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溪-2 天然气管道公司正在考虑申请破产,最快将在本周内启动破产程序,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回答
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考虑申请破产,最快本周启动破产程序,这一消息透露出诸多重要信息,涉及到地缘政治、能源安全、经济影响以及国际商业环境的复杂性。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解读:

1. 地缘政治的严峻挑战与能源武器化的现实:

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北溪2项目从诞生之初就饱受争议,它被视为俄罗斯通过能源向欧洲施加影响力的工具,也因此成为美俄、俄欧之间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将北溪2视为俄罗斯“能源武器化”的象征,并对其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制裁和压力。此次破产的考量,直接反映了地缘政治冲突对大型跨国能源项目的毁灭性影响。
能源独立性的驱动力: 俄乌冲突也迫使欧洲国家重新审视其能源安全和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各国纷纷寻求能源来源多元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并在短期内寻找替代性供应(如液化天然气)。这种集体行动削弱了北溪2的战略价值,使其商业可行性大打折扣。
俄罗斯国际影响力的削弱: 北溪2的失败,是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影响力遭遇重大挫折的又一例证。它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俄罗斯试图通过能源主导欧洲战略的政治失败。

2. 商业与经济上的可行性危机:

项目投资的巨额损失: 北溪2项目耗资巨大,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主导,并吸引了欧洲多家能源公司参与。一旦破产,所有投资都将化为泡影,对所有相关方来说都是巨大的经济打击,尤其是Gazprom本身将承担最直接的损失。
运营环境的恶化: 除了地缘政治压力和制裁,管道本身也曾遭受破坏(尽管具体原因和责任方仍有争议),这进一步增加了运营的风险和成本。即便没有这些破坏,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确保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营也变得极其困难。
商业合同的违约风险: 北溪2项目依赖于与欧洲买家的长期天然气供应合同。随着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需求的下降和对俄罗斯能源的禁运/限制,这些合同可能难以履行或被终止,导致公司收入锐减,难以维持运营。
融资困难: 在地缘政治风险如此之高的背景下,任何外部融资都将变得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这使得公司难以克服财务困境。

3. 对欧洲能源安全和市场的连锁反应:

短期供应短缺的缓解: 从某种程度上说,北溪2的破产,意味着俄罗斯天然气通过该管道“逆流”或重新流入欧洲市场的可能性基本消失。这在短期内可能会让原本因制裁和政治考量而产生的对俄罗斯天然气的担忧进一步缓解,但也可能加剧部分国家在冬季的天然气供应压力(尽管欧洲已在积极寻找替代方案)。
加速能源转型: 北溪2的终结,从长远来看,将加速欧洲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的进程,并加速其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资。这符合欧洲的长期战略目标。
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的崛起: 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将更多地转向全球LNG市场,特别是来自美国、卡塔尔等地的供应。这将使LNG成为欧洲更重要的能源来源,但也可能导致LNG价格的波动,并增加与LNG供应国的地缘政治互动。
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评估: 北溪2的失败,可能会让各国在未来投资大型、集中式的跨境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时更加谨慎,更加倾向于分布式和更具弹性的能源解决方案。

4. 国际商业合作与风险的警示:

地缘政治风险高于一切: 北溪2的案例清晰地表明,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风险可以轻易地压倒一切商业考量和技术可行性。任何跨国大型项目,特别是涉及敏感地缘政治区域的,都必须充分评估政治风险。
合同和法律的局限性: 即便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在极端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也可能变得脆弱。制裁、政治禁令等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合同的无法履行,使得法律上的追索变得困难或无效。
投资者的审慎态度: 此次事件无疑将让全球投资者对在高风险地区、与高风险国家进行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更加审慎,并可能需要更严格的风险分散和保险机制。

总结来说,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考虑破产,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财务困境,更是地缘政治冲突在能源领域最直接、最残酷的体现。它标志着俄罗斯试图通过能源影响欧洲的努力遭遇重大挫折,也加速了欧洲能源格局的重塑,以及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与转型。对于未来的国际商业合作,尤其是能源领域,这是一个深刻的警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台湾又一次走到了世界前列。

