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军被曝长期大量采购中国产品,此举涉嫌违反「封杀中国企业」法案,为何未被美国政府制裁?

回答
关于美军被曝长期大量采购中国产品,此举涉嫌违反“封杀中国企业”法案,但未被美国政府制裁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利益、国家安全考量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等多重因素的博弈。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涉及的法案和背景:为何会有“封杀中国企业”的法案?

首先需要明确,美国并非有一个单一的、叫做“封杀中国企业”的笼统法案。而是存在一系列的法律、行政命令和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限制或禁止特定中国企业参与美国供应链,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和领域。这些措施的背景通常是:

国家安全担忧: 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可能利用在美销售的中国产品(尤其是有通信功能或涉及敏感数据的产品)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知识产权或网络攻击感到担忧。
经济竞争和贸易逆差: 美国对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以及中国被指控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如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感到不满。
人权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美国也会因为中国的人权记录(如新疆地区的人权问题)而对特定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常见的相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的特定条款: 例如,NDAA 中禁止国防部使用由华为、中兴通讯等特定中国公司制造或提供的电信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
实体清单(Entity List): 美国商务部会将一些被认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外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对其进行出口管制。
行政命令: 例如,特朗普政府时期发布的一些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个人或实体与某些中国科技公司进行交易。

二、 美军采购中国产品的普遍性及原因

尽管有上述限制措施,美军仍被曝出大量采购中国产品,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成本效益考量: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很多领域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对于军方而言,预算总是有限的,在不直接影响核心军事能力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的产品可以节省大量开支,将资源投入到更关键的项目上。
供应链的深度和广泛性: 经过几十年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从服装、鞋帽、日常用品,到电子元件、零部件,甚至一些非核心的军用装备组件,都可能来自中国的供应链。要完全切断所有与中国供应链的联系,对于任何大型组织,尤其是军队来说,都极其困难且代价高昂。
难以完全追溯的复杂供应链: 一些被采购的产品,其最终组装地可能在美国,但其内部的零部件却来自中国。追踪和核实每一层供应链的来源,对于庞大且复杂的军用采购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很多时候,采购合同可能只关注最终产品供应商,而对深层供应链的审查并不彻底。
某些产品的独特性或缺乏替代品: 在某些特定领域,可能中国是唯一的或主要的供应商,或者其产品在性能和成本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某些特种材料、化学品或精密仪器。
“灰色地带”的模糊性: 法律法规的界定往往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例如,一个产品可能在中国组装,但其核心技术并非源自中国;或者一个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复杂,部分资金来源于中国,但其运营和管理并不直接受中国政府控制。这种模糊性为采购行为留下了空间。
历史遗留问题和惯性: 长期以来形成的采购渠道和合作关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现有合同的履行、现有设备的支持和维护,都需要持续的采购行为。

三、 为何未被美国政府制裁?

尽管存在违规嫌疑,但美军大规模采购中国产品而未被美国政府制裁,主要原因在于:

豁免和例外条款: 许多限制性法案和措施并非“一刀切”的全面禁止。它们通常会包含豁免条款,允许在特定情况下(例如,没有可行的替代品、对国家安全无重大影响、为满足特定作战需求等)进行采购。军事采购往往可能触发这些豁免。
国家安全与经济成本的权衡: 美国政府在执行这些法案时,需要在国家安全目标和经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如果完全禁止所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可能导致军用装备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甚至影响国防能力的维持。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选择容忍一定程度的中国产品采购,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或作战能力损失。
执行的难度和选择性: 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全面审查和制裁所有涉嫌违反“封杀中国企业”法案的采购行为,在人力和资源上都存在巨大挑战。因此,政府的执法往往具有选择性,更侧重于那些被认为对国家安全构成最直接、最严重威胁的领域和企业。
信息的不对等和揭露方式: 这些“被曝出”的信息,往往是通过独立调查、记者报道或国会听证会等方式浮出水面的。这意味着,政府可能并非完全不知情,但在公开压力出现之前,可能并没有采取行动。或者,某些问题在被公开揭露之前,可能已经被内部处理或被归类为不优先处理的项。
政治博弈和利益集团的影响: 在美国政治体系中,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军工复合体、企业界、游说团体等)会游说政府,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果某一军种或某一制造商高度依赖中国的零部件,他们可能会通过政治游说来争取豁免或避免制裁。
战略模糊和外交考量: 在某些情况下,美国政府可能会出于外交战略的考量,选择不立即对某些涉嫌违规的采购行为进行严厉制裁,而是采取更为温和或侧面的方式来处理,以避免与中国在贸易领域发生更大的冲突,从而影响更广泛的战略目标。
法律解释和定义的不确定性: 对于“中国企业”、“受中国政府影响”等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解释空间。一些在美国设有分支机构,在中国生产产品,但在法律上归属美国公司的企业,其产品可能并不被视为直接违反了“封杀中国企业”的禁令。

