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为何能存在这么久?

回答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美国法律体系中一个标志性的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深刻的社会理念以及对公正和民主的持续追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运作的基石和长期生命力的原因。

首先,陪审团制度的根基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法律传统,而美国正是从那里继承了这一宝贵的遗产。在英国,陪审团的概念早在诺曼征服时期就已初露端倪,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熟。它被视为一种制衡王权、保障普通人权益的机制。当殖民者们来到北美大陆,他们也将这一制度带了过来,并在独立战争之后,将其写入了新生的美国宪法中。宪法第五修正案和第六修正案都明确保障了在刑事案件中有权获得由公正的陪审团审判的权利,而第七修正案则将其延伸到了部分民事案件。这种宪法层面的保障,为陪审团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超越了单纯的法律程序,上升到了一种基本人权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陪审团制度体现了美国建国者们对于“人民治国”这一核心理念的深刻信仰。他们不信任绝对的权力,无论是来自君主还是官僚。他们认为,由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更能代表社区的良知和价值观,也更能理解案件中涉及的社会背景和人情世故。陪审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视角,这种多样性使得判决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机械套用,更融入了活生生的社会智慧。这种“人民参与司法”的模式,不仅增强了司法判决的合法性和社会接受度,也让公民在维护正义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从而深化了公民意识和对民主制度的认同。

此外,陪审团制度在实践中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制衡”作用。在刑事案件中,陪审团有权决定被告是否有罪,而法官虽然主导程序,但最终的定罪权并不完全在他手中。这种分散权力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法官的个人偏见或滥用职权,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同样,在民事案件中,陪审团对事实的认定以及损害赔偿的裁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或强势一方的滥权行为。

陪审团的组成方式也体现了一种对“公正”的追求。选拔陪审员时,会尽量选择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能够秉持公正原则的普通公民。虽然这个过程并非完美无缺,也可能存在一些挑战,但其初衷是为了构建一个相对客观的审判环境。陪审员在审阅证据、听取证词、进行辩论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智慧和讨论,力求达成一个符合事实和法律的结论。这种集体的审议过程,也往往能够发现案件中被个体忽略的细节,或者提供更全面的思考角度。

当然,陪审团制度并非没有争议和挑战。有时,陪审员可能难以理解复杂的法律问题,或者受到媒体报道、个人情感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判断。程序上也可能因为陪审团的审议过程而拉长,增加时间和成本。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问题,美国社会总体上仍认为陪审团制度的优点大于缺点。每一次对陪审团制度的批评和改进呼声,实际上也是对其重要性的间接肯定。社会不断努力去完善陪审员的培训、证据的呈现方式以及对陪审员的指导,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总而言之,美国陪审团制度之所以能够历经数百年而屹立不倒,是因为它不仅承载了深厚的历史传统,更是美国人对于民主、公正以及“人民拥有司法权力”这一核心价值的坚定信念的体现。它是一种“由人民,为了人民”的司法实践,虽然不完美,但其内在的制衡机制、对公民参与的重视以及对社区良知的呼唤,使其在维护法治和公民权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因此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得以在时代洪流中持续流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萌Goal 说的很专业了,我还是忍不住再补充一下:

1、美国的司法审判同样是在法官主持(主导)下进行的,不是让一帮“不懂法”的人独立审判。

法官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告诉陪审团,哪个证据应当排除,你们不用考虑,又或者哪个律师的话你们可以忽略,以及律师的什么请求是可以被许可的,什么是不允许的……多看点相关影视剧也可以了解这东西啊,比如经常有律师喊“反对”,然后法官说“反对无效,被告必须回答XXX”……。

