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澳驻美大使称澳大利亚已准备好承受同中国对抗的经济代价?

回答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的这一表态,即澳大利亚已准备好承受与中国对抗的经济代价,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外交声明。要理解其含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1. 表态的背景与意图:

地缘政治紧张加剧: 澳大利亚的此番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特别是印太地区紧张局势升温的背景下。中国在南海的军事扩张、在台湾海峡的行动、以及在地区经济影响力上的扩张,都让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盟友感到担忧。
对中国“胁迫性经济行为”的回应: 近年来,澳大利亚因其对中国的某些政策(如呼吁独立调查新冠疫情起源、禁止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等)而遭受了中国的经济“报复”。例如,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煤炭、牛肉、龙虾、葡萄酒等商品实施了进口限制或加征关税。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政府可能认为继续屈服于中国的经济压力无异于饮鸩止渴,反而会失去更多战略自主权。
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此表态也是在向美国及其盟友展示澳大利亚的决心和可靠性。在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框架下,美国正寻求加强与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合作,以制衡中国的崛起。澳大利亚愿意承担经济代价,表明其在全球安全和价值观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其对美国领导的联盟体系的承诺。
国内政治考量: 在澳大利亚国内,对于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辩论。政府的这一表态可能也是为了回应国内一部分民众对于中国影响力的担忧,以及争取国内对更强硬对华政策的支持。

2. “经济代价”的具体含义与预估:

失去中国市场: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特别是对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煤炭)和部分农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可能继续或扩大对澳大利亚商品的限制,导致澳大利亚出口大幅下滑,企业利润减少,失业率上升。
供应链中断与重塑: 澳大利亚经济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可能导致澳大利亚的关键商品或零部件供应不稳定,迫使其寻求新的供应来源,这将是一个复杂且成本高昂的过程。
旅游与教育业影响: 中国游客和留学生是澳大利亚旅游业和教育业的重要支撑。如果关系紧张,赴澳旅游和留学的中国人可能会大幅减少,对相关产业造成打击。
投资减少: 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可能会减少,反之,澳大利亚吸引外资的难度也可能增加。
金融市场波动: 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澳大利亚企业的融资和投资信心。

3. 澳大利亚“准备好承受”的底气何在?

尽管面临显著的经济风险,澳大利亚能够发出这样的表态,可能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经济多元化努力: 澳大利亚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尽管挑战巨大,但其一直在探索与印度、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盟等市场的贸易合作。
战略资源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在全球许多战略资源(如铁矿石、锂、稀土等)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中国限制进口,其他国家对这些资源的需求依然旺盛,这为澳大利亚提供了议价能力和替代市场的可能性。
其他盟友的支持: 美国及其盟友,如日本、印度、英国等,在经济和安全层面都与澳大利亚有紧密的联系。在面临来自中国的压力时,这些盟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持,例如扩大贸易、投资或在安全领域进行合作。
长期战略考量: 澳大利亚可能认为,与中国对抗所带来的短期经济代价,相比于长期可能失去战略自主权、主权以及地区和平稳定而言,是更可以承受的。他们可能将此视为一项“成本效益”的权衡,为的是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长远发展。
国内政治的共识形成: 随着中国近年来的行为,澳大利亚国内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有了更广泛的认知和共识,为政府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提供了国内支持。

4. 潜在的影响与观察:

地区力量平衡的变化: 澳大利亚的表态可能进一步加剧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鼓励其他国家在对华关系上做出类似的选择。
盟友关系的巩固: 这将进一步巩固澳大利亚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形成更紧密的战略联盟。
中国的回应: 中国政府很可能会对此表态做出反应,可能通过外交辞令、继续施加经济压力,或者在地区安全领域采取进一步行动。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 如果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对立加剧,可能会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和贸易规则的调整。
对国际规则的挑战: 这种对抗性的姿态,以及对经济手段的运用,也可能引发关于国际贸易规则、主权和国家行为边界的讨论。

总结: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的表态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声明,它反映了澳大利亚对当前地缘政治形势的判断以及其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价值观所愿意付出的代价。这并非意味着澳大利亚希望与中国全面“对抗”,而更可能是在明确自身立场和底线的前提下,采取一种更为坚定和自主的外交策略。