搞神神西方也卷不过东亚。

user avatar

配合这条一起看

user avatar

最近被导师加了租子,不多说了。

纽卡动力煤离港价已经到450美元一吨了,没错450美元一吨。

俄罗斯已经签了化肥出口禁令,再加上目前煤、石油、天然气价格暴涨,化肥价格如果随之暴涨,西欧面临的怕就不光是能源问题了。现在来看俄国人只是上面的头和上面的毛冒了烟,老欧洲则是下面的头和下面的毛起了明火啊。

德国绿党农业部长说得好啊,农产品价格太便宜体现不出生态成本,这下农产品价格不就起来了吗?

user avatar

欧洲真的要用爱发电了,美国再赞助点欧盟白左比如德国的绿党,全面停核电站跟煤电,德国人民辛苦血汗钱全TM要被美国人赚走。

美国人真的赢麻了。

user avatar

欧洲天然气现在价格是2200/千立方米。德国暂停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审批程序。

其实操作最骚的还是美国,狠狠制裁俄罗斯,但不禁止本国企业购买俄方能源

不知道有没有当经销商赚差价。。。。

user avatar

仗打到这个份上,欧州与俄罗斯全面对立,北溪-2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俄罗斯不会给欧洲供气,欧洲也不会再购买俄罗斯的气。

  1. 俄罗斯不给欧洲供气,是一种惩罚措施;只是这种惩罚,对欧洲而言作用不大,毕竟欧洲不买俄罗斯的,还可以买美国的,中东的,价格高一点而已;惩罚的最终还是俄罗斯自己;
  2. 欧洲不再购买俄罗斯的气,是战争使然。不可能让俄罗斯拿着自己买气的钱去研制军火。欧洲的选择只能是向美国购买、去中东购买;只是中东已然是被美国把控了。最终还是向美国购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发财的是美国;美国卖军火赚钱、提高北约诸国及其盟友保护费赚钱、卖天然气赚钱;后续还可以瓜分俄罗斯资源大赚一笔(前提是俄罗斯被彻底打垮)。

未来石油、天然气必将涨价。老百姓支出将会大大增加,生活质量受影响喽。

未来围绕石油、天然气的战争还会发生;

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到能源创新中,用新能源补充石油、天然气。

user avatar

嗯,典型的恶意破产惊颤脱壳。

中国上世纪窃取国资的典型玩法就是让优质资产恶意破产。

北溪2是不是优质资产?天然气都涨疯了 ,从俄罗斯到欧洲目前每条管道输气量都是满功率,你说优质不优质!

user avatar

这几天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就想把中国的一带一路搅黄,就像北溪2号一样,俄罗斯是破罐子破摔,咱们可不一样,咱们是要入关的。

一堆人总逼着中国站队,美国人逼,俄国人逼,五眼那些家伙也在天天逼,最牛逼的是我国各大平台上的键盘侠,他们已经不是逼了,他们扯着嗓子喊我们站在那,一通瞎分析,分析祖国这么站的理由,高呼祖国站谁,我站谁。

只是他们就不睁眼看看祖国一直都好好坐着就根本没站起来。

天天一波波人进来像好奇宝宝似的问站哪?

没看见坐着吗?实在不行你就当我是中间好了,我们一向客观公正看事情的前因后果。

问,什么态度?

一贯都是没有态度。

开会了,投票器你总得按一下吧?

可以不按吗?可以。

那我就不按。

那您来开会是干啥来了?

睡觉。

有些事啊,不能随便往里面凑,不能随便往里面跳,键盘侠们也不能替祖国去跳,隔壁的熊已经去引怪了,你非得去凑,你的任务是要通关。

我方一直都奉行不站队,不结盟,不出头挑事也不替人挡枪,气死你们,我们还要跟欧洲人民搞一带一路呢,我们还要团结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大多数世界人民呢,还要伟大复兴不是,怎么能随便站队呢?

