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为何要制裁德国,叫停“北溪2号”项目?

回答
美国制裁德国并叫停“北溪2号”项目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其背后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能源安全以及国家主权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梳理美国制裁“北溪2号”项目的主要原因和相关背景。

核心原因:美国对欧洲能源依赖俄罗斯的担忧以及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影响力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北溪2号”项目将显著增加欧洲(特别是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从而削弱欧洲的能源独立性,并为俄罗斯提供了在地缘政治上影响欧洲的筹码。 美国认为,欧洲在能源上过度依赖俄罗斯,会使其在面对俄罗斯的侵略性行为或政治压力时处于不利地位。

具体原因分析:

1. 削弱欧洲能源独立性与对俄罗斯的制约能力:
“北溪2号”的容量与性质: 该项目计划通过波罗的海将俄罗斯天然气直接输送至德国,绕过传统的乌克兰和波兰输气管道。一旦建成,它将大幅增加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数量。
美国视角: 美国担心,欧洲(尤其是作为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加深,将使其在外交、安全和经济政策上受到俄罗斯的制约。例如,一旦俄罗斯决定在政治上“惩罚”欧洲国家,就可以通过切断天然气供应来达成目的。
历史教训: 俄罗斯过去曾多次利用能源供应作为地缘政治工具,例如在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争端中,曾切断对乌克兰乃至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对欧洲造成了实际影响。美国认为,“北溪2号”将进一步放大这种风险。

2. 损害美国盟友的利益与地区安全:
乌克兰和波兰的担忧: 乌克兰和波兰是传统上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国,从过境费用中获益,并且其国家安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需要通过其领土输送天然气。 “北溪2号”项目将大大削弱这两国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利益。
美国的支持: 美国一直以来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视其为对抗俄罗斯影响力的重要盟友。因此,美国制裁“北溪2号”,也是在支持其盟友的利益,并试图维持东欧地区的安全稳定。
对北约的潜在影响: 美国也担心“北溪2号”会加剧北约内部在对俄政策上的分歧,削弱北约作为一个集体安全组织的凝聚力。

3. 保护美国能源出口利益:
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的崛起: 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美国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美国希望将其生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市场,与俄罗斯天然气竞争。
市场份额的争夺: “北溪2号”项目的完成将巩固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份额,挤压美国LNG的销售空间。美国政府认为,叫停“北溪2号”项目,有助于为美国能源产品打开欧洲市场,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并从中获益。

4. 对俄罗斯的制裁策略一部分:
长期对俄制裁战略: 自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美国一直主导着对俄罗斯的制裁,旨在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并阻止其进一步的侵略行为。
经济施压: “北溪2号”项目耗资巨大,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主导,并获得了欧洲几家能源公司的投资。美国通过制裁项目参与者和公司,试图在经济上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使其为国内经济和国际行动付出更高的代价。

5. 维护美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的领导地位:
盟友政策的调整: 美国认为其有责任引导盟友采取符合西方共同利益的政策。在它看来,“北溪2号”项目违背了这一原则。
外交影响力: 通过强硬的制裁手段,美国试图向其盟友展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决心和影响力,并迫使它们在关键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

制裁的具体行动和过程:

《通过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2017年: 该法案是美国国会通过的,旨在对与俄罗斯国防或情报部门有“重大交易”的实体实施制裁。虽然最初目标是针对俄罗斯的公司,但该法案包含条款,允许对帮助俄罗斯能源出口管道项目(包括“北溪2号”)进行“重大投资”或提供“重大服务”的外国公司进行制裁。
2019年的修正案: 美国国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北溪2号”的制裁力度,明确将参与该项目的公司列为制裁目标,包括提供铺管船等关键服务的公司。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立场: 特朗普政府对“北溪2号”项目持强烈反对态度,并积极推动制裁。
拜登政府的立场演变: 拜登政府上台后,起初出于维护与盟友(特别是德国)关系的考量,对制裁有所保留,并暂停了部分制裁。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升级,特别是俄罗斯在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后,美国政府的立场变得更加坚决,重新启动并加强了对“北溪2号”项目的制裁。

制裁的后果和影响:

