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欧洲人真的急了。
说个新闻,可以侧面看到欧洲人为什么愿意把拖了七年的协定敲定:
许多欧洲科技公司高管私下抱怨称,美国利用限制华为的机会也将他们挡在中国市场门外,同时为美国公司提供豁免。
过去两年,美国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实施了严厉限制,以阻止他们购买大多数美国制造的技术。但欧洲科技行业一位高管表示,这些限制创造了一种“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包括对美国公司的豁免,而其他国家科技公司则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另一名欧洲科技公司高管表示,他们的公司曾被阻止向中国买家供应零部件,而该零部件市场很快就被通过中间商销售的美国供应商占据。
看到了吗?美国人嘴上说着自由主义,心里想着的全是生意。
和美国签FTA?抱歉,美国人不仅要搞中国,也还要搞你欧盟
路透社:与欧盟争端持续之际,美称12月30日起将对法德葡萄酒、飞机制造零件等加征关税
作为英国脱欧后欧盟最大的两个基石国家,德国和法国自然是最为心焦,还碰上了百年难遇的大流行病,经济已经再也等不起了。
我非常喜欢马克龙,这个人是现在西方极其少见的传统帝国主义者。
张三:“我怎么记得帝国主义者是个贬义词来着?”
我举个例子,昏暗的灯光下,现在欧美都在同一张桌子上,面前的盘子里摆着第三世界人民的血肉,而桌上最有话语权的人是美英法三个人。
当中国人出现在桌子面前时,英国人最先反应过来,讪笑着对美国佬说道:“哎哟哟,这东方人一看就是朝着老大的位置来的,来者不善呐。”
一边说,一边悄悄打量了一下中国人,心里盘算着最好中国人能把美国人打吐血,而美国人把中国人打成残废,这样一来英国人就能重新坐回中心的座椅。
美国人一开始是叼着雪茄一脸不屑,“切,大惊小怪,不就是东方人吗?揍他一顿让他认清自己的位置,给他口汤喝就行了,你说是不是啊本子?”
美国佬一边说,一边瞟了一眼桌子一角胳膊上缠着绷带的干瘦男人,瘦子连忙点点头:“大哥说的是。”
然而等中国人完全出现在灯下,美国人才看清眼前的中国人居然这么强壮,似乎不好对付,不禁脸色一变,低声喝道:“小英小日,看来这个人不好对付,你们给我先上,揍他!”
英国人和日本人各自低头一笑,“这么不识抬举的东西哪轮得到我们教训,大哥您先请。”
此时久久不说话的法国人终于开口了,全场只有他一个人的思维最独特:“我觉得咱们这张桌子应该能者居之,给这位兄台让个位置,咱们以后就是一张桌上吃饭的兄弟了,酒肉大家一起分!”
在一群狐假虎威的玩意和色厉内荏的假霸权之中,传统的帝国主义者也能被衬托的闪闪发光。
直到今天法国人还是百年前那套逻辑:非洲这么弱,那咱们抢了算了(非洲法郎开启核动力印钞机);毛子实力衰退但还算有点家底,先别急着踢他下桌;杨基佬你还想插手我在非洲的后花园?你问问非洲人自己敢不敢答应(外籍军团子弹上膛);哎哟我去中国都这么厉害了啊?虽然老子还是看不惯你,但是你有能耐我就给你面子,想要啥你说吧(顺道我也分一份)。
只要中国人不主动抢他们地盘,法国很可能是第一个接受中国影响力的西方国家。
谢邀。
意味着来搞钱。
法国去年(啊,已经2021年了)两次高强度封城,年尾这次更是上了宵禁。
效果还是有的,从峰值一天六万例降到一天一万例。
但代价也是沉重滴。法国20年经济妥妥衰退10%以上。
法国历史有“高利贷帝国主义”的“盛名”,这一光荣传统延续至今。巴黎和大企业的关系过于紧密,政府非常依赖通过债务来刺激经济。
18年,法国的政府债务占GDP达98.4%;到今年疫情冲击下,法国家庭负债率已经攀升到120.44%。
咱们这很多中小微企业根本贷不到款,法国那边是一堆中小微企业靠贷款活着。典型的就是prêt garanti par l’état,法国国家担保贷款。
58万家小企业靠这个贷款项目活着。在该项目已经放出去的1250亿欧元、超过62万笔贷款中,40%的资金和90%的批准合同,贷给了员工10人以下的小企业。
说实话,要是没有这些国家资金顶住,今年巴黎街头一定能够重温历史书上的画面。
但老这么发钱也不是个事。
法国的个体户们态度很明确:我们要的是生意,不是贷款。要是没买卖做,你这些贷款我将来还是一样还不起。
于是法国开始启动两手抓:
一边是降低企业成本,有激进的甚至开始讨论豁免部分企业的国家担保贷款还贷义务;
当然,有点猛,还在扯皮中;
另一边是国家创造需求。德国不是砸了2840亿欧元搞经济复苏吗?我们砸3000亿。
论国企体制,咱法国比德国带英那强得不是一点半点。道达尔标致家乐福雷诺法国电子达索阿海珐施耐德阿尔斯通,要么是直接国企,要么是与我法国政府及银行有多层特殊关系的“私企”。
砸钱给他们。戴高乐老爷子果然是对的,法国就应该靠大政府体制才能渡过危机。
你看中国,以国家投资进行逆周期调节,不整挺好嘛。
但法国民众也不是傻子。
中国自身还有很多现代化空间,海外也有庞大的市场;咱们法国老牌工业国,没啥可建的。
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虽然还算庞大,可我们在那是收能源税矿产税的,属于收保护费性质;又不可能到那搞新农村建设。
没有需求,你砸钱也是空转啊?
