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将暂停北溪-2 号天然气管道审批,这会给德俄双方能源问题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暂停北溪2 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这无疑给德俄双方的能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复杂且相互关联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对德国自身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影响:

短期内的能源供应挑战加剧: 北溪2 号被德国视为重要的天然气供应来源,尤其是在其逐步淘汰核能和煤炭的背景下。暂停审批意味着德国无法立即获得通过北溪2 号的额外天然气供应。虽然德国目前有其他天然气进口渠道(如通过北溪1 号、荷兰、挪威等),并且也有液化天然气(LNG)的进口,但北溪2 号的暂停无疑限制了其供应选项的多样性和潜在的天然气价格竞争力。
潜在的天然气价格上涨: 供应来源的减少以及市场对未来供应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上涨。这对德国消费者和工业企业都将是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
对工业部门的影响: 德国工业是天然气的重要消费者,许多行业如化工、玻璃制造、冶金等高度依赖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会削弱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影响生产成本和出口能力。
对能源转型进程的延缓和权衡: 德国一直致力于能源转型(Energiewende),目标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然而,在过渡时期,天然气被视为一种比煤炭更清洁的化石燃料,是衔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能源。北溪2 号的暂停可能会迫使德国重新评估其能源组合,甚至在短期内增加对现有化石燃料来源的依赖,或者在极端情况下需要重新考虑煤炭的能源角色。
地缘政治和战略选择的压力: 暂停北溪2 号也反映了德国在地缘政治中的艰难选择。德国政府面临来自美国、欧盟内部一些国家(如波兰、波罗的海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要求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并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暂停审批是一种政治姿态,旨在回应这些压力,并展现德国在价值观和安全问题上的立场。
对可再生能源部署的刺激(长期而言): 虽然短期内面临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北溪2 号的受挫也可能进一步刺激德国加快发展和部署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政府和企业可能会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项目的投资,以期实现能源独立,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然而,这一转型需要时间和巨大的投资。

二、 对俄罗斯的直接影响:

经济损失和市场受挫: 北溪2 号项目耗资巨大,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战略项目。暂停审批意味着俄罗斯在这一项目上的投资暂时无法收回,也无法通过该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从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欧洲市场渠道。
对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的打击: Gazprom是该项目的实际承建者和未来运营商。审批暂停直接影响其商业前景和收入预期。
市场多元化的挑战: 俄罗斯一直希望通过北溪2 号来减少其对现有管道(如通过乌克兰)的依赖,并增强其在欧洲天然气市场的议价能力。审批暂停打乱了这一战略,迫使俄罗斯寻找其他替代的出口市场和管道(如向亚洲出口)。
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削弱: 能源一直是俄罗斯重要的外交工具和地缘政治影响力来源。通过控制天然气供应,俄罗斯可以对欧洲国家施加影响。北溪2 号的暂停削弱了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也使其在与欧洲国家就能源问题进行谈判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对俄罗斯国内能源政策的影响: 虽然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向欧洲出口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北溪2 号的暂停可能会促使俄罗斯更加重视对国内能源需求的满足以及向其他市场的拓展。

三、 对德俄能源关系的长远影响:

信任度下降和关系恶化: 北溪2 号事件成为德俄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障碍。德国政府的这一决定标志着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和其在地缘政治行为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可能会渗透到其他领域的合作,使得德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
长期能源依赖关系的重塑: 德国一直被批评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过高。北溪2 号的暂停是德国摆脱这种依赖的契机,也是一个痛苦的调整过程。未来,德国可能会更加积极地寻求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并加强与非俄罗斯能源供应国的合作。
欧洲能源格局的变化: 北溪2 号的命运也影响着整个欧洲的能源格局。其他国家可能会借此机会加强自身的能源安全,并推动更广泛的能源合作机制。欧洲内部关于能源政策的讨论也将更加激烈,关于俄罗斯能源角色的定位也会被重新审视。
对乌克兰和其他过境国的积极影响(短期而言): 北溪2 号绕过了乌克兰,如果项目顺利进行,将削弱乌克兰作为天然气过境国的战略地位和收入。暂停审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乌克兰的担忧。

