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留给后辈的,也不全是轻松惬意。
一方面德国统一三十年之后,依然分裂严重。产业还是主要还是聚集在西德,东德境内的优势企业寥寥无几,人口流失严重。另一边被收了三十年的统一税的西德居民也开始渐生不满。叠加中东和土耳其移民大规模涌入,社会撕裂日益严重
同时离开了默克尔的德国政坛,必将陷入混战。联盟党拉舍特、绿党贝尔博克和社民党肖尔茨都无力取得如默克尔一般稳固的支持,德国的新任总理必然被国内选情所牵制,无法全力投入欧盟事务,所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成为欧盟的新旗手。可是马克龙无论从人望还是能力上都不及默克尔远矣,法国无论从国力还是财力上也跟德国有很大的差距(从最近的美国澳大利亚潜艇事件就可以窥见一二。请参阅前文 分肥引发的血案:美澳法核潜艇争端的真实原因 )。欧盟是否能够维持国际政治中独立自主的“一极”,将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这当然是美国的利好,而我们的利空。
默克尔离开的背影,是否也预示着欧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呢?
默克尔是莱比锡大学毕业的,所以引退太早,67岁就退休了。如果她当年来中国念大学,那德国人民现在就没啥可烦的了:
公众号:美第奇和尼柯洛
自民党再次成为关键的少数。
默克尔不仅仅是德国总理,也是最近十几年欧盟的话事人,从欧盟角度说说吧
欧洲从2008年到现在的经济都没有像样的回复,相当多的国家的GDP以美元计,其实还是下降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欧洲经济的疲敝。
08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问题一直没有消散,由于货币统一,无关税壁垒,面对强大的德国制造业,想都不用想希腊,西班牙之类的国家会发生什么。
但是德国这一切只不过是内耗,就业机会,制造业从其他欧盟国家转移到德国,可这对整体欧盟没有任何意义,欧债危机处理不当,一个劲的要求希腊紧缩财政政策,终于搞出事端,欧洲央行和默克尔也承认处理不周。
当然最可惜的还是新经济,关于新经济部分,我真不知道欧盟怎么想的,互联网没有抓到手,移动互联网也没抓到手,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告诉我:欧洲语言不统一,每个国家人少,所以互联网搞不成。
不指望他能搞成类似于中美级别的,但是俄罗斯有Telegram,日韩有line,欧盟呢?
新能源经济同样如此,德国的支柱就是汽车业,但是在新能源车的问题上进展不大,尤其是电池产业。光伏我都不说了,德国发起对华好几年的光伏反倾销,一堆的德国光伏公司破了个干净。
但是我还是要替默克尔说两句话,尽管默克尔在这么多年经济转型不大,但是好歹是个守成的人,守成还是很成功的,怕就怕新来的那几个,社民党,绿党那几个,连守成都守不住。
再次点名德国绿党,其智库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的负责人埃伦·韦伯查尔,公开支持美国把核弹部署在德国,且要求扩军,加军费。
自民党要这么要求,我觉得倒还OK,您绿党……为什么您不鼓励汽油车呢?