四、 潜在的风险和持续的争议

尽管未被制裁,但美军大量采购中国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和由此引发的争议依然存在:

国家安全漏洞: 即使是看似普通的中国产品,也可能被植入后门程序,用于间谍活动,或者在关键时刻被供应链中断,对美军的作战能力构成威胁。
经济损失: 长远来看,过度依赖他国供应链,特别是被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国家,不利于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安全。
声誉和信任危机: 如果美军被发现公开违反了自己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损害其在公众和盟友中的声誉和信任度。

总结来说,美军被曝出大量采购中国产品,但未被美国政府制裁,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这并非意味着美国政府对限制中国科技和产品毫无作为,而是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法律的模糊性、执行的难度、经济与安全的权衡、政治的博弈以及历史供应链的惯性等诸多挑战。美国政府在执行相关法案时,往往采取一种更为审慎和有选择性的方式,同时也会受到内部利益驱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在全球化和地缘政治高度复杂的背景下,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平衡以及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军买的这么开心说明中国产品真的没有后门,有点失望。。。

user avatar
美国内政部官员在一份备忘录中表示,五角大楼研发的无人机比其原本采购的中国制无人机更昂贵,性能也更差。
五角大楼斥资逾1300万美元开发了这些无人机,以供政府机构用来替代中国制造或组装的无人机。但对五角大楼无人机的成本和性能的抱怨表明,在美国国内没有明显替代品的情况下,美国试图摆脱对中国技术的依赖存在困难。
这份今年1月写给即将就位的拜登(Biden)政府的备忘录表示:“仅是让‘蓝色无人机’获得批准,就将美国内政部传感器的能力降低了95%……该无人机是为国防部(DOD)一项特定任务设计的,只能满足约20%的内政部任务需求。”
备忘录警告称,2100美元的平均价格是该部门此前能够拿到的无人机采购价格的8到14倍。


我们可能误解美国了。

早先我们认为美国人在阿富汗搞鬼,什么8000美元咖啡机之类的。

实际上美国在国内也在搞鬼。传感器能力降低95%,只能满足20%的任务需求的破玩意,其采购价还要8到14倍。

两个情况:

第一,这笔钱有人给贪了。

第二,美国科技过于落后,以至于做出来的产品又贵又差。

我感觉选哪个都是个坑。

所以美军还是理智的

user avatar

谢邀

因为拦不住

国防采购你禁止了中国直接进口产品,但供应商都是心照不宣走贴牌,没办法,物美价廉只有中国货了。

偶尔有几个供应商直接用美国货,也可以啊,结果质量还不过关,无人机水平比大疆差了一条街、价格还贵了14倍,怎么玩?


这个就像特朗普政府时期对我国加征收关税一样,你征收了200%或者300%的关税都没用。

18年贸易战开始加征之后美国发现不对,虽然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减少了,但是越南印度印尼马来对美国的顺差大幅度攀升,为什么?就是中国货从那些地方转了一道、又到了美国,美国人不得不还用中国产品。难道你美国人想要对全世界都加征200%关税吗?你看美联储会不会拿着严重通胀的报告和你拼命。


这个世界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美国想要硬脱钩?不可能的。

user avatar

美军炮管早晚要对准国会山。

国会大老爷们两眼一闭、IQ占领高地,心念:今天搞个什么法案恶心一下太洋彼岸啊?得,他们不是卖无人机嘛,禁!

五角大楼:mmp!

