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米哈游修改规则,多人账号被找回?

回答
米哈游修改规则导致多人账号被找回的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进行分析:

一、 事件的背景与米哈游的出发点(可能)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米哈游为何会修改规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打击黑产与盗号行为: 游戏账号的安全是游戏公司非常重视的问题。多人账号(通常是指共享、买卖或盗取的账号)的存在,往往伴随着盗号、诈骗、外挂使用等一系列违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游戏的公平性,也损害了其他玩家的游戏体验,甚至可能涉及非法活动。因此,米哈游修改规则,加强账号安全管理,打击这些行为,是其维护游戏秩序的合理举动。
防止账号被滥用或不当获利: 共享账号可能导致账号信息泄露,也可能被用于刷取游戏内资源、进行恶意刷屏或利用漏洞等,这些都会对游戏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符合平台政策或法律法规: 随着游戏行业的规范化,平台和监管部门对账号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米哈游可能需要调整其政策以符合这些要求。

二、 修改规则的“直接后果”:多人账号被找回

当米哈游修改了账号申诉或找回的规则后,原本可以利用某些“漏洞”或“灰色地带”来找回账号的行为受到了限制。这直接导致了:

真正账号主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如果一个账号被盗用或被他人非法占用,而原账号主人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找回,新的、更严格的规则反而可能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账号的控制权。这对于这些玩家来说,无疑是积极的。
“多人账号”体系的瓦解: 那些购买、共享或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账号的玩家,现在发现他们失去了对这些账号的控制权。他们花费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可能付之东流。

三、 对“多人账号”玩家群体的影响与评价

这是争议的焦点所在。对这些玩家来说,米哈游的修改规则是负面的:

损失与不公平感:
经济损失: 许多玩家通过购买账号来获得心仪的角色、稀有物品或进度,花费了大量金钱。账号被找回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这些投入。
时间与精力损失: 即使是共享账号,玩家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去培养和游玩。
不公平感: 这些玩家可能会觉得,既然他们已经购买或使用了这些账号,就应该拥有其使用权。而米哈游的规则修改剥夺了他们的这种“既得利益”。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店大欺客”的行为。
信息不对称与沟通不足:
规则修改的通知不充分或不及时: 如果米哈游在修改规则时,未能充分告知所有受影响的玩家,或者通知方式不恰当,很容易引起玩家的强烈不满。很多玩家可能是在尝试找回账号时才发现规则已经改变。
对“多人账号”的定义和界限模糊: 玩家可能对什么是“多人账号”存在误解,或者认为一些非恶意共享行为不应该被一概而论。
对游戏生态的潜在影响: 虽然打击违规是好事,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一些玩家离开游戏,影响游戏的活跃度和口碑。

四、 对米哈游行为的评价

从游戏公司的角度来看,米哈游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维护游戏秩序的必要举措: 如前所述,打击盗号和违规账号是维护游戏健康发展的基石。从这个角度看,米哈游是负责任的。
沟通和执行方式的优劣:
优点:
更安全的游戏环境: 成功找回账号有助于净化游戏环境,保障了多数玩家的权益。
打击黑产的决心: 表明了公司对打击游戏内黑产的积极态度。
缺点/可改进之处:
预警和缓冲期的不足: 如果规则修改过于突然,缺乏足够的预警和缓冲期,会导致大量玩家措手不及,引起强烈反弹。
针对不同情况的处理缺乏灵活性: 游戏账号的买卖、共享行为本身就处于一个灰色地带。一刀切地处理,可能会误伤一些并非恶意或知情的用户。例如,家庭成员间的账号共享,或者在不了解平台规则的情况下购买了账号的玩家。
申诉和解释机制的不完善: 如果玩家在找回账号过程中遇到问题,米哈游的客服和申诉渠道是否足够畅通、高效和人性化,也是评价的关键。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是否清晰地告知了修改规则的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如何界定“多人账号”,也影响玩家的接受度。

五、 整体评价的复杂性

米哈游修改规则,多人账号被找回,这件事的评价是复杂的,不存在绝对的“对”或“错”。

从维护游戏健康发展的角度看,米哈游的做法是合理且必要的。 他们有责任保障游戏账号的安全,打击可能存在的黑产和违规行为。
但从玩家的游戏体验和经济投入角度看,许多玩家会认为米哈游的处理方式存在问题。 特别是如果沟通不畅、缺乏缓冲期或处理方式过于僵化,就会导致玩家的强烈不满和损失。

最终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几个关键点:

1. 规则修改的出发点是否是正当的? (打击黑产、保障安全是正当的)
2. 规则修改的执行是否公平? (是否一刀切,是否有特殊情况的考量)
3. 信息披露和沟通是否充分? (是否提前告知,是否解释清楚)
4. 玩家的损失是否得到合理的补偿或安抚? (虽然不大可能,但这是评估的重要维度)

总结:

