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账号被封之后,在法律上有何救济途径?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游戏账号被封了,在法律上能做些啥。这事儿在咱们玩家圈里是挺普遍的,但很多人被封号了也只能干着急,或者投诉客服,最终不了了之。其实,从法律角度来看,也不是完全没辙。

首先,得明白账号被封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游戏厂商封号,是基于他们自己制定的用户协议(Terms of Service,简称ToS)或者社区规范(Community Guidelines)。你注册游戏的时候,其实是跟游戏厂商签订了一份合同,这个合同里就包含了用户需要遵守的规定,以及厂商在什么情况下有权封禁你的账号。

所以,账号被封,从法律上说,可以看作是厂商根据合同约定,剥夺了你使用游戏账号的权利。

那么,在法律上,咱们有哪些“救济途径”呢?

这得看具体情况,但主要有这么几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合同之诉——挑战用户协议的合法性或厂商的行为是否违约。

关键点: 你得证明厂商的封号行为违反了用户协议,或者用户协议本身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甚至违法的内容。
怎么做?
仔细研读用户协议: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看看封号的理由是否在协议的明确规定之内。很多时候,厂商会写得很模糊,比如“扰乱游戏秩序”、“有不良游戏行为”等等。
收集证据:
关于封号原因的证据: 厂商给出封号理由的截图、邮件、游戏内的提示等等。如果理由模糊不清,这本身就是你反驳的突破口。
证明你没有违规的证据: 如果你确定自己没有使用外挂、没有进行恶意刷屏、没有诈骗等等,那就得拿出证据。比如,游戏内的聊天记录(证明你没有辱骂他人)、游戏登录日志(证明你没有使用异常IP)、购买记录(证明你的游戏投入)等等。
关于游戏厂商处理流程的证据: 如果厂商在封号前没有给你任何警告,或者申诉流程形同虚设,这些也可以作为证据。
发出律师函(或自己起草): 如果你搜集了足够的证据,并且认为厂商的封号行为确实不当,可以考虑请律师起草一份律师函,发送给游戏厂商。律师函的目的是告知对方你的诉求,警告他们潜在的法律风险,并要求他们重新审查封号决定。
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律师函没有效果,或者你不想走这一步,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请求通常是要求厂商解除封禁、恢复账号,或者赔偿因封号给你造成的损失(比如账号内的充值、道具等)。
成功的可能性: 这种方式比较复杂,需要你有充分的证据,并且对法律有一定了解。法院会审查用户协议的公平性,以及厂商的行为是否符合协议约定。如果协议存在霸王条款,或者厂商的行为确实没有依据,那么胜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第二条路:消费者权益保护——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关键点: 游戏账号内的充值、道具等,可以被视为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如果厂商随意封号,导致你无法使用已经付费购买的服务或商品,就可能构成侵犯消费者权益。
怎么做?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这是相对温和的途径。你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他们会出面进行调解。
向相关行政部门举报: 比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如果游戏厂商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这些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处罚。
利用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即使没有直接的违约,如果厂商的行为让你蒙受了实际损失(例如,账号内有价值很高的道具,被封号后无法变现),也可以尝试依据这些法律来维权。
成功的可能性: 这种途径相对容易启动,尤其是在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下,很多时候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涉及的金额不大,或者厂商态度坚决,最终可能还是需要走法律诉讼。

第三条路:侵权之诉——如果封号是基于错误的判断,给你造成了实际损失。

关键点: 如果厂商错误地判断你使用了违规行为,导致账号被封,而你因此遭受了实际损失,比如因为被封号无法参与游戏内的重要活动,导致错失了稀有道具或排名奖励,那么可以尝试提起侵权之诉。
怎么做?
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一点和“合同之诉”类似,你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违规。
量化损失: 这一点比较难。你可能需要计算因为封号而损失的潜在收益(比如账号内有非常值钱的道具,被封号后无法交易)或者直接的损失(比如充值金额未得到相应的使用)。
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厂商赔偿你的损失。
成功的可能性: 这种途径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损失”的界定和量化比较困难。游戏内的虚拟物品,其价值如何评估,在法律上往往存在争议。