马克龙一拍大腿,想起有位老铁给他刷了300架飞机。
来力。
法国今年(2021年)肯定会来华跑一趟,高层还会来跑好几趟。
但我敢打赌,和德国不同,法国来华的主要目的不是搞投资,而是聚焦于两国之间的政府采购巨额订单。
因为德国没什么“国企”。虽然德国政府对宝马奔驰这类公司有特殊股份,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力低。当面临振兴经济的压力时,德国政府最有效的手段是开拓市场、降低德企海外运营成本、争取特殊市场地位。
这次中欧协定里一堆对我国国企的限制,肯定出自德国政府之手。
而法国不同,企业我有话事权,那我费那劲干嘛?直接签订单。
法国政府可以指派企业,直接对接销售,并且以国家公信力监督合同的执行。
这是从太阳王到戴高乐留下来的中央集权遗产,也是当年小胡子最羡慕的地方。
整呗。法国这种体制,其实是技术转移最合适的买家,就像当年四三计划那样。
不过,因此就指望人家转向多么“亲华”的立场,这就有点幼稚。
中欧加强合作是趋势,但我们要对老欧洲有清醒的认识:
这哥们就是个孙权,一个欧盟皮下面罩着几十个地方世家大族,守土有余出击废物。
甚至连孙权都不如。因为老欧洲仍然处于北约的大枷锁中,除了法国勉强害行,其他国家在政治上没有可信的独立性。
能让他们不跟着美帝直接下场围堵我们,还能稍稍开道口子,已经是大成功。
欧洲对我们最大的价值,一是技术转移,二是市场,三是国际政治上不成为敌人,偶尔还能给美帝造成一定的混乱。
就这么多。
老欧洲真正的觉醒与独立,要看欧俄之间如何一体化,没有俄罗斯这个欧洲宪兵,欧洲不是欧洲。
而这恐怕得五十年。
在此之前,刷飞机吧。
美国不是试图在21世纪搞“孤立主义”吗?那就让它孤立一下;特朗普不是喊过“美国优先”吗?那就让它优先一回。
德法为首的老欧洲,本来和盎撒“五眼联盟”的矛盾就不小,虽然德法的政府内部、媒体中有不少亲美反华派,但他们也不是主流,影响不了大局……大局是啥?是欧洲经济要恢复,欧洲人民要活命、要吃饭。
默克尔、马克龙这两位,和盎撒这些年上位的奇葩领导人也有所不同,他们面子上属于“进步派”,接近于“社民党”,我们还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的……再加上从二战到冷战到今天以来的经验,也教会了他们比盎撒更灵活务实的对外策略,审时度势,不合纵,就连横呗。
在疫情如此肆虐的今天,和美国走得近有啥用?交叉感染毒上加毒吗?真想解决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就得和地球村最有希望的仔搞好关系。
从一带一路,到RCEP,到中欧投资协定,咱们的战略是未雨绸缪步步为营的。
美帝国主义前几年打贸易战、搞“去中国化”,看起来张牙舞爪咄咄逼人,但本质上是政治花样,没有能在经济和产业链上对中国造成大的伤害,反而让中国提前意识到了“自由贸易”的底线,加速升级完善产业链,也让欧洲、东南亚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和定力。
特别是在2020年,中国人民更是以惊天的伟力创造了奇迹,一手控制疫情,一手发展经济,这让我们成了世界经济唯一的发动机。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北美的崛起只是一个插曲,全世界绝大部分人口、产业、生产力、人类文明,都在世界岛上……没有美屠夫,也未必就吃连毛猪。
去中国化是痴人说梦,去美国化倒可以试一试。
请注意,这只是马克龙“提议”,默克尔跟我们还不一定答应,就算答应,也未必就是“未来几个月”。方式也不一定是想象的那样。
我觉得吧,还是视频会议好一些。
毕竟,德法两国的疫情还很严重。毕竟,马克龙才确诊了的。
到访隔离?还是不放心。
视频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