总结来说,德国暂停北溪2 号的审批,对德俄双方的能源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德国而言, 这是一次对能源安全、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选择的严峻考验。短期内可能面临能源价格上涨和供应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也可能加速其能源独立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对俄罗斯而言, 这是一次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挫折,削弱了其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并迫使其重新思考其能源出口战略。
对德俄能源关系而言, 这标志着一段时期内合作的冰封,以及对两国长期能源依赖关系的重新审视和重塑。

需要强调的是,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因素瞬息万变,北溪2 号项目的未来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德国政府的决定是基于当前的地缘政治考量,未来随着局势的变化,相关政策也可能随之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新消息:德国总理舒尔茨宣布德国会斥资1130亿美元建立一个基金,用于实现军事现代化,而最迟2024年德国国防开支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

我说什么来着?


很有意思一点,俄罗斯国内老百姓就快连平价牛肉都吃不起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以为经济制裁对俄罗斯没有影响?

要知道俄罗斯牛肉500克价格约合25元人民币,猪肉500克价格约合15元人民币。

说回“北溪-2号”,大家可以去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文网去搜一下,看看俄罗斯方面有多希望德国尽快批准“北溪-2号”,根本不是什么无所谓。顺便说一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是俄罗斯政府出资的。(还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内容哟)

其实德国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一直是欧洲最暧昧的,因为德国有欧洲最多的俄罗斯移民。而且德国比较鸡贼,一面靠着美国驻军死皮赖脸的不愿意提高本国军费开支(德国军费开支只占GDP1.2%),一方面又和俄罗斯眉来眼去,假装政冷经热。(政冷是假,经热是真)

但是现在的德国毕竟不是二战前的纳粹德国,政治家不可能一手遮天,事实上默克尔下台前许多德国民众就对默克尔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暧昧非常不满了。

其实德国民意也挺分裂的,一方面德国人最讨厌的外国就是俄罗斯,另一方面德国人最喜欢的外国移民也是俄罗斯人。

现在普京的所作所为是逼着德国只能经济制裁俄罗斯,而如果普京更进一步挑衅,那么德国恐怕就要被迫重新武装自己了。

事实上全世界最具有军事潜力的两个国家就是德国与日本,因为这两个国家军费开支都低于GDP2%这个北约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和一个屌丝不断逼迫一个吃胖了40近的大帅哥减肥有什么区别?

user avatar

说实话呀,这个德国总理能坚持不被绿党带进乌克兰,与俄罗斯直接军事对峙就已经很好了。

切实推动北溪2落地,那不是德国总理权限内能做到的事情。

user avatar

德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战略的精神分裂性:

一边自己解除军事武装一边和俄罗斯打交道以为没有枪只有钱就可以让俄国人给它送气送暖,当它的廉价加油站。

一边自己关闭煤矿电厂放弃能源独立性一边完全规划里依赖俄国给它提供超过50%的能源,认为这样有能源安全性。

就一个问题:俄罗斯是德国的小弟还是盟国还是大腿?

最甚的是他们竟然还觉得这样的自己能领导欧洲,上面可以顶着美国,下面能控制俄罗斯,自己在中间一尘不染的装着环保新能源的B。

我们不说德国和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冲突,就是中国比德国强大了这么多的军事实力,敢不敢把超过50%的能源命脉压在俄国人身上?