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 证据为王: 无论走哪条路,证据都是最重要的。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谈。
2. 用户协议是基础: 绝大多数情况下,厂商的封号行为都是基于用户协议。所以,理解用户协议,并找到其漏洞或者厂商违反协议的地方,是维权的关键。
3. “格式合同”的效力: 很多用户协议属于“格式合同”,也就是由一方(游戏厂商)事先拟定,对方(玩家)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果格式合同中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根据《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条款可能无效。例如,用户协议里写着“厂商可以随时以任何理由封禁账号”,这种条款就可能被判为无效。
4. “游戏公平”的边界: 法律不会去干涉游戏厂商关于游戏平衡、游戏玩法规则的设定,除非这些设定本身触犯了法律。比如,厂商不能因为你玩得太好就封号。
5. 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法律维权往往需要投入金钱(律师费、诉讼费)和时间。你需要根据被封账号的价值、你损失的程度,来权衡是否值得进行法律维权。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如果只是账号被封,但号内并没有太多实质性价值,那么走法律途径的成本可能远高于收益。
6. 协商解决永远是第一选择: 在采取法律行动之前,反复与游戏厂商的客服、申诉部门沟通,清晰地表达你的诉求和证据,有时也能解决问题。甚至可以通过媒体曝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给厂商施加压力。
7. 管辖法院: 如果要提起诉讼,要了解清楚哪个法院有管辖权。通常是游戏厂商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例如你注册账号时使用的IP地址所在地)的法院。

具体场景下的考虑:

外挂封号: 如果你确实使用了外挂,那么厂商封号是有依据的,法律维权的难度非常大。
误封: 如果你确定是被误封了,那么通过收集证据,与厂商沟通,或者走法律途径,都有可能。
恶意封号: 如果你认为厂商是出于恶意(比如想逼你重新购买账号、或者针对特定玩家)而封号,那么你需要收集厂商恶意行为的证据。

总而言之,游戏账号被封,虽然让人生气,但在法律上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关键在于收集证据、了解规则、权衡成本,并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最实际的做法是先通过厂商的申诉渠道尝试解决,如果确实得不到公正处理,并且账号价值很高,才考虑更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充满钱,凝聚着心血的账号被“电子送达”封号通知,心情想必是复杂的: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要封我这个没做错任何事情的小朋友?账号里的钱是我冲的,因为什么原因怎么就不归我支配了呢?

我们先看看前人的故事吧。

著名的养猪场网易早在06年6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我国游戏账号相关的第一案,称之为“网易永生芙蓉案”:一位叫做“逍遥城主人”的大哥玩着玩着发现自己的芙蓉变成了“永生”状态,但是好花不常在,还没开心多久就被网易给永封了。

并且告知,账号和永生芙蓉只能选一个。啥时候同意这个方案,啥时候从小黑屋里面放出来。

面对玩家提到网易猪场的“垃圾客服”和“强盗行径”,最终选择了向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提诉,在7月时,经由法院和律师的帮助下成功立案。不过最后这个案件并没有正式宣判,反而是“庭外和解”了,这同当时杭城各大媒体的积极报道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侧见“蚍蜉撼大树”之难。

今天看来,这个案件时间之早,“逍遥城主人”意识之超前,给此类案件定下的“网络侵权责任“的主基调,乃至于放在今时今日都仍有反思借鉴之处:

1.原被告方地位确实悬殊,预设了维权陷阱

首先,在进行账户注册时,长长的用户协议如同常见的“格式合同”不会为大家所重视。即便认真阅读,觉得这未免过于霸道,又不可能因此放弃注册,毕竟这给人一种“因小失大”之感觉。但一当同意协议,也只能上了“贼船”了。

