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挺伤的,没必要强颜欢笑。
首先不用太悲观,冻结中欧投资协定对我们与单个欧洲国家所签订的双边经贸协定,不相干。
推迟了一部分潜在的增长(毕竟要是顺利通过则有可能带动一波小的对华投资热),但不影响现在的既有增长。
经济上不算伤,算遗憾吧。
但外交上确实很伤。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中欧投资协定的简略说明(但我懒得找出来,一千多个回答里找太麻烦了),总之我们是付出了相当大的让步才换来这个投资协定的。
一是我们开放了大量市场的准入(汽车金融医疗制造业房地产等),取消了很多行业里“51%国资控股”的限制;
二是我们对欧洲承诺了经营的稳定,换言之我们不能随意援引《反垄断法》等本国司法大棒,需要和欧洲那边协商通气;
三是不搞强制的技术转移,变相维护部分欧洲企业的技术优势;
四是要把国企的很多市场专有权透明化,特别是国家对国企的补贴。(这应该是改开以来第一份涉及国企权责和补贴的对外协定)
开放金融准入、取消大量行业的51%限制、国企补贴透明化,这事当时就有点炸锅。
欧洲那边很多行业早就开放了(我记得协定里欧洲对华新开放的领域也就可再生能源稍微大点),所以这份协定拉高开放程度的,其实是我们。
特别是国企相关的事宜,定的基调就是中欧一起来协商,不是我们这边单独说“不是强制技术转让”就不是。你要往大了想,可以说我们已经出让了一部分强制力了。
就算你往小了想,国企补贴的透明化,单单是要自己内部认可,阻力就不小。
我当时真心觉得这是在倒逼内部改革,否则在已有的国与国经贸协定下,没必要给自己加这么多严格的条款。
结果内部花大力气谈下来的条件,对面冻结了。
当时协定谈妥时,老x登震怒,默克尔狂喜,国际舆论上就是中国的胜利。
你把中欧双边投资制度化,而且建立了匹配的两国协商仲裁原则。如果这个协定能够落地,那中欧之间的产业和资本融合将是一个定数。
亚欧大陆上真正产业互补的其实就是中欧。美帝禁止的对华技术转移,如果你在老欧洲的家底里还找不到,那就真得自己做了。
欧洲的技术、投资、市场,都是我们需要的。
而欧洲也需要中国。不说别的,19年底欧元区政府债务是83.9%,现在是98%;19年底赤字是0.6%,现在7.2%(均为GDP比例)。
没有中国的产能和市场来转化并消化资本,高债务负利率的老欧洲要去哪里找增长?就靠一个越南?
但还是被半搅黄了(只是冻结嘛),而且理由还是人权那套。
所以我们不得不冷静面对一个现实:现行国际秩序还是美帝主导,老x登和华盛顿如果能统一意见,还是能够给老欧洲施加足够的压力,至少能让老欧洲在损失一部分潜在经济收益的前提下为美帝站台。
欧洲那边的表面意思是:中国不把对欧洲的制裁停了,我们不谈;
深层意思是:在国际舆论的口径上,欧洲暂时还必须和美帝站在一起。对中国西北涉港涉台的难听话,欧洲停不了。
故事还轮不到你讲,你要是反对这个故事,我们就必须和你拍桌子。
怎么说呢...
可能只能寄望于比烂了。
印度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增长都很好看,V型反弹,所以原本预测印度今年GDP得窜个13%(毕竟去年跌了7%,基数小了)。
但这个月疫情一遮掩不住,预期值就从13%,下调到10%,再到现在莫迪老仙说的9.3%。
联合国给的预期是7.5%,并附言“相当脆弱”。
老欧洲能指望的增长替代国也就印度加东南亚(实际不可行但舆论可以吹)。现在印度毒株已经蔓延至泰国越南,虽然不会对经济产生严重打击,但迟滞效果肯定会有。
最后老欧洲总会明白:无处可去。
中欧是迟早要合作的,而且从需求上讲,欧洲需要中国,大于中国需要欧洲。
还是希望老欧洲在不花过大代价的前提下完成内部共识的统一,否则老欧洲还得裂,这一次,裂的是经济。
挺好的,无限度的退让求全,就是里外不是人。
省的每次遇到事情,都习惯性的苦一苦国内百姓,这次让步本来内部意见就很大。
之前惠台服贸协定不也是被台湾自己搅黄了,人家不但不觉得损失,还觉得胜利了。
后面军机持续绕台以后,台湾埋在沙子里的头还能时不时抬出来几次。
既然不能互相成全,完全可以换个思路,互相伤害。
不用说什么赢两次,签订中欧投资协定,肯定对双方都有利,但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可能中国让步较大,获利较少一点,欧盟获利较多一点。
如今冻结协定,也肯定是双方受损,我们损失少一点,欧洲损失大一点,但我们不能老把欧美看成唯利是图的人,似乎他们为了利益什么都肯做,他们和我们一样,也会因为所相信和坚持的一些理念而牺牲部分实际利益。
世界上的国家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发达国家都是跟着美国混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内部矛盾,但他们的制度、价值观和利益高度重合,对外时基本是一致的。二是不发达国家,他们都是不跟美国混的,而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往往都反美反西方,欧美对他们也基本是弃之不理的态度。三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在一些方面追随美国,但在一些方面又坚持自己的诉求。
不发达国家,我们是很容易拉拢的,既有反殖民主义的共同历史记忆,也有现实的合作因素。发展中国家与我们是既合作又竞争,而发达国家,都是跟美国混的,我们与他们关系的前提,是我们与美国的关系,如果我们与美国关系紧张,那么抛开美国与个别发达国家达成深度合作,长期都是不现实的,如中澳合作,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的,没有稳定的中美关系,这些都无法实现,甚至中美关系稳定了,美国也有足够的动机来破坏这些合作。
因此,千万不能夸大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认为可以通过经贸合作来离间他们,使他们倒向他们,美国能允许光刻机由荷兰制造,芯片由韩国和台湾制造,就能看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合作有多紧密,信任有多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还是应该丢掉幻想,不要做太多的投入。
要有战略定力,这句话我已经讲得嘴皮子都破了。
国际上事情,能成的都是顺风顺水顺势的,不能成的那就是不能成。
不存在:你看我趁着拜登还没上台前然后签一个这样岂非跑到拜登前面了?
其中的让步本来我就非常不高兴,现在这个条例放那,欧盟可以签也可以不签,但是让步已经做了,是不是把主动权拱手让出去了?
要有战略定力,要学会咄咄相逼。
这一点我认为中国就应该向俄罗斯人和土耳其人学学,他们和欧美打交道的年份比我们长。
他们人种接近,他们更了解。
我们这边是还没说话呢,先拱手给好处,好处给的多了,好处就不值钱了。
看看4V,对不对?你给了好处人家还嫌弃。
要给国内的产业留足空间,某些产业该动手的时候记得动手。
要有足够多的反制裁措施。
基本盘是在国内,要学会等待时机。
好事啊,彻底打消很多人对欧洲的幻想。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做着联欧抗美的美梦,多年后发现这种美梦害了我们,我们早点放弃这种美梦,就可以早点进步。
现在好了,欧洲的举动让大家更容易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了。
去年看到协议的时候,我的感觉是
“这协议让利这么大,似乎没啥好处啊,难道国家真的认为欧洲的新能源市场在未来会比我们让出去的这一大堆市场有价值?还是说又是老一套的送钱换政治支持?欧洲的政治支持也没啥用啊……”
现在基本看懂了,后来又读了几本书,明确了自己的判断——
欧盟是北约的政治经济延拓,本质上是美国操控欧洲的工具,因此起手就干对自己毫无好处的轰炸南联盟,然后又是在自己边上创造难民搞乱自己之类,创立几十年欧洲经济几乎没有发展,红利全给了美国和欧洲内部少数几个最亲美的国家。
我们要做的是要尽量去拆掉欧盟,让欧洲国家恢复主权。中欧投资协议无论让利多少,都不可能通过,但重要的是让欧洲各个国家的资本家被欧盟夺走眼前的肥肉,看到依附美国的坏处,增大欧盟的离心力。所以这个协定反而是让利越多越好(反正不会通过,不需要实质性付出)。
当然也有可能这个判断也是错误的。
另外,一定要注意,中国的外交水平并不高。欧洲各国的资本家也是人,也会被各种大张旗鼓的反华宣传所迷惑,而中国却简单粗暴地assume他们的推理认知能力很强能够知道并有办法去反对欧盟的美国操控,我觉得很可能是误判了。欧洲的精英水平应该没那么高,世界公民忠诚的也不一定是欧洲,即使他们真的有这个心思也不一定知道该怎么做。
他们如果想做会做,几十年前就做了,何必沦落到失去二三十年……
按下葫芦浮起瓢。
中欧(德)投资协定是按下的葫芦,
北溪二号是浮起的瓢。
拿中国的优惠作为要挟向美帝要好处已经是各国用习惯的老套路了,风险低收益高。过去有这样的事情,现在有这样的事情,未来还会有这样的事情。毕竟治理全球的依旧是美帝,
至于哪里的国家不会用?