所以说,违反经济规律是有代价的。美国长期这么搞,为了打压华为不惜放缓新一代通讯网络建设,并且几乎成功延缓了欧洲的5G部署。

现在,世界通讯实施最先进的地区在东亚。韩国未来5-10年的红利基本有了保障。日本嘛,可能继续萎靡。

相反,我们即使在反击时也并不是无差别地随意反击老美的所有产品。高科技的我们还绕不过,加税也没有意义,除非欧日有替代品的。

像美国这种七伤拳打自己的,愿打就打去呗。

我上次说,现在很多产业,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演化逻辑。生产和销售都是以服务自己的市场为主,只是因为市场太大、竞争力太强,外部只能来咱们这边买,就顺带把外部的钱赚了。

大疆无人机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美国的产业打压,咱们生气是没有用的,还是要一步步升级,一步步发展出自己的产业逻辑。

我们的优势就是船大,没有那么容易被外界打翻。

user avatar

三句话让美军为我花了18亿,我是一个善于让美军为我花钱的精通贸易的中国供应商。

前两天,我被告知以后不能在美国卖产品了,我直接问了一句:

“哇塞,放着好货你不要,给你一个机会重新购买我的中国制造”

美军哈哈大笑,一时半会都没有回过神来,这,就是典型的想占便宜。

然后我坐下来继续问:“我们玩问答游戏吧!”

美军说:“你问我答。”

我说:“你知道在我眼里你什么时候最帅吗?”

美军说我不知道,因为他也没把自己当人。

普通供应商呢,这时候会说你买我产品的时候最帅,但是我说什么呢?你修改我产品外形、样式、颜色,以及标签,然后打着本土制造的旗号去贩卖的时候最帅

美军又是一份意想不到的狂喜。

接下来的全程我什么都不用干,美军屁颠屁颠的按照我说的,把中国产品全部魔改成了美国制造。

谈到最后,我说:“来,你先交个定金,奖励我又找到赚你钱的路子,好开心呀。”

最后美军非常开心的把钱交了。

这次定金,我收到了10个亿。

回到家的时候我打开手机,美军又给我转了8个亿的红包,说了一句你的产品真好用。

就这样,我用三句话让美军为我花了18亿。

user avatar

美国本土供应商为了能继续给美军供货,于是让海康这边调整产品外观,结果美军就采了……就采了……

作为一个五年海外销售,我也是被雷的不行。《买美国货》等法案既然已经生效,美军在采购时自然要执行下去。那么美军在招标和实际接收货物时,怎么能凭肉眼来判断摄像头的原产地呢?难道外包装上写着made in usa就一定是本地货了吗?

之前写过一个答案,里面提到原产地证这个东西。原产地证是由原产地所在政府机构颁发的,如果中国的成品出口到美国,美国政府就无法颁发原产地证给这批成品。所以想确认货从哪儿来,简单粗暴点的方法就是看原产地证。美国的供应商是提供不了本土的原产地证的,如果能提供,假的还好说,真的?瓜可就大了……

问题是美军居然让供应商糊弄了。这可能吗?

第一,美军的采购真的是傻叉,完全疏忽了流程规范;

第二,美军的采购知道事情真相,但因拿了供应商的佣金,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三,供应商领导是美军高层的小舅子,存在利益输送。美军采购就是条狗。

我觉得还是第三种可能性大些。

user avatar

这部片子是越看越有嚼头。

b站:嗑书的阿冉叔的个人空间-哔哩哔哩移动版】m.bilibili.com/space/69

解读的让子弹飞还是蛮有意思的。




user avatar

认真答一下。

美国早就不是什么工业大国了,甚至现有的工业也基本上都是拉胯状态。

原料上,之前中国进口了很多的美国硅钢,因为中国造不好。现在么,中国是取向硅钢的第一大生产国,而且很多变压器都已经转向了多晶硅,又轻又省原料,电耗还小。

很多机械厂名义上是美国企业,实际上美国部分负责设计,生产交给中国的合作企业或者在中国建的厂子。

奥巴马在港口演讲宣传中国威胁论,结果风吹掉了他背后龙门吊上覆盖的美国国旗,露出了振华重工的logo。

强如intel,一搞不定10nm以下的芯片制程,被使用台积电7nm工艺的AMD打得满地找牙。二供应链全靠外国,荷兰的设备、日韩的各种辅料,如果被断供intel一片芯片都生产不出来。