我现在理解为什么英国要脱欧了,虽然英国人也挺拉垮,但是真没有德国人这么脑x。默克尔还觉得自己干的萌萌哒。

这种国家你能说啥?欧盟是药丸啊

user avatar

扬云飞提出了问题,我查了一下结果。确切的说,北溪2就是 还没有提交认证。

因为欧盟2020年反垄断规定,强制供气卖方和管道运营方不能是同一家人,所以俄气根本连提交认证的打申请的资格都还没解决。还没有提交认证,当然也不存在暂停认证审批。

暂停认证审批,根本就是虚空打靶。各路德国政客反复拿北溪二 暂停认证审批 搞虚空打靶刷分,实在是赢麻了。

user avatar

这个吧,这事其实我有个疑问。有没有人确切知道,去年十一月份之后,北溪二运营商啥时候提交了认证申请?或者说有没有提交认证申请?

据我听到的消息,是去年俄气因为天然气涨价直接把管道修建费用赚回来了,加上可能还有其他经济政治因素,根本就对是不是开通管道没啥紧迫性了,反正一堆参股的欧洲企业都出钱了,现在该他们着急了。

所以有个极大可能是,从去年十二月至今,德国政客拿北溪二说事都是在刷空气分。只不过这次轮到总理刷了,毕竟要不是他在慕尼黑大会上乱说话,俄国内部还不会形成共识立刻动手一天不等。

这样他拿不存在的北溪二认证刷了一次,回头有个机会就可以高调宣布自己又同意审批了,这样还能去普京那里邀功……

user avatar

这种话题你们不赶紧 @古德里安 ,光靠一群在国内信息茧房内高潮的小粉红能讨论出什么来?

古老师,这是中赢、大赢、超大赢,德国要哪个?

user avatar

@扬云飞 的答案已经非常好了,但看完以后,我最深的感触不是“德国暂停本就不存在的审批”,而是诧异西方政客的能力,相比他们的前辈,已出现大面积滑坡。

看小约翰的视频,有一期是讲智利总统阿连德,让我思考最多的,并非小国的理想主义,反而是当年美国的全面布局,运筹帷幄,我边看边想:今天的美国,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这个水准了!

美国推翻阿连德手段之高,叫人叹为观止。

首先是全面分析智利的经济政治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策,哪些势力可以收买,哪些势力可以打击,哪些势力安抚为主,归拢完以后,才开始对点接触。

经济领域的制裁更是拍案叫绝,虽然动起手来招招见血,但面子上却客客气气。

智利不是靠铜矿赚钱吗?我管不了智利,但管得了自己啊,我自己降价,哪里不对了?

国际银行不给智利贷款,也不是我的锅吧?虽然那是我私下建议,但你有证据是我指使的吗?

买不到粮食,更和我没关系了,人家不肯卖,这也怨我?

而且我明明给了援助,被反对派拿走又不关我的事,反对派也是你的人民,他们就活该饿死?

在颠覆阿连德政权整个过程中,究竟哪些领域可以制裁,怎么制裁,时机和手段,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而且再怎么计算智利,美国明面上都保持了克制和尊重,直到阿连德下台,两边都是正常交往,没红过一次脸。

这种举重若轻,全面统筹,具体执行的手腕,今天的美国,还拿的出来吗?

英国早年能拍出《是,大臣》《是,首相》这种政治剧,能在美国、苏联、欧盟三方周旋,虽然最后还是加入欧盟,那也是“运去英雄不自由”,国力如此,非战之罪,绝不是领导人逗比。

法德领导人,在冷战期间能大胆和解,能为了国家利益压制民粹,能逐步将欧盟越做做大,虽然被美国杯葛,但那也是各种内外因素无法行成合力,不能怪罪政府无能。

可今天的西方政府,是个什么鬼?

就不说疫情了,就说乌克兰危机,闹到现在了,俄罗斯事先也通知了,要承认乌东地区独立,西方是怎么应对的?

到现在了,别说具体措施,都拿不出一份统一声明,国家油腻到这个程度,可发一笑!


公众号:特例的猫

喜欢请关注,号内文章推荐阅读:



user avatar

这是2014年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各国的gdp的增长情况,现在俄罗斯恢复到了86%,欧盟先跌到86%,再回到原点。

美国这期间增长了31%,绝对值5.5万亿美元。

中国增长了69%,绝对值增长了7.4万亿美元。

2014年全球gdp77.3万亿美元,2021年全球gdp预计98万亿美元,增长27%,绝对值增长大约20万亿美元

中国和美国占了13万亿,占全球增长的65%。

这是在制裁俄罗斯还是制裁欧盟?

