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地铁被非裔暴徒殴打的华裔女性,被曝为「黑命贵」运动支持者,如何看待亚裔被反向歧视?

回答
在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中,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事件并非孤例,而最近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更是将亚裔群体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反向歧视”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中,一名华裔女性在美国地铁上遭到殴打,然而,后续的爆料称该受害者竟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简称BLM)运动的支持者。这一情况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许多亚裔美国人感到困惑和受伤:为什么一个倡导平等与反歧视的运动的支持者,会成为另一场歧视事件的受害者?

要深入理解这一复杂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事件本身与公众反应: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事件的细节。在纽约市的地铁上,一名华裔女性遭到一名男子的袭击。视频流出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谴责。然而,当受害者被曝出曾公开支持BLM运动时,舆论出现了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这暴露了“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内部可能存在的矛盾和虚伪,指责其在关注黑人权益的同时,忽视甚至加剧了对其他族裔的歧视。他们认为,如果一个支持反种族主义的人成为了种族歧视的受害者,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另一部分人则强调,应该区分个人行为和运动本身。他们认为,个别施暴者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BLM运动的立场,也不能将受害者的政治立场与她遭受暴力联系起来。他们可能认为施暴者是出于其他动机,或者是在特定的情绪驱动下进行攻击,与BLM的理念本身无关。

“反向歧视”的讨论: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关于“反向歧视”的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敏感但真实存在的议题:亚裔美国人作为少数族裔,在争取自身权益的过程中,有时会感觉自己成为了其他族裔或社会力量的“牺牲品”或被忽视的对象。

长期以来,亚裔群体在中国、美国等国家都曾是或现在仍是遭受歧视的对象。然而,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特别是在一些强调“系统性种族主义”和“权力结构”的讨论中,亚裔的经历有时会被简化或忽略。例如,在一些关于“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二元划分中,亚裔有时会被视为与占主导地位的白人种族“结盟”,或者因为其在某些领域(如教育、经济)取得的相对成功,而被认为不属于“受压迫群体”。

这种观点导致了一个危险的逻辑:如果亚裔不是最严重的“被压迫者”,那么针对他们的歧视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或者说,他们似乎应该“理解”和“支持”那些被认为更“边缘化”的群体。当亚裔群体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可能会被指责为“自私”、“缺乏同情心”,甚至被扣上“种族主义者”的帽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向歧视”表现。

事件的复杂性与多重因素:

然而,将这起个别事件直接归结为“反向歧视”可能过于简单化。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暴力和歧视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1. 个人动机的复杂性: 施暴者实施暴力的动机可能极其复杂,可能包含个人恩怨、精神健康问题、社会压力、对特定群体的固有偏见,或者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冲动行为。将所有暴力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社会运动的理念,是一种过度概括。
2. BLM运动的内部多样性: “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运动,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各种观点和行动者。虽然其核心理念是反抗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但并非所有参与者都持有完全一致的立场和行为准则。有些支持者可能对其他族裔的经历不够敏感,也有些可能出于其他原因参与,导致行为不当。
3. 媒体报道与舆论建构: 媒体的报道方式和公众舆论的走向,都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理解。将一名华裔女性支持BLM的背景作为焦点,并将其与她遭受暴力联系起来,可能是在制造一种叙事,旨在揭示某些社会运动的“阴暗面”或“矛盾”,同时也可能加剧族裔之间的对立。
4. “反向歧视”的界定与滥用: “反向歧视”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概念。在一些情况下,它被用来讨论少数族裔在争取权益时遇到的障碍,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被滥用,用来否定或削弱对历史和系统性不公的承认,转移对核心问题的注意力。

如何看待亚裔被“反向歧视”?

