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问特斯拉美国工厂,马斯克陪同参观,此举传递出什么信号?

回答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问特斯拉美国工厂并由马斯克亲自陪同参观,这一举动传递了多重信号,涉及中美关系、两国经贸往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等多个层面。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中美关系与经济合作的积极信号:

缓和与沟通的姿态: 在当前中美关系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最高级别的外交官(驻美大使)亲自访问美国一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美国企业,并由企业掌门人(马斯克)亲自接待,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沟通姿态。它表明中国希望在经贸领域与美国保持接触和合作,即使在政治层面存在分歧,也希望经济往来能成为稳定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展示中国开放的诚意: 此访也向美国商界和政府传递了中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信号。特斯拉作为一家在中国拥有巨大投资和市场份额的美国企业,其在美国本土受到中国高官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可以被解读为中国对外国投资和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欢迎。这有助于打消一些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营商环境的顾虑。
“脱钩论”的对抗性信号: 在“脱钩论”甚嚣尘上,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美国政府和部分企业呼吁与中国“脱钩”的情况下,中国大使参访特斯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对这种论调的一种“反击”或“制衡”。它传递出一种信息:中国愿意与那些愿意在中国投资和发展的美国企业继续合作,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依然强大。

2. 对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支持与鼓励:

高规格的肯定: 秦大使的到访是对特斯拉在中国取得成功以及其对中国经济贡献的一种高规格的肯定。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和运营,不仅是特斯拉在全球扩张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吸引外资、推动产业升级的典范。此访是对这种合作模式的赞扬。
保障和便利的承诺: 此次访问可以被理解为中国政府向特斯拉传递了未来将继续提供支持和便利的信号,尤其是在其在华业务发展过程中。这可能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以鼓励特斯拉继续扩大在华投资,例如在电池技术、研发中心等方面。
电动汽车产业合作的示范: 特斯拉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作用,使其成为中美在绿色能源和科技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窗口。秦大使的到访,也凸显了中国在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决心和开放态度,并可能鼓励更多跨国企业在这一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

3. 传递给美国国内的信号:

争取美国企业界支持: 通过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马斯克的互动,中国试图争取美国企业界对华合作的支持。这些企业界的声音在中美政策制定中具有一定的份量,中国希望通过此举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促使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进行经贸往来时更加理性。
揭示“脱钩论”的潜在代价: 访问也间接提醒美国决策者,“脱钩”并非没有代价。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其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支持和供应链的完整性。如果美国强行推动与中国的“脱钩”,也可能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
突出马斯克和特斯拉的全球化视野: 马斯克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家,他的企业在世界各地设厂运营。此次他选择与中国大使互动,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市场和与中国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视。这或许也构成对其他美国企业的一种示范效应。

4. 马斯克个人的战略考量:

维护在华利益: 中国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上海超级工厂也是其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马斯克接待中国大使,是一种维护特斯拉在华核心利益的战略性举动。这有助于确保特斯拉在华业务的稳定运营和未来发展。
获取中国市场的支持: 通过与中国高官建立良好关系,马斯克可以为特斯拉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争取更多便利,例如在获取土地、政策扶持、市场准入等方面。
展示其作为“全球化”倡导者的形象: 马斯克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位倡导全球化和技术合作的科技领袖。此次访问也符合他试图塑造的这种全球性企业家的形象,展现了他不畏政治压力,致力于推动技术和商业合作的态度。

总结来看,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问特斯拉美国工厂,马斯克陪同参观,是一次精心安排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活动。它传递了以下核心信号:

中国致力于维护和发展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尤其是在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欢迎并支持像特斯拉这样的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发展。
此举也是对“脱钩论”的一种有力回应,强调了合作共赢的必要性。
对于特斯拉而言,这是对其在中国市场贡献的肯定,也是巩固其在华利益的战略性举措。

这不仅是两位重要人物的会面,更是中美两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经济领域对话与合作的生动体现,对稳定预期、促进理性认知具有积极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还以为是Fake news,随手去官网查了一下,真事:

不仅驻美使馆发了,外交部也发了:


而且我看的时候觉得有件事比较有意思:

大使活动里,去年八月大使公开参加了8项活动;

九月12项,这个月国庆相关的活动比较多;

十月5项;十一月11项,这个月“小球转动大球”、乒乓外交五十周年的相关活动比较多;

十二月6项;今年一月7项;

二月份在23号前(包括当天),4项。

2月24号至3月6号的11天里:9项。

感觉密度上来了。


这9项分别是:

尼克松访华50周年致辞(连续两天两场);

会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成员。这个组织是个著名的中美沟通渠道,承担了不少游说工作;

拜访洛杉矶国际研究学习中心,这是个12年的外交意义场所;

接见NBA代表,主要是湖人的代表,因为在洛杉矶。同样是12年的外交意义场所;

参观比亚迪在加州的工厂,强调中美新能源合作;

在能源论坛上发表中美对话演讲,强调中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会见加州理工、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矶三所大学的校方负责人,强调中美交换项目和反对对华裔亚裔学生的歧视;

参观特斯拉,开车。


只有特斯拉不够,但综合2月23号后的其他行程,总体上算是个信号。

而信号内容只有一个:别战略误判。

这也是很合理的操作,中国不是俄罗斯的成本。


最后:


