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别以为拜登上台后,德美关系就一定会和谐」,释放了什么信号?

回答
默克尔的这番话,看似简单一句,实则蕴含了相当深远的考量,传递出的信号也绝非“拜登上来关系不会好”这么直白。更准确地说,她是在提醒大家,德美关系并非简单的“前任不行,新任就一定行”,而是有着更复杂的现实基础和潜在挑战。

首先,这是对过度乐观的警示。 特朗普政府时期,德美关系确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频频抨击德国的贸易逆差、国防开支,甚至在北约内部制造裂痕。因此,当拜登赢得大选时,很多人,包括德国国内一些希望重拾旧好的声音,都认为德美关系将迎来“黄金时代”。默克尔作为一位资深的政治家,深知这种过于乐观的情绪可能会掩盖一些深层问题。她的话是在说:“别高兴得太早,事情没那么简单。”

其次,这是对德国自身立场的强调。 默克尔的话并非只针对美国,更是为了向德国国内以及欧洲传递一个信息:德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始终坚持以自身利益和价值观为出发点。即使是与美国这样的盟友,也并非可以无原则地迁就。她暗示,即便拜登政府采取更温和的策略,如果美国的政策与德国的利益或原则发生冲突,德国仍然会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是一种维护国家主权和战略自主的表现。

再者,这反映了德国对全球政治现实的清醒认知。 默克尔深知,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并非美国国内政治的偶然,而是反映了美国部分群体对全球化、国际合作以及美国在世界舞台上角色的深刻反思。虽然拜登政府表示将重返国际舞台并修复盟友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完全放弃其新的战略考量。德国需要为可能存在的利益分摊、地缘政治摩擦以及在具体议题上的分歧做好准备。

具体来说,默克尔的表态可能指向以下几个具体的信号:

贸易和经济议题的持续关注: 尽管特朗普时期在贸易问题上言辞激烈,但德国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担忧以及在一些具体产业上的竞争,并非特朗普一人所能左右。拜登政府虽然在贸易政策上会有所调整,但美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以及在数字税等问题上的立场,仍然可能成为德美之间的摩擦点。默克尔提醒大家,经济利益的考量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更迭而消失。
国防开支和欧洲防务的自主性: 特朗普时期对德国国防开支的批评,虽然方式极端,但背后反映了美国希望欧洲承担更多自身安全责任的长期诉求。拜登政府虽然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公开批评”,但推动北约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的意愿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德国在推动欧洲战略自主方面有着自己的考量,不希望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默克尔的话可能预示着,即使在拜登政府下,德国在欧洲防务建设上的努力也会继续,并且不排除与美国在具体层面上存在不同的路线图。
对华政策的分歧: 德国和美国在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德国更强调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同时也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寻求与中国共同应对。而美国,无论是在特朗普时期还是拜登时期,都更加倾向于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甚至威胁。默克尔的表态,也可能是在为德国在对华政策上的独立性做铺垫,即便拜登政府采取更强硬的对华策略,德国也可能不会完全亦步亦趋。
对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的坚持: 默克尔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虽然拜登政府也强调重返多边主义,但德国对于如何真正重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与美国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一些国际条约的改革、国际组织的权力分配等方面,德国可能会有自己的主张,而这些主张不一定完全契合美国的设想。

总而言之,默克尔的这句话,是一种成熟的政治姿态。 她不是在“唱衰”德美关系,而是在用一种务实的态度,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也在向各方传达德国的独立意志和战略思考。她提醒大家,国际关系的演变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领导人的个人风格,而要看到结构性的因素和长期的利益考量。这既是对盟友关系的负责任的表述,也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坚守。她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冷静、清醒、有自己主见的德国,而非一个仅仅跟随美国步伐的盟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4年,默克尔在公开集会上喊出了“救大众就是救德国!”