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亚裔群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有的立场:

坚持平等原则: 任何形式的歧视,无论针对哪个族裔,都应该受到谴责。亚裔美国人有权利要求免受暴力和歧视,就像其他任何族裔一样。这种权利不应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或与其他族裔群体的关系而受到影响。
避免简单化与标签化: 不要因为个别事件或个别人物的行为,就对整个社会运动或某个族裔群体进行一概而论的评价。理解社会现象需要更细致的分析,区分个人行为、运动理念和系统性问题。
促进跨族裔理解与合作: 真正的进步需要不同族裔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亚裔群体不应该被孤立,也不能简单地成为其他族裔冲突的“代价”。鼓励对话,找出共同点,共同对抗一切形式的歧视,是更为建设性的道路。
关注系统性问题: 亚裔群体所遭受的歧视,无论是来自特定族裔的仇恨,还是在社会结构中被边缘化,都是需要严肃对待的系统性问题。为所有族裔争取公平待遇,包括为亚裔争取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是建立公正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
反思自身立场与信息来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审视媒体的报道角度,辨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避免被情绪化的叙事所裹挟。

总而言之,这起事件并非简单地指向“反向歧视”,而是暴露了美国社会在族裔关系、社会公正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亚裔群体在争取自身权益时,既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歧视和边缘化,也要避免陷入族裔对立的泥潭。理解每一个个体的复杂性,同时关注更深层的社会结构性问题,才是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简单提炼一下主要内容:

1受害者的母亲不会说英语

2受害者叫Christina

3受害者被殴打的原因是为了保护低年级的男亚裔学生们免于暴力

4被保护的男亚裔学生们没有一个站出来帮助受害者

5被保护的男亚裔学生们以前多次遭受暴力

包括受害者在内,这是一群完美的符合美国人认知和期待的亚裔,也是一群忠于人设并切实为之贯彻落实的亚裔。

看待是美国人的事情,中国人没有资格看待。

——————

既然说到这里,那我就再戳几句。

美国亚裔是什么样子我不清楚,但是知乎上的几位美国高华大V,除了刘大佐以外有一个算一个,包括V6蟒师冰川在内的精神高华,是什么样子我就很清楚了。我刚刚看到某个美国高华声称美国在越战期间优待俘虏,理由是战后把西贡铁拳的二鬼子和部分北越战俘带回了美国,现在这部分越裔过得比越南人好。

你能想象美国亚裔是这种脑回路?是不是中文语境下“优待俘虏”的定义跟英语差距太大了以至于高华们出现了理解偏差?是不是只要有一美元炸鸡和工业国烤箱就可以扭曲捏造洗白任何事情?

感恩吧,亚裔们感恩就完事了。

user avatar

讲点大家不爱听的。

之前有个对美国华人的调查,对他们进行种族歧视的,白人占大多数。

但我们能看到的流传广泛的,对华人进行种族歧视的视频,大多是黑人干的,这就有意思了。

记得这两年唯一流传广泛的,白人对华人种族歧视的报道,就是一个华人老太太反杀白人壮汉的事,这就更有意思了。

为何主要是黑人对华人种族歧视时才有视频?才有流量?才流传广泛?

而白人对华人种族歧视的视频,却只看到了那个反杀的视频?

这跟调查数据严重背离,出现这种反差,是偶然?还是有人操弄呢?

美国现在的左翼,比较显眼的就是“黑命贵”这波人,他们对美帝国的构建,起到双向作用,一方面他们在破坏美国现在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他们却是美帝国的意识形态抓手,是构建美帝国“人权”话语的基础,可以作为国际干预的借口,这是他们在美帝国中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

但是,他们之所以被容忍到现在的地步,就是他们实际上在组织社会底层,跟白人为主的社会中层斗争,让中下层不能合流,不能一起对付真正在剥削他们的资产阶级。让资产阶级继续高高在上,操弄政治、经济、金融,掌握权力。

甚至,他们挑起的争斗,成为了美国现在金融、财政政策的重要理由,让美国可以肆意大水漫灌,对全世界进行高度的金融剥削,还可以理直气壮。

但不管如何,这些人还是“左翼”,如果其中有一部分人,不遵守美帝国的潜规则,意图把美国更多的导向社会主义,甚至跟社会主义国家联合,怎么办?