米哈游修改规则,多人账号被找回,这是一种典型的在商业利益、用户体验和游戏秩序之间进行权衡和博弈的现象。米哈游采取了更严格的措施来保护账号安全和打击违规行为,这是符合行业趋势和发展方向的。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未能充分考虑玩家的感受和损失,沟通和处理方式存在不足,就容易引发玩家的强烈不满,损害品牌形象。一个更理想的状态是,在保障游戏安全的同时,能够更有效地与玩家沟通,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双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平台上买的号,买完又氪了几万了,对方信息我都有,找回就起诉,有的是时间,反正七八万对我来说啥都不是,正好帮我脱坑,但如果对方败诉那就完了

看到别人发的找回被起诉的,我只能说干得漂亮

user avatar

坦白说,这么多玩家屁股坐在游戏厂商那边,我是真无法理解的。

就如同我不能理解,居然有那么多人还敢发帖炫耀自己找回已经卖掉的号。

朋友,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违法,而且同样违背道德——此处引用“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而一大批屁股站在游戏厂商那边,我们姑且认为是“玩家”的人,他们话里话外的所有逻辑都是:

官方禁止账号交易,所以你活该。

这种人不是蠢,是坏。

或者他们干脆就是那些:卖号回血又想找回、还妄图在逻辑上证明自己没错、你买号的人活该、因为官方支持我找回的人“渣”?

最后,作为一个中老年人,我是真的奉劝年轻的朋友们,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可以随意透支自己的信用。

那样真的不好。

--------------------

最后,原神这种所有资源全部绑定、无法交易的游戏账号属于什么?

“光缆无铜,盗之无用。”

我在米哈游论坛看到无数个说“被盗号”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卖了号“想”找回的——是,不是买号被找回——因为买号被找回的玩家会直接说被不要脸的卖家找回了。

从来没有一例真正被“盗”的。

所以就不要说什么保护账号安全了。


另外:

1998年索尼纠集含世嘉在内(不包括任天堂)的所有一二三方对日本的二手贩卖店提出过集体诉讼,到2003年陆续全部败诉。


利益相关,我从来没买号也从来没卖号,大几万的阴阳师,野蛮时代,剑与家园这些烂在手机里,更早的页游更是不说,魔塔世界,DND,英雄远征等等之类,随弃随丢,要不就送人。

(哦,除了这些,我还玩过WOW,剑三,剑2,剑1,网金,XAJH。)

但我还是想了一天一夜没有想明白——玩家该不该有自由买卖自己游戏的权利?该不该有自由处置自己已投入财物的权利?为什么一群小朋友接受自己利益受限接受得如此坦然?

user avatar

有人拿游戏公告里的禁止买卖说霸道,其实没啥意思,纯粹虚空打靶了

这种东西哪个游戏都有,正好我也在玩pcr,截个图给你们看看

不同的手游执行力度不一样,但是基本都有这么个条款,算是个免责声明,说清楚了,买卖账号出了问题,买卖方自行解决,不关我事啊,我们禁止买卖的

那现在米哈游确定了身份证最大,买号的人肯定就不乐意了,但是自建号的玩家支持啊,这是对自己账号的保护

有的人气不过,说我买的号都扔了一两万块钱了,这不是逼我退坑吗?

那我只能说,非自建号扔一两万进去,这叫没有风险意识,买号不氪金,氪金不买号这应该是大部分人都理解的,买号本身就是为了省钱放弃了安全,你这又往里氪金,这不是安全金钱两头空?

最近游戏行业的审核也一天比一天严,哪天出个人脸识别绑定身份证号,真到那一天怎么办?到时候其他二游这条款都被翻出来我一点都不惊讶

智者见于未萌,愚者闇于既成,早作准备吧

另外卖号的想恶意找回也自己掂量掂量,如果号主氪金超过2000可以报警立案,也就三单的数,你绑定了身份证找你真是一分钟的事

user avatar

买卖账号是卖号的和买号的之间私下的关系,买号的付了钱,卖号的就要保证买号能正常使用账号,这是他俩相互的义务,这和其他人没啥关系。有销售就有售后,有合同就有风险,纠纷,违约等一系列的东西,该怎么弄就怎么弄就行了。

这件事是米忽悠调整自己和玩家之间的关系凭证,对于上面的买卖双方关系来说应该算是客观上给卖家一个回收商品的机会从而给提高了买家的风险,但是没有直接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卖家利用这个调整回收自己已卖出的账号这个行为才直接损害了买家的利益,是违约行为,对自己的违约行为给买家造成的损失应负责任。

user avatar

米哈游对身份证这块的规则从来没有改过。

哪怕在原神还根本没发布的时候就已经是如此。

身份证绑定永远是第一优先级。只要绑了身份证的号,都只能打折卖。毕竟有几个直接到总部刷脸认证身份证找回账号的先例。

正因为米哈游有「身份证为大」政策,所以米哈游的游戏账号售价都很便宜。你购买了「相对其他游戏来说更便宜」的初始号,本身就意味着承担被找回的风险。

所以在这个问题对厂商那边其实没啥可说的,米哈游不是中途改政策,而是据我所知五年来一直都是这个政策。


当然,就算游戏官方不支持卖号,就算游戏账号从来就不属于玩家。但账号交易平台本身还是支持你投诉的。你可以联系你的账号交易平台投诉卖家欺诈。或者报警让警察抓人说欺诈(如果涉案金额够高的话)。