美帝火力投送力量低于中国的地方。
现阶段只要还是按部就班的造舰暴兵,就必须接受未来十年里除了东盟和巴基斯坦以外所有国家都有在不会给中国造成伤害的前提下反悔的可能性。
谢邀
欧元区一季度经济同比减少1.8%,环比下降0.6%
其中
最大经济体德国环比萎缩1.7%,同比下跌3.3%
意大利环比缩减0.4%,同比缩减1.4%
西班牙环比缩减0.5%,同比下跌4.3%
唯一一个增长的是法国,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1.5%
这可是同比啊,比去年疫情爆发期间还要惨,什么概念?
中国同比可是涨了18%啊!
这时候老欧洲们还在政治形态挂帅、死活不救经济
美国还能靠印钱,中国还能靠生产,印度还能…还能靠jai hind
你欧洲准备靠什么?马歇尔计划2.0?
该醒醒了。
破坏比建设容易,中国花大力气建设的成果别人小成本就可以破坏。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应该转变思路,美国作为最大金融国一直在利用美元潮汐破坏别国稳定,从中渔利。
中国作为最大工业国和贸易国,应该有意识的调动产能和进出口潮汐,破坏热点地区脆弱地带的社会稳定,消灭竞争者同时增加美国的全球治理成本。
很正常,这个协定不被欧洲给否掉才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在协定中对欧洲做出的大量让步本来也没打算真的兑付,而是诱之以重利,以此冲击美国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力。
协议能不能兑付无所谓,因为这种冲击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对欧洲的冲击,可以增加欧洲人对美国要价的筹码,让欧洲人可以拿着我们的协议向美国人漫天要价,这种漫天要价本身就可以极大的增加美国的全球秩序维持成本,使美国的统治负担以保持高位,而美国每在其它地方耗费一分力,我们面临的压力就小一分,特别是在欧洲这种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其意义尤其重大。
现在美国,欧洲,俄国三方在北溪二号线问题上达成妥协,你别看他们现在一幅亲善的外交嘴脸,各方的出血只会多不会少,欧洲和美国在这个事情上长期以来闹的非常不愉快,而中国的投资协议毫无疑问可以成为各种闭门会议中欧洲要价的筹码,当欧洲人在这些会议中拿着我们的协议迫使美国人加码时,这些协议的历史使命实际上就已经达成了。
欧洲方面的处理也很默契,只是冻结而不是否决,这就是一份担保机制,如果美国要变卦,那欧洲随时可以解冻以回击美国,而我们和欧洲并无根本冲突,即使协议兑付,让一点利给欧洲换取欧洲和美国之间关系的高成本运行也是值得的。
我们用一张纸,迫使美国在欧洲方向投入大量实际成本,加大了美国在欧洲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成本,给美欧关系下蛆,这是零成本净收益行为,值得表扬。
和地缘层面的保守消极不同,中国在经济层面的对外进攻性和侵略性是非常强的,操作水平也一直保持上乘,极少有重大失误,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和产业攻势完全可以更有信心一些。
以历史辩证发展的角度来看
从美国占据绝对主动 各种打压中国
到中国彻底逆转局势 彻底挺直腰杆
中间必然有一个进进退退的拉锯战时期
最近十年中国都将处于这个拉锯期
其特征就是进三步 退两步
或者兜个圈子 迂回前进
虽然看上去反反复复 但本质上是积量变到质变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就像李德胜教员在长征中的体会一样
"世间的事 往往不是完全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
有时候你想这样 偏偏不能这样
当你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或者大踏步后退 或者迂回反复 往往又走成了
具体分析而言
各方都不傻
不用觉得中国被阴了
站在美国视角上看 美国同样也被忽悠了
美国想以放行北溪为筹码
换取德国带领欧盟远离中国
德国想的是那就冻结一下嘛
先把北溪生米做成熟饭
慢慢玩嘛 急啥子
1、欧盟就是一个拉皮条组织,互相扯皮,一事无成。
对美国洗别待戳。
当年跟着美国后面对我们进行武器禁售,我们一直希望欧盟解封。现在呢,欧盟已经没有什么我们看得上的东西了。
当年伽利略计划,不待见我们,结果呢?我们的北斗都搞起来了,伽利略还没个谱。
当年国际核聚变反应堆(ITER),我们给了钱,很多还是不让我们参与。结果呢?我们的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堆都已经超过1亿度了。ITER至今还没运行。
2、高赞已经提到,这个协议里,我们并不希望给瑞典这样的国家享有和德法意一样的在华投资待遇。停了也就罢了,他们内部自己扯皮去吧。
无论如何,协议本身都会调高欧洲的胃口,哪怕作为他们和美国谈判时的备胎,也会增加他们对美国的要价,增加美国治理的成本。
3、“在中方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等实施的反制裁前”,这句话很值得玩味。
估计是我们一通乱打,打到欧洲老爷们的痛处了。
原本我们以为,反制裁一下,咱们也没有那长的手臂去管辖,应该是效果不大的。
没想到,哟,这么一搞,竟然捅出一个亢奋来了。
看来这一招是有效的。
天要下雨,由它去吧!
无所谓的事情,本来中欧投资协定的真正核心就是中德投资。
把中德投资的内容扩大到事实上本来就没什么进展的中欧投资协定,是德国方面的要求。现在中欧协定冻结了,着急的又不是中国,本来协定里很多内容是直接利好欧洲相关国家的,更不要提这一步之后跟着的其他内容了。
说实话,本来中国也没打算把给予德国、法国的某些优惠给捷克瑞典之类的反华国家,这个皮就让欧洲内部去扯吧。
不过我更期待看到美国再出个类似大众排放门一类的事情~
顺便,在现在中国强调挖内循环潜力的背景下,中国并不介意打贸易壁垒战。
欧盟议会这是何苦啊?不就是被制裁了十来个议员学者之类的混饭人丢面子了吗?把面子找回来不就得了。反手给中国一个大制裁,一下子制裁500个中国人,还让中国不好反制,这下面子不就有了?议员气也消了,不就可以批准投资协定了吗?
制裁哪500个中国人?中国又凭什么不反制裁?简单, 挑500个有点名气的公知,越是殇派的,越是跪舔西方的,就越要上榜。就是要定点制裁他们。
这名单一出来,中国网民一看,全乐了。中国政府一看也暗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还真不好给什么实质性反制(真强力反制了反倒可能在国内舆论界失分)。当然了,明面上抗议几句还是会做的。欧盟正好把中国的明面抗议抓过去,跟欧洲民众说,我们真的硬起来中国就只敢叫嚷一下而不敢实质性制裁我们了。。。
以什么借口制裁这500名中国公知?简单,欧盟只要说他们在中国网络上是比较有名气的,却在网络上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帮助中国政府引导舆论使中国群众支持新疆政策。什么?证据呢?还扯什么证据?你还真以为欧洲民众会上中文网来看这些公知以往的发言么?
要是这些公知伸冤喊屈怎么办?在当下的环境下,国内有几个公知敢站出来公开说我不支持中国政府在新疆的政策?就算有个别愣的,也正中欧盟下怀。欧盟可以说:看看,咱们的制裁起效了,我们一来硬的这几个中国人就怂了。于是又可以回去向欧洲民众邀功。
这500个人的数量有什么讲究呢?主要就讲究一个“多”字。以往美俄恶斗你来我往,也没有哪一次搞出这么多人来。人这么多,一下子就成国际大新闻了。欧洲民众一看就激动了:“咱老欧洲终于硬气了一把,比美国人还狠得多。而我们以这么大的硬气做事,中国人竟然怂了。没想到咱欧洲也有政治雄起的这一天。欧洲政治上那么强硬,经济上想必也不会怂,投资协定如果能赚钱咱们就乘胜追击签了吧,再捞中国人的钱一把。。。。”
啥?制裁自己的喽啰太伤他们士气?呵呵,这些基本都是美国的人,不是欧洲的人。是时候让他们认知一下,世界上不仅有个美爹,还有个欧爷呢。。。
以上就是我给欧洲献的面子战之策。
再进一步想,大家不觉得中国政府制裁欧洲人的时机和力度有些蹊跷吗?从时机上看,中国完全知道这可能耽误欧洲议会批准投资协定。而欧洲的那几个混饭人能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小的,欧洲从来也不是中国政治斗争的主要方向。如果投资协定经济上是那么重要的话,中国先忍一忍的战略定力应该是有的,至少从一贯行事的风格上看应该不成问题的。
可是中国不仅制裁,而且还加大力度超快速完成。这不禁令人有点浮想联翩。我看到这个问题下很多人的解读,很多解读和中国上述的行为也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会不会欧洲人中了中国的一个阴招?如果是这样的话,上面的面子战之策就算是破阴招了。
当然了,也有可能欧洲人自己也想玩自己的小阴招。联想到美国对北溪2号态度的缓和与冻结投资协定的时间那么接近,不能不让人怀疑会不会是欧洲人觉得先把投资协定搁置一下,在美国人那里拿一些难以逆转的好处(比如北溪要是建成通气了,要断就很难了),然后反过头来再吃投资协定的红利。如果欧洲是这么有小心思的话,我可能也误解他们了。
不过我想提醒一下欧洲人,别忘了美国人也可能来阴的。你欧洲战一渣玩阴招的水平可能还真搞不过战五渣的美国人。别的不说,老拜登和中国搞合作的历史可长了。他现在东一缓和西一缓和的,看起来好像是收集力量要和中国斗,但也保不准他其实是在试水,是在慢慢把华盛顿的对外气氛调整到缓和模式。也说不定到了下半年突然对中国搞一个大缓和。如果这件事拜登干了,以后你们和中国再谈投资协定恐怕难度就高了。
说明老欧洲相关企业公关不行。
另外也不能光从利益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利弊难道欧洲的肉食老爷们看不清楚吗?无非是那些个议员的清名和追求政治正确的“道义”占据了主导。
看客们还是要保持些定力的,不要听风就是雨,2021年9月份,2022年4月23日以后,分别是德国大选和法国大选。
昨天的新闻: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的反对党领导人马塔法,在选举后的僵局逐步解决之后,将出任萨摩亚总理。她表示将搁置由中国支持的维尤苏湾港口建设工程。
附:
Key elements of the EU-China ComprehensiveAgreement on Investment
欧盟-中国全面投资协定的主要内容(CAI)
The cumulative EU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flows from the EU to China over the last 20 years have reached more than €140 billion. For Chinese FDI into the EU the figure is almost €120 billion. EU FDI in China remains relatively modest with respect to the size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Chinese economy.