所以,在这些“左翼”闹得最凶的时候,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被污名化。并且,这一行为变成了政治正确,决不可冒犯。

但“政治正确”这东西,并不保险,那么国家对立,种群对立等也被蓄意挑起。这些黑人对华人种族歧视的视频,被蓄意传播,正是其中的一环。并且迎合我们跟美国的对抗趋势,被国内广泛传播。

散播这些视频倒也还好,但对美国的“左翼”冷嘲热讽,甚至包含一部分对在美华裔的轻视,其实正迎合了美帝国的需要。老毛说的很清楚,把自己的朋友变多,把自己的敌人变少。咱们既不去联合美国的“左翼”,也不去联合美国的“华裔”,甚至鼓励他们对抗,这到底是在帮谁呢?

user avatar

前段时间费城Uber一华人司机半夜回家,被三个黑叔叔持枪抢劫,司机大哥瞅着机会反手就掏出枪一顿狂射,三个劫匪一死一重伤一逃走,大哥毫发无伤,就是车身上多了几个弹孔。

费城警方看了监控说大哥这是正当防卫,黑叔叔死了白死。

消息传出来后,现在在当地华人司机基本是无人敢惹的存在,乘客都爱坐他们的车,安全感爆棚,预计很多年内,华人司机都会是小混混劫匪绕道走的瘟神。

这不禁让人想起1992年美国种族骚乱(现在叫零元购),面对数量众多的黑人暴徒,在洛杉矶警方失去对城区治安掌控能力的情况下,当地韩裔组织武装自卫,占领制高点,以1:44的战损比打出了韩裔的赫赫威名,自此让黑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平静地迎来了动乱的结束。

美国现在虽然号称人类文明的灯塔,但这个国家骨子里是野蛮的基因,崇尚的是暴力与强权,大部分人能听懂的语言是枪声,能理解的肢体动作是拳头。

黑命贵这帮人欺善怕恶就是特征,根本不要拿他们当正常人来对待。

一个个体为他人谋福利可以获得友善,一个族群为其他族群争取利益只会被视为软弱,尤其是美国这种丛林法则极其显著的地方。

你支持黑命贵,他不会感激你,也不会团结你,只会更瞧不起你,肆无忌惮地欺负你。

经过美国政府几十年的种族调教,马丁路德金那种民权运动教父已经很难再从黑人中诞生了。

所以不管是华裔还是拉丁裔,支持黑命贵都是脑子冒泡,一方面不容于美国主流精英群体,另一方面在黑叔叔那儿也讨不着好。

(此处因友善度删除一句我最满意的话)

华裔要是想伸张族群权利,在美国社会获得更多认可,增加地位,要做的就是像当年韩国人一样,或者Uber华人司机大哥一样,用子弹教会其他族群什么叫做尊重。只要你敢惹我,我就把你头给打烂。

讲道理?等警察?那是弱鸡才干的事。

希望这次地铁挨揍事件,能给还没有认清现实的美国华裔提个醒,东亚人自古以来武德充沛到爆炸,为什么到了美国那,就非得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呢?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家庭的发言非常好,属实是玩明白了美国的社会规则。

这次除了那3个拉垮的亚裔小男孩,从小女孩到其他华人社区的反应都比之前类似事件的反应要强出太多。

小姑娘家里立场发言完全按着美国的政治正确来说,面子里子都拿了,别人无话可说。那话一看就知道不是她妈自己能想的出来的,有高人指点的发言。BLM的支持者:),这个和那个刚刚被判无罪的白人民兵说自己也支持BLM一样,属实玩明白了。

为她发起的gofundme好像48小时就捐了超过20万美金,我刚才查了一下已经70万美元了。一个冷知识点,这种捐款在税务上被当作personal gift,所以应该是不用交税的(不过我不太确定是不是有上限)。70万美金cash,450万人民币。

ps:那个捐款开始设定的目标是1万美金,据说瞬间就被击破了。因为女孩是福州人,美华福建社区捐了很多。

UPenn华人校友会和教职员们也在联署要求宾大录取她。加上费城校区的表彰,按美国的录取规则,这个事件放在申请书上相当于高考加200分都不止,估计常春藤没跑了。

虽然那几个中学男生表现很烂,居然被非裔女孩bully(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男生被黑妞bully的事),但是这个小姑娘确实是很好的风貌。