我总感觉是兔子和鹰酱合伙起来坑欧盟和俄罗斯。

乌克兰这事,我们支持也没啥好处,反对也没啥好处,继续和稀泥吧,让美国,欧盟,俄罗斯自己玩去吧,继续发展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克里米亚面积26081000000平方米,俄罗斯2015年GDP同比减少了7000亿美元。算下来克里米亚每平方2.68美元。假设连续10年损失7万亿美元,克里米亚每平方也才26.8美元,这个买卖很划算啊。

user avatar
春天到了,朔桑想去看看故乡的sakura吗?

乌克兰危机如果搞崩了俄罗斯的国际环境,乌克兰没了主权是大输,俄罗斯吞了地吃了不痛不痒的制裁算是平,论惨接下来首当其冲就是德国和老欧洲。

德国失去了稳健的默大妈以后,绿党参与的联合执政里能源问题白左搞得太过了。核电是新能源的大头,德国人眼睛都不眨就给砍了,还得买法国的核电充数。

现在能源上德国对天然气的依赖能有差不多25%。哪儿来?最便宜量大的就是俄罗斯伏特加味儿的天然气,大管口子哐哐喷过来,用着多带劲。

眼看冬天要过去了,采暖不那么担心了,新总理慢慢就松动了手脚。

德国政府的屁股还是很清楚的,毕竟在德国的国内小气候和国际大气候的作用下,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戒不掉,朔尔茨总理还是表现得很克制。

政府还是有眼光,自由主义上瘾的群众就不一定了。朔尔茨如果和俄罗斯媾和,在舆论上要面临难以想象的压力。

这就是矛盾的地方:如果软,像政治强人低头,民众不满意,要出事;如果硬,德国人没了暖气就得往死冻,工厂没了电工人就没饭吃,也要出事儿。

客观上,想现在改变德国国内的舆论环境是不容易的,国际大气候现在也没留下和稀泥的余地,关键时刻就很考验朔尔茨在鸡蛋上跳舞的技术了。

德国的情况留给我们一记警世钟:自由主义是毒品,能不吸就别吸,伤身体。

实用主义立国的中国人民比起辩经入脑的后现代小将,就是降维打击。

user avatar

美国的同志一看德国电费油价:tmd比我们贵一倍你们怎么活得下去?白左误国!

德国的我们一看美国教育医疗费用:tmd比我们贵到上不封顶那你们怎么活下去的?!川粉xx。

所以知道为什么德国人不在乎新能源转型电费贵吗?因为其他大头开支便宜啊。福利国家你以为福利在哪了?( xfh就别来了,因为按人均收入比,德国能源电费到今天也比你还便宜。)

北溪二号压根就没开通,也是俄国大头出钱,至于所谓德国受制俄罗斯的能源,买卖买卖有买有卖,你只看到了买家受制于卖家,别忘了卖家同样的也受制于买家— 尤其是对于一个很缺钱的卖家。


最后做个小调查,有几个人知道德国一直是电力净出口盈余国…
(欧洲电网波峰波谷控制和独一无二的欧洲实时电网能源期货市场的存在才会在需要时候购入法国核电,反之也是如此,也是负电价的由来。)

user avatar

真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就不玩工业了。做为欧洲双擎之一的的德国,还在搞什么工业,一股机油味,跟那些身上散发着防伪油墨味的真正的大佬们,根本就玩不到一起去。把耗能巨大制造业转移到东亚的某个国家去,才是正道。

就那个国家的制造业能力,只要你肯出钱出技术。能把你产能拉高几倍。你想新能源转型人家也有全套产业链。你觉得在自动驾驶和数字化上更进一步,人家遍地都是。

没有了制造业,你看气够不够用。

user avatar

春天说话就是硬气

user avatar

对我国而言是好事。因为毛熊之前一直还是对我国三心二意,也曾经生出许多龃龉。

有兴趣的可以搜搜当年输油管道,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故意引起中日之间的恶性竞争,妄图渔翁得利。

俄罗斯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那就是因为西边,有老欧洲买它的天然气。

如果德国真的有种停了这个项目,日本也听从美国,不再买俄国资源,那俄国天然气的大买家就只有我国一个。那无疑就是买家市场,对我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德国、日本你们加点劲!