你们啊不懂白嫖的真谛。


一堆人天天在这喊唇亡齿寒,所谓唇亡齿寒是弱者的需求,当面对真正的强者,你自己不强大,你旁边有再多的唇都没有用,一起给你弄掉。

中国现在什么段位,你们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吗?一堆人喊将来美国对俄罗斯的手段全部都要用到我们身上,你有谱吗?可能吗?做得到吗他?

制裁是看实力对比的,波兰能制裁得了俄罗斯吗?波兰那点跟俄罗斯的贸易对俄罗斯来说无关痛痒。

Swift能踢了中国吗?如果去了中国,中国真能另起炉灶了,毕竟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数量比美国都多,作为世界工厂被踢出世界经济圈,世界人民都要吃土。你把我踢了,相当于是我踢了你。愿意做生意赚钱过好日子的国家跟我另外再开个群,中国只要不做出反人类的事,美国能够动员起来对付中国的力量,对中国根本无关痛痒。

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多的制裁跟反对,是因为他做事方法犯了大忌,犯了众怒,不是美国真有那么强大。

对中国力量一无所知的人,可以看看我这个回答,从容一点。

user avatar

默克尔大婶应该气到要扇死现任总理了吧?

北溪二号,是德国的全民福利工程,可以给寒冷的德国提供价格低廉的天然气能源。对德国这个工业化十分发达的国家来说,能源消耗是非常庞大的,工业制造,国民的柴米油盐,都离不开天然气。

现在北溪二号如果凉了,德国的工业成本,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将会无上限的拔高。这对德国本国经济来说,是十分不稳定的。如果从美国购买,成本比直接拿欧元换卢布买来的更贵。

如今的德国至少还要熬两个月的寒冷,才能等来温暖的春天。这两个月,德国怎么解决能源问题,才是最最主要是。

原油,天然气,都上涨,欧洲像德国这种工业化十分发达的国家,日子都不好过。

可惜了!德国只有一个默克尔,默克尔之后再无默克尔。

user avatar

欧洲天然气现在价格是2200/千立方米。

就算战前一段时间也就是900,战争初期的时候到了1400。

而且还有个事。大概是2-3年前北溪2还在建的时候,所有人都预测欧洲天然气会在北溪2通气运行正常的2023年欧洲天然气降到250以内。

因为现在正常供应下,俄气的天然气合同价格也就是300不到。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企业,行业投资者,甚至是城市管理、政策制定者。你按照北溪2来制定规划,全部要推到重来。

而且你没发现,OPEC+根本没发表意见,油气飞涨,也没看到他们扩产来平抑,而是乐见其成。要知道OPEC+其实是处于限产的情况下,有非常大的扩产潜力。真是全世界一起来收割欧洲。

而且欧洲上面给乌克兰送军火,下面给俄罗斯送钱。最后自己还要忍受高能源价格,真的是赢麻了。

这场战争该不会是全世界一起来坑欧洲的吧?