因为这一年,因为大众柴油车排放超标和检测作弊的事情,美国要对大众下狠手,要罚一笔巨款,大众一下子陷入了声誉、市场和财政三重危机。如果任由大众自己去解决,大众是必然要破产的,所以默克尔才会呼吁德国各界一起拯救大众,最后大众缴纳了130亿美元的罚款,但免于破产。对比下同期法国政府对阿尔斯通公司能源分部的态度~(就是那个逮捕公司副总裁,强迫阿尔斯通公司将自己的能源部门以16亿美元“白菜”价格卖给通用电气的案子)

还有2013年美国对德意志银行的罚款,直接让德意志银行奄奄一息,如果不是来自东方的白骑士~所以德意志银行至今对东方的白骑士感激涕零。

当然,欧盟也不是那么纯洁无辜:2011年的利比亚和2013年的叙利亚,欧盟也多次诱惑和游说美国政客,让美国承担起自由世界的旗帜,去惩罚卡扎菲和阿萨德,被吃过亏的美国一口拒绝;更是在2012年强行征收航空碳税,被美国和中国联合抵制,搞了个灰头土脸在一年后悄然废止。还有空客和波音的补贴官司等~

注意,这些事情都发生在默克尔和拜登当总理和副总统的那几年。所以,默克尔有这样的警告一点都不奇怪。更何况欧盟只是打算借美国的手实现自己势力范围的扩张,美国可是吃果果的要搞死德国的支柱企业啊~

更重要的是,川普政府的很多无下限手段居然获得了拜登团队内一些人的赞同,到时候只怕真会是更加无下限的手段来对付大众和阿尔斯通。

所以欧盟一定要独立,要警惕美国人。默克尔这句话其实是对欧洲的一些政客说的,尤其是以美国盟友自居的德国政客。

user avatar

默克尔博士很诚实的指出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

user avatar

欧盟情况并不让人乐观。

默克尔今年下台,好消息是接手的人拉舍特属于默克尔派的,应该还是坚持默克尔路线,坏消息是拉舍特威望不够,默克尔能做的事他未必能做,默克尔任内最大的失败,大概就是继承人的培养问题,AKK不堪大用。

默克尔离任后,由于会留下一个空窗期,十有八九马克龙会主导欧盟议程,由于传统上默克尔和媒体关系非常好,媒体可以放过默克尔但是不一定放过拉舍特,外加上绿党这次崛起肯定在很多方面干扰基民盟议程,德国国内政治分裂是有可能的。

这几天德国媒体在翻旧账,拉舍特2014年的推文都被翻出来了,说拉舍特支持阿萨德。

由于默克尔任内没有完全解决一些问题,导致默尔克下台后,有一些东西可能会被逆转,最典型的是就是北溪二号线的问题,欧洲议会已经通过决议叫停北溪二号线,虽然这个决议不具备约束力,但是足以释放出非常令人不安的信号,这两天默克尔表态说不会放弃北溪二号线,但是如果她任内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下一任德国总理对北溪二号线的态度至关重要。

俄罗斯要加紧建设了。

如果彻底闹翻的话,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会被切断,这对于欧盟肯定是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德国某些政客亲美亲的令人发指。

另外德国东部人比较喜欢梅尔茨,梅尔茨最近给拉舍特难看,说要希望接管经济部,进入内阁,但是拉舍特希望他进主席团,搞党务,梅尔茨明显不愿意,基民盟内部派系之争已经很严重了。

卢特根倒是好说话。

默克尔下去后,欧盟内部出现权力真空,如果这时候美国人趁虚而入控制欧盟议程,可能以后动荡不小。

我预计中德关系在默克尔下台后会遭受不小的冲击,要有一个提前的预案

user avatar

1.拜登想重拾多边主义,回到世界灯塔的位置上几无可能。美国国内不会允许他多边主义,欧盟也在积极的谋求独立的政治空间。

2.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虽然不大可能跟中国站在一起,却可以站在美国的对立面,在俄罗斯日渐倾颓的当下能帮我们分散点注意力也是好的。

3.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空缺的生态位总会有人补上,那么会是谁呢(印度:正是在下)。个人认为德国至少是有这个野心的,虽然四国联合入常失败以后看上去只有印度积极谋求五常地位,实际上德国对五常席位的野心不在印度之下。

4.互联网巨鳄集体封杀川普无疑会加快欧洲互联网自主的进程。奥巴马任内的“棱镜门”事件,被监听的默克尔也不可能忘。虽然默克尔也会对中国心存芥蒂,但在个别领域进行经济合作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5.欧洲作为美国的禁脔,在欧洲丢了面子一定要在中国身上找回来。拜登对中国的封堵力度不可能小于川普,澳大利亚是条好狗可惜咬不下中国几两肉,太多国家在防疫上还要指望中国,这次谁来做反华先锋?韩国,日本,又或是印度(印度:没错,又是我)。

