艇涂装也是以教浅的青色涂装为主,也是因为近岸海域海水颜色决定的。



涂装特征非常明显,因为近岸活动,不仅常规潜艇,连核潜艇都是浅青涂装,常规潜艇当时水面航行还占用较长时间,核潜艇可靠性有限主要活动在近岸浅水海域,所以全部采用浅青涂装,在近岸水域反潜机/水面舰艇目视识别非常困难。

同样近岸活动的朝鲜海军,涂装更为夸张:

我军手册采用白色调涂装是112/113舰服役,这两艘都是大型反潜驱逐舰,有远海作战任务需求(注意是远海不是远洋)


注意当时的涂装并不是现在的浅色,而是乳白色,白中泛黄的乳白色。

这个颜色并不是中国海军原创,而是大英帝国(没错,那会还是大英帝国)远东舰队研究出来的印度洋-中国水域的涂装色,在中国近海/远海水域伪装效果非常好。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民海军走向远洋,于是涂装再次发生变化


注意101舰并非纯白涂装,而是在早先的乳白色涂装基础上进一步淡化了黄色调,以适应西太平洋/印度洋水域的背景色彩。

因为走向远洋,潜艇涂装也转变成深黑色,因为核潜艇已经在远洋进行战斗值班,常规潜艇已完全以水下巡航为主,不再进行浮航巡逻



这是人民海军舰艇涂装从近岸走向远洋不断调整的过程,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与舰艇作战任务作战区域匹配的。

美国海军的所谓深灰色涂装,是一种典型的大西洋远洋涂装色,二战后美国海军舰队长期以来作战热点都是在大西洋远洋作战,所以普遍采用了大西洋远洋涂装并形成了固有印象,但是那只是固有印象


最新的朱姆沃尔特,部署在西太,所以其采用了更浅的颜色来适应太平洋水域背景色,而非我们刻板印象中的美国海军灰。

这种印象中的灰色本来就是因为大西洋海域天气和海域设计的。。。

再放个逆向进化的:

苏联/俄罗斯海军涂装。

苏联红海军当年也是为了和美国海军决战大洋的,主战场是大西洋,所以苏联海军曾经的涂装,也是深灰,主战舰艇甚至趋向黑色



这都是我们印象中的红海军/俄罗斯海军涂装。

但是俄联邦海军现在不行了啊,哪儿还能远洋作战,已经堕落成远海/近海作战的防御型海军。所以俄联邦海军现在的涂装



变浅变白了。。。没办法啊,决战大西洋做不到了,只好远海防御才能勉强维持得了生存的样子,所以涂装必须变。

说到中国海军的涂装色,别管愿意不愿意

三哥用的是一脉相承的英帝国远东舰队印度洋乳白色。和我们90年代的乳白色涂装算系出同门。

另外影响涂装的还有海军传统,传统啊,他就不是科学可以解释的,比如苏联海军传承自意大利的绿色防锈船底,比如苏联海军的红色防锈漆甲板。

所以回过头来,哪有什么为了好看,都是为了作战需求,个别情况兼顾下传统,传统实在要不得,也是要果断放弃,一切为了作战啊。

连俄罗斯海军都不用红色防锈漆甲板了

看有很多人感兴趣,那就再多说点,首先,人民海军早期的浅青/藏青涂装,在近岸海域效果非常好


这两幅图就可见一斑了。当然,仅限于近岸。另外很多人对于核潜艇下仍然有水线,水线下用红色防锈漆非常感兴趣,也有许多人问是不是真的潜艇也有漆出来水线,水线以下涂防锈漆,答案是:

部分潜艇是这样。。。

那么潜艇水线涂装有没有必要呢?

其实没啥必要,这种喷涂方式主要继承自苏联海军潜艇部队,其起因是常规潜艇需要长时间浮航作战,所以还有“船底”这个概念,所以还要喷涂防锈漆。我国潜艇部队师承苏联红海军,涂装方式自然也学到手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作战手册也几经修改,现在常规潜艇执行值班任务也不再浮航。所以潜艇漆出水线没什么必要。

有什么坏处呢?

也没什么坏处,因为没人可以从海域中自下而上观察潜艇。。。所以只要上半面做好低可视度涂装就可以了。

而且我国并不是所有的潜艇都有水线涂装,因为涉密原因这种涂装究竟有哪些潜艇采用肯定是不公开的,但是根据我的观察,这种涂装主要是还没有正式服役的潜艇,因为需要上时间水面浮航测试,大部分时间还需要系泊码头进行安装设备和测试,所以漆水线涂装很有必要。

另外我国老的潜艇涂装并不是全艇浅青/藏青色,而是有一个类似水线涂装,上半部浅青/藏青色,下半部黑色。

这个涂装,部分资料提到了是一种典型的仿生学涂装,因为巡航深度较浅,处在海洋的阳光/黑暗交界水域,这个涂装更难以观察;水面浮航时间长,下部也做低可视度处理。

后来没有继续采用的原因是:1,巡航深度增加,已经完全处于水域深处不见阳光。2,谁会在大海里目视搜索核潜艇。

针对评论里有些人张嘴就来,我再给大家科普一下。雷达发现对方舰只,是有目标的针对性发现,打个比方,你知道美国航母在南海某处,你才能用雷达锁定,否则茫茫大海你拿雷达锁定谁去?确定对方舰只方位,用的是海洋资源勘测卫星系统,成本很高,不会用来平时随便去找各国军舰到底在哪里,又没有固定的敌对目标你随便找,这是消耗系统寿命的。对于平时来说,你没有明确的敌人,也就无从从茫茫大洋上去找某个特定目标。对于巡航的军舰来说,同样没有固定打击目标,只是巡航。一来二去,就是我巡航,不希望被别人发现(被发现容易被推测巡航范围/战备意图),尤其是高战备等级巡航,都是作为雷达前哨前出搜集情报的。对于大洋深处巡航,最需要防备的就是各种民用船只,民用船只怎么识别军舰?目视。。。所以低可视度非常重要。毕竟你涂个大红色涂装去巡航,在南太平洋被远洋渔船看到了。。。那你巡航的轨迹可就被人给掌握了。

对于不处于战时的巡航舰艇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民用船只船员的眼睛。。。盯你不犯法你也不能怎么着人家,但是被盯上你的巡航路径就被掌握了。

另外,涂装具体什么颜色才最隐蔽最好最高效,其实并没有定论,各个国家对于这方面的理解并不太一致,所以哪怕是西太地区的舰艇,浅色涂装也不是完全一个颜色。

关于大家提出的海自的问题,它主要是三方面影响:1,IJN传统。2,美军影响。3,日本周边海域的背景色,其实日本周边海域,很多地区并不是日常艳阳高照。这就导致了海自对舰艇涂装的理解和解放军并不一致。另外海自主要任务是反潜,其实东海海域并不是海自的理想作战环境,因为在东海解放军的航空兵有压倒性优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