2、美国陪审团的基本作用是认定事实,然后由法官适用法律。

老美的逻辑是:认定事实这种事情,应该符合公众的一般认知。比如某凶杀案,证据有带血的刀、证人、DNA鉴定、脚印等等……辩护律师可能会balabala说一通还有哪些疑点,控方则可能会狂讲证据如何完整有效。这时,嫌疑人究竟杀没杀人,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常识和经验的判断问题,也即绝大多数人是否认为“现有证据足以说明嫌疑人确实杀了人”。你不用担心这当中涉及刑侦、医学等专业知识,普通人会判断错。因为:(1)双方律师已经交锋多次,还有一堆专家证人出来告诉陪审团;(2)即使由法官来审判(如中国),法官同样不是全才,他也只是懂法律而已,涉及其他专业同样只能听专家证人(或鉴定机构)的。下面接着说……陪审团认定杀了人,法官再来适用法律,比如故意啊,过失啊,是否正当防卫啊,应当定什么罪名啊,应当判啥刑啊,balabala……(只是举例,具体情况可能不同)。所以,你也不用担心不懂法的笨蛋陪审团,把一个法定刑3年至5年的,给判出10年来;或者明明是正当防卫,却弄成了故意杀人。

3、关于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我们的官方说法是:中国的人民陪审员享有完全的法官义务及权利(除了不能任审判长),所以比美国的陪审团权力更大,这个主要指的就是陪审员会参加整个庭审过程和合议过程,不仅参与认定事实,而且参与适用法律的合议;不仅有权合议,还有权在开庭时询问当事人。但实际上,由于没有更多强制性的制度保证,实践中陪审员的作用发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法院的态度,以及陪审员自己的责任心。另外,我国的陪审员制度仅限于一审,基本只在基层法院活动,不会涉及什么重大案件,当事人不服也有上诉的机会。而且,基层法院的案子实际上好多都是普通民事纠纷,陪审员的介入在调解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总体来说,我认为还是利大于弊。但是,也不要指望有陪审员参加合议最后的判决就能如何公平公正,毕竟陪审员也只有1票,而且既不是审判长又不是承办人。