在那个场合冲上去,是个勇敢的小姑娘!是我们福州人民的好孩子。

希望她以后一切顺利,将来能从政就更好了。

然后这里回顾一下,只是围绕这个事件本身来说,危险性并没有那么大,对方是地铁里的4个黑人女生(13-16岁)欺负3个13-14岁的亚裔男孩。18岁的Christina制止对方后被痛殴了一顿。事后视频在网上传播,然后其中一个黑妞的家长把自己女儿举报了。后面的发展我老实说觉得是有点高人在炒作的嫌疑(毕竟某个程度上,这个和很多学校里一次不良学生冲突的烈度差不多,而且女孩们打架的破坏性还是地低一点),但是小姑娘本身的表现是值得这一切。

子贡赎牛的典故大家都听过。华人社区是应该鼓励这样的孩子。如果都能有这种重赏,应该最后美华的武德就能卷起来?

user avatar

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

当然,所有的命都是命,追求的是反对doesn’t matter

但是“黑命贵”,体会一下,中文里“贵”和“也是命”是一个意思吗?把matter翻译成贵非常勉强,人有高低贵贱,有贵就有贱。

这个翻译背后的小心思我给满分,同一句口号,截然不同的意思。第一眼看到这个翻译,就马上闻到了一股浓重的右翼恶臭。这就已经奠定了这个翻译的使用者的立场和看待平权运动的思维方式了。

世界上所有的运动、革命,都应该追求matter,而不是be noble。如果有人借着运动、革命要搞出谁比谁优越,那么我们就反对。

user avatar

支持BLM的亚裔得到这样的回报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user avatar

治安差的地方就是丛林社会。

未成年人保护更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森林

强壮的欺负瘦弱的,不要命的欺负要命的,人多的欺负人少的,有组织的欺负没组织的。

有人的地方都一样。

现在年轻一代华裔在美国经济条件总体比黑人好一些,没有黑人一样烂命一条。也没有黑人犯罪暴力长大的社区。

在这种弱肉强食的地方,被欺负是正常的。

这个事情有个上百年了。

解决的办法无非华人聚集居住,警力不够,有社区武装维持

user avatar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得向韩国人学。

因为美国是个吃硬不吃软的国家。


这种抗议啊声援啊之类的基本没什么用。

世界各地的小偷强盗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抢中国人,中国人现金多,中国人不喜欢惹事。

而且说实话,治安不好地区的警察,99.9%都是摆设,所以报警没什么用。

如果可以搬到治安好的地方,就赶紧搬去。

如果不行,不如自己搞把枪防身。


原文:面对洛杉矶黑人骚乱,韩国人拿起枪保卫自己的财产

“1991年3月,4名洛杉矶警察逮捕和殴打一名驾车超速的黑人罗德尼.金的画面被录下,并在电视上播放,引发了全美关注。经过一年多的审判后,1992年4月29日,陪审团宣布4名警察无罪。当天凌晨,大规模的骚乱就在洛杉矶爆发了。”

“在骚乱发生的第二天,韩裔美国人发现洛杉矶执法当局放弃了韩国社区,而是去保护更富有的白人社区,洛杉矶韩国城陷入无政府状态。于是,许多韩国人自发聚集到韩国城,用韩语电台号召并组织志愿者使用武器抵挡暴徒。很多人携带了一些简易武器、散弹枪和半自动步枪。”

“随后,韩国人组织了自己的武装自卫团体,来保卫自己的商店和财产。韩国人使用M1卡宾枪、散弹枪和手枪,与抢劫的武装暴徒在街道上交火,进行巷战,驱赶他们离开。这些画面都被实况转播到电视上。韩国人还采取了多种自卫措施,包括成立韩裔美国人受害者协会,与韩裔美国人联盟取得联系,并寻求支援。