=====================

还是说下本溪2号本身的意义。

对国际局势有点熟悉的都得明白,本溪2号的政治意义,非常巨大,象征着老欧洲和俄罗斯抛开东欧直接对接,意味着关系升级。

其他国家,包括美英,对俄制裁根本没什么意义,因为14年那一轮基本就是全撕破脸了。最让我惊讶的是日本竟然宣布对俄制裁,俄罗斯对付美国可能办法还不是那么多,折腾小日本那手段可真太多了。呵呵。

尤其俄罗斯这种睚眦必报的民族性格,今天进入宫古海峡巡航日本一圈,明天北方四岛军事演习一下,后天进入日本航空识别区飞一圈,大后天炮击下日本渔船,大大后天联合国讨论下慰安妇问题,小日本得死去活来。

user avatar

欧盟那些个国家发动完制裁是怎么说的,满嘴仁义道德,这个组织脑死亡了。


可见的未来欧盟会崩,至少日薄西山。

囿于共同价值观,被美英拱起来自插三刀,虚空打靶,国内绿党拼了命的搞所谓绿色能源,意识形态站队。

我要是美国,我可能就要转战东亚,拱火台海,然后再让欧盟自插三刀。因为去年成功利用虚假的选题让中欧贸易投资协定暂停,已经让欧盟背插三刀了。

九刀,差不多快死了吧。

user avatar

短时间影响很大,长期影响更大。

上月,在法国推动下,欧洲把核能给绿色认证了……

简直是既颠覆环保组织的三观,又狠狠地抽了德国三个嘴巴子。

联合执政的绿党是坚定的反核政党,去年选举时的卖点之一,就是把关闭剩余的核电站。

这等于是,德国前十年关闭的那些核电站,都喂狗了呗!

北溪二是欧洲能源自由+战略自主的重要抓手,如果废掉,欧元区的zz经济命脉都被英美攥住了,大西洋框架初步成型,欧元步入解体通道。

对俄国的影响……

21号的普京安全会议上,各大佬的表态……友欧派全面溃败,普京连续执政的所有障碍,被定点爆破清除了。

这可是全球直播,你说了什么没说什么,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昨天,墙外某群体刷CNN标题新闻:俄罗斯的行为令中国陷入困境。美军三级戒备……

下面一群叫好的。

某人下场说:你们比的上德国不?

德国有大半个欧洲做支持,有西方内部的利益捆绑,有扎实的工业科技基础,在大国竞争的拉扯下,还免不了陷入如此困境。

你们有什么?经济结构能承受几次这样的大国潮汐拉扯?

乌克兰的富人们为啥要跑?

总统嗓子喊破了,毛用没有。

他们之中,有不少曾是东部俄语区的顶级富豪。

还不是经济系统被大国潮汐拉扯散架了,自以为聪明的既得利益集团不得不放弃被玩废的大部分资产跑路。

天蓬元帅马上要去战略试探,别听学者专家们的各种解释,事实是:海峡拉扯指日可待。

虽然不希望那样的情况出现,苦的终究是大部分百姓。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PS:日本自以为是亚洲的英国,实际上呢?