最后,我真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说美国陪审团制度“极不公正和极不科学”的,感觉题主也没有做基本的了解就下了结论,这算不算知乎提问规范里要求避免的“预设立场”呢?其实稍微百度一下,就很容易了解的。无论美国还是他国,对这一制度至少都认为是“坏处和好处一样多”,或者反过来说,“好处和坏处一样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美国法律体系中一个标志性的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深刻的社会理念以及对公正和民主的持续追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运作的基石和长期生命力的原因。首先,陪审团制度的根基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法律传统,而美国正是从那里继承了这一宝贵的遗产。在英国.............
  • 回答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确实存在可能导致“演讲派律师”更占优势的情况,但这并非绝对,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的运作方式、律师的角色以及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因素。什么是“演讲派律师”?“演讲派律师”通常指那些在法庭上非常擅长口才表达、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精妙的言辞和表演.............
  • 回答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这玩意儿啊,说起来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它贯穿美国司法体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美国民主和法治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但同时呢,也常常是争议的焦点。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制度是怎么来的?美国这陪审团制度,说白了就是从英国那儿传过来的。人家老祖宗就玩这个,从《大宪章》开始,就.............
  • 回答
    美国偷窃兵马俑手指的案件,判决无效、陪审团解散,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疑问。很多人会想,这是否意味着那个美国人就被认定无罪了?这件事是不是就这样不了了之了?首先,要理解“判决无效”和“陪审团解散”在法律上的具体含义,这和我们平常理解的“无罪”是有区别的。判决无效(Mistrial)在司法程序中,“判.............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题,也是很多人对美国司法体系感到好奇的地方。美国陪审团制度确实是其司法一大特色,但法官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绝非多余。你可以把他们的关系想象成一个团队,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完成审判这一项复杂而严肃的任务。陪审团的角色:事实的裁决者简单来说,陪审团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最重要的职.............
  • 回答
    在美国,合同中约定放弃陪审团审理的条款,其效力是一个复杂且高度依赖具体情况的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有效”或“无效”。这背后涉及宪法权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以及法院的判断标准。宪法保障:第七修正案的基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宪法第七修正案(Seventh Amendment)的精神。《第七修正案》保.............
  • 回答
    在美国,并非精英人士“不容易”入选陪审团,而是陪审团的选拔过程旨在确保陪审团的组成能够公正地代表社区的各个层面,而不仅仅是所谓的“精英”。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精英人士的特定背景或职业可能会成为他们被排除出陪审团的理由。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美国陪审团制度的设计初衷和实际操作。陪审团制度的核心:公.............
  • 回答
    美国17岁少年贾里德·里滕豪斯(Jared Rittenhouse)在2020年BLM(黑人生命至上)集会中持枪防卫,导致两名黑人男子死亡、一名男子受伤,最终被陪审团裁定无罪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和法律讨论。以下从案件背景、法律分析、裁决原因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案件背景1. 事.............
  • 回答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问特斯拉美国工厂并由马斯克亲自陪同参观,这一举动传递了多重信号,涉及中美关系、两国经贸往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等多个层面。以下是详细的分析:1. 中美关系与经济合作的积极信号: 缓和与沟通的姿态: 在当前中美关系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最高级别的外交.............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尤其是当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丈夫要去美国读三年博士后,是跟着去,还是留在中国,这中间的纠结,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我算是有点体会了,身边有不少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选择陪读,有的选择异国,每种选择背后,都有着一番深思熟虑和不得已的取舍。首先,咱们得好.............
  • 回答
    美国海军的战舰设计规划近年来确实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走偏”,而是基于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技术发展、预算约束和全球安全需求的综合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美国海军战舰设计方向的演变及其合理性: 1. 战略需求的转变:从全球投送向区域威慑 冷战后战略重心转移: 冷战结束后,美国.............
  • 回答
    美国德裔人口众多,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德裔美国人并不是一次性涌入美国的,而是经历了多个主要移民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 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移民和殖民地时期 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以及博弈论的深刻洞察。要回答“美国生人社会好还是中国熟人社会更好”,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更好”取决于评价的标准、个体价值取向以及所处的具体情境。然而,我们可以从博弈论,特别是“囚徒困境”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社会模式的内在机制和优劣势。首先,.............
  • 回答
    美国的反智主义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其形成机制和现状,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美国反智主义的形成原因:反智主义在美国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交织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其建国初期,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形式.............
  • 回答
    美国社会的自由派与保守派在许多社会议题上存在深刻的、往往是激烈的争执。这些争执的根源在于他们对个人自由、政府角色、社会责任、道德观以及社会如何运作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争执最为激烈的社会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堕胎权 (Abortion Rights) 自由派立场 (P.............
  • 回答
    关于美国经济是否即将进入危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确定的答案。经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预测。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当前美国经济的状况,以及可能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因素。理解经济危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通常是指经济活动出现急剧、严重的衰退,表现为.............
  • 回答
    美国的死亡数据并不能直接证明现代医学不行,甚至在很多方面恰恰相反。恰当的理解死亡数据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医疗进步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一观点:一、 死亡数据可能带来的误解以及如何正确解读: 绝对死亡人数的增加: 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和人均寿命的提高,总的死亡人.............
  • 回答
    美国的超级富豪在避税和遗产传承方面,会利用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金融工具和策略。这些方法往往合法合规,但操作起来需要专业的税务和法律咨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段,我们将详细阐述:一、 充分利用税法漏洞和减免政策 赠与税和遗产税的免税额度: 美国有联邦赠与税和遗产税,但每年都有一定的免税额度。超级富豪会.............
  • 回答
    美国的流浪汉(homeless)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交织的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答案可以解释所有情况。流浪汉的形成是一个从拥有住所到失去住所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漫长而痛苦,也可能因为突发的危机而瞬间发生。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美国流浪汉的成因:一、经济因素:最普遍也最核心的原因 高昂的住.............
  • 回答
    “美国的衰落已经无可挽回了吗?” 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关于美国的衰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证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支持美国正在衰落的观点和证据: 经济挑战: 债务高企: 美国国债不断攀升,对经济稳定构成长期风险。高额债务可能挤压公共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