2.协议难读长又长,客服态度真真差

其次,而大公司用户协议的草拟也真乃滴水不漏,阅读起来使人云里雾里。在先期交涉时,如果没有人帮忙,自己并不容易读懂,造成了实际解释权归客服所有。客服或许只是一个坐在工位上敲着键盘的普通人,但却可能直接关系到你的账户命运。我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也确实可能就不行了。

3.协议管辖没注意,出师未捷路费多

以及,不能忽略的是,大公司的用户协议会“约定管辖”,顾名思义,就是说好官司在哪儿打:这就造成法院收了你的状纸,你还没来的及慷慨陈词,就被威武之声轰下堂了。

如果是腾讯的案子,巧了,伸伸手告诉你,一般往深圳市南山区法院走。但不巧的是,网上给它取了个绰号叫“腾讯法庭”。这倒不是说法院收了人黑钱,更深层的原因除去大家都能想到的举证难,也还在于约定管辖背后就使得诉讼成本增加:如果人就在惠州还挺好,来了就是深圳人。如果是漠河的小伙子,这样权利的斗争在成本上并不那么容易成功。

碰到更黑心点的资本家,如果约定了“xxx仲裁委员会”“xxx国际仲裁院”,那进去预缴的诉讼费就得用完花呗的额度了。这是因为仲裁机构收费较高,且如果有约定仲裁,那么法院是不会受理的。(上一个这么做的资本家是小黄车ofo)

4.证据难找在何处,开挂标准谁知道

如果是在游戏中取一个“腾讯今天倒闭”“网易明天关门”“小米明天煮了”的id在各自公司的用户协议中确实可能违反用户协议,例如04年就有大哥在梦幻西游中取了一个“干死4小日本”此类名字引发争议的先例。这样的纠纷是很容易找到证据的,毕竟白纸黑字写明白了。

但是涉及到开挂呢?(“我阿丁没有开挂!!”)

在游戏公司一般能拿出公证书证明我们的检测系统是牛掰格拉斯的时候,玩家自然需要努力陈述:“我卢……没有开挂!”,但法官肯定会问:证据呢?

对啊,怎么证明?

从现有案例来看,一般从ip地址和登陆设备入手,也就是俗称盗号法:我会说这同我经常登陆地不符合,或者是这不是我常用设备。

同时,也可以用不在场溜号法,此时我在何时何处有何人得以证明。这两种方法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难度是不一样的,确认盗号的法子一般在游戏公司。

当然还有钻空子法,这需要熟读用户协议,从协议出手,切实以理服人。

最后,即便成功的搞定上面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个大问题:

怎么证明损失?是按贪玩蓝月的货币系统算还是咋样?

如果有真金白银冲进去那么拿出流水之类的自然会更好,但倘若是自己辛苦带出来的心血,如何来证明,除去市场价之外,恐怕得申请精神抚慰金了(但一般不予支持)。

当然了,东方不败也会败北,就不用说企鹅在人民法院遭遇全球变暖了:

这个案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样本吧,来让我们总结一下:

1.上策还是诉前交涉。客服,工商(市场监督管理),315,乃至于信访都可以是你战斗的场所。在套来套去的过程中,没准就把重要的信息套出来了:例如公司方鉴别是否盗号的证据。

2.当穷尽救济,还是可以先去家里附近的法庭立个案,把对面牵扯进来,再重复以上步骤。如果此时有媒体朋友的帮助,那就如虎添翼了。

3.因为管辖权问题被驳回,还是没搞定,只能去趟深圳了(以腾讯游戏为例)。

放心吧,来了就是深圳人!

user avatar

谢邀。

据调研表明,游戏账号被封解封业务已成刚需,前景广阔。

试想当你喝着可乐,开着空调,打着LOL,转眼之间,账号莫名其妙就被封了,会是何种感受?