项目建设延迟和停滞: 美国制裁的直接后果是,许多为项目提供关键服务和设备的公司(特别是欧洲的公司)因担心受到美国制裁而退出项目,导致项目建设严重受阻。
德国国内的争论: 德国国内围绕“北溪2号”项目一直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它会损害德国的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地位,而支持者则强调其经济效益和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美国的制裁加剧了这种争论。
美德关系的紧张: 美国对德国能源政策的干预,以及制裁的实施,一度引起了德国的不满,认为这侵犯了其主权和经济自主性,导致美德关系出现摩擦。
“北溪2号”的最终命运: 尽管项目在大部分管道铺设完成后遭遇了制裁和政治阻力,但随着2022年“北溪1号”和“北溪2号”管道发生爆炸事件,该项目已被永久关闭,其命运也由此改变。然而,美国早期的制裁是导致其建设受阻和最终难以投入使用的重要因素。

总结来说,美国制裁德国并叫停“北溪2号”项目,并非针对德国本身,而是出于其对欧洲能源安全、地区地缘政治稳定以及维护自身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战略考量。 美国认为,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将使欧洲(尤其是德国)在面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时显得软弱,同时“北溪2号”项目也与美国自身在能源市场的利益相悖。尽管这一举措引起了一些争议,并且在后来的俄乌冲突中,管道的破坏使得讨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但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始终是清晰可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表面上是眼红俄国卖天然气,美欧的关系不会为这点小钱撕破脸的,真实的是世界发展方向是路权重还是海权重的问题。北溪二号只是德国与俄修好的第一步尝试,以后是俄国与欧盟的和解,让中东稳定下来,亚欧非大陆的陆路连通,整个过程就是逐步脱离美国的过程,最终对美国的海洋霸权形成约束。美国反应慢了半拍,直到默大妈去年在欧盟会议上叫出俄国不是欧盟的威胁后,美国人才反应过来。天下苦美已久,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和海洋霸权早有不满,都在为摆脱这两种霸权做尝试。高铁的发展让世界贸易走陆路不但让货物流通变的高效快捷而且更环保,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工业城市选址必须靠海的限制,土地利用效率会得到巨大提升。正因为美国是在与世发展趋势作对,强大如此也只能拉着两三个海洋国家英澳加一起作恶的原因。

user avatar

实话说,知乎里99.99%的人,没做过老大,不知道,其实心里最苦的不是被打压的老二,而是日薄西山的老大。

按下葫芦起了瓢,捉襟见肘,烽烟四起,哪儿哪儿都不消停。

user avatar

根本不用说那么多,就是一个原因:抢(天然气)市场份额。

2014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后,德国暂停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改为进口美国天然气,直接导致制造成本上升6%。这是导致德国重新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世界市场是,除了极少数领域,绝大部分的贸易物资的产能是严重过剩的。尤其美国现在页岩气行业面临用户和资金双重危机,美国更是会不择手段扩展天然气出口。

user avatar

按川普的性格,推测一下,这是从欧洲撤军的前奏。

【#美军宣布从德国撤军约1.2万人#】美国防长埃斯珀29日表示,美军计划从德国撤军约1.2万人,美军欧洲司令部也将从德国斯图加特撤出,迁至比利时。美军未来还计划将陆军第五军新建指挥部轮调至波兰。今年重启的第五军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美军在欧洲行动能力。(总台记者林伟大)

user avatar

我美国也有天然气出口啊,凭什么你德国买俄罗斯的不买我的。

我可是还在你们国家放了一万多宝贵的美国大兵保卫你们的国家安全啊,

当年谁不顾核弹的风险为你们挡住了苏红百万坦克,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混蛋还有没有良心啊,

当然我的天然气贵了点,毕竟距离远,运费也高点,而且我们用了高科技,是在石头里面榨出来的,成本也高啊


你们这些混蛋竟然为了点小钱就不顾两国长久以来的同盟关系和我们当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维护你们国家的安全的情谊,

那我只有制裁你们了,希望你们早日回头购买我们的高价天然气。

user avatar

美国意识到自己实力巅峰已过

为了在衰落期确保自己的地缘影响力

美国打算采用“离岸平衡”的战略

所以一个分裂的欧洲 内部充满仇恨与矛盾的欧洲

对美国是最有利的

而对于一个团结的欧洲

一个完成整合可以一致对外的欧洲

会使美国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北溪”就是实现欧洲统一的重要能源基础项目

因此成了美国眼中严重的“战略威胁”

user avatar

默克尔何不效魏恒子、韩康子故事,共诛智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恒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要以亡人国也。”恒子肘康子,康子履恒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user avatar