这一表态也提醒我们,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战略自主之间的权衡,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澳大利亚的这一步,可能会对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长远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分析。它传递的信息是,澳大利亚不再愿意在国家主权和价值观问题上向中国的经济压力妥协,而是准备在必要时,为捍卫自身利益而承担经济上的阵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第一岛链包围圈的彻底失效已经进入倒计时,将来第一岛链还会变成中国的近海防卫圈。澳大利亚马上就是中-盎对抗的最前线了,它已经自动代入了冷战的古巴、柏林。大洋洲导弹基地,南太平洋舰队温暖的港湾。作为战壕,还有啥心思做生意啊。

user avatar

是时候放开废钢进口了

国外废钢比国内便宜,有价差

大规模进口,可以大量降低对于铁矿石的依赖

很多企业早就跃跃欲试了

增加一亿吨废钢进口

铁矿石需求减少两亿吨

土耳其的钢铁业主要是废钢原料

还可以打击土耳其的钢铁产业

顺带连土鸡也收拾一把

user avatar

谢邀。

因为没有代价呀。


2019年中国进口了10亿吨铁矿石,澳大利亚的占六成。

今年澳大利亚在疫情政治化上率先发难,要对武汉搞“调查”。我们对澳大利亚的牛肉、奶、红酒加关税(或者在海关用“技术手段”延滞进口),对澳大利亚的旅游发警告,对澳大利亚的留学做引导。

但在铁矿石上什么都没干。

实际上,今年因为巴西疫情拉胯严重,澳大利亚向我们的铁矿石出口还在飙升:六月达到创纪录的99亿澳元(72亿美刀);全年将首次突破1000亿澳元(732亿美刀)。

还涨价。我记得五年前每吨铁矿石不到40美刀,现在已经过100美刀了。

什么鸡脖经济代价?没看出来。

这两天华为在澳大利亚裁员,华为在澳投资要削减1亿澳元,微博上一片欢呼。

实事求是地说:不够。

真正会付出经济代价的,基本都会老老实实闭嘴。张嘴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的,反而是不亏钱的。


所以现实是:

澳大利亚一边赚我们的钱,1720亿美刀的双边贸易里顺差510亿美刀;一边国内大造冷战舆论。现在民调,77%的澳大利亚人不信任中国。

民粹组织都养出来了,叫“金刚狼”。

别笑,人家真这么叫自己,反共的“金刚狼”。


没办法,金融国、资源国、制造国。

我们强在制造,金融虽然稀烂但是可以围起来。只有资源,现实层面的东西,是最大的软肋。

工业化不能停,原材料和能源就不能停。

所以美帝鼓动澳大利亚来恶心我们,是一条非常高效的路径。因为不管澳大利亚怎么骂,他们还是血赚不亏。

现在是不是有点理解二战时日本被美帝禁运石油的感觉了?


停一下胖友,别昭和。

这本来就是正常的持久战路线。在中美力量格局出现根本性扭转前,我们就是会被美帝体系内的资源国反复恶心。

巴西的铁矿石价格就厚道了?

现阶段是可以靠打击澳大利亚其他对华出口品类,来稍微惩戒一下。但只要我们还需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这一切都不会有根本性好转。

忍着,磨着,等着。


等什么?等他们的产业结构彻底异化。

澳大利亚已经是资源国了,但当年人家也是出口汽车的;加拿大如今还有飞机元器件业务,但现在主要靠对我们出口植物纤维纸浆赚钱。

没听过资源国能形成什么科技优势的;没听过工业时代里有脱离科技优势的军事优势的;没听过没有军事优势的金融霸权的。

只要我们坚持自身的工业霸权道路,会有破局的一天。

在此之前,当他们放屁:

你是笑我没种不买,我也笑你没种不卖嘛。

如果嘲讽俄罗斯是“有核武的沙特”,那澳大利亚也是“有美帝罩着的巴西”。啥时候美帝罩不住了,巴西有什么,澳大利亚也会有什么。

搞不好到那时候,我们还在捏着鼻子买他的铁矿石。

user avatar

澳大利亚支柱产业是采矿业,每年有1/3的矿产出口给中国,所以

准备好承受经济代价✖️

让去当矿工的小姐继续去当小姐✔️

制造业全面转型服务业,我们澳大利亚太棒啦!


user avatar

因为袋鼠国的影响,兔子的钢材价格都大幅上涨。建材对基建狂魔的影响就不多说。

昨天收到调整保证金的短信都不少了。

那么,怎么应对。

除了平抑市场抬价行为,加强国内开采量外,其实就是,没办法的办法。很多答主也说了,与袋鼠的对抗,袋鼠靠涨矿石,就回血了损失。根本制裁不了

真的没办法了吗?