在过去的20年里,欧盟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累计达到1400多亿欧元。就中国对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而言,这一数字接近1200亿欧元。相对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和潜力,欧盟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仍然相对较小。
As regards investment, the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 will be the most ambitious agreement that China has ever concluded with a third country. In addition torules against the forced transfer of technologies, CAI will also be the first agreement to deliver on obligations for the behavior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transparency rules for subsidies and commitments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投资方面,欧盟-中国全面投资协定(CAI)将是有史以来中国与第三国签订的最雄心勃勃的协定。除了禁止强行性技术转让之外,CAI还将是第一份履行国有企业行为义务、全面透明补贴规则和可持续发展承诺的协议。
The CAI will ensure that EU investors achieve better access to a fast growing 1.4 billion consumer market, and thatthey compete on a better level playing field in China. This is important for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future growth of EU industry.
CAI将确保欧盟投资者更好地进入快速增长的14亿消费者市场,并确保他们在中国有更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这对欧盟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和未来增长非常重要。
Ambitious opening by China to Europeaninvestments
中国向欧洲投资开放的雄心
Firstly, the CAI binds China's liberalisation of investments over the last 20 years and, in that way, it prevents backsliding. This makes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access for EU companies clear and independent of China's internal policies. It also allowsthe EU to resort to th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CAI in case of breach of commitments.
首先,CAI巩固了中国过去20年投资自由化的成就,并以此防止倒退。这使得欧盟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得以明确,不再受到中国内部政策的影响。同时,也允许欧盟在(中方)违反承诺的情况下,诉诸CAI的争端解决机制。
In addition, the EU has negotiated furtherand new market access openings and commitments such as the elimin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trictions, equity caps or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in a number of sectors. These are restrictions that severely hamper the activities of our companies in China. The overall package is far more ambitious than what China has committed to before.
此外,欧盟还谈判达成了进一步的、新的市场开放和准入承诺,如取消一些行业的数量限制、股权上限或合资要求。这些限制严重阻碍了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活动。整体方案远比中国之前所承诺的要雄心勃勃。
On the EU side, the market is already openand largely committed for services sectors under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in Services (GATS). EU sensitivities, such as in the field of energy, agriculture, fisheries, audio-visual, public services, etc. are all preserved in CAI.
欧盟方面,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市场已经开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服务行业做出了承诺。欧盟敏感的领域,如能源、农业、渔业、视听、公共服务等领域,都在CAI中得以保留。
Examples of market access commitments by China:
中国市场准入承诺的例子
Manufacturing: China has made comprehensive commitments with only very limited exclusions (in particular, in sectors withsignificant overcapacity). In terms of the level of ambition, this would matchthe EU's openness. Roughly half of EU FDI i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e.g.transport and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hemicals, health equipment etc.). China has not made such far-reaching market access commitments with any other partner.
制造业:中国已经做出了全面的承诺,只排除了非常有限的行业(特别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就雄心程度而言,这将与欧盟的开放度相匹配。大约一半的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是在制造业部门(如运输和电信设备、化学品、卫生设备等)。中国还没有与任何其他伙伴就市场准入作出如此深远的承诺。
Automotive sector: China has agreed to remove and phase out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China will commit market acces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汽车部门:中国已同意取消并逐步取消合资企业的要求。中国将承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
Financial services: China had already started the process of gradually liberalis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and will grant and commit to keep that opening to EU investors.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and foreign equity caps have been removed for banking, trading in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including reinsurance), as well as asset management.
金融服务业:中国已经开始渐进放开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并将同意并承诺保持对欧盟投资者的开放。在银行业、证券交易和保险(包括再保险)以及资产管理领域,对合资企业的要求和外资股本上限已被取消。
Health (private hospitals): China will offer new market opening by lifting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for private hospitals in key Chinese citie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Tianjian, Guangzhou and Shenzhen .
健康(民营医院):中国将开放新的市场,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等重点城市取消民营医院的合资要求。
R&D (biological resources): China has not previously committed openness to foreign investment in R&D inbiological resources. China has agreed not to introduce new restrictions and to give to the EU any lifting of current restrictions in this area that may happen in the future.
研发(生物资源):中国在生物资源研发领域从未对外资开放。中方已同意不采取新的限制措施,并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下,解除现有的限制措施给予欧盟。
Telecommunication/Cloud services: China has agreed to lift the investment ban for cloud services. They will now be open to EU investors subject to a 50% equity cap.
电信/云服务:中国已同意取消对云服务的投资禁令。它们现在将向欧盟投资者开放,但股权上限为50%。
Computer services: China has agreed to bind market access for computer services -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rom thecurrent situation. Also, China will include a ‘technology neutrality' clause, which would ensure that equity caps imposed for value-added telecom services will not be applied to other services such as financial, logistics, medicaletc. if offered online.
计算机服务:中国已同意限制(收紧)计算机服务的市场准入,这比目前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外,中国还将包括一项“技术中立”条款,该条款将确保对增值电信服务设置的股权上限不会适用于金融、物流、医疗等在线服务。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China will allow investment in the relevant land-based auxiliary activities, enabling EU companies to invest without restriction in cargo-handling, container depotsand stations, maritime agencies, etc. This will allow EU companies to organisea full range of multi-modal door-to-door transport, including the domestic leg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transport.
国际海运:中方将允许对相关陆基辅助活动进行投资,使欧盟企业在货物装卸、集装箱堆场和码头、海事机构等方面的投资不受限制。这将使欧盟公司能够组织全方位的多式门到门运输,包括国际海运的国内分支。
Air transport-related services: While the CAI does not address traffic rights because they are subject to separateaviation agreements, China will open up in the key areas of 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s, ground handling and selling and marketing services. China has alsoremoved its minimum capital requirement for rental and leasing of aircraft without crew, going beyond GATS.
航空运输相关服务: 虽然CAI没有涉及交通权,因为它们受单独的航空协议的约束,但中国将开放计算机预订系统、地面处理和销售和营销服务等关键领域。中国还取消了租赁和无机组飞机的最低资本要求,超出了《服务贸易总协定》。
Business services: China will eliminate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in real estate services, rental and leasing services, repair and maintenance for transport, advertising, market research, 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translation services, etc.
商业服务:中国将取消在房地产服务、租赁服务、交通维修、广告、市场调查、管理咨询和翻译服务等方面的合资要求。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hina will remove joint venture requirements in environmental services such as sewage, noiseabatement, solid waste disposal, cleaning of exhaust gases, nature and landscape protection, sanitation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环境服务:中国将取消环境服务方面的合资要求,如污水处理、噪音消减、固体废物处理、废气净化、自然和景观保护、卫生和其他环境服务。
Construction services: China will eliminate the project limitations currently reserved in their GATS commitments.
建设服务:中国将取消目前在其《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诺中保留的项目限制。
Employees of EU investors: Managers and specialists of EU companies will be allowed to work up to three years inChinese subsidiaries, without restrictions such as labour market tests orquotas. Representatives of EU investors will be allowed to visit freely prior to making an investment.