俄罗斯做打手。反正出口5成靠能源,2成靠矿石、粮食。就这样涨法,只怕出口还要创新高。

美国做总调度,并且发动自己安插在欧洲内部的势力,把欧洲拖入绝境。

那谁在后面出钱,做后盾。反正后面有我。

其他的该煽风点火的煽风点火,该闷声发财的闷声闷声发财。

毕竟一个强大的欧洲,是谁也不想看到的。俄罗斯可以收获地缘政治的利益,美国可以金融收割,那谁也能跟着吃掉各国的工业基础。

user avatar

中国和美国都赚了。

从大格局来看G2是最大受益者。中国、美国真的是稳如两条老狗呀。

乌克兰-俄罗斯局势闹到这种情况,最头铁的是德国和日本。一个极其依赖俄罗斯能源,一个在俄罗斯资源领域偷偷进行了大量投资的国家背刺俄罗斯。

他们这两个俄罗斯本以为最应该沉默的,冲上来闹。

反过来看美国和中国。

现在去俄罗斯往外面拉天然气的主要就是美国和中国企业。你们打打杀杀的,不要妨碍我们赚钱就好。

最近好多俄罗斯的出口不能从日本走,都转向中国做外贸代理,别提他们有多开心了。

相信一点,有中国这种超级买家在,俄罗斯不会被打残血的。

说实话,也看不准美国的屁股正不正,一手打压俄罗斯,一手跟俄罗斯背后倒腾能源。

最最NB的是印度。在联合国投弃权票,说这TMD的是俄罗斯内政,大家不要干预。

妥妥的世界一起坑欧盟呀!!!

最近美国还在台湾搞事情。中国马上祭出庆祝中美联合公关多少年的宣言——妥妥的战略定力!

一个脆弱的欧盟、一个背刺任何国家的印度、一个经济不振的日本、一个残血但不断血的俄罗斯、一群愿意跟我们友好做生意的中东各国、非洲兄弟、南美兄弟、一个跟我们相爱相杀的美国……我们国家能在这样一个棋局中走成闲庭信步的状态真心不易。

生活在这个国家,要学的政治智慧还是太多了。

user avatar

其实很多人都说北溪2号彻底的凉了,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小伙伴们别忘记,管子就已经铺设好,只不过是等着验收而已,那么搞过工程的小伙伴就知道,验收是一个工程建设中完整结算手续中的一环,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个很明显的逻辑漏洞。


就是验收并不是这个管子能不能从俄罗斯送气到德国的必要条件,而能否真正送气的必要条件是这个管子铺设好了没有,验收只不过是结算铺设这个管子费用的必要手续而已。


简单来说,管子铺好是既定事实,只要德国想和俄买天然气,俄随时可以供气过去,至于验收审批这种本来就是台面上的东西,既然台面上不允许,偷偷供气就好,哪怕等以后事态稳定了再补手续就行。


也有人说既然送气了,那么之后的交易结算怎么办?这就简单了,反正现在俄罗斯还在SWIFT系统之内,也就意味着俄就能通过这个系统结算领到欧元,反正他早就把所有的美元都抛了,不过今天早上好像真的被排除了,但这样做有用吗?


说个小知识,很多小伙伴就会疑惑,为啥老是说拿SWIFT系统来制裁俄罗斯,先解释一下啥叫SWIFT系统。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也叫做SWIFT系统,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其创建于1973年,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主要职能是在全球银行系统之间传递结算信息,最后六个字换重点。


简单来说SWIFT系统就是个认定是否付款信息的系统,一旦A打款给B,只要经过这个系统认定之后,B就可以拿这个钱继续在这个系统里买东西,就等于国际上大家都承认你有这笔收入,但是同样,这个系统也有逻辑上的漏洞,就是其实你不过这个系统也可以,实际上只不过交易麻烦一点而已。


想看详细内容的小伙伴可以点连接移步详细回答,谢谢。

匠心鑫先生:从金融和战争两面分析,美帝开始下棋,俄罗斯会倒向我们吗?



有个小伙伴在技术上一直说这不行,那不行,这里就说一下。


他举了管道难维护,也易于爆炸的例子来反驳说,当然这也不能怪他,毕竟没搞过工程。

就说这些难得过光刻机吗?难得过人造太阳吗?难得过一穷二白生硬搞出原子弹吗?