在某当事人发出“不是我自己打的“”我不知道谁打了几把,还挂机了最后一把“”而且就算是挂机,封三年?”的痛诉三连后,群友纷纷表示同情并帮助出谋划策。

而在暴风生气之余,当事人仍试图开始与群友讨论起一个法律问题(果然是学法的人该有的亚子):

如果我封号三年,申诉他不给我解开,我可以起诉吗?”

————————————————————————

嗯,游戏账号封禁申诉的法律问题的话,沾边的可能有基于用户协议的合同违约和虚拟财产侵占还是查下裁判文书网,看看有哪些相关案由吧。"

让我们随便挑选一个案例检索网站,嗯,比如openlaw好了(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用中国裁判文书网?emmmm谁用谁知道啊)。

检索结果如下:


检索结果显示,此类纠纷通常还涉及Bug,外挂,代练,挂机、误封等关键词

而且除英雄联盟外,不少较知名的游戏如梦幻西游、地下城与勇士、红警、剑三、天涯明月刀、QQ三国等也都出现在了检索界面,看来网易、腾讯吃的官司可不少啊哈哈哈...

原本,在申诉无果的情况下,其实有一条微不足道的建议送给大家:

“嗯,也许还可以试试打电话给游戏客服?“

但尤其有意思的是,地下城与勇士的客服居然还主动让原告走司法途径(很好):

————————————————————

那么,就让我们从善如流地走司法途径吧(笑):

通常情况下,要成功诉至法院,我们至少有这样几个问题要解决:起诉案由、管辖法院、明确被告,诉讼请求,证据清单。

而要起诉立案的话,根据检索结果显示,此类案由以原告提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居多,当然,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也有

有看官或许要问了,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与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嗯,有区别。

因为这就涉及到了管辖法院的确定和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如,在毛轩与被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中,被告腾讯公司就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认为本案案由应确定为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应由协议签订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管辖。

在这里,一并附上毛轩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管辖裁定书,具体内容如下:

本院经审查认为:
根据原告向本院提交的《起诉状》以及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本案是原告在使用被告提供的网络游戏过程中,因被告封号引起的纠纷,应为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双方当事人也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中,原告安装完毕“英雄联盟”游戏并登陆游戏前必须阅读并同意游戏服务协议一《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该协议第12.1条约定管辖法院为协议签订地法院,同时该协议12.3条约定协议签订地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因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本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被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管辖权异议成立。

喏,游戏公司的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还是有很多派上用场的时候的,像是约定管辖,仲裁条款都是常规操作。

如果游戏公司有约定管辖,搞错了法院,法院不予受理,可是很尴尬的。

事实上检索到的案例有相当一部分都以法院裁定无管辖权告终,之后便再无下文,可能原告放弃了诉讼也犹未可知。

如鞠艳生诉腾讯一案,一审民事裁定书如下:

经审查,原告在注册《地下城与勇士》游戏时,与腾讯公司签订了一份《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该项协议第九条第一项约定“本协议签订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第三项约定“若您和腾讯之间因本协议发生任何纠纷或者争议,首先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您同意将纠纷或争议提交至本协议签订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据此协议,原、被告双方约定管辖法院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按照约定管辖优于一般管辖的法律原则,本院对原告鞠艳生的起诉不具有管辖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第一百二十三条 规定,裁定如下:对鞠艳生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规定,裁定如下:对鞠艳生的起诉,本院不予受理。

当然,大多数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的其实也是成立的,其实并不会因为“本案是原告在使用被告提供的网络游戏过程中,因被告封号引起的纠纷,应为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就这么排除了侵权诉讼。

事实上,若能提起侵权责任纠纷对原告还更为有利,这样不仅管辖法院的选择范围更有选择余地(无约定时),诉讼请求也可以包括精神损失费(就算拿不到也乐意提一下)。

那么继续以涉及英雄联盟的案件为例,通常此类侵权案件,原告的诉讼请求就可以包括:

1、请求判令被告单方面封停原告网络游戏英雄联盟账号的行为构成对原告的侵权;
2、判令被告立即解封原告的网络游戏英雄联盟账号xxxxx,消除封号记录,并在官网醒目位置予以道歉,以及将游戏数据恢复至封号之前;
3、判令被告因其侵权行为,应当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失xxxx元。
4、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诉讼费及其他因诉讼产生的合理支出。

————————————————————————

继续更新。

有很多同学问:

哇,腾讯的管辖协议这么坑的嘛,千里迢迢去深圳也太难了orz...