欧盟投资者的雇员:欧盟企业的经理和专家将被允许在中国子公司工作至多3年,不受劳动力市场测试或配额等限制。欧盟投资者的代表将被允许在投资前自由访问。
Improving level playing field – makinginvestment fairer
改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投资更加公平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OEs) - Chinese SOEs contribute to around 30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GDP. CAI seeks todiscipline the behaviour of SOEs by requiring them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commercial considerations and not to discriminate in their purchases and sales of goods or services. Importantly, China also undertakes the obligation toprovide, upon request, specific information to allow for the assessment of whether the behaviour of a specific enterprise complies with the agreed the CAIobligations. If the problem goes unresolved, we can resort to disputere solution under the CAI.
国有企业:中国的国有企业贡献了大约30%的国内生产总值。CAI旨在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要求它们根据商业规范行事,在购买和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得歧视。重要的是,中国还承担应要求提供具体信息的义务,以便评估特定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双方商定的“CAI义务”。如果问题无法解决,我们可以在CAI下诉诸争端解决机制。
Transparency in subsidies – The CAI fill sone important gap in the WTO rulebook by imposing transparency obligations onsubsidies in the services sectors. Also, the CAI obliges China to engage inconsult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subsidies that could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investment interests of the EU. China isalso obliged to engage in consultations with a view to seek to address such negative effects.
补贴的透明度:CAI对服务业补贴规定了透明度义务,填补了WTO规则手册中的一个重要空白。此外,CAI要求中国(与欧盟)进行磋商,以提供可能对欧盟投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的额外补贴信息。中国也有义务进行磋商,以寻求解决这些负面影响。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s – The CAI lays very clear rules against the force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he provisions consist of the prohibition of several types of investment requirements that compel transfer of technology, such as requirements to transfer technology to ajoint venture partner, as well as prohibitions to interfere in contractual freedom in technology licencing. These rules would also include disciplines onthe protection of confidential business information collected by administrative bodies (for in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certification of a good or a service)from unauthorised disclosure. The agreed rules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disciplines in WTO.
强制技术转让:CAI制定了非常明确的规则,反对强制转让技术。这些规定包括禁止几类迫使转让技术的投资要求,例如要求向合资伙伴转让技术,以及禁止干涉技术许可方面的合同自由。这些规则还将包括关于保护行政机构(例如在商品或服务的认证过程中)收集的机密商业信息未经授权不准披露的纪律。商定的规则大大加强了世贸组织的纪律。
Standard setting, authorisations, transparency – This agreement covers other longstanding EU industry requests. China will provide equal access to standard setting bodies for our companies.China will also enhance transparency, predictability and fairness inauthorisations. The CAI will include transparency rules for regulatory and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legal certainty and predictability, as wellas for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the right to judicial review, including incompetition cases.
标准设置、授权、透明度:该协议还涵盖了欧盟行业的其他长期要求。中国将为我们的企业提供参与标准制定的平等机会。中国还将提高授权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公平性。CAI将包括监管和行政措施的透明度规则,以提高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以及程序公平和获得司法审查的权利,包括竞争案件。
Embed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urinvestment relationship
将可持续发展嵌入我们的投资关系
In contrast to other agreements concluded by China, the CAI binds the parties into a value based investment relationship ground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re subject to a specifically tailore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to address differences with a high degree of transparency and participation of civil society.
与中国签订的其他协议不同的是,该协议将各方约束在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价值投资关系中。相关条款受制于一个专门的执行机制,以在高透明度和民间社会的参与下解决分歧。
China commits, in the areas of labour and environment, not to lower the standards of protection in order to attract investment, not to use labour and environment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ist purposes, as well as to respect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in the relevanttreaties. China will support the uptak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its companies.
在劳工和环境领域,中国承诺不降低保护标准以吸引投资,不将劳工和环境标准用于保护主义目的,尊重在有关条约中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国将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Importantly, the CAI also includescommitments o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including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
重要的是,CAI还包括环境和气候方面的承诺,包括有效实施《巴黎气候协定》。
China also commits to working towards the ratific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ILO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fundamental Conventions and takes specific commitments in relation to the two ILO fundamental Conventions on forced labour that it has not ratified yet.
中国还承诺致力于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基本公约》,并对尚未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强迫劳动的两项基本公约》作出具体承诺。
Monitoring of implementation and disputesettlement
监督执行和争端解决
In the CAI, China agrees to an enforcement mechanism (state-to-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as in our trade agreements.
在CAI中,中国同意建立一种执行机制(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就像我们的贸易协定一样。
This will be coupled with a monitoringmechanism at pre-litigation phase established at political level, which will allow us to raise problems as they arise (including via an urgency procedure).
这将与在政治层面建立的诉讼前阶段的监测机制相结合,使我们能够在问题出现时提出问题(包括通过紧急程序)
中欧、中日近年来的经济合作,本质是中国在中美矛盾频发的大背景下,中国出于理性分析与情感倾向,押宝美国要完。
总需求就这么多,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经济困顿。中国可以寄期望创造总需求的方向:下一次工业革命遥遥无期,环印度洋区域的现代化需要耐心。这俩方向一时半会儿都不成熟。
于是,为摆脱总需求不足的经济困境,中国及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异常猥琐的盼着其他主要经济体自爆一个。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哪个通过一场危机完蛋了,释放的市场都能让大家吃几年红利。
中国押宝美国要完,利用自身的体量优势和发展前景,邀请欧洲与日本互相开放,希望利用对方的市场和生产要素“虽然看不上我,但还是要和我一起建设杜会主乂”。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国带动的第三世界现代化可以有效的帮助世界摆脱经济危机。欧日心动,但是他们受美国的控制不是一天两天,合作意向必然一再动摇。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基础科学从那以来的一百年间没有取得突破的迹象,第四次工业革命遥遥无期。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面临总需求不足,各发达国家因老龄化和债务危机陷入创新瓶颈。
现有的生产力难以应对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所需能源每年2.5%的增长速度。
短期靠比烂还能延命一波,远期大家都是要死的。
所以说追求星辰大海的意义就在这里。海那边有没有黄金大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此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的影响力开始发作了,目前中欧投资协定暂时搁浅了。
目前来看,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事情,什么是中欧投资协定?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相互发财的机会,进一步深化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往来。
本来是一个好机会,毕竟欧盟经济不景气,发展需要中国市场这个“金坷垃”。
但是奈何欧盟他把握不住啊。
很明显就是美国作妖的结果,比如 美国国务卿 布林肯 就公开反对,一直在阻扰这个事。
之前美国对欧盟的态度也很明显,美国表示:“就是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水,很深,什么投资协定都是虚拟的,我都钦定了中国是“不民主”的国家,你怎么就还和中国连麦?你不就是想挣w吗?你缺这个w吗?”
欧盟其实是想说:“我真缺这个w啊。”
美国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欧盟的事情,你欧盟自己是不行的,让你美叔来替你把握。
为什么欧盟把握不住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因为欧盟理论上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盟,实际上只是美国的殖民地。
二战以后,欧洲给打成一片废墟,美国也是够意思的,就乘机肢解了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没有广大殖民地以后,欧盟各国就不行了,加上战后欧盟是美国帮忙重建,所以欧洲国家普遍在美国面前失去了话语权。
就是说,比如法国殖民地很多,什么北非啊,越南啊,一大堆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不独立,法国的市场是很大的,有市场,法国经济崛起不难。
但是美国给他弄没了,虽然现在法国对 过去的殖民地 还有很多残余影响力,但是也是日薄西山的苟延残喘。
当时在这种大局面下,德国和法国就一拍即合,算了,既然殖民地没了,如果我们各个老牌欧洲列强还各自为政的话,都只会是一堆小国,虽然秦没了,但是秦一统天下的理想不应该灭亡啊,我们就合并吧!从煤钢联盟开始,搞成一个欧盟。
也就是说,如果欧洲列强各玩各的,在失去殖民地市场以后的各国,也就是韩国水平。
合体的话,整个欧盟还是有好几亿人的,比美国人还多,各国通过殖民剥削积累下的技术也还在,合体超越美国就不是梦。
于是欧盟就诞生了,美国就不高兴了,你这是想干嘛?
所以美国就开始想办法肢解欧盟,欧洲旁边就是中东,美国就炸中东,炸了中东以后,难民就往欧盟送,然后欧盟受不了难民以后,各国的民族主义就会崛起,自然欧盟慢慢了解体了。
那为什么欧盟要傻乎乎的跟着美国轰炸中东呢?
因为欧盟的建立就有问题,就是说有游戏BUG。
传统欧洲是一堆国家,各国都是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曾经因为民族主义打成一团乱麻,欧洲历史上多次战乱也就是因为民族主义失控。
现在欧盟就搞普世价值观,也就是现在人经常说的白左圣母文化,圣母文化不是完全是错的,至少对欧盟是有好处的。
如果,大家都搞民族主义,就无法形成一个欧盟,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圣母的话,就可以相互包容了,最终形成一个欧洲的天下观。
但是美国毕竟也是意识形态大师,他很快发现,欧盟通过圣母思想来整合欧盟,这里面有一个BUG。
欧盟“圣母”是有利欧盟形成,但是问题就是:过于圣母了。
如果你欧洲人圣母一家亲,欧盟就成了,但是这个圣母得有一个边界,那就是只对欧洲内部“圣母”。
但是,如果美国去助推这种“圣母文化”,变成对全世界“圣母”的情绪呢?