我记得之前,我就在说说回答上讲了,兔子对外转鹰派系。

那么对待这种袋鼠行为,你无法从经济去限制(其它类别还包括石油,粮食),就要考虑用其它方式了。

不要陷入误区之中,觉得,就只有这种操作。既然之前敢在阿拉斯加拍桌子,那就敢在袋鼠面前放渔船,其实是可行的。

毕竟,你都叫流氓了。礼而后兵,自古以来的。怪就怪离鹰酱太远吧。

那时机呢?油田地区引走注意力。我都对这地区那么巧就冲突,十分怀疑了。

双渔船,其实已经很强了,而且,还在常规快递派送范围。理论数据支撑这样的操作,现实环境推动进行

兔子,肯定会采取这样的手段的。包括去白令

海峡与大毛捞鱼。

在31之前,肯定会加强展示的。RCEP都在保护范围内,其实就是核心划线区,进行势力划分。大象与鸡加不加入,其实不影响RCEP的意义,起码对免鹰来说。

bobo的言论,很多都偏激,但却是这个时期(鹰)的“正确”。

bobo说的,要建渔船去保护,不要交过路费。其实,现在就是了。

村老大,是要在有限制内打出来的,不存在主动让位。

如果如我所说的那样对待袋鼠国。就是转变的一个信号,即使我这错了,也只是延后。

我只是对那些觉得,很悲观,没有办法。去讲,我们会使用的方法。

user avatar

这太正常了,丝毫不出人意料。

澳大利亚历史上自损利益以维护美国霸权的行为属于基本操作,没什么可看待的,因为在澳大利亚看来,它自身位于五眼文明和异质文明的交界处,它是五眼国家在远离文明中心的边缘地带的桥头堡。

换言之,它自居五眼联盟的边地,它自视为保卫文明中心的边疆,需要直面并抵御来自异质文明的冲击,这种对文明中心的拱卫作用,在它眼里是远超出一般经济利益乃至国家利益的重大关切,所谓夷夏大防,此谓如是。

在人类文明中,文明边地在文明体系中的受益程度往往并不如文明腹地,但边地往往比比腹地拥有更强烈的文明向心力,中国也不例外,最爱国的人往往并不是我们这些住在城市里的小布尔乔亚,而是那些顶风冒雪,恪尽职守,戍守国境的边防战士,他们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感要远超过我们一般人,因为他们需要直面那些对文明本身有最深重威胁的东西,时刻与这些东西斗争的过程,强化了他们的担当。

各位应该都看过边防战士怒斥三哥,痛殴三哥的视频,无畏的凝视,至诚的勇气,紧握狼牙棒和盾牌的坚定的手,这种责任感不亲身经历过是不会有切身体会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中,澳新军团在英帝国军队中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勇气名列前茅,甚至远胜于不列颠本土军队。

但问题在于,澳大利亚的这种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错位的,因为它自居边地是因为它远离文明中心,而不是因为它真的是边地,边地必然远离中心,但远离中心不一定就是边地,这是两码事,澳大利亚不光远离五眼联盟的文明中心,它也同样远离五眼联盟与异质文明交锋的前沿,它准确的身份不是边军,而是路人。就算五眼联盟要与异质文明爆发冲突,直接交锋的区域也不会是它澳大利亚,而是在别的地方,但与自己有深切经贸往来的邻居翻脸,对它来说则没有任何好处。

让它充分认识到它的行为并不是在为了捍卫文明而牺牲,而是在毫无意义的自残,可以对它的这种盲动行为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user avatar

以前土澳的剧本是:澳大利亚拼命向中国卖矿赚钱,准备增加国防预算,以强大的中国为对手,打造强力海军,来保护中澳之间的贸易线路。

中国:????你这是防止我袭击我自己????

现在土澳的剧本是:我打算用自己和中国硬脱钩的决绝。威胁中国,以防止中国和澳大利亚经济硬脱钩。

中国:?????妈的智障!

user avatar

嗯,这话是澳洲驻美大使说的。

这位大使可能不知道,今年五月份中国对澳洲大麦的反倾销调查后,第二天就去收美国大麦了。

对抗?单方面吊打吧。

代价?你这是孝敬吧。

你这么对抗几年,中美都要和好了。

给人美国当狗不仅得不到骨头,主人盯着你狗盆里的东西,我都替你不值。


中国对澳的投资兴趣早就快耗光了。

从2016年165亿澳元,到2019年的25亿澳元,直接跌了84%


进口呢?