6.德国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瓦解西方反华阵营的重要突破口。如果多年后的某一天有国家提案五常变六常甚至德国取代英国的五常席位,中国表态支持(又或者中美德法搞个新联合国),大家也不要太惊讶。

ps千万别忘了默克尔趁着美国权力交接的空档期趁着自己还是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最后一天在拜登的明确反对下压哨绝杀干了什么事

一些不靠谱的预测,胡咧咧罢了,说的不准不负责。

user avatar

如果说当下德国在地球上最大的敌人,希特勒复活了可以排到第二,但和排名第一的美国民主党建制派依然有火星到地球距离的差距。

冷战结束后,德国受到美国的打击不低于俄罗斯,远高于中国。而下手的,全都是民主党建制派。

1999年,德国牵头上架了欧元,然后克林顿轰炸科索沃,在欧元区的边缘带挑事,让欧元只能是欧洲货币而无法走出欧洲。德国金融资本的扩张被完全打断。

小布什时期,美国忙着反恐和找洗衣粉,德国和俄罗斯走的越来越近,欧洲俄罗斯能源合作日益紧密。对中东能源需求降低有助于减少美国威胁德国的手段。然后奥黑授权,西婆操盘,阿拉伯之春发动了,不但给欧洲送去大批难民,还让中东到德国的能源运输非常不稳定。这还不算完,继续挑动乌克兰,让俄罗斯到德国的能源运输也很不稳定。直接把德国能源安全控制到美国手里。

冷战后两任民主党总统都在欧盟边缘地,以德国为最大的打击对象搞事。现在第三任民主党总统来了,德国人是什么个心情?

user avatar

别忘了,监听默克尔可不是从懂王开始的

从小布什到奥巴马,建制派政府、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对默克尔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监听

为什么要监听自己的盟友?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也是这次默克尔政府回答的原因之一。