欧盟基本和美国就是一个价值观,美国是普世价值观,欧盟也是普世价值观。
所以美国文化对欧盟影响大,美国搞中东国家之前的通常手段就是:先舆论煽动说某个中东国家迫害老百姓,这种独裁政权太邪恶,我们得去帮个忙,解放当地老百姓。
如果欧洲人的圣母心是有边界的,那么中东什么样,关欧洲人屁事?他肯定不会被美国的这种宣传给影响,但是问题就是欧盟搞圣母文化的时候,他大意了,没有闪,就被美国来骗,来偷袭成功了。
美国宣传后,圣母的欧洲人一看,我靠,这中东邪恶政权实在是太坏了,我们也赶快和美国一起出兵吧,捍卫人权啊,打到邪恶政权。
懂不懂?欧盟这种毫无边界的圣母文化构建,是注定了美国一旦带节奏成功,欧盟就得被迫跟随美国行动。
结果呢?结果就是欧盟跟着美国把中东炸了,相当于捅了自己门口的马蜂窝,最后这些小蜜蜂全涌入了欧盟。
那欧盟傻吗?他不收难民不就好了?他不能不收啊,当年默克尔最开始是反对难民进入欧盟的,结果被德国老百姓骂的狗血淋头,说默克尔不是人。
最后默克尔被骂跪了,就说我收还不行吗?
也不要怪德国人圣母,因为如果欧洲这些人不圣母,欧盟就建立不起来。
但是问题就是默克尔收的太多了,把整个欧洲都吓傻了,老百姓可能是希望默克尔意思意思,“1个意思”差不多就等于“1w”。
结果老百姓理解的“1个意思”,默克尔没听懂,她以为的“1个意思”等于“100w”,结果数百万难民就进了欧盟各国,最后是乌烟瘴气。
这种事就类似老师傅给徒弟说,这汤你注意放盐啊,就半勺就好了!
结果徒弟拿起大汤瓢就挖了半瓢,最后你就想想这味道。
最终整个欧盟就炸锅了,普世主义的排面,开始绷不住了。
当年欧洲接受难民的时候,默克尔还强行要各国摊派难民,当时很多人看不懂这是什么操作,其实也很简单,默克尔的意思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圣母文化是欧洲的道德制高点,收留难民就是欧洲各国的政治正确,默克尔就把这个事作为一把刀,用来收拾不听话的。
我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我要你听话,你就得听。
反正玩到最后,非常的混乱。
简单来说,就是“吃翔”在欧洲是政治正确,默克尔说:我已经干了,现在到你们了,都得和我一起吃!通过这种道德绑架来加速统一欧洲。
美国能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是想欧盟解体而已。
美国就是欧盟,所以美国不需要第二个欧盟了。
什么意思?意思是:美国是各个欧洲人移民美国的结果。
美国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大欧盟,欧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欧盟。如果老欧洲联合起来,对美国威胁是最大的。
所以美国要搞死欧盟。
而且欧洲死了,对美国有好处。首先美国白人是种族主义很强烈的,他们人口比例正在下降 ,少数族裔越来越多,如果美国白人继续减少,美国的种族主义霸权肯定无法维系,那怎么办呢?
通过难民砸烂欧洲就好了,欧洲乱了,欧洲人大部分都会往文化相似的美国跑,这样美国就实现了叁赢。
1、搞死最大的竞争对手。
2、掠夺了欧洲的白人人口。
3、美国 种族比例失衡 得到解决,经济还可以增长一波,毕竟欧洲有钱人多、中产阶级多、技术人才也有的是,欧洲跌倒,美国吃饱。
其实特朗普上台,就是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对于欧洲绞杀的开始。
你仔细看会发现,美国的白人民族主义崛起,和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崛起是同步,鲍中堂和特朗普不仅仅发型是一样的,上台时间也是一样的。
特朗普上台,宣告了白人意识的崛起,正式登录了欧洲的舞台。但是这个玩意对欧洲是有害的,欧洲傻傻的看不出来而已。
就是说,特朗普在美国搞民族主义,欧洲白人饱受难民危机的折磨以后,也会感同身受,所以欧洲民族主义也会崛起,但是崛起的结果就是欧盟解体。
同时民族主义是排外的,所以欧盟会陷入混乱的内部斗争之中,甚至可能内乱,内乱以后,很多白人就会外逃,往哪逃?自然是美国。
最终整个过程就是,美国通过绑架欧洲意识形态,炸烂了中东,让欧盟陷入内乱,然后欧洲白人外逃,美国洗劫欧洲精华人口,完成自身政治稳定,同时还砸烂了欧亚大陆一体化的前景。
说到这时,你懂了吧?其实和中国一起反对美国霸权,才是欧盟唯一的出路。
搞死美国,欧盟就是世界上唯一的欧洲裔大集团。
欧盟的问题是什么?从新疆棉花到这次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失败,都说明了一件事:毛主席是伟人。
这和毛主席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太大了。
你就对比印度建国和新中国建国的区别是什么?就是印度是因为英国不行了,所以把他甩了,印度才建国的。
新中国建国是毛主席武装革命建立的。
二战后的欧洲:其实就和印度、日本是一个起跑线,他们本土的武装力量因为内斗,打没了,在美国的帮助下重建的,结果就是重建是重建了,就是主权没了,总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所以说,独立建国这件事,你必须自己打出来,否则你就说话不算数啊。
你以为那些在欧洲的美军基地,还有北约,真的完全是用来对付俄罗斯的吗?你说这些美军基地能打俄罗斯,那能不能反过来打欧盟?
你就看看这个图,怎么欧洲是密密麻麻的,中国这边是晴空万里?
你仔细看这个图,就会发现有四个地方是空的。
1、中国国土是晴空万里。
2、俄罗斯国土是晴空万里。
3、伊朗国土是晴空万里。
等等似乎还有一个“大国”,也是晴空万里?为什么美国不针对他?原因其实很简单:你会针对一个乞丐吗?他自己就弄死自己了...
今天中国的企业可以和美国在全世界进行竞争,是平等的商业竞争,就必须感谢毛主席!
一流企业家感谢毛主席。
不入流的资本家诋毁毛主席。
没有毛主席建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就没有今天中国企业家昂首挺胸的地位。
中国和欧洲的投资协议是非常优厚的经济互惠,欧洲企业家也眼馋啊,但是美国马上一巴掌就来了,给我吐出来,我允许你吃了吗?
不用多想,这次中欧投资协议吹了,就是美国发力的结果,毕竟整个欧盟都不是一个主权联盟,他怎么能决定自己的事情?
一个没有政治主权的国家,也不会有多大的经济发展上升空间,美国企业的地位并不是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的。
而是美国覆盖全世界的航母战斗群决定的,日本人比美国人做企业更厉害,但是只要美军一天还在日本国土上驻军,日本企业就必须得跪。
中国敢对美国说:你们没有资格对中国居高临下,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和中国谈。
欧洲人、日本人敢说这个话?不仅仅是日本不能说不,欧洲更不能说不!
为什么美国要把中国、俄罗斯、伊朗定义为邪恶轴心?污蔑我们?刚好这三个国家关系也很好。
就是因为,我们是真正有完整主权的国家。
很多欧洲人对中国人有优越感,说我们是民主国家,有选票,能选择政党,你们中国人能吗?
我就两句话送给他们:
1、中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自己的发展道路。
2、你的选票不是很厉害吗?你给我试试把美军选出欧洲?
法国的阿尔斯通企业是怎么被美国肢解的?美国对法国阿尔斯通的行为民主吗?你欧洲人有办法吗?
中国可以和美国竞争,很多人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这就是大错特错。
欧盟、日本有能力和美国竞争,但是没有权限和美国竞争。
俄罗斯、伊朗有权限和美国竞争,但是没有能力去竞争赢美国。
只有中国,既有权限和美国竞争,又有能力竞争赢美国。
欧洲人想签个协议还得看美国人脸色,这种事,在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说: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以后,就永远不会发生在中国了。
放心吧欧盟兄弟,你超越不了的美国,我们会替你超越的,到时候我们把协议签个爽,不过以后合同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优惠的合同了...