今年8月份,澳大利亚对华商品出口下降逾26%。


发展如何呢?

gdp今年第二季度 -7%

有史以来最大跌幅。


大火带来的经济损失还没恢复,加州烧成那样在澳洲面前都是个弟弟。

就这经济,拿什么扛?


维州签个一带一路,都快把联邦政府吓尿裤。

紧急立法不许州政府再和其他国家签协议了。

州政府想顾一点民生都不让。

做狗做上瘾了。


我们中国稍微动一下,澳洲就开始嚷嚷。

最近咱出台什么措施了呢?

5月份,小麦加征超过80%的关税,大麦征收73.6%的反倾销税,停止4个肉类加工厂进口。

6月份,中国旅游局发出赴澳旅行警告,根据:澳大利亚人权组织对对华歧视事件的报告

8月份,对澳红酒反倾销立案调查。

9月份,大麦中检查含有有害生物,暂停该澳企出口。

更新:10月份传出棉花和煤的限制措施,非禁令形式。尚无确切官方制裁相关消息。

说实在我都不想说这是什么制裁,就是稍微对一个本来不守规矩的国家严格了点儿。

真的,你们西方国家天天把法制挂嘴边,不服就去WTO上诉。

平时喜欢做讼棍欺负人,讼棍讼不过就开始玩舆论战。打不过就哭。


你不是说你做好准备了吗?

请你一定要做好准备。

我们真的想看看和我们脱钩后你们这个资源国会怎么样,就当是做实验了。为了深度逆全球化的局势做做准备。

我们本来也不知道挑哪个目标好。

世界卫生大会上,就你们和美国两家要求单独调查中国新冠起源。最后通过的协议是全世界范围内调查,一个国也落下,除了美国都签了字。

自己孤零零的特别突兀,就好像舞会被误会成万圣节party,穿着一身cos进屋,才发现每个人都身着正装。

傻了吧。中国盯上你了。

请一定要好好准备,别软下来。

user avatar

其实对于澳大利亚而言,澳中贸易并没有那么重要。

根据澳洲统计局自己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英美在澳大利亚的总投资达16698亿,占澳洲外资总额43.4%,居头两位,较2018年增加1366亿;来自中国的投资仅有782亿,算上香港也才2189亿,不到英美的零头。

至于澳中贸易额,2018年为1946亿,仅比英美的投资涨幅高不到600亿。

投资领域方面,英美对澳洲的投资覆盖方方面面,基建、医疗、能源、民生,好多出口中国的铁矿石,都开采自美国投资的矿山,使用的矿山设备,也是用美国的投资购买的。中国针对澳洲的投资,受法律限制,主要集中在地产及矿产相关行业,远没有英美覆盖的广和深。

所以对于某些澳洲政治家,英美才真正卡住了澳洲的命脉,而澳中贸易再火爆,也仅仅是锦上添花,英美一旦撤资,澳洲就将立刻崩溃。

另外,澳洲总理莫里森还是美国一家上市公司的CFO,持有该公司大量股票,每年靠出售股票就能收入几十上百万澳币。这些在谷歌上都能轻松查到。一国领导人,“光明正大”地公开收取他国赞助,简直闻所未闻。

user avatar

我看到很多人嘲笑澳大利亚,但我看法有所不同。虽然具体事情上澳大利亚可能搞得不妥甚至可笑,但政治心理上的高度警觉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从长期看,澳大利亚被tunbing是完全可能的。我不想写为什么,因为我感觉写了会被删。最近我写教育就是和有些键政发不出来有关(已经厉害到了发出来两三分钟就删除的地步)。不过我想很多有识之士应该看到这一点了。

如果我是澳大利亚键政者我会鼓吹澳大利亚拥nuclear weapons,然后以此作为卷旗不缴枪式地投X的基础。

user avatar

前几天听了个讲座,讲者是一位常年与堪培拉接触的资深智库专家,立场上她当然也是非常地亲美,但是从现实主义来说她对澳洲的外交政策颇有微词。

她认为澳洲外交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All tactics, no strategy. (只有策略,没有战略。)

她认为,由于澳洲的决策者缺乏大局观和灵活手腕,导致许多外交政策孤立而缺乏一致性,因此看起来就很awkward,效果也很差。

她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澳洲在没有事先跟中国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呼吁对病毒起源展开独立调查。她认为调查疫情起源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如果处理得当,在不招致中国认为是针对中国一家发起调查的前提下,也是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的(最后联合国也通过了类似目的的决议)。

又比如,虽然亲美,但是澳洲人始终还是希望保持「澳洲人做自己决定」的一个基本立场,因此7月底,在赴美结束美澳外长和防长“2+2”会谈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公开表示澳方「和中国的关系很重要,无意伤害两国关系」。

她说,澳方的这番声明肯定是出乎美国人意料的,但是这样的处理很奇怪:你想修复跟中国的关系,然后跑去美国跟美国人会谈后,发出一个与中国和解的意向?