我是 @任幻想 ,欢迎关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默克尔的这番话,看似简单一句,实则蕴含了相当深远的考量,传递出的信号也绝非“拜登上来关系不会好”这么直白。更准确地说,她是在提醒大家,德美关系并非简单的“前任不行,新任就一定行”,而是有着更复杂的现实基础和潜在挑战。首先,这是对过度乐观的警示。 特朗普政府时期,德美关系确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频.............
  • 回答
    默克尔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执政多年,以其稳健和务实的风格著称。因此,当她宣布组阁失败时,在德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和广泛的讨论。这次事件的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从德国政治的稳定性和成熟度来看,这次组阁失败无疑是一个令人意外的挫折。德国以其高效的政治体.............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选择拒绝参加在2020年由美国主办的七国集团(G7)峰会,这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当时的政治背景、美德关系、默克尔本人的执政风格以及她对国际合作的理念。1. 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美国政府的立场: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
  • 回答
    如何看待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七国集团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关于七国集团(G7)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反映了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的战略考量、现实需求以及潜在的挑战。一、 表态的背景和动机: 现实主.............
  • 回答
    安吉拉·默克尔,这位在国际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性,在执掌德国帅印长达16年之后,终于在2021年底卸任了总理一职。这无疑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她的离开,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引发了人们对她漫长任期内政治遗产的深入审视与评价。默克尔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默克尔的离任.............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德国政治体制的一个核心特点。咱们来好好聊聊,为啥大家对默克尔(虽然她已经卸任了)那么熟悉,但对德国总统却相对陌生。首先,咱们得明白,德国的政治体系跟很多国家不太一样,它是一个议会制共和国。简单来说,就是权力更多地集中在政府首脑,也就是总理那里,而总统的权力相对有限.............
  • 回答
    默克尔总理因为与一名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有过接触,随即进入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也折射出当前全球疫情的严峻性。首先,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了病毒传播的隐匿性和无孔不入。即使是德国总理,身处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之下,也无法完全避免接触到感染源。这提醒我们,病毒的传播并非只发生在.............
  • 回答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如期完成,无疑为中欧关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同访华的倡议,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十分丰富,值得我们深入解读。首先,这一提议凸显了中欧在协定达成后,希望巩固和深化双边关系的强烈意愿。投资协定不仅仅是一份商业文件,更是中欧之间战略互信和合作共赢.............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近二十载的总理,她的一个鲜明个人标签便是她对足球的深厚热爱。每逢大赛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德国队征战欧洲杯或世界杯的赛场上,媒体上总会出现她现身看台的身影。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让她这位身居高位的领导者,总能抽空出现在绿茵场边?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安格.............
  • 回答
    告别默克尔时代,新总理朔尔茨掌舵,德国未来何去何从?2021年底,德国政坛迎来历史性的一刻,在默克尔执政长达16年的时代落下帷幕后,社民党(SPD)领导人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正式宣誓就任德国新总理。这位经验丰富、风格沉稳的政治家,即将带领德国这艘欧洲巨舰驶向何方,成为全球瞩目的焦.............
  • 回答
    关于德国人是否有人骂默克尔是“德奸”或“卖国贼”,这涉及到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尤其是评价的标准和角度。在任何一个国家,对于一位长期执政的领导人,都会存在支持者和批评者,他们的声音往往是多元且激烈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1. 政治光谱与批评的来源: 极右翼和民族主义者: 这类群体.............
  • 回答
    关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是否是俄国间谍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缺乏确凿证据的指控。尽管在她的政治生涯中,有一些关于她与俄罗斯关系的讨论和批评,但将她定性为“俄国间谍”的说法,更多地出现在一些非主流的、带有阴谋论色彩的讨论中,而非被广泛接受的事实。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层面:1. 默克尔.............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一位时代女性的执政画卷安格拉·默克尔,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早已是响当当的政治符号。她不仅仅是德国的首位女总理,更是自2005年上任以来,德国政治舞台上最稳定、最深远的影响力人物之一。评价默克尔,绝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她的执政生涯宛如一幅复杂而宏大的画卷,其中既.............
  •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在德国政坛的执政经历可谓是德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她能够长期担任总理,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精心运作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她的政治生涯、德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她个人特质的独特结合。一、 扎实的政治根基与稳健的执政风格默克尔并非一夜之间成为总理的。她在东德长大,.............
  • 回答
    德国人是否开始怀念默克尔?这个问题,在德国政坛和社会讨论中,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说道的话题。默克尔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她的影响力和她在人们心中的印记,远未消失。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默克尔的执政风格和她所代表的政治稳定,是很多人怀念的基石。她在位长达十六年,.............
  • 回答
    德国大选在即,默克尔的 16 年任期及此次大选的影响德国即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执政 16 年后,安格拉·默克尔这位被誉为“欧洲铁娘子”的领导人,将不再寻求连任,将自己的政治生涯推向了尾声。这不仅仅是德国政治的一次更迭,更是对整个欧盟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节点。我们将从评价默克尔的 16 年.............
  • 回答
    德国基民盟选出新主席,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更替,也预示着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政治格局的潜在变动。安格拉·默克尔在长达16年的执政生涯中,以其稳健、务实和深谋远虑的风格,塑造了德国和欧洲的政治面貌,她的离场无疑会留下巨大的真空,也为新领导人带来了重塑方向的机遇与挑战。对德国国内的影响:基民盟新主席的上任,首.............
  • 回答
    德国大选尘埃落定,社民党(SPD)以微弱优势击败了默克尔领导了16年的联盟党(CDU/CSU),这无疑是德国政坛的一次重大洗牌,其影响远不止于德国国内,更将深刻重塑欧洲格局以及中德关系。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首先,社民党上台,意味着德国在欧洲事务上的政策导向可能会出现微妙但重要的转变。社民党通常更倾.............
  • 回答
    默克尔含泪恳求德国人遵守隔离规定:深刻解读与德国疫情现状安格拉·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叱咤风云三十余年的前总理,在2020年末,以一种罕见而动情的方式出现在了德国民众面前。她在一次电视讲话中,眼含热泪地恳请德国公民严格遵守新冠疫情的隔离和社交距离规定,并表达了对国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这一幕不仅触动.............
  • 回答
    德国大选初步结果显示,社民党(SPD)击败了由默克尔领导了16年的联盟党(CDU/CSU),这无疑是德国政坛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这个结果不仅仅是简单的政党更迭,它预示着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都可能迎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政治格局的巨变:告别默克尔时代,开启“红绿灯”联盟的可能性默克尔的联盟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