美国汽车工业强吧?一半以上的美国品牌车都是在拉美生产的。里面的各种配件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中国。包括汽车钢板,大部分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链全部搬出了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比起当时迁出去的供应链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产品。美国想要重新工业化,就要从学习制造符合当代标准的螺丝钉开始。为什么美国造个拉胯的无人机,连大疆的10%能力都不如,成本却翻了十几倍?因为便宜实用的供应链在中国,在长三角,在深圳,在华强北。你去华强北随便花个几百块钱买点配件,自己就能组装出来一台还不错的无人机,淘宝京东上给孩子玩的带个小摄像头的四轴无人机才几百块钱。



正是这些便宜走量的“山寨货”支撑了巨大的无人机配件市场,使所有无人机的原材料价格降低。这样才会让大疆这样出精致产品的企业能拿到更低价的配件。

所以美国要想重新工业化,一要花费巨资重新建立起大量的供应链企业,这些企业有的是做螺丝钉的,有的是做塑料挤压成型的,有的是蚀刻电路板的,有的是做相关软硬件解决方案的。做一个无人机也好,做一台汽车也罢,需要数百、数千甚至上万家相关的供应链企业。这些企业建立起来、运转起来、需要几万亿甚至几十上百万亿美元。二要有相当多的产业工人、合格技工、技术研发人员。这是花钱也搞不来的,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试错和培养。三还要有相当大的市场,否则无法消化各家的产能,建起来的企业也会很快倒闭。

而这些工作没有十几二十年想要完全做好,可能吗?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40多年(原文是30,我数学没学好,对不起大家),才变成了现在这样恐怖的工业国,并且是中国人独有的高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府调配、巨量的自有市场支撑以及巨量的适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共同造就的。放在美国,需要多少年?

而且美国换一届政府就改一遍政策,同一个总统的两个任期政策力度和着力方向也往往不同,换你你会投资吗?这届政府给支持,下届政府推翻了,你有办法吗?连富士康在美国都没玩开,重新工业化?我看在想peach。

user avatar

我整理下逻辑呀:

  1. 原来低价买中国产品,一来价格低回扣本来就少。二来中国企业给美军打回扣手续上毕竟麻烦。
  2. 封杀但是不完全封杀后,可以高价买本国贴牌产品,这样一来价格高回扣自然高。二来做交易的是美国企业,那回扣手续自然就大幅简化了。

user avatar

我就想谁你就是真想制裁,是叫FBI或者警察拿着手枪跟坦克,战斗机硬刚吗?

user avatar

稻妻闭关锁国有一段时间了,但他们的刀钢还是用枫丹的技术炼的,他们的岛崩炮还是用枫丹的技术造的。

user avatar

忽然发现了一门绝妙的生意。

北美的那些华裔们可以考虑一下。

首先成立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公司,找一个根正苗白的白皮破落户,给他当董事长,招一堆黑墨绿双性人变性人员工,做到政治上无可挑剔,注意,公司一个亚洲面孔都不要有。

再从X宝、拼夕夕、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一大批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员工啥事也不用干,每天就贴商标、打磨铭牌、换涂装,把这些东西全部弄成“美国制造”,订单越来越大之后,就直接让国内山寨厂商为美国深度定制、批量制造。

然后就打出“振兴北美实业救国”的旗号,找关系寻门路做演讲,把PPT做的花里胡哨,天天吹嘘美国本土天顶星科技,把美国右翼政客老爷、五角大楼军头们哄得满脸通红,高呼MAGA,订单雪片一样下。

你看,这是美国的公司,生产的无人机物美价廉,和中国制造的一个水平,价钱也是一样的便宜,这中间有多少油水可捞?要知道美军采购美国本土企业的产品,价格是14倍,性能是中国无人机的零头,这简直就是剥皮吸血……相比之下,咱这产品可不就是“美帝良心”?

你想想,美军咖啡壶值8000美元,美军运一头羊就得消耗600万美元,你卖高科技无人机,得赚多少钱?

