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动闭锁的立楔炮闩动力来源是什么?

回答
立楔炮闩,特别是那些具备“自动闭锁”功能的,其动力来源并非是单一的某个部件,而是多个机械联动和能量传递的结果。要理解它,得先把它拆解开来看。

首先,得说说炮闩本身。立楔炮闩,顾名思义,就是炮闩就像一个垂直楔子一样,在闭锁时向下插入炮尾的闭锁槽内,起到密封炮膛、阻止火药燃气后窜的作用。它的运动是机械式的,需要一个外力来驱动。

那么,这个“外力”从哪里来呢?这就要看它是哪种自动闭锁的立楔炮闩了。不过,大部分现代的、能够实现“自动闭锁”的立楔炮闩,其动力来源都可以归结为炮车在后坐时储存的能量,经过一系列机构的转化而来的。

咱们一点点地捋:

1. 后坐力(初级动力): 当火炮击发后,强大的火药燃气会向后推动炮管。这个巨大的后坐力,不仅让炮管和炮闩一起后移,也成为后续自动循环的“种子”。

2. 复进簧与导气机构(能量储存与传递):
复进簧系统: 在很多火炮设计中,炮管和炮闩会随着后坐而向后移动一段距离,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压缩复进簧。复进簧就像一个强力弹簧,它储存了后坐时产生的动能。等炮管和炮闩到达后坐的末端时,复进簧就会释放储存的能量,推动炮管和炮闩复进。
导气/导筒系统: 有些设计会结合导筒或者特殊的导轨来引导炮闩的运动。在后坐过程中,炮闩会沿着特定的导轨滑行。

3. 自动闭锁机构(关键的能量转化与联动): 这才是实现“自动闭锁”的核心。自动闭锁的立楔炮闩通常内置一套复杂的机械联动装置,这些装置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后坐过程中储存的能量。

锁楔的解锁: 当炮管和炮闩后坐时,炮闩体内的某个部件(比如一个拨弹件或者联动杆)会与炮尾座上的某个固定件发生作用。这个作用通过杠杆原理或者凸轮槽等方式,将后坐动能转化为一个解锁力,使得原本锁定的楔块(炮闩本身或者其内部的锁定机构)被提起,从而与炮尾槽脱开。
炮闩的复进与弹匣/供弹带的联动: 在楔块解锁后,随着复进簧能量的释放,炮闩开始复进。在这个复进的过程中,炮闩的某个凸起或者联动机构会与供弹机构(比如弹药箱、供弹带槽)里的下一发弹药发生作用,将下一发弹药推入炮膛。同时,在炮闩复进的末端,它会有一个锁止动作。
炮闩的自动锁闭(真正的“自动闭锁”): 这才是最精妙的部分。当炮闩复进到最后位置,准备闭锁时,它体内的某个机械部件(比如一个摆臂、一个滑块或者一个利用惯性原理的装置)会与炮尾座上的某个特定形状的槽或者凸起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巧妙地利用了炮闩复进时的动量或者弹簧的回位力,使得原本处于解锁状态的楔块(炮闩)在到达预定位置后,依靠自身的重力或者复进时的惯性,或者更常见的是被复进簧释放的最后一点能量压下去,插入闭锁槽中,完成自动闭锁。

举个更形象的比喻:想象你用手推一个带有弹簧的滑盖,当你推到最里面时,它会自动咔嗒一声锁上。这个“咔嗒”的动力,就是你推过去的力(后坐能量)在滑盖末端通过内部的机械结构转化而来的。对于立楔炮闩,这个过程更复杂,涉及到楔块的升降和复位。

所以,总结一下动力来源:

根本动力: 是火炮击发后强大的后坐力。
能量储存与传递: 主要通过复进簧系统将后坐动能转化为储存的势能,再用于驱动炮闩复进。
核心的动力转化和联动: 是炮闩内部以及与炮尾座配合的复杂的机械联动机构。这些机构利用后坐时的动量和复进簧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解锁、复进和锁止动作,最终实现炮闩的自动闭锁。

可以说,自动闭锁的立楔炮闩,是火炮设计师们利用后坐能量,通过精密的机械传动和联动设计,实现的一系列自动动作的完美结合体。每一个环节的能量传递和转化都至关重要,才能让炮闩在射击后自行完成复进、推弹和闭锁的全过程,为下一次射击做好准备。它不是靠一个独立的“马达”或“弹药”,而是依靠自身从炮弹的发射中汲取能量,并巧妙地转化为机械动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76mm,85mm加农炮为代表的一堆加农炮做法是通一根弹簧,以杠杆形式驱动开关闩轴来实现开关闩,装填时通过抽筒杠杆让闩体解脱实现储能弹簧的解脱。区别是像ZIS-3和D-30 122mm炮的开闩机和储能簧在炮的同侧,而M1939 85mm高炮这些在炮尾两侧。

88炮靠的是卷簧,横楔也一个道理。还有博福斯40自动高炮也是靠的卷簧,下图中炮尾上面那个圆盘里装的就卷簧。

老59的D-10T坦克炮也是靠的弹簧加杠杆,而且被放到了炮尾下面,往后的社会主义坦克炮基本都是这种形式了,像U-5TS 115mm坦克炮被放到了炮尾上面,区别不大。

口径再大,像152什么的就是直弹簧了。譬如D-20 152mm炮是下边这样的,在炮身左侧,直接竖着了,方便吃力。

上图中有两根簧,上面筒子里那根才是主簧。


等我有空详细写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