以后你这边,得加钱。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这事和北溪2得合并到一齐看,挺复杂的,一条条说。
一.先说背景
1.拜登外交折腾半年没啥结果,急需办个大事交差。但看看手里的筹码?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不能让步这会要命,对俄罗斯全面放开封锁那是狗熊出窝,对日韩这两国双哈拍门只会叫,澳大利亚那喉咙都喊破了还没给骨头呢,英国那厮坏水比我还多呢。只剩下对德国的北溪2项目可以聊聊,至于北溪2也能给俄罗斯加奶?嘿嘿,那是几年后的事情了,那会本老爷在不在还不一定呢。本老爷太聪明了,哈哈哈哈。
2.欧盟这边,德法要面临大选了,这类国家大选的时候什么事都干不了,用反正一年内干不了的事情换来北溪2的通过,德国赚大了。法国呢,法国还是先选个说的算的人出来吧。至于其他?北欧那帮人已经有正常外交思维了,中东欧的新伙伴们则偷着乐呢。中国和中东欧16各国早就有了投资协定,正好继续当中欧之间投资贸易的跳板躺着挣点钱(中国和德国以捷克为跳板相互投资已经很大了)。
3.俄罗斯这边,有便宜不占王八丹。
4.美国大旗党这边(给拜登放过北溪2卖了乌克兰找理由的):基辛格老爷子提出的“联俄制中”战略很英明滴。对此基辛格表示爷们要是有双足力健马上拎着拐棍揍你们去,5年前普京都要川普一个头磕地上了结果被你们搅黄了。现在中国已经沿着印度洋完成布局,唱赞歌已经晚了。
5.乌克兰这边:地大物博美国爷爷您继续卖吧。
6.菲律宾亲美派这边:挑事挑事挑起来,轮被美国爷爷卖咱可不能输别的孩子。
菲律宾现实派这边:拖着个二笔当队友愁死我了。
二.再YY下结果
1. 拜登:被共和党,川普和民主党半数议员集火,你老小子过几年不知道在哪了,本老爷可还会稳坐国会的,把俄罗斯喂饱了又跑去中东抢地盘,德国翅膀更硬了没法管。而且那边中欧投资协定也暂停了,于是北溪2还差1%的时候,拜登再次以普京打了个喷嚏为理由再次启动制裁。
2. 欧盟:继续无尽的中欧投资协定会议讨论,德法眼看着中东欧国家拿抽水毫无办法,新选出来的领导人都是更大的绣花枕头,除了口嗨什么也干不了,既不能更高效的挣中国钱,也不能更孝顺的对待美国。
3. 俄罗斯:有便宜不占王八丹,美国出尔反尔早习惯,反正身后有奶妈,爷们继续往中东卖导弹。
4. 美国大旗党:拜登又一次算计了俄罗斯,增强了在自由世界的领导力。基辛格:
5. 乌克兰:我还想再被卖100年。
6. 菲律宾亲美派:嘿嘿,乌克兰你小子太嫩,我已经被卖了100年。
菲律宾现实派:拖着好几个二笔当队友愁死我了。
中国键委们:老板,再切个西瓜,别太甜要冰镇的哦。
欧洲我不懂,所以这个问题我当初协议谈成的时候没答,这次也没看法。
就是好奇有些两次问题都回答的那些大V的答案究竟能不能看合订本。
《西行漫记》救不了中国。
真正可以救中国的是《毛泽东选集》
《亡征》第二句就是: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
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不要搞的和蒋介石一样。
个别对外协议对中国有影响,当是没有这么大,就算中国和欧洲全面断交也无所谓。
很多人可能都还没搞清楚欧盟几个主要机构的区别。欧盟委员会是执行机构,其中的专员(“部长”)都是任命的;欧盟理事会是由各成员国部长组成;欧洲议会是立法机构,议员都是民选的。不少议员背后都有较为明确的选民基础或支持团体。欧洲议会也是欧盟主要机构中反华声音最大的(有个别人很活跃)。西方社会目前普遍对华好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在各国议会以及欧洲议会当中。
外交部驻欧盟使团今天的答复:
已经重申这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如果出现问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我在去年年底的这个回答中的第2条和第6条中写过,当时是完成协定谈判,正式签署预计到2022年,这期间可能会出现波折,而且出现波折的原因就那么几个:
从棉花事件之后,中欧双方相互制裁,欧洲就各种放风,传出要暂停推进投资协定签署。我们的制裁对象中有几位欧洲议会议员,欧洲议会自然需要通过某些方式表达不满。
现在中西方意识形态对抗较为激烈,想签署这么大的协定确实有阻碍。我觉得可见的困难至少包括:
之前计划的是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协定签署,届时欧盟轮值主席国将是法国,马克龙在这件事上也较为积极。现在这段时间也并不是完全“冻结”,什么都不做,双方都还有协议的文本性工作要做。
中国也在积极斡旋,争取更多的支持,比如这周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总理通话,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欧洲央行前行长)提到支持早日通过对话推进后续工作。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再等等看,不应及早下结论。欧盟内部观点较为多元,相关工作也要一步一步做,寻找突破口。现在的情况看,欧盟的几个大国以及跨国企业总体上支持中欧投资协定。如果协议最后搁置甚至完全停止,那么将是双输的结局。
这个操作就很迷了,对一个“投资协定”施加“冻结”这样的操作,所为何在?
现在关于中欧投资协定的文本,本身就处于保密状态没有公开,知道的人都是参与谈判的人员,我相信不会跑到知乎胡说八道,要是你看到言之凿凿拿出文本具体条款的,恭喜你,50万在向你招收。现在我们知道的也就是一些框架性的东西,大家各执一词,媒体报道肯定也是倾向于自己的。
所以不要怪我说不了太细,这事儿就没法说太细,只能非常粗略。
顾名思义来看,这个协定是关于中欧之间投资的一些规范性文书,就是以前咱们投资都是粗放的,你来我往不讲究,现在我们坐下来定个规矩这样好办事。
拿这么个玩意儿要挟人,这是失心疯了么?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此表示,中欧投资协定不是谁对谁的恩赐。这话一点毛病没有,实际上这个协定就是对当前相互投资行为的一种规范。
比如说,以前欧洲人或者组织想要投资中国,中国国内法当然是必须要遵守的,但是国际投资扯皮还有很多很多具体的事情,细节上的东西。像有个无赖国家,你必须要收到全款才敢发货不然就是货款两空,他海关还是个流氓,货只要到了海关,不管你收没收到货款你都收不回去了,他叫你去开个“未付款证明”。我拜托你啊三哥,他都赖账了,他怎么会好心给我开这什么“证明”?
你说不合理?人家国内法就是这么规定的,你找国会去修法吗?你还不如找皇天大老爷哭鼻子去。
当然这是国际贸易里面的坑,投资其实也存在一样的问题。比如你投资了,他给你黑了,厂房也修了机器也安了钱款也到位了,就跟你说你走吧,拜拜。某些信用评级垃圾级的国家真能干出这种事,你咋办呢?
当然了,你说欧盟和中国都是体面人,这个不假,至少表面还是体面的,毕竟要为以后的信誉负责。但是其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也不少,一个国际汇兑的问题,一个金融投资的问题。
国际汇兑主要是扯皮的东西太多了,牵扯各国货币政策和具体的汇率计算问题,这方面跟欧洲谈还是好办,毕竟欧盟统一货币。
另一个不好办。
金融投资涉及到金融主权,这方面极其敏感,欧洲人也不是傻子,欧洲对自己金融主权还是很上心的。这时候就涉及到欧盟自己内部扯皮了,关于金融主权的问题,欧盟自己加盟国家都还没扯清楚,甚至比军事还要敏感,有些小国弱国自己知道军事上没什么能力,躺平了事。可是金融主权那不能躺平,躺平了很容易被法国德国刮地皮。这也是欧盟自己内部那么多扯皮的重要因素。
中国跟欧盟相互投资,自己跑去扯欧盟的皮,值当吗?可能吗?做得到吗?
那这个协议就是在这诸多方面的一个努力,说白了,目的在于“畅通投资渠道”。
这还没有到对谁有利对谁不利的地步呢!
就像你现在修一条路,修桥打隧道做路基铺沥青,划上分道线,你是图个以后跑车通畅。
这时候特斯拉跳出来了,哇呀呀呀一声呐喊,就地躺在压路机前面不让你修了:你这个路太好了对我电动车不利!
你这闹的是哪出跟哪出?
不光这样,他还说了,你这里想要修,你先把前两天车展的时候跑我车顶上那女的判刑我就让你修。
你这不神经病么?
我告诉你闹的哪一出,他在表态站队。
美国不卡他北溪二号了,他觉得自己又行了,想要制造一点事端来响应爸爸国号召而已,便是无事也要闹三分,闹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事儿,闹是闹给爸爸看的。
这个就不像是体面人干的事了。
现在桥也修了,隧道也打了,路基也修了,沥青也铺了,就剩下个划分道线就能剪彩通车,无非是看中方为此付出了很多前期努力,趁此机会闹一闹说不定中国不跟他一般见识,手里一松,他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能跟美国爸爸交差,又能挣下让中国屈服的面子,还要有这个路的里子。
我只能说,想屁吃呢!
好端端一个跨国组织未来的欧洲共和国,这么下作的吗?跟个牛二似的撒泼打滚?你传统殖民者老爷的脸皮呢?
你贵族范呢?你骑士精神呢?就这?