北溪-2事件当中,有五对矛盾,这五对矛盾共同导致了美国反应如此强烈,不惜采取制裁手段。

1、美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竞争矛盾

2、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等天然气出口国的竞争矛盾

3、老欧洲国家与新欧洲国家对欧盟共同能源市场理解的矛盾

4、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能源政治自主性矛盾

5、乌克兰与新欧洲国家 和 俄罗斯与老欧洲国家的能源权力矛盾

1、美国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竞争矛盾

很多人说特朗普是商人,特朗普最展示其商人一面的就是推销天然气。想想特朗普访华最重要的合作是什么?就是页岩气合作,要求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LNG。特朗普与印度、韩国、波兰等国都把推销天然气作为重点。但在欧洲,除了波兰立陶宛等个别国家外,其他国家对美国LNG兴趣索然,为什么?因为欧洲有十分发达的天然气管网系统,尤其是俄罗斯的天然气通过发达的管道运输畅通无阻,成本低廉。美国的LNG论成本远高于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产品,如果俄罗斯继续扩大优势,美国可能再没机会进入欧盟市场。中国市场已经基本没了,欧盟市场再丢,懂王的“能源优势”对谁展示?就靠日本和韩国吗?连印度都更喜欢卡塔尔和伊朗的天然气。所以美国,特别是这个严重依赖油气行业支持的特朗普政府,无论如何都要阻挠俄罗斯向欧盟出口更多的天然气。

2、俄罗斯与其他天然气出口国的竞争矛盾

中国担心石油过于依赖中东,欧盟也担心天然气过于依赖俄罗斯,所以欧盟很期待“南部天然气走廊(SGC)”的建成。然而,2018年建成也不过能获得160亿立方米阿塞拜疆天然气而已,基本希腊保加利亚意大利分一分就没了,和西北的老欧洲国家没什么关系。工期还不尽如人意,传说中联通土库曼斯坦的管道还停在脑子里。相比雷厉风行的熟练工俄罗斯,光北溪-2就550亿立方米,而且直接对接德国的北溪-1的终点格赖夫斯瓦尔德,德国受益最大,诱惑实在太大。但俄罗斯同样担心外部的天然气供应冲击自己的主导地位,因此一定要抢在SGC扩建,还有同样停在脑子里的撒哈拉管道开建之前进一步扩大优势,把竞争对手拒之门外。需知现在全球能源总体格局是供大于求,卖油气的国家找个又好又稳定的买家难上加难,欧盟这种优质客户自然是俄罗斯的重点保护对象。

3、老欧洲国家与新欧洲国家对欧盟共同能源市场理解的矛盾

共同能源市场好不好?好,当然好。但这个市场谁有多大话语权,这是值得讨论的点。是扩大版的德国能源市场?还是其他什么?新欧洲国家总体政治经济实力远弱于老欧洲国家,但借着管道过境国的地位,也有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才有底气与老欧洲讨价还价,借着老欧洲的能源需求提条件。但看看北溪-2的路线,直接从波罗的海穿过来,丹麦瑞典这些老朋友比东欧那群说话好听多了,不用再看东欧国家脸色。更重要的是,一旦建成,全欧洲最重要的天然气节点就变成了德国,接下来就不是德国要受波兰等国影响,而是波兰等国想要稳定供气和合适配额得跟德国谈。这样一来,欧洲共同能源市场中德国就成了绝对的主导国,整个中东欧的天然气供应都受到德国的控制,那么这个共同能源市场,就真的姓德了。所以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配合美国全力反对北溪-2。

4、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能源政治自主性矛盾

欧盟经济发达,但命门就在能源缺乏,能源过度依赖中东和俄罗斯,依赖到过半的天然气和24%的石油来自俄罗斯。但与此同时,政治上还极大受制于美国。在能源问题上矛盾就出现了:如果美国和俄罗斯关系不好,甚至和沙特都关系疏远了,那么能源政策到底该怎么制定?偏向哪边?欧盟选择了现实的考虑,要满足实际天然气需要,而且欧盟与俄气合作数十年,俄气对欧盟的反垄断等规则也大体遵守,显然是个好的合作伙伴。美国的LNG确实产量巨大,但成本过高,还喜欢对欧盟能源政策指手画脚,再听美国的跟俄罗斯疏远能源关系,下一步连卡塔尔的天然气都要因为美土关系冷淡不好买,那不就只能买美国产吗?何况懂王的信用是个笑话,这几年下来没人敢信懂王的承诺。因此为了维护能源政策的自主性,德国等老欧洲国家不惜承受制裁也一定要修通北溪-2,把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算以后要买美国LNG,也有更多谈判筹码。而美国则要想办法控制欧盟的能源政策走向,配合美国遏制俄罗斯以及很可能的未来遏制土耳其-卡塔尔联盟的政策,同时多多购买美国LNG。