好吧,让我们回到管辖权的争议,也许还是有周旋余地的。

比如说,格式条款的问题:

经营者使用格式合同与消费者订立的管辖协议,而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可主张该管辖协议无效。

你看,果不其然,这里就有一位不服上诉的当事人:

上诉人韩某与被上诉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公司)侵权责任纠纷管辖权异议一案,不服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2018)陕0113民初5052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

韩潇上诉称,被上诉人对上诉人游戏账户的冻结,侵害了上诉人对游戏货币及装备等财产的占有、使用、交易、处分的权利,故本案应属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且即使本案涉及违约,也应属于侵权与违约的竞合,上诉人有权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故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作为被侵权人韩潇的住所地,应是本案的管辖法院。
综上,请求撤销原审裁定,本案由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继续审理。

这一次,法院很给力:

本院经审查认为,上诉人即原审原告韩潇系在玩网络游戏《地下城与勇士》的过程中与游戏运营商腾讯公司发生纠纷,韩潇主张腾讯公司随意停封其游戏账号的行为,造成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游戏装备、游戏货币被限制使用,侵犯了其对游戏账户及账户内虚拟财产所拥有的权利,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提起本案之诉,要求腾讯公司停止侵害、解封账号、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等,故本案系网络虚拟财产侵权纠纷。
腾讯公司在原审管辖权异议和本案答辩中均提出,即使本案系侵权责任纠纷,也属于财产性权益纠纷,也应依服务合同关系及《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中的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对此本院认为,腾讯公司在游戏用户下载安装及登录《地下城与勇士》网络游戏时提供的《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并未被设置成用户必须阅读的选项,且协议事项内容繁多,有关发生争议确定管辖法院的条款的字体大小、颜色与其它条款并无显著区别,其提醒用户注意的功能明显不足。
故此,应认为腾讯公司并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协议管辖条款,该格式条款应认定为无效,本案仍应依法定管辖来确定管辖法院,即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好了,既然有机会不用千里迢迢去深圳,嘿嘿,那就该继续努力,进入到举证的环节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一环节中,或许有望要求被告即游戏平台承担更高要求的披露义务,对于用户的游戏账号到底是因何缘故被封禁,给出更进一步具体详细而充分的证明。

通过梳理多起此类案件的诉讼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庭审中涉及的证据通常包括:

1、游戏账号登陆页面截屏
2、被告官网系争账号封禁公告截屏
3、提供的注册程序截图
4、游戏平台服务条款、用户守则
5、若涉及充值,则应还有消费记录/银行转账明细
6、当事人在庭审中的陈述

而梳理一下,实际上原告的证明事项仅包括:

1、证明原告是被告平台游戏的玩家,是以自己的身份证号或手机号注册的游戏帐户;
2、证明原告的账号内等级排位与充值物品信息;
3、证明原告的账户已被封停。

真正的争议焦点,即原告是否违反用户协议,被告的封禁强制措施是否正当的证明,应由被告承担才是。

我们都知道,判决书通常会指出,”谁主张,谁举证”: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那么,当原告主张被告在未查明事实及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封停原告账号,侵害原告权益时,实际上原告是在主张自己并未违反用户协议