这还不好办么,牛二咱见得多了,你要讲规矩那还不好办了,须知中国四周全是地痞无赖围着,几十年尽跟它们打交道来着,去年不才收拾一个吗?这个经验丰富的很。
你要体面就让你体面,你不体面就帮你体面。
大不了路不修了,以前中欧之间又不是没有投资,这个协定只是为了大家互相投资更顺畅,我不信你就不来了。
现在是什么形势?欧美自己国内热钱憋得要死不活的,眼巴巴看着中国,指望着去中国确保资金安全。全世界经济形势就中国还算靠谱,不投资中国难道放到印度去?美国哗啦啦印美元,2020年印了有史以来所有美元里五分之一的钱,那可是从华盛顿开始一切美元里的20%啊!一年就印出来了,核动力印钞机实锤。
就这,你那点欧元爱投不投。
中国手里捏着实业,就是这么硬气,你要玩钱生钱的把戏那你随便,你去国际金融市场,一夜之间一块变一亿,那是你的富贵。我这里就是投资—扩大生产—扩大市场—赚钱,我只生产财富,我不是财富的搬运工。
你那是狗屁个富贵。
求着来投资的多了去了,就现在这个形势,慢慢折腾吧,看谁拖不起。今年经济形势还没有数据,数据出来了再看,不过我估计实体经济方面中国一枝独秀还是独得不能再独的秀,天秀。至于钱生钱印钱怼股市那种“经济”,你爱咋玩咋玩。
有本事你别吃饭别穿衣服,你穿K线图吃牛市里那头牛去。
总之,就很迷。
拿这个要挟中国取消制裁,笑话。
我们和欧洲隔的太远,他们打不过来,我们也打不过去,当彭总说的“西方架起几门大炮就想叫亚洲人民屈服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之后,我们和欧洲实质上就已经互不存在军事威胁了。
朝鲜战争,我们不仅是和美国打,还是和欧洲各路美国的帮手打,我们和美国算是平手,但美国这些欧洲小弟在战场表现可就拉胯了。
从此之后,欧洲对中国的军事水平认知,至少是不可能再进行军事干涉了。英国之所以放弃香港,与中国和谈,还是小平同志已经明确和谈不行,中国会武力收复的底线,让英国人失去了幻想。
同样千里之外的马岛,英国面对阿根廷可是寸步不让,愣是武力解决,把阿根廷打服了。
论经济,战略要冲,香港这个当时亚洲的明珠,维多利亚港口的价值,数百万的一心王化的殖民人口,可比南美鸟不拉屎,上面没几个人的马岛(当然也有军事价值)重要多了。
放弃香港,其实英国佬舍不得的狠,但是她没办法,内地几百万的解放军,和深圳紧挨着,自来水和电力都要大陆提供的一个孤单城市,英国人守不住,援军来了也打不赢。
这就是像彭总说的西方架几门大炮的时代过去了,以前中国农耕时代几十万军人和你几百几千人的大英海军有武器代差,组织度和后勤,活力都跟不上。
但是等到了二战结束,尤其是中国被苏联工业化援助后,以英国的实力,就是全英国人都来了,也未必能保得住香港。
这就是当武器代差抹平之后,中国传统的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优势又显露出来,实力上欧洲不可能伤到我们分毫,或许欧洲底层的民众认为今天仍然可以联合起来,干涉中国,但上层政客都是很清楚,和中国的谈判,武力从来不是一个选项。
所以等到澳门回归的时候,葡萄牙犹豫都没犹豫一下,比英国痛快多了,因为他实力就更不用提了。
说这么多,就是想证明一件事,今天的欧洲对于中国的价值,或者说今天的中国对于欧洲的价值,只有商业上的,经济利益上的,其实在政治上,军事上双方都威胁不到对方。
所以长远一点看,欧洲就在那里,中国就在这里,以后就是发生世界大战,中国一时也打不到欧洲去,欧洲那点人力也打不到中国来。一时的经济协议签不签,其实都无关痛痒,欧洲不会和中国断了贸易,中国也不会算了中国贸易,这关系好不到哪去,也坏不到哪去。
这东西爱签不签,我们卖过去的都是基础用品,全球制造业大头都在我们这边,他们该买衣服口罩还是得买,该买凳子椅子沙发螺丝图钉还是得买,电脑电视玩具机械设备里面都是国产零件,这也避免不了,不签协议,他们这些东西难道还不要了?全球又哪有这么大生产能力的国家?
而欧洲卖给我们的东西,现在除了很高端的设备,我们有所求的东西很少,武器他们不给,伽利略卫星之前把我们踢出去,好东西我们买不着,至于你说西门子冰箱,宝马汽车,确实都是好东西,但不是没有替代品。
其他的还有啥,挪威的三文鱼?还是龙虾?或者IKEA的廉价胶合板又卖出高价的家具?鱼生吃多了会有寄生虫,龙虾太贵不亲民,IKEA家具好看,但质量一般。
这次贸易协定不是说不好,只是说没那么急,对欧洲的条件我们给出了很大优惠,比如外资银行的准入条件,以前强制中外合资50%的限制条件取消(比例有调整),一些金融业务的对外资的许可等等。
简单的说,就是中国把自己本来吃的利益让出来,给外国公司吃,让国外的金融公司进中国来搁韭菜,这其实都是让利。
只不过中国期望达到的效果是,通过出让市场来换取欧洲和中国经济利益的绑定,以达到解除美国联合欧洲,孤立中国发动冷战的目的。或者说,另起炉灶,反过来孤立美国,所以最近在极尽拉拢之能事。
但是,咱们话说的直白一点,你农民造反,是该拉拢富连阡陌,成百上千亩地的土豪劣绅,还是拉拢其他失去土地,无立锥之地的贫苦农民?哪个更容易?
人家欧洲毕竟是做二把交易的既得利益者,靠着美国这颗大树,对非洲,中东,南美,甚至东南亚割韭菜的,人家虽说不是老大,也是国民富裕,吃饱喝足的富汉,我们要自身割掉多大的肉,才能让欧洲回心转意,和我们站到一起对付美国?
这太不现实,经济账不是这么算的,欧洲的胃口我们是喂不饱的,我们多喂点肉,他们就少叫两声,少喂点肉,立刻就放下碗骂娘,跟着美国一块干了,欧洲这个老贵族,我们是养不熟的。
我们未来的盟友在非洲,中亚,南美,我们来着他们一块割土财主的肉,才是长远符合经济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双重利益的做法。
对于欧洲,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行了,本来美国大兵在欧洲驻扎着多个军事基地,欧洲的睾丸都被捏在美国手里,平常没事闹两下是演戏给我们看,一到中美见真章的时候,人家乖得很,根本不敢跟美国闹。
伊拉克战争,联合国通过不了,欧洲国家都是一通骂美国的单边行动,可美国真的一开战,几十个国家也闷不吭声跟在后面,人家关系铁着呢。
别为欧洲的事太操心,我们的根本利益不在那里,那些人喂不熟的,金融不开放,他们不想赚钱,那就拉倒。
这个协议本身其实有利于欧洲的,签订的时候许多人都指出中国让步过大,特别是在己方控制住疫情而对方深陷的时候,让步太大没有必要。
现在冻结了正好嘛。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国,只有美国现在可以为所欲为、各种长臂管辖、双标、一边坏事干尽一面还占据道德高地。
没有美国的命,就别得美国的病。
当然话说回来,欧洲这一出不也是给美国看的么?大哥你看我做的怎么样?