5、乌克兰与新欧洲国家 和 俄罗斯与老欧洲国家的权力矛盾

俄罗斯虽然是世界军事强国,但想要学冷战饮马大西洋那是不可能了。不过——搞乌克兰还是绰绰有余。直接面临俄罗斯军事威胁的乌克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包括波兰、波罗的海国家等仍然对俄罗斯武力十分恐惧。尤其是东欧国家看着《明斯克协议》,意识到老欧洲国家既然可以随便卖乌克兰,那么就算因为北约限制不好直接卖他们,也很可能与俄罗斯妥协。这些国家手里的牌不多也不大,但天然气过境国地位是为数不多能威胁到德国的有效牌。同时,过境费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近几年由于乌克兰危机,途径乌克兰的管道输气量已经少了一截,北溪-2还没完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新协议中,输气量已经打了对折。这种安全焦虑也导致这些国家欢迎美国干预,为美国提供支持。

北溪-2是“德盟”的重要一步,想想已经在工业、金融等很多方面主导欧盟,政治和安全议题上德法之间的矛盾也呈缓和态势,如果能源权力也被德国控制,那么说欧盟是德盟或德法盟几乎毫无问题。德国与俄罗斯不存在什么不可化解的重大矛盾,但从安全和能源角度都有强烈的与俄罗斯合作的动机。北溪-2是新欧洲国家联合美国对德国等老欧洲国家发难的一次集中体现。但美国后知后觉,让北溪-2基本木已成舟。未来“断气危机”主角可能会发生变化,没准会出现德国以断气威胁波兰服从欧盟政策的事件。

补充一点天然气相关知识供参考:

北美的“页岩气革命”迄今为止在技术上很成功,商业上也很有前途。页岩气说白了还是天然气,不过是“非传统油气资源”,谈不上新能源。别看现在页岩气行业被超低能源价格压得半死不活,但页岩气和页岩油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们共同为油价气价划定了上限,无论是成本还是产量,都让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被压住,传统油气价格几乎不可能再出现08年那种一飞冲天的价格。

中国页岩气资源全球第一,但要命的是现有的成熟技术开采页岩气需要很多水,偏偏页岩气丰富的西北地区缺水。所以目前主要就四川等水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开采。如果未来能有技术突破,那么中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可以明显改善。(我一直都反对盲目煤改气,现在煤炭相关清洁技术很成熟,中国煤炭储量又足够大,为什么要选择改掉去依赖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而不是大力推广中国的清洁煤炭技术?)

user avatar

我来讲点实话吧。

实话就是,页岩气这个技术根本不成熟,跟正常油气开采方法比,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开采不了几年就没多少气了,成本会急剧上升。

当然,如果国际上天然气资源不多了,用这玩意凑合凑合也没什么不对。

可是目前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低廉,供货充足,正常情况下这个技术不可能大规模应用的。

但时代变了,在现在这个时代,只要ppt做的好,投资绝对不会少。其实这也不能叫骗,也就是在投资者面前扬长避短而已。

钱都投了,气也采了,价格太高卖不出去,眼看着要亏了,怎么办?投资者也不是没办法,忽悠别人接盘呗。

换了几拨接盘侠之后,终于没有傻子来接了。那就只好改变外部条件了,比如福岛炸了,各国大量叫停核电,国际市场天然气需求大增。

比如乌克兰跟俄罗斯翻脸,掐断欧洲供气,欧洲各国只好增加从其他地方的进口量,国际市场天然气需求又大增。

北溪二眼看要建好了,美国又来插一脚,叫嚣制裁所有参与国,说不定还能大增一次。

我想看看,这戏资本家还能唱几出,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希望页岩气的泡沫破了的时候,最大的股东不是中国银行。

user avatar

我感觉美国有点糊涂。

制裁的意思是你不能用我的货币(结算),不能用我的服务,不能进入我的生态圈。隔离致死。

但是在它制裁中伊俄的过程中,一个脱离美元的平台已经在逐渐成型了。有资源,有能源,有工业,有科技,有市场。

每当美国制裁一个国家的时候,那些不想死企业和国家就会进入这个被制裁平台谋生,然后丰富这个平台的内容,充实其血肉。

所以这个制裁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啊,如果这个被制裁的平台超过了世界的50%,那美国再制裁别人不就等于孤立自己了吗。

