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德国总理默克尔拒绝赴美参加 G7 峰会?

回答
安格拉·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选择拒绝参加在2020年由美国主办的七国集团(G7)峰会,这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当时的政治背景、美德关系、默克尔本人的执政风格以及她对国际合作的理念。

1. 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美国政府的立场: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 当时美国总统是唐纳德·特朗普,他的“美国优先”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争议。特朗普政府在许多国际议题上采取单边主义立场,对多边主义和国际机构持怀疑态度。这包括对北约、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批评,以及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伊核协议等。
对多边主义的挑战: G7本身就是一个强调多边合作和协调的平台。特朗普政府对G7的重视程度以及其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让许多盟友感到担忧。
疫情的背景: 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初期的应对措施和对外沟通方式备受质疑,尤其是在信息透明度、病毒溯源等问题上。
美国主办峰会的条件和邀请: 最初,特朗普政府计划在戴维营举行G7峰会,但后来又提出将俄罗斯重新纳入G7(即改为G8),这一提议遭到了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因为俄罗斯此前因吞并克里米亚而被暂停了G8成员资格。随后,特朗普政府又宣布取消了现场峰会,改为线上会议。然而,到了夏季,他又突然改变主意,邀请各国领导人亲自赴美参会。

2. 默克尔拒绝赴美的具体原因和考量:

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满和信任危机: 默克尔是一位坚定的多边主义者,她认为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性挑战的关键。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对国际协议的蔑视,与默克尔的理念严重不符。她对特朗普政府在多边主义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和缺乏可预测性感到失望。
对疫情的担忧和实际操作的困难: 尽管特朗普政府希望恢复现场会议,但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作为一位对公共卫生高度负责的领导人,默克尔可能对在疫情期间长途旅行并参加大规模聚集性活动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此外,入境限制、隔离措施等也可能为参会带来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对峰会形式和议程的疑虑: 特朗普政府在G7峰会的形式和议程安排上显得较为随意和缺乏明确性。默克尔可能认为,在缺乏充分准备和明确议程的情况下赴美参会,并不能有效地推动有意义的讨论和决策。她更倾向于在准备充分、合作氛围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国际会晤。
象征意义和政治姿态: 默克尔的拒绝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这可以被解读为对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和领导方式的一种无声的抗议,也是对德国乃至欧洲独立外交自主性的宣示。她通过不参与,传递了一个信息:她不会在可能损害原则和盟友利益的情况下,仅仅为了出席而出席。
国内政治因素: 虽然主要原因是外交和国际合作的理念,但国内政治因素也可能有所影响。默克尔作为一位资深政治家,在做出重大国际决定时也会考虑国内民众的看法和国家利益。

3. 默克尔的执政风格和对国际合作的理念:

谨慎、务实和原则性: 默克尔以其谨慎、务实和坚守原则的执政风格而闻名。她不轻易承诺,一旦做出决定则会坚持。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她注重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共识,反对强硬和单边行动。
对多边主义的坚定信念: 默克尔是二战后德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的代表人物。她坚信欧洲一体化和国际合作是维护和平与繁荣的基石。因此,任何可能削弱多边框架的举动都会让她警惕。
欧洲独立性的维护: 默克尔也一直努力维护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性和影响力。在面对美国政府的某些政策时,她有时会采取与美国不同的立场,以代表欧洲的利益。拒绝参加对她而言,也可能是维护欧洲在某些议题上立场的一个方式。

4. 其他国家的反应和影响:

其他领导人的态度: 除了默克尔,其他一些国家领导人也对参加现场峰会持保留态度。例如,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达了对疫情的担忧,并暗示可能会以其他形式参与。
国际社会对G7作用的讨论: 默克尔的决定也引发了对G7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对话平台作用的讨论。一些人认为,在领导人缺席的情况下,峰会的效力会大打折扣,也暴露了该机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脆弱性。
对美德关系的影响: 尽管是领导人层面的拒绝,但这种行为无疑会对本已因特朗普政府政策而紧张的美德关系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它表明了双方在外交理念上的深刻分歧。

总结:

默克尔拒绝赴美参加G7峰会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并非一次冲动的决定,而是基于她对国际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对多边主义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深刻疑虑。她通过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不满,也传递了德国和欧洲在原则问题上的立场,并再次强调了国际合作和对话的重要性。尽管这种拒绝可能会在短期内引起外交上的不快,但从长远来看,它也可能被视为对维护国际秩序和合作精神的一种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不用过度解读,可能单纯是因为默克尔风烛残年的身体,已经不能坐跨洋飞机了。

默大妈后继无人,怕是要死在任上。。。

user avatar

“成天跟着一个神经病团团转,一天两天就算了,成天这样,谁有功夫陪你玩?”。

默克尔大妈切了块黄瓜,蘸了口费城奶酪嚼着。“不都告我说中国在美元体系吗,现在是出什么戏,《打金枝》?”。

起身去后院把倒地的矢车菊拢了拢,“管他呢,跟马克龙先唱一出《捉放曹》再看吧。对了,隔天跟小强谈港币与欧元联系汇率制,恁个价格呢,挂一挂6.78?”

天色不早了,晚上国会的菩提大街之夜要开场了,得去应付那几个美国特务去。

user avatar

我劝那些自认为德国(欧盟)要跟美国撕破脸的人,趁早放弃幻想。

欧盟对外政策写得十分清楚,跨大西洋关系是欧盟最重要的对外关系,美国是欧盟最重要的外交伙伴,没有之一。

特朗普近年来的一系列行为确实损害了欧美以及德美关系,德国各界对于美国的批评声也越来越大,但这并不会根本改变双边关系。单就安全事务来说,欧盟根本就离不开美国和北约,更不用说经济以及文化上的联系。

2020年5月27日,默克尔在一次活动中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了上述几点,美国才是最重要的外交伙伴。而且她还说,欧洲不是中立的,而是属于西方政治阵营和西方价值体系中的所以各位也不用自嗨了,不管欧洲还是德国,都是跟美国绑在一起的。所谓“只有永远的利益”可不只有经济利益,况且美国对于欧洲的经济利益也不小。

默克尔不赴美参加G7,意思是现在不去美国,不是拒绝参加G7会议,通过网络一样参会(不过这次G7会议已经确定要推迟了)。疫情是主要原因,其他原因或许也有,有人已经贴出了德国媒体的推测,这里就不多说。不过这几年欧美之间摩擦多了去了,比如关税问题,而且特朗普还直接说德国“是一个很坏的国家”,但也没见哪次有欧洲领导人缺席G7会议的。

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多想些实际的事情,不要幻想德国或欧盟会跟咱们站队,更实际的是维护好经贸关系,在一些国际议题上深化合作。

在上述讲话中,默克尔强调了中欧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中国是欧盟不可能放弃的市场。今年下半年德国将成为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德国计划推动中欧之间多项合作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中欧投资协定。双方就此协定已经谈判多年,如果能在德国的推动下签订协议,那对于双边经贸关系将大有好处。

user avatar

默克尔的表态既不是因为“ Nord Stream 2”也不是因为疫情管控,默克尔对特朗普也没有多大的意见。这都是表面文章,说出来给大家听的。G7 峰会是既定的计划,默克尔不去总要有些理由,也不能让美国太过于难堪。因此指着官面文章来解释,实在是太过于牵强。

当然官宣是仔细斟酌过,这样讲也说得过去。

但是,如果认真分析,恐怕不是那么回事。

问题在于美国和中国死磕。欧盟应有所作为。这样的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

欧盟在此关头,既不逢迎美国,也不支持美国打压中国,在不断改善和中国的关系的情况下,欧盟应该崛起成为世界的一股力量,拥有话事权。

默克尔不单是德国的总理,也是欧盟的领袖级人物。她在考虑国际事务的时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欧盟领导人的身份。

众所周知,G7是一个已经过时的工业国家联盟。这个峰会是将中国排除在外。

参加这个峰会,其本意仍然是承认美国为世界领袖,在美国的带领下,分享全球工业利益以及政治领导权。

去美国参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表态:我们依然要和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承认美国的领导权,在行动上和美国保持一致。

如果不出意外,特朗普必定会继续提出针对中国的计划,希望德国和欧盟予以配合。

这是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的事情。

美国针对中国的本意就是有利于美国,这对德国以及欧盟有什么好处?