其实搞工程最难的就是在于人心,举个例子,当你的管子要过一块地,左边是基本农田红线,右边是自然资源保护区红线,只有这块地可以过,但是人家死活不愿给你征地,一个是法律,一遍是人心,那才叫难。


因为现在的工程,基本技术上都没什么问题,真正难的除了刚刚说那些只能靠努力攀爬科技树强制解锁出来的技能以外,还有法律是最低底线,而剩下最难的就是人心。


而对于北溪2号来说,也有消息说德国准备就要炸这个管子了,本质上来说,就是做给美帝看的,背后的意思就是,请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偷偷用大俄的气,你看我狠起来连管子都炸了,请你放一百个心。


因为美帝现在肌肉最硬,而他说的话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就是法律,谁要是碰了,就要受到制裁,就这么简单。

就这个问题写了个长文,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谢谢。

匠心鑫先生: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正在考虑申请破产,他彻底凉凉了吗?

user avatar

如果说普京不是美国盟友,你们都不敢不信

这天然气管道,美国阻挠了无数次没成功,被普京5天就搅黄了

川普无数次要求德国加军费,甚至不惜撕破脸没成功,普京7天就成功让德国成为世界第三

德国在24号之前,就差没给普京下跪了,求他等开通后再干,20年交情,普京22号虚晃一枪,说干就干...

德国全身中枪... 回去就180度大转弯... 别人都给轻武器,防御武器,就他给攻击型导弹,你说有多恨

要说感情这个东西,中国人最讲江湖义气,甚至代入到国家关系里,要讲六亲不认,我只服大毛



鉴于有人对北溪2审批的事情纠缠不清,第一次报审批不通过公开报道是2.24日附近,当时已经开打,也有人说过北溪2本身就没审批,但投资千亿的东西,不可能就这么丢掉,中间回旋余地极大

投资方固然有俄罗斯,但融资却在德国... 哪个资本家背后没点政治势力,若不开打,这事情还是有的整的,别忘了那可是资本主义社会

其次,战前,在俄罗斯投资排名第一的是德国,投资项目最多的还是德国,战争一开,美英宣布冻结俄罗斯的财产高达上万亿美元

俄罗斯宣布冻结(实际就是没收)国外资产,其中吃亏最大的就是德国和中国... 美国只排第四... 而在2018年,投资俄最多的是美国... 人家是一盘大棋,中德可谓是躺枪了

德国是俄最大的金主,这点可以说毫无疑问,20年绥靖政策一招结束,我只服大毛


另外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话,纯粹是历史没学好

100多年前,沙俄乘满清国力衰退,侵占东北,后清寄希望于日本,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满清宣布两不相帮,实际是希望以洋制洋,俄强,日弱,且日本和中国都是黄种人,俄国毛子体貌区别很大,对日本更亲近些

日本最终战胜俄国,东北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日本以此为基础,发动了后来知名918事变,77事变,这大家都知道,给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最惨重的伤亡

类似的北宋和金结盟对抗辽最终亡国,南宋与蒙古结盟对抗金,最终亡国一样

敌人的敌人,大概率是个更混蛋的敌人,而不可能是朋友

user avatar

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占了欧洲总进口的40%,总消耗量的30%。

一打起来,能源价格必然是暴涨。

停工、制裁?冬天还没结束呢,天然气妥妥的卖方市场。

电价已经2块钱一度了,大批高耗能厂关停,连带着大宗商品一起暴涨。

德国发话了,2035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这个时间点比原计划提前了15年。

是因为白左ESG吗?有一部分,但能源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量。

就好比知乎上有很多对锂电和氢能的辩论,吵来吵去在说什么成本啊环境啊可持续啊,其实都是虚的。

我们搞新能源,主要原因是避免石油卡脖子,次要原因是技术领域弯道超车。

未来如果发现锂电在资源端也被卡脖子(比如锂矿禁运),或者是电池研发和管理技术上落于下风了,那氢能再不经济也一定是要快速推进的的。

碳中和碳达标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是优先级不能搞错。

说实话,欧洲现在已经出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了,希望我们可以脑子清醒一点,避免重蹈覆辙吧。

user avatar

我不是预言家,但我们可以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下。

整体来说俄罗斯所表现的样子是对北溪二号未来走向整体进展蛮自信的。今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做了回应:疯狂的现实世界让一切行为都变得不可能。这个项目认证已经被取消,预测以后什么时候恢复没有意义的。疯狂的现实世界终究会结束,到时候便是对当下形势的清醒的认知与评估。他还强调了一点:建好的部分不会有任何变动。