历史上,英国可说是美国的老师,金融领域更是如此。

日本……

user avatar

欧洲已半死不活,半个植物人,自找的。

法国这种胡里花俏的国家加上德国这种工业党思维的国家来领导欧洲,欧盟有个毛的前途,解散吧。

德国的默克尔大妈是罪魁祸首,她给欧盟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甚至是巨大灾难的隐患。

默大妈的政党虽然属于右翼,但她本人是典型的欧洲白左。

你德国把煤矿关掉就算了,把核电站也统统关了,然后修一条二溪管道,把德国甚至整个欧洲的能源需求都绑在这条管子上。

这不等于你让俄罗斯把刀架在自已的脖子上,坐等俄罗斯喂饭吗?

如果你说不怕,我跟俄罗斯无怨无仇,两国的友谊万古常青,我绝对不会跟俄罗斯翻脸,那好,你公开大声说出来啊。

结局是一样的,你敢这样说,欧盟就敢解体。

又想领导欧洲,占尽欧洲和北约的便宜,小气如葛朗台,又从不认真考虑其他欧洲国家的所念所想所忧,你领导个毛啊。

还有搞笑的法国,左右横跳,尽做无用功。

想当年,希特勒几周时间就占领了法国,一丁点游击队员逃到英国,后来跟着美英联军一回到法国,就开始吹牛皮,说是伟大的法兰西精神征服了法西斯,把自己醉得不知天高地厚。

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欧洲,不是没有原因的。不是欧洲的战争狂人太多,而是张伯伦,默克尔,马克农这种目光短浅,心高胆怯的政客太容易上位。

user avatar

最新消息,德国可以在不经过认证的情况下先用起来。也就是说:我们为了人权为了环保为了价值观,坚决不认证俄罗斯的天然气。然而,这不影响我们用它。我还以为德国已经被白左忽悠瘸了,原来没有。

user avatar

俄罗斯去年不就停止提交认证审批文件了吗?