这车有点挤啊...

user avatar

还记得前几天光明日报的文章吗?和民间挺俄挺乌争论不休一样,官方也有联美联俄不同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俄乌开战半个月了,官方从未就此事明确表态的原因。

user avatar

秦刚到美国就任的一大任务,就是团结各类想对华友好(在华挣钱)的美国产业集团。

包括文化、科技、教育、投资与特斯拉等(特斯拉在美国可以算单独类型了)。

这些行业都想继续在中国开心挣钱,也被国内反华的政治正确搞得很难受。所以这些人这是最容易和中国一齐推动中美关系变好一些的力量。

其实中美两国政府都希望彼此关系能好一些,各自安心解决内部问题。可相比中国清晰的操作路线,沙利文布林肯戴琪耶轮这几位看上去还没内斗明白呢。

user avatar

搞不懂这个问题下面这么多人在嗨个啥?

前几天和商务条线的朋友聊天,提到目前对中美商务领域的斗争策略定位为“扭抱缠斗”,很贴切是不是?这其实也是我国自贸易战以来的一贯策略。美国想要搞脱钩,中国则一边搞国内替代,一边拼命抱着不肯脱钩。

至于抱的对象是谁呢?自然不是稀宗,而是美国的资本和企业界,高水平扩大开放、双循环都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猴精如马斯克,当然愿意配合,也知道怎么配合咯。

user avatar

没有任何一个汽车品牌愿意舍弃中国市场!只有被中国市场淘汰的汽车品牌!

特斯拉高速发展是离不开特斯拉中国工厂和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的,马斯克知道自己成为首富谁的功劳最大,只有和中国保持友善的关系,才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大道上越走越远。

user avatar

马斯克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落魄户一跃成为世界首富

靠的是谁,他自己不清楚吗

大金主的代表来了,不得毕恭毕敬?

user avatar

美国大使不去访问特斯拉美国工厂,难道要访问特斯拉英国工厂(打个比方)?

然后传递出的信号也很简单,中国走的是开放路线,可以跟美国保持交好。

但有些人琢磨的什么夫妻论,别想了。

我就问你,两年后川宝万一上台了,还夫妻吗?

世界范围内搞经济的日子人都极端厌恶自己参与战争,但问题是,个人想法不改变客观事实,日子是需要成本维护的。

user avatar

世界首富的金主在世界首富的陪同下参观世界首富的工厂,没毛病。

user avatar

特斯拉汽车在上海超级工厂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啊,而且还承诺了国产化率100%,当然如果真的深究起来100%肯定做不到,但是肯定比苹果的iPhone高太多太多。

至于特斯拉汽车抢占了国产汽车的市场份额,那是市场化的东西,既然搞开放就不要那么小心眼,国产汽车厂商觉得眼红就用产品说话好了,比如比亚迪面对特斯拉就并不虚。

如果美国企业都跟特斯拉似的,在中国这么深入扎根,还真是天大的好事儿。

想象一下,如果哪一天iPhone用的是全是国内供应商的屏幕和电池,大部分用的是国内供应商的内存颗粒、闪存颗粒和射频芯片,甚至于台积电在大陆设立5nm和7nm生产线给苹果代工SoC和基带芯片,这得是多么大的买卖啊。当年苹果和Qualcomm杠上了,我还真期待过iPhone用上华为的基带芯片。

user avatar

打明牌。欢迎大家来中国赚钱,顺便帮助我们进行产业升级。

user avatar

1.拜登敲打马斯克不是一次两次了,自己亲自给福特电动车站台不说,开新能源大会都直接不叫特斯拉。

2.至于马斯克嘛,很明白特斯拉从资金链濒临断裂到现在的市场地位真正靠的是谁,长期跪舔中国政府,前一阵更是去新疆开了特斯拉的展厅,属于直接打美国政府涉疆政策的脸了。

传递信号嘛,就是马斯克将继续紧密围绕在……周围,闷声发大财。

user avatar

什么信号?还记得六十、七十年代引进欧美日的先进技术吗?

谁会与科学技术有仇?是那个左一个制裁,右一个限制的美国?还是海纳百川的中国?

特斯拉这条鲇鱼,不是搅动了电动汽车市场,为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带来了活力吗?

user avatar

对美我们也要拉一帮打一帮。搞贸易战的那帮白人至上主义者,就是我们打击的对象。

user avatar

本质上来看,美国的实业资本是我们的团结对象

全球实业资本喜欢中国受疫情影响较小、产业链效率高、配套齐全的工业生产环境。

全球多数金融资本更偏向美国。

所以,中美两国之间矛盾是尖锐和复杂的,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教员的两段话在今天非常适用:

1.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毛选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user avatar

有钱能使鬼推磨

user avatar

没什么信号,我党传统的统一战线工作而已。现在互联网声音有时过于二极管化,忘记了事实上声量小的中间力量其实往往才是占据绝大多数的。美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国家利益为资本服务,但资本自身也具有多重分类和各自的势力范围。中美的对抗风雨欲来,在完善我们自身的同时,翘资本主义的墙角,尽可能在美国的资本势力中发展我们的朋友,可以造成美国的对华战略、政策手段轻则实施不畅,重则朝令夕改。混乱敌人,壮大自己,总是没错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