这件事最终反馈了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的暧昧态度。

更新一下进展,说到底欧盟没有足够的勇气完全不用俄罗斯天然气。今天看到塔斯社消息,欧盟下周讨论摆脱俄罗斯能源方案。

英国对于俄罗斯的天然气,身体蛮需要的……路透3月2日的消息,尽管英国对俄罗斯船只禁航,但是没有禁止俄罗斯的天然气。俄罗斯可以通过别国船只运送天然气。

3月3日,天然气价格上涨到了每立方千米2267美元,突破历史记录。


2月23日,在俄罗斯宣布承认顿巴斯两区独立后。美国制裁了北溪二号的公司Nord Stream 2 AG,德国立马停止了管道的认证。德国总理称这是道德、政治和实践上正确的一步。德国总理还表示,德国具有真正的领导力,能够在困难时期做出艰难的决定。德国的做法受到了乌克兰和美国的称赞。

美国想废掉北溪二号希望德国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乌克兰欢呼是因为一方面感觉有人撑腰,另一方面肯定是自己的俄罗斯天然气过路费有保障啦。当然后来泽连斯基称:“欧洲快帮帮我!过路费我给你们打5折!”

随后俄媒放出了消息。俄新社在2月24日发出了报道,这个报道的标题是德国可能会在不被认证的情况下投产。当时这个消息出来后在国内轰动很大。

随后俄新社感觉牛皮有点大,对标题进行了改动,改成了北溪二号不排除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进行投产。这篇报道正文能够佐证标题的只是一段摘自德媒的一段假设:

理论上,北溪二号无需联邦电网局的认证就可以调试。虽然这会违反适用法律,但这种违规行为最高被一次性处罚一百万欧元,但与建设成本超过100亿欧元的天然气管道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昨天路透先发了一条独家消息,称北溪二号持有者(也就是Nord Stream 2 AG)因制裁考虑破产。这两天所有的新闻基本围绕着Nord Stream 2 AG进行的。

这篇报道内文说Nord Stream 2 AG计划最快在一周内在瑞士法院走破产流程。Nord Stream 2 AG实在瑞士,背后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公司Промгаз,这家公司在俄罗斯影响力巨大(从银行到大小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制裁前他在欧洲也有很大影响力)。

Nord Stream 2 AG和Промгаз都没有直接回应(有个潜规则:不回应、不承认≈是真的)。路透随后援引了瑞士的经济部长接受的当地电视台采访:Nord Stream 在瑞士的140个员工被解雇。

俄新社随后在当地时间3月1日下午四点发布了消息,北溪二号的大股东Nord Stream 2 AG宣布破产。

两个小时后俄新社报道,Nord Stream 2 AG地区负责人称尚未申请破产。

3月2日早上8点,俄新社称其发布声明拒绝证实有关破产的消息,并回应有关解雇员工的传闻:我们迫于美国制裁的压力进行的裁员。

事实上,投资入股北溪二号的不仅Nord Stream 2 AG这一家,他承担了管道50%的成本。剩下的成本都由壳牌、奥地利的OMV、德国的Uniper 、Wintershall DEA和法国的Engie承担。美国宣布制裁后,这些公司都宣布将退出俄罗斯业务。英国壳牌表示将不再参与 Nord Stream 2 以及其他投资。但奥地利OMV称将继续参与北溪二号的建设。

根据现在的消息Nord Stream 2 AG死活未知,俄方一直尽力挽救。欧盟国家的态度暧昧。很明显大家都不想轻易放弃这块肥肉。

今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做了回应:疯狂的现实世界让一切行为都变得不可能。这个项目认证已经被取消,预测以后什么时候恢复没有意义的。疯狂的现实世界终究会结束,到时候便是对当下形势的清醒的认知与评估。他还强调了一点:建好的部分不会有任何变动。路透社之前也称尚未明确这些设施未来将如何被处置。

事情到了倒了现在看似成为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换一种思路,北溪二号如果废掉对谁的损失更大呢,毕竟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已经建设多年了。

最后再说点别的,开始建设2019年中俄宣布建设天然气管道,后来就……没有了后来。目前中俄天然气管道需要过境蒙古国。建一条天然气管道对基建大国来说应该不难吧(狗头.jpg),so……刚刚看到的一个消息

user avatar

用美国LNG船在美国装天然气,跨大西洋运输到德国?NO!

