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平时说中国人均GDP的时候,都说“我拖了国家的后腿”,怎么到了欧洲就觉得人人都一样了呢?
欧洲的人均GDP高是不假,但既然是人均,那就总有收入高的,也有收入低的。拿德国来说,普通人扣完税后能到手的月薪,高的三四千欧,低的一两千欧。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失业群体和低收入群体。
德国一年消耗的天然气有近千亿立方米左右(这里面包含发电和其他工业用途,但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人均1000多立方米。关于欧洲天然气的消费支出,去年央视也有过报道:
当时一个德国家庭一年的燃气费用大约是1700欧左右,折合人民币1.3W~1.4W,已经相当于一个德国普通年轻人的月工资。
但这是去年10月的数据了。前段时间欧洲天然气的价格最高是3300美元/千立方,如果这个价格一直不变,按照每人年均千方的使用量计算,也就是说每个德国人每年要为用气支付3000多美元,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就要消耗1万美元左右的天然气。
假设一个三口之家,父母的平均收入分别是2000欧元的话,那就等于说其中一个人要拿出小半年的工资去买天然气。(这里说的燃气并不单指燃气费用,还包括电费等其他形式以天然气转化的能源)
当然,现在天然气的价格有所回落。但即便如此,如果俄乌战争的形势不改,天然气价格想降到以前也很难。对大多数德国人来说,一年三五千欧的燃气费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收入相对较高的家庭来说,或许还能比较轻松地负担这些费用。但对那些一年也就能挣个不到两三万欧的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群来说,三五千欧的燃气费用可真的不低了。
另外,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家庭取暖。天然气价格涨了,石油价格肯定也得涨。德国现在的汽油价格已经突破2欧元,奔着3欧元去了,但2021年的时候德国的汽油价格也就是1.3欧、1.4欧左右。假设一家德国人汽车年均行驶2万公里、百公里耗油8L的话,那么今年单单是油费支出也要上涨1600欧左右。
德国就算收入高,但油、气这两大项一年凭空多出三四千欧的支出,相当于普通德国人一两个月的工资,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真的是非常非常大的。
这里用的还是欧洲经济最好的德国来说的,他们人均收入也更高。而那些经济不算好的中东欧国家,很多国家的人均GDP并没比中国高多少。比如罗马尼亚,人均GDP跟中国差不多,人均月工资4000多,低收入群体(如服务员、农民等)的月工资在2000多块钱。你让他们一个家庭一年掏两三万的燃气费,没压力的能有多少?
你们要往好处想。
DW说了:
能源价格不断飙升,让消费者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德国之声评论员Henrik Böhme认为,对于走向气候中立的经济转型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
为什么是好消息呢?
“化石燃料必须变得如此昂贵,从而让可再生能源受到青睐。如果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是更便宜的选择,那么煤炭和天然气就会自动隐退”
假消息,欧洲一度电费只要不到1毛钱人民币,涨了五倍也才5毛钱,人均月收入10万人民币,人均一辆汽车,油价是我们的十分之一,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欧洲不了解,就说英国吧。
英国其实类似杭州,如果家里有地暖,那当然舒服,如果没有,一样也能过。我在英国时,每天就开一个半小时暖气,17:30-19:00。那时我就发现,中国那种上班去了暖气还热着,其实挺奢侈的。
同一个词,富人的困境和穷人的困境,不是一个困境。
去年德州大停电,新闻里说的那是一个生灵涂炭。然后我看到一个新闻画面的时候顿时无感了:
一个别墅区,一个辆本田SUV,一个装修温馨满满的厨房,一对黑人夫妇一个婴儿,穿着长袖T桖衫的黑人女人高声抱怨:我们没有热水、没有暖气,孩子无法喝到热的奶水,为了取暖我们只能窝在车里睡了一夜。旁边穿着长袖衬衫的黑人满脸愤怒的点头表示同意。
作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工作前冬天从来没用过电器取暖设施、冬天最低气温零下十几度春秋平均气温只有几度十几度、上高中时候才通自来水、上初中才不会常态停电、上大学上课时候才感受到夏天吹空调的舒适、工作后才24小时离不开空调的我,只能表示:外面下着雪,你们穿成这样,被冻死是活该!!!