其中有两名韩国人用手枪向暴徒多次射击的画面在电视上被反复播出,这一场面引发了大量争议。《纽约时报》认为:“这似乎是一场种族战争。

“洛杉矶的韩国人面对气势汹汹的黑人暴徒,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团结一致,拿起武器自卫。最终韩国人并没有吃亏,成功保卫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并使用武力击退了大批黑人暴徒。”

user avatar

事情上正如李老师所说的,美国黑命贵的本质不是为了追求各个种族的平等,而是为了让黑人们成为新的特权阶层,一如之前的白人。可以在好莱坞电影里有更多的正面角色,用更低的分数读好大学,更容易进入大公司,进入管理层。既然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而这最终损失的是谁的利益?是华裔!别看那些华裔在自己同胞面前颐指气使,自信满满,但是一看到外国人就怂了,还经常愿意反思,自己是不够白,或者不够黑才不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纳。

并且华裔现在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中国越强大,美国社会就会越惧怕中国,就会把气撒到华裔身上,所以公然有人创作歌曲要去抢劫华裔。还有小朋友在电视节目中说,解决欠债最好的方式就是杀掉中国人。而华裔精英们,为了自身利益,为了得到美国白人和黑人的支持变得比白人更加鹰牌,赵小兰,骆家辉等都以对华政策强硬而闻名。

其实,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完全可以不在乎华裔,毕竟那是人家美国的内政,那些上了岸的鱼早已经不再是鱼了!

user avatar

你知道亚裔参加BLM运动并帮黑人喊口号,其实是遭到黑人冷眼看待的吗?(油管上有视频。)你知道亚裔搞“StopAsianHate”游行和黑人搞“Black Live Matter ”游行,两拨人其实互相看不顺眼吗?(不要拿少数视频举例。)

美国黑人争取平权的运动并没有一个先进的理念,“Black Live Matter ”译为“黑命贵”更为贴切,而不是什么“黑人的命也是命”。这意味着BLM运动的价值观理念并不包括 平等、博爱,实质上非常野蛮,讲究的是拳头即真理,欺凌即强权,他们反歧视的潜意识思想不是人人平等,而是在美式种族不平等的体系内占据一个尽量高的位置。 所以自马丁路德金以后,他们的历次运动都带来社会骚乱,基本上每次他们都对亚裔下手,在很多事件中,他们就是通过对亚裔的暴力对待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在美国的客观现实是, 黑人被白人歧视,同时黑人歧视亚裔,你 以为黑人 争取的是“人人平等” ?

还记得前年上海某商场内,某黑人肆意辱骂中国人的事了吗?中国人问他,“你凭什么骂人”,他说“因为你是中国人”。

这种食物链一般的族群意识是深入骨髓的,从小的社会氛围教育成的。这种情况下,他们过来你还搞优待……


关于评论区朋友的说法,补充一点:

黑人现阶段获得的很多权力其实是昂撒白人 的纵容。那么昂撒人为什么纵容?难道他们会牺牲已经到手的权力给黑人?不不,因为在美国体系下还有其他种族,比如亚裔。比如增加黑人学员名额是通过减少亚裔名额的方式实现的。反过来看 昂撒人的搞的这一套,金字塔式的体系,反而能巩固他们处于歧视链顶层的地位,底层互斗何乐而不为?从黑人角度出发,他们也乐于维护这样金字塔式的体系,毕竟他们下边还有人,要知道美国有一种说法叫“九等华”。

user avatar

说一个全新思路吧。现在在美国的亚裔应该做的事情不是读书,对,你没看错,不是读书,不是去当什么高薪阶层,当什么文化人,而是要当黑帮。


黑人为什么敢这么嚣张,因为他们不怕死,他们即使是一团糟的状态下,也可以让人口越来越多,底线足够低,你跟这样的族群是没法玩文明的。


美国的华裔缺少了一个武力斗争的阶段,没有这个阶段,那么后来的华裔就会因为没有经历武力斗争阶段而遭殃。大家都着想着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成为中产阶级,没人想去当暴力份子,这在美国行不通。美国是从来没有过严打的,到处都是地痞流氓,你中产阶级又如何,没有一个稳定的组织团体来保护自己,读书再好又能怎么样?