所以现在美国有种把德国,甚至是欧盟送进这个制裁平台,就是大大加速这个进程了。

你信用卡还有500块额度,敢一次性给川普刷200吗?后面总统他不是人了?

~~~~~~

最后应该就是博弈而已,美国当初没拆掉北溪1,就是跟毛子妥协了。没道理初一不做15做了。

这次八成是给美国财阀找点收过路费的机会,省的他们一天到晚给闹事的黑人送钱送弹药。

user avatar

这肯定是德国的体制问题

user avatar



美国最近的外交真的是近似疯狂了,制裁自己国内的企业不说,连别国的企业也要插上一脚,二话不说,就是制裁!制裁!制裁!


看来特朗普最近对于自己的处境有点焦躁,借酒消愁,愁更愁!甚至还有点上头了!开始四处树敌,推行霸权!


这不7月15日,蓬佩奥警告要对德国等欧洲国家中参与了“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投资建设的企业进行新的制裁,要求参与的公司立即撤出,否则后果自负。


以下是胖蓬放出的狠话:


让我说清楚一点,这不是商业项目,这是克里姆林宫让欧洲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关键手段……这是对企业的一个明确警告,帮助扩大俄罗斯影响力的恶意项目,都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把美国逼到了角落,采取了实质性行动的话,那么最少有120家德国等欧洲公司将遭遇制裁。

其实美国对北溪项目早就惦记着了,比如去年瑞士的管道公司——Allseas,就因为美国的制裁吓得跑路,丢下了一堆烂摊子,没办法俄罗斯只能让自己国内的企业接手最后几百公里的施工。

但是美国可曾想起德国可是欧盟的核心,如果真的落实强制制裁德国,那德国不是可以名正言顺的跟俄罗斯搞关系了!在顺藤摸瓜,基于中俄关系,中国就又多了一位小伙伴了!


前两天,王毅还跟俄罗斯外交部长通了电话,在电话里直接说美国已经失去了“理智、道德和信用”。





而俄罗斯最近正受“北溪二号”制裁困扰,前些日子也是直接表示,当前跟美国的关系处于历史低点。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段通话可以理解为中国和俄罗斯正在互相寻求支持,共同对抗美国。


聊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对“北溪二号”的了解还不够,下面我们就简单说一说。


既然有北溪二号,那肯定也有北溪一号。没错,北溪项目是一条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两条管道平行,2011年北溪一号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而北溪二号已完工90%。





再来说说为什么要修这条管道呢?


原因是欧盟国家虽然实力强劲,但是也有一个重要问题——能源匮乏,高度依赖进口能源。30.3%的石油、38.8%的煤炭等固体化石燃料、39.8%的天然气都来自于俄罗斯。


在北溪项目出台之前,俄罗斯通往欧洲的油气管道主要有六条,全都是陆地管道,所以一出国就会分别先经过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送往欧盟。





想要经过我的领土是不是要交税,好!然后乌克兰等国每年都能从中捞到一笔不小的金额,粗俗一点的也就是过路费。


毕竟是经过别国的领土,虽然每年都会交上不菲的过路费,但是筹码还是被别人握在手里,你俄罗斯如果惹我乌克兰不开心了那你的气就别想从我的地盘出去。

双方的“斗气”,最终受害者还是欧盟,一有“断气”争斗,欧盟的天然气供给比例就会下降。比如,奥地利减少了三分之一;波兰减少了14%;匈牙利减少了25%;克罗地亚减少了33%;斯洛伐克减少了40%。

本来欧洲的冬天就冷,你这一“斗气”,大家跟着一起哆嗦,实在有点招架不住。而且德国还是这段管路的末端,别提有多心酸了。


更何况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也是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俄罗斯就靠这口吃饭了,怎么能跟你这闹小孩子脾气呢。所以俄罗斯必然要摆脱油气管道对乌克兰的依赖。


04年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05年俄罗斯就跟德国谈好修一条直通德国的天然气管道,所以就有了北溪一号。


2011年北溪一号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但是巧的是同年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怕死的德国人当即决定废弃所有的核电站,依赖比较安全的天然气。那么问题就又来了?单单靠一条天然气管路来供给根本就不够用。

于是第二年,北溪二号就被提上了日程。两条管道合计每年向欧盟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比于之前简直翻倍了,给俄罗斯的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但是这明显就对美国不利啊!