此时,对于【是否违反用户协议,是否有在游戏期间使用第三方软件、脚本、辅助、代练、挂机等操作】这一事实的举证责任,实际上应由主张【原告违反用户协议】的被告提供。

若被告提供的问题记录内容不能准确对应原告注册的账号,不能证明原告存在违反平台用户协议的事实,则可以认定被告在未查明事实及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封停原告账号,侵害原告权益。

—————————————————————————

写在最后:

回答写得仓促,或有颇多不完善之处,还请见谅。

回答内容距离诉讼实操指南,当然也还有一段距离,在这里仅是给大家略做展示,大致了解类似案件的面貌。

希望能博各位看官一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游戏账号被封了,在法律上能做些啥。这事儿在咱们玩家圈里是挺普遍的,但很多人被封号了也只能干着急,或者投诉客服,最终不了了之。其实,从法律角度来看,也不是完全没辙。首先,得明白账号被封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游戏厂商封号,是基于他们自己制定的用户协议(Terms of Service,简称.............
  • 回答
    这事儿确实够让人糟心的。把账号出租出去,结果不仅号没了,还得封个十年,搁谁身上都得急眼。你问能不能起诉他,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看你有没有证据。打官司这东西,不是张嘴说“他把我号弄封了”就能成事的。证据这玩意儿,是咱们的“尚方宝剑”。你想起诉他,就得证明几个关键点.............
  • 回答
    米哈游修改规则导致多人账号被找回的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米哈游的出发点(可能)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米哈游为何会修改规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打击黑产与盗号行为: 游戏账号的安全是游戏公司非常重视的问题。多人账号(通常是指.............
  • 回答
    游戏账号注销,确实会带来一段空虚感,尤其当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里面。这种空虚感可能源于失去了一个熟悉且充满乐趣的虚拟世界,失去了一群一起奋斗或闲聊的伙伴,甚至失去了一种身份认同或成就感。别担心,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积极地度过这段时期,甚至发现新的乐趣。下面我将从多个层面,.............
  • 回答
    数字游戏账号共享,特别是像 Steam 离线版这种形式,很多人会联想到“盗版”这个词,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它其实是一个更模糊、更值得探讨的灰色地带,而非简单的盗版行为。首先,我们要理解盗版的核心是什么。盗版通常指的是未经授权复制、分发和销售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比如,你从网上下载了一个你从未购买过的游戏.............
  • 回答
    中国政法大学专家关于“游戏账号租售属违法行为,成年人把账号卖给成年人也违法”的论断,确实牵扯出游戏行业中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除了这一核心信息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关注的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法律依据与具体条款的解读: 核心问题:为何违法? 知识产权侵.............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得分怎么看,也得分站在谁的角度看。你想给你男朋友送花,想增加亲密度,这个出发点绝对是好的,谁不想和自己的对象更亲近呢?这没毛病。但是,你直接登上他的账号给他送花,这操作嘛……有点小意思了。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从几个方面说说为什么这事儿可能有点“过分”:1. 越界了:你想啊,你直接登.............
  • 回答
    四年三国杀,充值近万,游戏账号被盗,客服相互推诿,这事儿,真让人糟心透了!我算是摊上事儿了,本来是个游戏爱好,打发时间,谁知道这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账号,说没就没,而且还牵扯出一堆破事儿,特别是那客服,简直比玩家还玩“推诿大法”。故事得从前两天说起。我玩三国杀四年了,也算是个老玩家了。从刚开始接触游戏,.............
  • 回答
    如果我的孩子高三期间委托我托管游戏账号,我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任务”,并努力将其托管成一个既能满足他学习需求,又能让他适当放松、保持游戏乐趣,同时也能让我这个家长理解和参与其中的状态。以下是我会采取的具体做法:一、 充分沟通与目标设定(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深入了解游戏的性质和孩子的游戏目标.............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亚历山大·库布拉科夫(Oleksandr Kubrakov)呼吁封禁俄罗斯地区玩家的游戏账号,这一事件在游戏社区和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一呼吁的背后逻辑,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首先,从乌克兰的立场来看,这一呼吁并非孤立的政治表态,而是与当前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紧密相连的。