这两个层面并不相同。如果账号被封号,被融号,报警投诉,并不能解决你违反游戏公司协议的问题。

但如果你购买的账号被找回,你与你卖家之间的交易是存在卖家的欺骗行为的。因此你可以平台投诉卖家让卖家补偿你的损失,也可以报警或者法院起诉卖家让卖家补偿你的损失,这是你跟卖家之间的民事纠纷,与游戏公司的协议并没有关系。而你与你卖家之间存在的交易欺诈问题,警察是会管的。

user avatar

我怀疑米哈游从来没修改过规则,因为在我所知道的很多年前米哈游的规则就是这样的。

米哈游的账号找回逻辑和其他公司都不一样。

玩米哈游游戏久的就知道,米哈游的账号是你的,就一直是你的。

前些年崩坏3贴吧就看过很多人表演崩三租号。贴吧只要问多少钱买了一个账号让大家看看亏不亏,大家都会亲切回复你只要不找回就不亏。买崩坏3账号,俗称租号,卖家靠一个账号反复卖出找回甚至成了一个小产业。去买二手成品号,基本上已经被骗了一半了。崩三的二手号这么便宜,不是因为这游戏真没人玩,而是你只要买二手号,就可能被找回,完全看卖家人品。

很多年前有经验的玩家买崩三账号就是赌卖家人品,第一件事就是解锁账号里所有装备,如果卖家要找回,就融号贴吧老哥一起图个乐,没办法,规则如此。

不过后来贴吧这种情况看得就少了,估计崩三就这么一群人,大家都知道了,一般也就不赌了,而且留下来的都是自己的号了。

这个决策可能和米哈游御三家的思路有关,我怀疑蔡喵大伟哥觉得二次元里你的老婆就应该一辈子是你的,你投入了那么多感情,不能交易的。所以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也不是新消息,崩三开始就是这样,也可能更早就是这样。

这完全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规则设计问题,真想改,用不了多大功夫,这么多年没改,应该是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改。

既然目标客户是用爱埋单的人,那些随便搞爱情买卖的,大伟哥估计真的不在乎。

原神这波,应该是这两年真的进了很多新玩家,不了解这个规则。米哈游的二手号交易从来都是有很大风险的,一直都是,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至少从我开始玩米哈游游戏,至少五年前就这样。

可能买一个二手号,初始号,然后玩一段时间不玩了卖掉,本来就是米忽悠决策层所不耻的吧。

蔡喵可能就不理解为啥喜欢一个游戏的玩家会把自己的账号去卖掉。玩的人是在玩游戏,有些做游戏的病娇狂人可能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在打造自己几十年里梦想的心心念念的亲女儿。

user avatar

用自己的人脸+身份证找回卖出去之后别人氪了几万几十万的账号,这不是自投罗网?这种情况报警一抓一个准。就是要把交易记录、使用记录和氪金记录全部保存好。

user avatar

看了一圈,不少"受害者"回答的逻辑属实感人,挑几个有意思的。

1."不帮我冲米哈游"→"都是此次事件的既得利益者"→"米哈游的舔狗/卫兵/孝子"→"nmsl"

有没有一种可能,号贩子找回你的账号,其他玩家其实一分钱也没得赚?


2."我买卖账号是我的自由/我别的游戏买号怎么就没出事?"→"米哈游修改规则是在帮助商家找回我买的账号"→"米哈游nmsl"

退一步讲,冤有头债有主,买来的东西出了问题,不应该找卖你货那家伙麻烦吗?而且自己同意的声明里,第二条就写的清清楚楚不允许账号交易。如果这都能觉得自己占理,建议去告米哈游它个倾家荡产。


3."自建号有仓检"→"都怪米哈游大数据杀熟我才去买的号"→"米哈游nmsl"

这样,根据最近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像大数据杀熟绝对是不允许的,今年3月1号开始实行。既然有人这么深信不疑,那现在开始收集证据吧,到时候证据发我一份,一起告死它丫的。


最后,建议那些跳脚的冷静一下仔细想想,当初为什么要买号?买号的时候有没有要全信息?现在的身份证邮箱是不是自己的?

如果对自己账号安全感到担忧的,建议早点开始收集商家、平台的信息以及交易记录,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渠道规则,争取早日追回损失,而不是赤急白脸的跳出来,指责那些遵守规则的玩家没有帮你们说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