用美国LNG船到俄罗斯装天然气,跨波罗的海运到德国?YES!

双赢,赢麻了。

======================================================

user avatar

这个公司是营运商,一天生意都没有做的营运商,所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在宣布前大量买入天然气期货,今天可以赚很多很多个这种公司破产带来的损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溪2天然气管道公司考虑申请破产,最快本周启动破产程序,这一消息透露出诸多重要信息,涉及到地缘政治、能源安全、经济影响以及国际商业环境的复杂性。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解读:1. 地缘政治的严峻挑战与能源武器化的现实: 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北溪2项目从诞生之初就饱受争议,它被视为俄罗斯通过能源向.............
  • 回答
    北溪2 天然气管道项目投资公司“停止向俄方付款”并计提10亿欧元减值损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意味着该项目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困境和不确定性,其未来前景黯淡。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个信息:一、 “停止向俄方付款”的含义1. 财务合同的违约与终止: 北溪2项目是一个大型投资项目,涉及多个参与.............
  • 回答
    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暂停北溪2 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这无疑给德俄双方的能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复杂且相互关联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对德国自身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影响: 短期内的能源供应挑战加剧: 北溪2 号被德国视为重要的天然气供应来源,尤其是在其逐步.............
  • 回答
    中国购买北溪2号并向欧洲供应天然气,这是一个非常引人遐想的设想,但实际上操作起来会面临重重困难,并非易事。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一下其中的复杂性:首先,北溪2号的“所有权”和运营权问题:北溪2号管道项目是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主导的合资项目,其主要股权结构也偏向于Gazpr.............
  • 回答
    关于10月2日国庆节期间在北京丰台某商场发生的光天化日之下抢孩子事件,以及随后疑犯仅被拘留5天的处理结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和愤怒的事件。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阐述我的看法,力求语言生动真实,避免AI的机械感。事件的恶劣性:挑战社会底线,制造恐慌首先,这件事情本身就够让人心惊肉跳的。在人流熙攘的.............
  • 回答
    关于美国放弃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并为什么听不到乌克兰强烈反对声音这个问题,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能源安全以及国家利益博弈,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美国并非“放弃”制裁,而是“暂停”或“豁免”了一部分实体和个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美国在特朗普政.............
  • 回答
    德国外长声称“北溪2”不可能获批,德网民将其解读为“讨好美国”,这番言论背后透露出多重信息,既有德国国内政治的博弈,也折射出德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处境,尤其是其对美关系以及能源战略的调整。首先,这表明“北溪2”项目在德国国内遭遇了巨大的政治阻力,即使是官方层面也公开承认其前景黯淡。 德国外长作为政府.............
  • 回答
    “北溪2号”项目的名字,在欧洲地缘政治的舞台上,总是伴随着争议与猜测。当德国“冒险重启”这个词汇浮出水面时,一股复杂的情绪便在各方之间悄然蔓延。这不仅仅是一个能源管道的商业项目,更是一面折射出德国、美国、俄罗斯三国之间微妙平衡与深刻博弈的镜子。理解其中的玄机,以及它可能如何影响三边关系,需要我们拨开.............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宣布对“北溪2”项目实施新制裁,这一举动在美国和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北溪2”项目本身及其地缘政治背景首先,理解“北溪2”项目对于理解制裁的背景至关重要。 项目性质: “北溪2”是一个旨在将俄罗斯天然气通过波罗的.............
  • 回答