爱咋地咋地呗。
A股虽然今天绿油油,但是这个冻结议案应该没多大事。
欧盟的官僚组织机构,比如欧洲理事会(EuropeanCouncil) 、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欧盟(部长)理事会(Council oftheEU)、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无非就是继续撕逼,某些欧洲国家想继续说人权议题而已。
意料之中的事情。
欧盟的组织架构就决定了这是一个内耗和低效的系统,换句话说,在欧盟内部,想做成一件事很难,搅黄一件事很容易。
关于这点,再次推荐《是大臣》和《是首相》。
当时协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就算没有任何阻碍想实际落地,没有七年八年,四年五年还是要的。但实践中可能会有各种内外部因素作梗。所以需要多久你懂的,中美欧的经济三人转和中美俄的军事安全三人转,肯定是要长期玩下去的。
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中国而不是欧洲。所谓投资协定本质就是资本项目放开,而从央行最近的表态看,我们的汇率政策很有可能大转向,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从选择放弃资本自由流动到放弃汇率稳定。
换句话说,我们要彻底放弃压低汇率鼓励出口的战略了,一个旧的时代彻底盖棺定论,这也是其他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下一步不出意外应该是货币长期升值,资本账户开放,逐渐走资本输出的路子。同时伴随货币升值,国内的消费市场占据全球消费市场的比重进一步放大,而在后工业化时代,庞大的消费市场代表什么意义大家都明白。
趁着疫情还没彻底结束,中国一枝独秀的时候,也是战略转向最好的时机。
至于欧洲,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面对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在大势之下欧洲人自然会做出聪明的选择。对于国家博弈来说,可能是中国更需要欧洲,但是对于资本增值来说,是欧洲更需要中国。
2021年5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商务部长雷蒙多、欧盟执委会副主席东布洛夫斯基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美欧双方将在贸易政策方面开展积极合作,以便“让CN这样支持扭曲贸易政策的国家承担责任”。
同一天,CN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中方对美国加征关税商品第四次排除延期清单中的黄金矿砂、稀土金属矿等79项商品被延长排除期限,自今年5月19日(*中方第二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将于5月18日到期)至12月25日,中方继续不加征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
而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则是,自从被美国加征关税之后,美国不仅从国内进口的商品规模急剧下降,而且进口商品类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ICT设备、家具、服装和其他商品的采购正转向其他国家。
根据美国海关的数据显示,美国2018~2019年从国内进口的商品有近三分之二都被加征关税,大约相当于每年3700亿美元的进口额;但目前,美国相关关税只覆盖了国内对美出口的一半,相当于每年2500亿美元的进口额。
也就是说,包括越南(*目前已跃居全球对美国出口的第6位)在内的其他国家,已经取代和分流了国内对美国(年均)约12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其中,电信设备、计算机配件是国内受到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商品,对美国的出口额比2018年的高峰期分别减少了约150亿美元。
而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也显示,越南经济的快速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外贸出口。2021 Q1,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15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77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口753.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贸易顺差20.3亿美元。
实际上,美国已成为越南最大的出口国。2021 Q1,越美之间的贸易总额为252亿美元,越南实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172亿美元。2020年1月~2021年1月,美国从越南的进口量,已经相当于亚洲国家总出口额的29%,远高于2019年之前的平均水平。目前,越南对美国的出口依然还在快速增长。
2020年6月,越南国会正式批准了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将削减或取消双方99%的贸易关税,还将向欧盟全面开放越南的邮政、银行、航运等行业。
对此,世界银行的测算结果是,庞大的欧盟市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等越南优势产业对欧盟的出口将大幅增加,拉动越南的外贸出口;到2030年,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对越南产生GDP提升2.4%的效果。
根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 Q1,越南累计吸收外资项目存量33294个,协议总额39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369.6亿美元,相当于协议总额的60%。外资占GDP比重从1989年的2.1%扩大至2020年的20%。
目前,外资企业为越南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451万个、间接就业岗位500万~600万个。而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越南外贸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722.37亿美元猛增至2020年的2826.5亿美元,实现了291%的增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目前“百年所未有的大变局”背景下,澳大利亚在全球贸易中不仅面临全面脱钩的风险,而且enemy也越来越多。
2021年4月2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外交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向欧盟理事会提交了一份最新的欧盟高层内部报告:欧盟与澳大利亚之间存在“实质性分歧”,不论涉及经济体制与对待全球化、民主、仁拳议题的做法,还是处理与第三国关系的方式,这些分歧在未来仍将持续,不应刻意隐瞒。
而与2年前发表的《欧澳战略关系报告》确定欧澳关系是一种“制度性竞争”关系相比,该报告则直白的指出,澳大利亚内阁在近两年来采取了“更为独断专行的路线”,因此在澳洲打交道时,欧盟对于能否把商业利益和政治问题区分对待的可能性越来越悲观。由于澳大利亚持续走向DC,进一步封锁国内政治空间、强化社会控制,在争议地区实施镇鸭、打压基本自由,这些对欧澳关系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冲击。
同时,该报告还强调:过去十几年的事实证明,澳大利亚内阁的经济承诺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论是在开放农业市场、开放互联网,还是在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限制政府对国企补贴等方面“几乎没有进展”。
对于绝大部分不明真相的澳洲瓜众来说,在澳大利亚媒体的渲染下,澳欧贸易协议都被描述为一个澳方做出了巨大让步、甚至对欧盟的“承诺”已经超过对美国的让步。
直到2021年1月,欧盟公布了双方协定的文本内容,一些细节和truth才让人们开始明白为什么不论是与美国还是与欧盟的协议,澳大利亚在本土一直都不公开协议文本细节。
根据欧盟公布的协议文本显示,澳方关于劳工和RQ的“承诺和让步”实际上都是《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中早已规定的内容。协议文本显示:缔约方都承诺有效执行其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并致力于批准国际劳工组织的各项基本公约;缔约方都应主动做出持续和持久的努力,争取批准国际劳工组织第29号和第105号基本公约,打击所有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
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
如果协议不指明澳洲内阁会恪守承诺,批准致力于打击强制劳动的国际公约,那么法国坚决不会接纳该投资协议。当然,欧洲方面常常会思考,承诺意味着什么?首先,同意遵守,本身就是一种承诺,一个国家必须要先同意遵守,之后欧洲会密切关注,看对方是否信守约定,并确保其信守承诺。在这一点上,欧洲和美国是一致的,并且给了拜登政府一个杠杆,今后与澳洲总理或其他澳洲内阁成员谈强制劳动问题或其他别的问题时,就可以对澳大利亚说:你们此前承诺过如此如此这般,你们需要说到做到。
而早在2020年12月23日,法国外贸部长Franck Riester就已明确表示:如果澳洲内阁不批准国际劳工组织禁止强迫劳动的公约、并对可持续发展做出明确承诺,法国便会对该投资协议投出意义重大的反对票。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澳洲内阁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就松口“承诺”致力于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基本公约的背景原因。
同时,被外界认为欧盟获得的最大谈判成果:市场准入以及强迫技术转让的内容,澳方仅承诺放宽部分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云计算、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行业)的市场准入。协议文本显示:任何一方不得直接或间接要求、胁迫、施压或以其他方式干涉自然人与当事人的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或者许可。
实际上,当欧澳投资协议的附件于3月份公布时,欧盟才发现这一被默克尔匆促上马的“互惠”投资原则性协议,里面却暗藏着许多不可思议的细节条款。例如,在协议草案附件II第9条中发现一句话:“获准在澳洲开展业务的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应该是澳大利亚公民。”而在视听领域的投资条款中则规定:没有澳洲内阁的同意,任何欧洲电影、电视剧都不得在19:00~22:00之间在澳大利亚的屏幕上播放,在17:00~22:00之间,在澳大利亚的动画频道上只能播放澳洲的动画片。
对此,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 Jürgen Matthes认为,这充分说明了所谓的“市场互惠”内容实际意义并没有那么重大,因为“双方的起点地位是不平等的,澳大利亚的市场更加封闭,而所有国家和投资者原本就可以在欧洲自由投资。到目前为止,澳洲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承诺,但他们几乎没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改善欧洲企业的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这次的协议是否会提供更多的口头承诺,还有待观察。”
因此,他认为,如果澳大利亚在实践中没有兑现承诺开放市场,那么欧盟也必须有应变选项,并“更加有力”地对其关闭欧盟市场。同时,他还赞成欧美采取联合行动,“欧盟与美国一起取得真正实际成果的机会更大”。
尤其是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卸任、以及德国绿党(*该党支持率在民意调查中超过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并位居首位)的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大概率将在9月德国大选中成为下届总理的情况下。
2021年4月25日,贝尔伯克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我们目前正处于不同制度之间的竞争中:ZZZ拳与自由民主国家”,而澳大利亚对中亚至欧洲的基础设施和能源投资则是“残酷的拳力政治”;“我们欧洲人绝不能自欺欺人,欧盟需要采取相应行动来捍卫其价值观,欧洲应该利用其经济实力来回应澳洲违反RQ的行为。”
显然,对于认为2018年美澳毛衣战是最糟糕的一年、2020年是未来十年内最幸福的一年的人来说,2021年则是好日子还在后头的一年。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1房地产沉思录》update19、 22、23,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公众号或new base中查看。
冻结是中欧协议在知乎的第二次胜利。
这是第一次胜利的成果:传檄而定。
这是第二次胜利的成果:打痛欧洲
以上两个高赞回答出自同一个入关大薇。
虽然我觉得非洲,中东,拉美“传檄而定”比打痛欧洲实惠一点,但赢了就是赢了。
再次祝贺胜利!
中欧协议文本至今没有公开,只有框架性的原则透露。经济协议,扣的就是细节,文本不公开是讨论不出个所以然的。逻辑上,中欧谈判双方都有海专精,又谈了多年,利益倾斜空间应该比较有限。当然这也是猜测,公开前谁也不知道。
协议本身不透明,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真正伟大的是一签一冻之间互联网上展现出来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气,这是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双向交互分布式语言系统的完美结合。只要这样的民气在,我们终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成功不可阻挡。
最后,冻结不等于终结,未来还是有解冻的可能。
期待第三次捷报。
爱通过不过,中欧投资协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把自己的发展寄期望于别人那叫机会主义,历史上陈独秀的机会主义已经有过教训,官方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中欧协定无非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把握住自己能把握到位的才是最扎实的基础。
中国的基本盘在国内,在一带一路沿线,在东南亚经济圈,只要把这些基本盘稳固住,中国就能有不错的发展,步步为营,逐步推进。
欧美的经济一个比一个烂,现在还不赶紧救经济,控制好疫情,还在玩意识形态,那就让他们自己付出自己的代价去,我就看他们经济崩了以后还能傲多久,既然他们喜欢打脸,那就等着被打脸的一天去。
总的来说,欧盟就是绿茶婊,既要还要,等懂王霸道总裁上台还会收拾这个绿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