user avatar

北溪-2现在的审批进度是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暂停北溪2 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这无疑给德俄双方的能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复杂且相互关联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对德国自身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影响: 短期内的能源供应挑战加剧: 北溪2 号被德国视为重要的天然气供应来源,尤其是在其逐步.............
  • 回答
    告别默克尔时代,新总理朔尔茨掌舵,德国未来何去何从?2021年底,德国政坛迎来历史性的一刻,在默克尔执政长达16年的时代落下帷幕后,社民党(SPD)领导人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正式宣誓就任德国新总理。这位经验丰富、风格沉稳的政治家,即将带领德国这艘欧洲巨舰驶向何方,成为全球瞩目的焦.............
  • 回答
    奥拉夫·朔尔茨,这位脸上常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话语速不疾不徐的政治家,如今正式接过德国总理的权杖,标志着德国进入了一个由社民党、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组成的“交通灯”联合政府时代。这不仅是德国政治格局的一次重要更迭,更预示着德国未来发展方向和对国际舞台的影响都将迎来一系列微妙但深刻的调整。德国国内:.............
  • 回答
    德国“红绿灯”组合(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敲定组阁方案,社民党党魁奥拉夫·朔尔茨将出任新总理,标志着德国政坛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安格拉·默克尔长达16年的执政生涯画上了句号,她的退休意味着德国乃至欧洲将面临深刻的转变。要理解默克尔退休后德国的未来走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政治.............
  • 回答
    默克尔的这番话,看似简单一句,实则蕴含了相当深远的考量,传递出的信号也绝非“拜登上来关系不会好”这么直白。更准确地说,她是在提醒大家,德美关系并非简单的“前任不行,新任就一定行”,而是有着更复杂的现实基础和潜在挑战。首先,这是对过度乐观的警示。 特朗普政府时期,德美关系确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频.............
  • 回答
    默克尔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执政多年,以其稳健和务实的风格著称。因此,当她宣布组阁失败时,在德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和广泛的讨论。这次事件的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从德国政治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来看,这次组阁失败无疑是一个令人意外的挫折。德国以其高效的政治体.............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选择拒绝参加在2020年由美国主办的七国集团(G7)峰会,这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当时的政治背景、美德关系、默克尔本人的执政风格以及她对国际合作的理念。1. 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美国政府的立场: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
  • 回答
    如何看待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七国集团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关于七国集团(G7)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反映了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的战略考量、现实需求以及潜在的挑战。一、 表态的背景和动机: 现实主.............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近二十载的总理,她的一个鲜明个人标签便是她对足球的深厚热爱。每逢大赛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德国队征战欧洲杯或世界杯的赛场上,媒体上总会出现她现身看台的身影。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让她这位身居高位的领导者,总能抽空出现在绿茵场边?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安格.............
  • 回答
    安吉拉·默克尔,这位在国际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在执掌德国帅印长达16年之后,终于在2021年底卸任了总理一职。这无疑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她的离开,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引发了人们对她漫长任期内政治遗产的深入审视与评价。默克尔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默克尔的离任.............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德国政治体制的一个核心特点。咱们来好好聊聊,为啥大家对默克尔(虽然她已经卸任了)那么熟悉,但对德国总统却相对陌生。首先,咱们得明白,德国的政治体系跟很多国家不太一样,它是一个议会制共和国。简单来说,就是权力更多地集中在政府首脑,也就是总理那里,而总统的权力相对有限.............
  • 回答
    弗朗茨·冯·巴本,这个名字在德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一笔。评价他,绝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他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魏玛共和国末期那个复杂而动荡的时代,以及身处其中的政治人物的无奈与妥协,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错误。出身与早期政治生涯:贵族背景下的政治野心巴本出身于莱茵兰地区一.............
  • 回答
    1970年的“华沙之跪”,是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在访问波兰期间,于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向所有在纳粹德国统治时期遭受苦难的波兰人民,特别是犹太人,表达深深歉意和忏悔的举动。这一幕,在当时及后世都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事件的背景:历史的重负.............
  • 回答
    默克尔总理因为与一名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有过接触,随即进入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也折射出当前全球疫情的严峻性。首先,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了病毒传播的隐匿性和无孔不入。即使是德国总理,身处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之下,也无法完全避免接触到感染源。这提醒我们,病毒的传播并非只发生在.............
  • 回答
    这绝对是近年来欧洲能源格局中最具爆炸性的一个议题,触及了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欧盟雄心勃勃地提出一年内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二,德国总理更是抛出要在年内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重磅言论,这背后无疑是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欧盟此举的“导火索”——俄乌冲突。.............
  • 回答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如期完成,无疑为中欧关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同访华的倡议,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十分丰富,值得我们深入解读。首先,这一提议凸显了中欧在协定达成后,希望巩固和深化双边关系的强烈意愿。投资协定不仅仅是一份商业文件,更是中欧之间战略互信和合作共赢.............
  • 回答
    德国在一战中的行动是否“做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战略决策、战争过程、后果及历史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德国的扩张主义与国际局势1. 德皇威廉二世的扩张主义政策 德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崛起,使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强国之一。德.............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德国海军总监称普京应得到尊重、克里米亚半岛已永远失去”的事件,目前没有公开的可靠信息来源证实这一说法存在。因此,这一事件可能是基于误解、谣言或虚构的场景。以下从历史背景、国际关系、克里米亚问题及德国立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真实性分析1. 可能的混淆点 人物身份:德国.............
  • 回答
    德国在处理希特勒《我的奋斗》(Mein Kampf)一书的版权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并且其处置方式随着时间、政治环境和法律的发展而变化。以下是详细的讲述:1. 版权保护的早期阶段(纳粹时期): 希特勒的个人著作权: 在纳粹德国时期,《我的奋斗》被视为希特勒本人的著作。根据当时的版权法,.............
  • 回答
    德国拥有众多在环境工程领域享有盛誉的大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机会。要说哪个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最好”,这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因为“最好”取决于你关注的侧重点,例如研究方向、学术声誉、地理位置、行业联系、实习机会、国际化程度以及个人偏好等。然而,从综合实力、学术声誉、研究成果以及毕业生就业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