假新闻。
瑞典“闪电”公司财务总监阿道夫认为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可以倒逼清洁能源发展,“人们不能躺在以往便宜的化石能源上肆意妄为了”,阿道夫说。“况且,之前能源太便宜,上涨了仍然占据人们日常生活开支的一小部分”,阿道夫不满道。“这毫无意义,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剔除化石能源,为此可以将化石能源价格上涨一千倍”,阿道夫说。
无独有偶,立陶宛战略资源规划局副局长斯密斯.彼特也有此论断,他说,“这才哪到哪?为了阻止俄罗斯侵略,人们应该绝食。”
因为欧洲的核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和潮汐电站还不够多,无法实现高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度下的清洁能源过剩。
基建,任何时候都要搞,不搞不行。
坐标丹麦,今天刚收到电费账单,一度电已经涨到大约人民币5.3了!暖气费账单还没收到,但估计也会让人肉痛!这就是缺天然气的后果!
——————2022年2月7日更新——————
贴一张丹麦电费构成图,当我交100块电费时,其中18块是输送费,20块是增值税,37块是电力税,剩下的25块才是真正的电费!也就是说电费的75%其实都属于税。
坐标巴黎,其实巴黎的冬天比杭州温和多了
只能说欧洲生活条件太优越,由奢入俭难了
PS:很多独栋都是用壁炉取暖的,就是古代的那种壁炉,现在外面加一个玻璃罩子。有些房子主人边上就是山,每个月还会去山里取柴火。你想想,这个环保不环保,碳排放多高。
提醒一个各位答主。
这是去年十月份提出的问题,到现在已经开春了。
也就是,问题说的“欧洲千万家庭或无法负担取暖费”,现在已经不需要猜测了,因为冬天已经过去了。
那么,刚刚过去的冬天,欧洲到底有没有“千万家庭无法负担取暖费”呢?
大概是没有的。
因为无论是中文媒体,还是英文,还是法文、德文……都没有报道“欧洲千万家庭无法负担取暖费”的消息……
总不能大家都压着这种大新闻不发吧……
资本主义社会,没有集体供暖。谁家冷自己点自己的热水器。
比如说捷克斯洛伐克吧,他们有集体供暖是因为前苏联的影响。现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就算分手了也都是小区规模的集体供暖,暖气费很便宜。
如果你自己家的热水器,烧天然气还能便宜点儿,但你得有天然气管道。像塞浦路斯这样的国家烧的是汽油。汽油一涨价,有些低收入住户就交不起暖气费。但塞浦路斯天气暖和,冻不死人。
拿英国来说,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人。这都是冻死在自己家里的。不仅是最近,一直都这样的。英国的Universal Credit(这个是英国目前的低收入福利)现在是每个月344镑。我去年冬天的天然气热水器取暖费用是766镑,天然气有表,按照kwh算的。这是从11月初点到2月底,差不多4个月。(电的比天然气还贵!)所以拿Universal Credit 的人交完暖气费就只剩下不到200镑每月。就算你住政府福利房council house,不用交房租。这么点儿钱没饿死就不错了。
如果你在欧洲农村的话就可能会比较幸运,农村的柴火还是很便宜的,比天然气便宜。
评论区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
独立供暖比集体供暖要贵得多,主要是因为热水器效率和规模经济。热水器越工业化,体积越大,比如锅炉房,效率就越高。家庭热水器效率不如工业热水器,更浪费,所以也就更贵。集体供暖分摊到每家每户就会变的很便宜。
至于说能源涨价,呃,在我看来全世界的能源都在涨价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