无非是继续将欧盟置于美国的领导之下,成为美国的工具。

作为美国的工具,欧盟也不是不能考虑。

但是,现在的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拒绝承认中国的崛起不过是自欺欺人。

以美国马首是瞻绝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果中国据此判断德国和欧盟实力还不足以崛起成为一个有话语权的力量,那么未来中国必然会调整和德国的关系,中美之间的磋商协调也就不会需要德国。既然德国已经表明是美国这边的,那么必然会失去公正客观的立场,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考虑别的国家。

这完全不符合德国的利益。

美国的世界领导权的地位正在下降这是事实,中国需要伙伴,这个过程中,是有利于德国和欧盟的崛起的。

对于欧盟来说,最好的局面就是美国、中国、欧盟三分天下。

而目前欧盟的整合还有待时日。德国也在看欧盟各国的态度。

而美国对于默克尔的表态,会公开翻脸吗?

我认为不会,美国目前困难重重,它没什么力量去打压德国。

因为美国现在正和中国死磕,实在是无力再树一个敌人。美国甚至想拉拢俄罗斯。

这样的时机,德国必须抓住。如果将来中美和解了,欧盟崛起之路将更为艰难。

中美有没有可能和解?

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目前美国对付中国的牌面并不占优。

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依靠计谋,而是力量。

当中国的力量大到美国不得不承认的时候,美国就会转头和中国和解。然后重新确立势力范围。

两强之下,欧盟的路就窄了。

所以说时机很重要。默克尔想赌一把。

user avatar

谢邀。

各位请仔细看默克尔的声明。

默克尔拒绝的不是去参加G7,而是拒绝赴美参加G7。

今年的G7,川普是轮值国主席,原计划峰会也是要在美国举行的,后来因为疫情影响,3月份川普就说以视频方式举行了。

可懂王在21号的时候,又一次发挥他的“改口”大法,说还是要“面对面形式”召开峰会,你们几个小弟乖乖给我来美国参加。

为啥川普要临时改主意?

按照白宫发言人的话说:没有比6月下旬在美国举办G7更好的“重新开放的示例”了。

所以说,美国现在全方位的想要重新开放社会回归正常,G7放到美国开,就是告诉全世界,欸,大家别怕,G7领导人都来了,我们可以恢复正常了!

这摆明了就是川普自己想做广告的行为,让G7成员国买单罢了。

那默克尔为何要白白给你川普这个人情呢?

一方面,之前北溪等一系列的事情,已经让德国看清了美国不靠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人,美德关系真的好不到哪里去。我经常看德语新闻,德国民间对川普也真的不感冒。

另一方面,德国自己本身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默克尔在新闻上一直感谢德国人的团结忍耐,希望大家要小心,要是自己作为国家领导人。现在去美国这个高危地区,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所以说,拒绝赴美参加,是一个很理性的考虑,也符合我们对默克尔一贯的印象。

“喜欢你就点个赞再走呗”


没想到这么多人赞,我就补充一点,给大家看看德媒是怎么说的。


所以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挺明白的,默克尔拒绝地也挺委婉。

再来说说德国本身的情况。

过去几个月,我也算是经历了整个德国对疫情态度的转变。民众的整体氛围由毫不在意,认为戴口罩没用到现在超市、商场、公交车全民口罩,实属不易,德国也算是整个欧洲抗疫最成功的国家了。

不过,德国现在还没有像国内那样基本恢复正常,每天还是有数百个新增病例的增长。再加上5月份,各地还是有一些民众受不了政府的限制开展了程度不一的游行,让默克尔和整个德国政府也是操碎了心,动不动就出来提醒一下国民不能大意。

给大家看几个德国5月份的游行照片,主要是5月9号和5月23号的。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让人放心的是德国主流民众对此还是持批判态度的。这些人自以为代表了自由,实际上是自私——要知道,他们的行为可能让所有人过去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





所以说,要是默克尔一边在国内喊着要大家保持团结,时刻要警惕第二波再来,另一边又跑去美国这个疫情最严重的地方,默克尔不成了两(阴)面(阳)人了……


发现大家对德国还挺有兴趣,我的这个回答,不妨看看,相信会刷新你对德国的认识。

也可以来同名公众号找我玩,我定期会翻译一些德语新闻,分析德国人的视角,多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还不快到碗里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