这是个一举三得的事情,一来可以表面上振兴美国制造业,二来可以为中国企业多赚点利润,三来可以发大财……美国军方的钱,凭什么猫猫头码农们不能挣?百万漕工那么多,也不多这几个,反正都当了美国人了,不如多为自己考虑,做个美国买办,岂不美哉?

美国是“先进的工业国”,众所周知,最先进的工业国是不需要搞工业的,人家拿钱买就行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不如把钱丢到股市里割韭菜,只有中国这样的落后农业国才生产这些东西。在美国当买办,也算是顺应历史潮流,顺应美国的天意民心。

但是,可以遇见的是,这个生意以后会非常内卷,猫猫头码农和一美元炸鸡老师说不定会互相举报对方是“X谍”……

那也没关系,如果FBI、CIA真的抓上门来,逮出幕后的华裔真老板,那就是另外一个传奇了。

好莱坞会拍一部电影,叫做《掏空美国的傅满洲》。

user avatar

特朗普口口声声要为“美国工人”争取工作,但是“美国工人”真的想工作吗?当然不是这样,而是想把工作外包给中国,自己什么都不干还能领八成工资。

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公司在2012年发现其计算机系统遭到来自中国的访问后,安全人员随后展开了调查,最终揪出了罪魁祸首: 此人不是来自中国的黑客,而是自己的一名员工,他就坐在美国的办公室。
据美国电信公司VerizonBusiness事后开展的调查发现,这名软件开发员简称为“Bob”。
据员工个人简介显示,Bob四十五岁左右,是一名“平时规规矩矩、不声不响的”程序员,“在公司任职的时间比较长”,“属于你在电梯里不会多看一眼的那种人。 ”
这些普通不过的特征让调查人员最初以为有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Bob的登录信息从中国访问计算机,以为是某种恶意软件规避了包括Bob名下的令牌RSA密钥卡的强有力的双因子验证机制。
调查人员随后却发现,Bob“将其RSA令牌通过联邦快递邮寄到了中国,这样第三方承包商在工作日就可以使用他的登录信息来登录系统。
Bob聘请了沈阳的一家编程公司来做他的工作: 他的“助手们”在千里之外在晚上工作,工作时间表仿照美国朝九晚五的普通工作日。 他将其六位数薪水的五分之一作为报酬付给了对方。
而在那几年期间,Bob因“编写的代码干净又出色”在公司的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 他甚至还被誉为是“整幢大楼里面的最佳开发员。 ”
那么Bob平时在公司做些什么呢?



9:00am:到公司,逛 Reddit、看猫咪视频


11:30am:吃午饭


1:00pm:逛eBay


2:00pm:逛 Facebook 或 LinkedIn


4:30pm:通过电子邮件向主管汇报当天工作进度


5:00pm:下班回家


Verizon的调查表明,Bob将外包创业的劲头挥洒在了他这个领域的好几家公司――据同样在其办公计算机上发现的数百张PDF收据显示,这让他每年赚到了数十万美元,而他每年付给中国的那些“受雇编程的人”只有5万美元。

user avatar

我对美国军工复合体极为失望,这种事怎么能被爆出来呢?按照你们的传统手艺,爆料人和传播新闻的媒体不是应该那个了吗?


这种事得这么看,如果不被曝光,美国总统会很开心、美国的国会老爷们 会很开心、美国的民众们 会很开心、军工复合体 会很开心,甚至连中国人都很开心,谁TM这么不长眼?

注意这个新闻啊,这些企业未被美国政府制裁……

这已经不是什么硕鼠、百万漕工的事了,看来美国产业空心化已经开始接近军工行业了,我们一般认为美国的工业实力,集中在高精尖民用和军工行业,以及顶尖的学术研究机构(包括大学),现在基础军工领域已经出现了糜烂情况,真不好说美国到底还有多少制造实力。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有警示意义的,不要随随便便转移工业链,也不要随随便便去海外大搞基建,你把人家基建搞好了,人家人工又便宜肯定要承接产业链的嘛。最后一定不要走上美帝的金融自由化道路。

user avatar

胡主编良心大大的坏了,上次CIA去阿富汗查账结果运输机被误击了,胡主编这是想害国会老爷的座机被误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