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裂的时代来临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霸权交替过程。
美国衰落后不会再有全球帝国,就像罗马衰落后再也没有全地中海帝国。
帝国瓦解后的诸侯混战中很可能发生核扩散,原子弹本来就不是多难的技术,没有外部的压制很多国家都能搞出来,届时武装保卫自由贸易的成本将远远高于收益。
大时代来临了,旧世界的镜花水月注定要随风消散,哭哭啼啼也没有意义。
明朝虽然没有蒙古帝国的辽阔疆域和多元开放,但是大多数人活的更安稳也更有尊严了,当然黄金家族除外。。。
我现在就特别期待谁来汇总一下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各种国际对抗,然后发展一套“制网权”理论出来。
对任何一类权力结构来说,合法性来源都是其命门,哪怕不是不可讨论的也通常是被限制测量的。
而互联网时代则直接把民主政体与官僚制的合法性根源打开了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对意识到了问题的,各种意义上的权力拥有者而言,这恐怕与己方的补给线暴露在敌人控制的空域之下同样可怕。
早个半年,如果有人呼吁“互联网主权”,估计国内的“自由派”会气的发疯,大骂“法西斯”。
没想到美国和欧洲先引爆了“网络主权战争”,扎克伯格刚刚和美国政府合谋,造谣“tiktok把数据传回中国”,欧洲立马打脸,“你家facebook真的把欧洲的数据传回美国了”。
自由派之前把“老大哥正在看着你”天天挂在嘴上,现在老大哥确实在看着你,不过这个“老大哥”不是苏联,不是中国,不是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是“自由世界的灯塔”美利坚。前有谷歌棱镜门,中有监听欧洲领导人电话,后有Facebook窃取欧洲网络数据……“法西斯”实锤了。
按照美国强买tiktok的强盗逻辑,欧洲也得强制收购facebook,不光是收购,还得拆成几块,主权国家一家一块。自家数据、自家人民的信息,怎么能放在外人手里?
从现在开始,“互联网主权”正式存在了,美国有美国的互联网主权,欧洲有欧洲的互联网主权,中国也有中国的互联网主权。信息网络就是国土,大数据就是战略资源……
一个个数据,就是一个个人,网络上的人也是人,不要小看一个ID,他背后也有着财富、智力、知识、计算力、购买力、政治倾向、社区影响力……千千万万个ID,就是矿藏、票仓、舆论阵地、资金池、韭菜地……
一个国家数百万、数千万、数亿公民的数据,如果掌握在另外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手里,换了谁都不能放心的。所以,我们要理解欧洲人的担心,要支持他们对Facebook的诉求。
早年的“互联网精神”早已荡然无存,“开放、共享”只是“互联网原始社会”中的“原始共产主义”,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私有制”、“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人类社会中经历过的所有阶段,互联网一个也少不了。
不要说国家和国家之间了,就看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商战,哪一次不是“你死我活”?“开放、共享”只是早期程序员们的一丝理想主义情怀,“垄断”、“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才是互联网的本质……它天然有着“利维坦”的属性。
不会有“无主权的网络”,也不会有“无归属的数据”,不是我们要站队,而是网络发展也要遵循客观规律,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大家自然就会站队,就会分彼此、分敌友。
2020可能是个真正的转折点,不要觉得今年见证历史了,大开眼界了,我看这些都还只是开胃菜。
意料之中的意料之中。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我讲这个事情都讲了小半年了,嘴皮子快说干了,到现在才出也只能说明欧盟机构确实官僚化严重。贴一个我8月份写的东西
2020年2月14日到16日的时候,当时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除了传统的安全问外,当时还着重讨论了一个问题:网络问题。
在场的人包括微软的代表史密斯,美国AI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美国地缘政治评论家布雷默,以及前谷歌CEO施密特以及中国大使傅莹。
中国大使傅莹在会议上和美国代表争锋相对,而当时主持会议的是爱沙尼亚总统卡尤莱德。
争论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表达了中国的观点,美国表达美国的观点,而主持人卡尤莱德的话,没什么人听。
这不奇怪,毕竟世界数字平台市值,中美加起来占了90%,欧洲4%,AI专利有85%来自于中美。
所以欧盟本来就没说话的资格。
就在2020年2月16日开完会以后,欧盟在19日突然连续发布了三个文件《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欧洲人工智能白皮书》《欧洲数据战略》,且在3月10日,又发了一个文件《欧洲新工业战略》。
2013年,当时因为斯诺登事件爆出了美国情报机构开展大规模监听活动,奥地利网络信息安全活动人士施雷姆斯为此以社交网站“脸书”的欧盟用户身份提起诉讼,希望阻止有关数据从欧盟转移至美国。
2016年,在一通扯皮之下,《欧美隐私盾》协定正式通过。根据协定,用于商业目的的个人数据从欧洲传输到美国后,享受与在欧盟境内同样的数据保护标准。
2020年7月16日,欧洲法院推翻了《欧美隐私盾》,裁定该协议无效,从目前来看,除了像谷歌,Faceboo之类的大型企业外,还有约5000家企业利用这个协议来传输数据。
很多人把这个评论为“保护隐私”者的胜利,再看看上面的新闻,似乎不能这么简单解读。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竞争事务专员维斯塔格早在在上一任期中,就对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的美国科技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仅谷歌一家,就罚了80亿美元。
说的再确切一点:欧盟企图使用自身的市场来影响世界数字市场规则。
过一段时间,欧盟会推出自己的规则,并且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
在人类最终实现真正意义的互联网、算法、数据的超主权化之前,未来的大趋势,必然是互联网的全面主权化、分区化和流量管控。这是个无奈但正确的过程,目的是先把互联网霸权解构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