欧洲人送给默克尔的绰号就能很好的概括其16年任期的贡献“欧洲稳定器”。
对内方面:托前任施罗德不惜以政治生命为代价推出的的"2010议程"与哈茨法案等,德国就业率和产业底盘被彻底改善,默克尔无需进行内部排雷,随波逐流民众喜欢自己干什么就好:比如民众要接收难民那就开门,民众反对难民那就关门。倾听民众的呼声就好。
对外方面,全面延续德国一欧盟为核心圈的吸血和推法国在外挡风的政策,谁都不得罪谁都不特亲近。
但另一方面,默克尔和同期的法国总统们,也没有延续施罗德与希拉克共同创造的独立欧洲风格外交,对美国完全跟随,丧失了趁美国陷入阿富汗与中东时机下,欧洲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机会。
产业与经济上,也过度依赖美国,丧失了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欧洲传统强项上的产业优势,放任美国互联网企业完全占领了欧洲市场,再用欧洲市场的获利提升技术研发,反过来再占欧洲技术产业市场;新能源产业不敢下注,眼看着中国超车。极端的稳定导致欧洲在下一代工业革命中,连上赌桌的资格都丧失了。
总的说来,默克尔是“政治正确”胜过“治国能力”的典型代表,其16年任期没出大乱子,但在产业金融经济外交上保守也错过让欧洲成为世界独立一极的难得机遇。
与其能力相比,默克尔的运气更值得被历史记下,其上任前有施罗德自杀式改革奠定了德国经济基础,其卸任后是“百年未有大变局”下中美竞争下复杂高风险的国际环境。中间这个平稳期默克尔全占了。
至于这次后默克尔时代的大选,对德国和欧盟的影响,其实不大。因为默克尔四平八稳的习惯加上欧洲官僚的系统,已经让德国和欧盟变成“好事不积极,坏事别叫我”的超低效率机构,放条狗上去也改变不了太多东西,更何况法国最近的光速投降,已经证明了这条狗的狗链还在美国手里。
说实话,已经下台的川普,对德国的实质影响力都要高于下任德国总理。所以与其分析德国大选对欧盟的影响,还不如研究伊万卡下届出来竞选的可能性呢。
还在写大篇,资料很难查,简单说几句:
1、默克尔能够让俄罗斯人觉得她对普京的态度日渐挑剔,让西欧自由派觉得她和俄罗斯不清不楚,这就是她最大的成功。当一个人被极端左右翼同时反对的时候,往往说明她是合格的政治家,特别是这种左右夹攻最后完全没有影响到北溪二号的签约成功。
2、默克尔有三个政治遗产:社民党/基社盟接近的立场,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叙利亚难民。社民党和基社盟的接近使得两党都需要极有魄力的政治人物才能扭转格局,这在现在很难;北溪二号奠定了德俄合作的基调,德国从此可以在东欧随意搞事;叙利亚难民以牺牲本国老百姓生活的代价冲击了土耳其人社区,未来成为德国打击土耳其社区问题的好抓手。不过,如果接班人拉跨,默克尔的三个遗产,有可能也会成为三大失误。
3、默克尔选择的本党接班人极其失败,拉舍特几乎不可能成为下一任总理。卡伦鲍尔和冯德莱恩这两个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政客失败,这才把拉舍特拱出来,这种职业官僚不适合参加普选。希望只能寄托在社民党的舒尔茨赢的足够多。如果最后出现基民盟-自民党的黄黑联盟(which几乎不可能,席位不够)或者社民党-左翼党的伯恩施坦-李卜克内西连线,至少对德国都是好事。如果两党必须接受恐怖主义政党绿党联合组阁,德国的未来就会陷入僵局。
4、默克尔的成功是属于90年代的成功。由于西方领导人过快的年轻化,奥巴马、卡梅伦、特鲁多、阿德恩这一代领导人把世界带进了深渊,到现在的右翼浪潮都还是世界在深渊中挣扎的表现。与此相对照,默克尔、普京、安倍晋三、李显龙这些平稳过渡的元首,乃至埃尔多安、塞西、内贾德、莱希、洪森这些“硬核狠人”,全部都是出生于50年代的政治人物,这些人不管舞台大小、风度高低,起码在90年代已经进入了人生的稳定期,可以对政治有个明确理解了。我们过去以为最近遭遇苏联式干部断代问题的只有美国,现在看是主要国家都有一个60后、70后当中白左极右二选一的问题,得想办法用体制机制力量把这个阶段扛过去。
5、欧盟的衰落已经近在眼前了。马克龙其实一直在展现超出年龄的眼界和意识,但手段过于稚嫩,基本上是在瞎折腾;英国退出欧盟、意大利被五星运动和北方联盟轮番蹂躏,欧盟已经缺少了稳定的第三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乌克兰这些国家继续右翼化,如果波兰匈牙利的稳健右翼路线被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罗马尼亚这些国家的纳粹路线喧宾夺主,欧盟就要面临类似苏联一样的问题了:怎么惩戒这群天生反骨的小兄弟?再搞舒克贝塔飙车大赛是不可能了,制裁又等于把这些国家推给美国,可能只能期待老b登脑残志坚,哈里斯上位不得,美国中枢瘫痪了。不论如何,默克尔留下的稳定格局,在中美被迫走向对抗的大背景下,也只能说是自保有望,进取难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