首先,你加大力度从俄罗斯进口能源,那我美国的能源怎么办?美国现在也是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出口大国啊!德国的这个做法在美国眼里就是在助长敌风。


其次,整个欧洲都开始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后,美国在欧盟的威信必然会有所下降,那么世界霸主的地位就会被动摇,这是美国坚决不允许的!


还有一个次重点,俄罗斯和德国直接交易必然不会使用美元,那么美元在今后的国际市场就会受到威胁,甚至影响到美国未来的金融状况,这也是美国坚决不允许的!


所以当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的当天,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放出了狠话,这时间点是相当的微妙!


当然,欧盟对此明确表示反对。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表示蓬佩奥的行为是恶意竞争的政治施压。她认为,这一威胁彰显了美国体制的虚弱,除了武力方式再无其他手段。

以下来自于扎哈罗娃一贯的“话风”,她说:

我们注意到华盛顿已令人称奇的固执,继续向世界证明一个定律,即除了制裁外,华盛顿在国际议程上也没有其他事可干。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的梅德韦杰夫也表示说,不管我们的美国朋友如何哼哼唧唧,“北溪-2”项目必将完成。

德国当然也表示很生气,你现在制裁都搞到昔日的盟友身上了,简直是在践踏我们的主权。对于美国的制裁威胁,德国外长马斯回应:美方在声明中提到的措施,也威胁对欧洲企业实施制裁,美国政府无视欧洲自主选择如何获取能源的权利和主权。欧洲的能源政策应由欧洲制定,而非华盛顿。我们拒绝域外制裁。




在村夫看来,俄罗斯和德国的态度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北溪二号干下去!

第一,项目已经完成了90%,如果因为美国的制裁就废弃这段管路那么前期投进去的95亿欧元将付储东流,这个费用是俄罗斯和德国各出一半的,而且之后如果双方还有其他的合作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美国尽干些损人利己的卑鄙事,比如动不动就要求缴纳更多的军费、动不动就来场贸易战、动不动就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严重影响了各国的利益,如果再借此煽动乌克兰或者其他国家同俄罗斯发生冲突,那么估计又要发生一场断气危机。



第三,美国到处推销自己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但是卖出的价格却很高。主要原因还是距离劣势,再加上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真的想抱一抱美国的大腿都难。



最后一点,普京和默克尔的私人关系一直很好,没有语言沟通障碍,共同话题也多,请原地给我在一起。









看看看看,这还不在一起,我都想磕这对CP了。

前方高能!我们再来看看默克尔跟特朗普。








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默克尔那副深仇大恨的面部神情,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总结:


美国如果再这样步步紧逼,不择手段,那么德国人可能会想起当初的那段历史:


当纳粹屠杀共产党人时,我们没有说话,因我们不是共产党人;

当纳粹屠杀犹太人时,我们没有说话,因我们不是犹太人;

当纳粹屠杀天主教徒时,我们没有说话,因我们是新教徒;

当纳粹屠杀工会成员时,我们也没有说话,因我们不是工会成员;

当纳粹最后向我们杀来时,已无人能为我们说话了……

至少现在看来德国还没有失去理智,记得默克尔说过这么一句话:“美国已经靠不住了,以后欧洲就靠欧洲人自己了。”相信德国在对华问题上会有不一样的立场,而且德国有整个欧盟为他撑腰,毕竟天无绝人之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俄罗斯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如果你敢动我,那我就敢拿我手里的牌出来捣乱,反正战斗民族都是不怕死的主,只怕美国吵得不够凶。

所以说现在已经不是美国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得罪越多的人,结果只是让这些人聚集到一起,力量越来越壮大,到时候美国怕不是要凉凉了。

还是那句话:“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

想必接下来的节目会很精彩,让我们敬请期待!

本文来源于“是村夫”公众号,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