    美国制裁德国并叫停“北溪2号”项目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其背后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能源安全以及国家主权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梳理美国制裁“北溪2号”项目的主要原因和相关背景。核心原因:美国对欧洲能源依赖俄罗斯的担忧以及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影响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北溪2号”.............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北溪2”项目的声明,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夕,释放了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信号。这些信号不仅针对俄罗斯,也针对欧洲盟友,以及美国国内的政治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对俄罗斯的强硬警告与威慑: 直接的经济制裁威胁: “停止‘北溪2’项目”是美国对俄罗斯施加的、最直接且最具.............
  • 回答
    北京“2病例邀多人打麻将”事件:行为者的责任与对公众疫情防控意识的警示北京近日发生的“2病例邀多人打麻将”事件,不仅让这座城市再次绷紧了疫情防控的弦,也引发了公众对聚集性活动潜在风险的深刻反思。涉事人员的行为,在触犯法律的同时,也暴露了部分人群在疫情面前的侥幸心理和责任缺失。那么,这些行为者将要承担.............
  • 回答
    关于2023年2月28日左右俄乌战争的局势,外界对俄军“战败”或“形势不利”的判断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因素,以下从军事、政治、经济及国际舆论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军事行动中的局部失利1. 哈尔科夫方向的战术逆转 2023年2月初,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方向发动了大规模反攻,试图突破.............
  • 回答
    2 月 24 日,北京新增了 2 例本土确诊病例,分别是通州区和朝阳区各 1 例。这两例新增病例的出现,无疑让大家对首都的疫情防控形势又多了几分关注。病例详情与轨迹(根据现有信息推测,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通州区病例: 这位病例的出现,让通州区的居民们更加警惕。目前,官方正在积极地.............
  • 回答
    北京大兴区出现了两例本地确诊病例,经基因测序证实为英国新冠病毒变异株(B.1.1.7),这一消息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我们对疫情防控形势有了新的认识。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并关注一些关键信息: 如何看待北京大兴两例本地确诊为英国新冠病毒变异株?1. 科学层面的意义: 病毒变异的常态化.............
  • 回答
    关于北约战机两次跟随塞尔维亚民航客机进入俄罗斯领空这一事件,从多个角度来看,都显得十分耐人寻味。首先,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想象一下,一架载有乘客的民航客机,在进行例行飞行,突然发现身后跟着一架…… 即使不是军迷,也能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寻常。而更关键的是,这架“尾随者”还来自于北约,并且“错误地.............
  • 回答
    1月17日,北京新增了两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两个病例都来自大兴区。目前,这两个病例的流调溯源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相关部门也在全力以赴地对病例的活动轨迹进行排查,并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病例详情与初步情况:根据通报,新增的两位病例分别是: 病例一: 王某某,男,45.............
  • 回答
    《死侍2》的北美限制级版本,说实话,看完之后脑子里留下的印象,除了“操蛋”和“爆笑”,大概就没别的了。这片子就跟死侍这人一样,没啥遮掩,直接就往你脸上招呼,而且还是用一种特别不讲理的方式。首先,就得说它那股子“贱”劲儿。死侍的嘴炮功夫,在第一部里就已经让人领教过了,第二部更是变本加厉。他不仅疯狂吐槽.............
  • 回答
    1月17日至18日15时,北京新增的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核酸阳性病例,情况是这样的:新增病例情况: 病例一: 男性,58岁,居住在丰台区。该病例在1月17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二: 女性,35岁,居住在海淀区。该病例也在1月17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三: 男性,42岁,居住在朝.............
  • 回答
    11月2日,北京昌平区报告了8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以及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的病例,这使得昌平区成为当天疫情的焦点。这新增的9例病例,无论是确诊还是转确诊,都与之前的疫情链条存在关联,并且集中在昌平区,这给当地的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疫情具体情况: 病例数量与分布: 8例新增确诊病例和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