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腾讯这次对租号行为的回应,以及如何有效防止游戏账号被未成年人租售这个问题。腾讯的举措:剑指租号乱象腾讯这次采取的行动相当直接且有力。据报道,他们已经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发起了起诉或者发送了律师函。这说明腾讯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不希望游戏账号成为可以随意买卖、租赁的商品,尤其是在这.............
  • 回答
    文体界对俄罗斯的制裁浪潮席卷之后,乌克兰副总理甚至将战场延伸到了虚拟的游戏世界,公开呼吁封禁俄罗斯玩家的游戏账号。这一举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自然也招致了不少争议。如何评价这种做法?从乌克兰方面来看,这种做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全面施压”的策略。在实体战场上,乌克兰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文体.............
  • 回答
    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探究游戏开发者在游戏内部拥有多大的权力,以及这种权力是否会被滥用。答案嘛,理论上来说,当然存在这种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比普通玩家要大得多。你想想看,游戏程序员是游戏的核心技术人员,他们编写代码,构建游戏世界的运作规则。他们对游戏内部的数据结构、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以及能够直接操.............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最近《原神》在国外账号搞了个大动作,一个200万关注的挑战活动,里面有个环节是邀请“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来直播打《原神》,顺带还能来米哈游总部参观。这脑洞开得,简直比游戏里的世界观还要离谱一点。怎么看这事儿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一、 这是一个大胆且极具话题性的.............
  • 回答
    买卖 Steam 账号这事儿,听上去好像能省不少钱,但说实话,风险挺大的,没你想的那么简单。首先,从安全角度来说,这事儿真不能拍胸脯说绝对安全。Steam 平台官方是反对账号买卖的,一旦被发现,账号有被封禁的风险。你想想,你花钱买了个账号,结果过几天就因为买卖交易被封了,那你的钱不就打了水漂?更别提.............
  • 回答
    九游账号被盗,急着想知道盗号者是谁,从哪儿来的?这心情我完全理解!想要快速查到IP和登录地址,这事儿说起来挺玄乎的,因为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没有直接访问平台后台数据ລັບ的权限。不过,我们还是有一些可能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追踪线索,甚至间接找到答案。我这就一股脑告诉你,尽量说得.............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糟心事儿!百度贴吧账号自动发帖,还是各种手游页游贴吧,这感觉就像家里养了个熊孩子,自己管不住,还到处惹是生非。我懂你这焦头烂额的心情。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怎么把这个捣乱分子给“劝退”。首先,咱们得明确,这自动发帖绝对不是你主观意愿。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你的账号被盗了,或者被.............
  • 回答
    将你的Steam账号绑定到小黑盒和游民星空,在安全性上,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谈到“绑定”,通常意味着你可能是在这些平台上创建了账号,然后通过Steam官方提供的接口进行授权登录,或者是在这些平台上输入了自己的Steam账号信息。关于小黑盒:小黑盒是一个主要面向玩家的游戏社区和资讯平台,它.............
  • 回答
    在《艾尔登法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帅”台词,当属黄金树之王法尔科(Falter)在最终Boss战中发出的那句:“你与黄金树的意志对抗,但你无法成为黄金树的主人。”这句话不仅气势磅礴,更蕴含着对命运、宿命与自由意志的深刻哲思,堪称游戏内最具震撼力的台词之一。 背景与语境:法尔科是黄金树的化身,作为.............
  • 回答
    关于“俄罗斯黑客破解PS5系统和Steam游戏库”的传闻,目前并没有可靠的公开证据或权威机构证实这一说法。以下是对该问题的详细分析: 1. 背景:游戏行业对俄罗斯的制裁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多家国际游戏公司(如索尼、微软、Epic Games等)因政治原因暂停了在俄罗斯的服务或限制访问: 索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