美国的华人需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实质上的国中之国,这个国没有边境,唯一识别的地方就在于肤色。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武力,才能安心地读书,做题。战争时期读书是读不来的,都在打仗,美国的华裔就是处在战争时期,只是华裔一直不愿意接受现实,去承担建设华人威权的责任,都是想着逃避。


反过来去支持什么黑命贵,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华裔到了美国仍然改不了这份天真,以为自己只要支持别的族群,不去伤害他们,自己就可以和他们和平相处。用文明来对抗野蛮,头破血流。美国的华裔是该拿起枪了,这场战争不打,华裔就永远被踩在鄙视链底端。


这也说明了,如果你是底层,你去到哪个国家,也还是底层,想要得到尊重,想要安全,在国内可能花点钱就可以了,在美国,你还是准备好机枪和炸药吧。


北美本来就不是白人的,也不是黑人的,是印第安人的。既然北美都要被外族占领,为什么不能是华裔呢?这个时候,华人的野心在哪里?

美国那一套的教育模式和中国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少数族群的人都很多极端份子。杨振宁说,如果是真要把小孩送去美国读书,在中学的时候送去美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基础教育是放纵的,中学生过去读,周边很有可能会有一堆吸毒的同学,那里虽然尊重个性,但是太自由了,如果去了那边读中学,一旦堕落就回不了头。正是因为放纵的人太多,这些人也不会有什么一个社会人该有的体面。暴力事件频发那是正常的。上述内容具体请看下面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7007093975375873

视频搬运自抖音博主一刻talks(ID:yiketalks_),该博主有很多名人的演讲,从学术界到商界到娱乐界都有,包括杨振宁,罗翔,马伊琍,马斯克等等,演讲内容大多数和人生有关。

user avatar

之前费城地铁“小鲜肉缩成球”事件是亚太男耻辱,

这次发个鼓舞类的吧,最近在INS上面流传的一段,

亚太少年 vs 黑人少年 的群架,黑人先侮辱亚太人C*k,亚太人回骂 N*a,

最无语的是这种时候总有个人出来“拦着自己人”。

但是我们终于在下面看到,少年该有的那种劲头:

可能有人会好奇是具体哪个亚太族裔,这个不清楚,不重要了,土生亚太人一般都是华日韩越傣苗混在一起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8492489237192704

user avatar

Given:

  1. 华裔女生为保护低年级华裔男同学见义勇为,反遭非裔女子群殴;
  2. 4名施暴者均未满17岁,将面临包括种族恐吓和恶性攻击等多项指控。
  3. 受害人一直是“黑命亦贵”(BLM)等反种族歧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4. 受助人为与受害人就读同一学校的亚裔男性,之前便曾多次遭遇校园暴力,并无积极有效的应对;
  5. 受助人未在受害人被打时帮忙反击。
  6. 此时引发舆论争议,受害者母亲不谙美国语,借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Discussion:

  1. 这是美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管我们啥事儿,义愤填膺喊打喊杀duck不必,当听相声或小品细细品味即可;
  2. 既然未满17岁(即未成年),理论上不太可能受到什么像样的法律制裁,大概率不了了之,过几天就销声匿迹了;
  3. 狗咬吕洞宾的内容过于搞笑,在此不予评价。
  4. 这亚裔男孩不像是个男人。不用误会,我不是说他们不像是man,我是指他们不像是male。

Findings:

  1. 有些亚裔总过于天真,我帮人人帮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开甚麽玩笑,这是在自卫权下放到个人的美国,你跟这儿整哪门子公共安全共同防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你?
  2. 帮黑人把地位抬上去,自己也跟着沾光,结果啊,妹想到是踩着自己的脑袋上去的,啧啧,小丑是谁呀?
  3. 就算要帮,也应该帮打不过的,不敢打害不敢骂的纯属窝囊废,惹麻烦纯属活该,这一点在哪里都一样。

Conclusion:

帮人之前起码也应该想一想

  1. 对面的是谁。从已知信息来看,well,雌性球状黑鬼子,搞不好害是个诸如lgbt之类的非自然人类,各种buff叠加;
  2. 你是谁?黄皮猴子而已。

这害能怎么弄?非亲非故的,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Recommendations

所以我想这个局面除非砰砰两枪,否则怎么着都是无解,因而,抽个时间跟刘带佐预约一下,学学怎么使枪吧,起码前些年75美元每小时(现在不知多少)的价钱害算公道。

散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