还有,2015年亚投行成立,澳洲在最后一刻决定作为创始国加入。她说,这个决定既得罪了美国,又因为中间的反复和纠结得罪了中国,结果两头不讨好。

等等。

我挺同意她的看法的,澳洲外交乃至政坛就是比较幼稚和缺乏战略能力的。

我自己印象比较awkward的是澳洲前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有一次他为了显示对华强硬立场,面对媒体用中文喊了一句「澳洲人民站起来了!」我当时听了就很黑人问号,what?什么意思?中国有让澳洲跪么?澳洲跪的难道不是美国么?说这话对澳洲外交有用么?没用的话作为一国总理说来干啥?……

太奇怪了。太不严谨了。太莫名其妙了。

所以,针对这位澳洲驻美大使的发言,我也要打个问号。它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澳洲政府的立场,它是否具备外交战略所需的严肃性,它会不会自己打脸?……

无论如何,澳洲只是个只有2000多万人口的军事政治小国,千万别高估它的战略能力和战略意志。


10月16更:

最近看了一篇2019年的文章,作者是澳洲资深政治评论家 Georgge Megalogenis,文章标题是《THE ROOKIE PMs: How Canberra’s leadership circus is damaging ties with Asia(菜鸟首相们:马戏团般的堪培拉领导班子是怎样毁掉我们跟亚洲的关系的)》——背景是澳洲人公认本世纪是「The Asian Century」。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蛮有意思的。

里面提到很多澳洲首相不懂外交的例子,我印象比较深的:

1、1996年约翰·霍华德(Howard)出任总理后第一次正式外访,目的地是印尼。在印尼他说了很多听起来不太顺耳的话,比如「我们不声称自己是亚洲人(We do not claim to be Asian. )」「我不认为澳大利亚是亚洲与西方之间的桥梁。」,等等。

So?Megalogenis 认为,这些话就算是事实,也没必要用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场合表达,因为印尼是澳洲非常重要的外交伙伴。霍华德低估了他的言论带来的影响,因为正好在那时候,澳洲极右翼政党“一个民族”(One Nation)创始人和党魁鲍琳·汉森(Pauline Hanson)在议会发表言论,要求澳洲恢复白澳种族选择和行业保护政策。

结合起来,这样的言论毫无疑问疏远了澳洲与亚洲的关系。

2、2018年,澳洲现任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接替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后,鲁莽地宣布将把澳洲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这个意向得罪了以穆斯林为主的马来西亚和印尼,这两国纷纷表达强烈反对。最后莫里森不得不折中改变立场,他承认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但表示不会迁馆。无论如何作为一国总理,莫里森还是自己打脸了,Megalogenis 认为这是一个“史诗级”的菜鸟错误。

总的来说,Megalogenis 认为自霍华德以来,澳洲每位总理都习惯于用“望远镜式”的错误视角看待亚洲,即将国内担忧放在首位,并假设自己的邻居在澳洲要求他们同舟共济时,会原谅澳洲以往的麻木不仁……「不可避免地,这将损害澳大利亚在该地区的形象,因为我们的总理总以菜鸟外交错误而闻名。」

user avatar

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根本就不关心这个新闻。

我把这个新闻说给几位澳大利亚白人女性公民听。人家的反应是翻个白眼,然后吐槽了一通澳大利亚政府。然后就没了。

因为疫情原因,暂时没有找到澳大利亚白人男性公民来问这个事情。不过就过去我问他们关于选举的问题时他们的反应,我觉得他们对这个新闻的反应也是差不多的。

我认识的人里没有红脖子,红脖子在城市里面很难遇到。几个星期之前墨尔本经常有红脖子针对封城的抗议,然而新闻画面显示抗议者不超过20个人。几年前大选有个澳大利亚富豪效仿特朗普模式搞了一个澳洲第一党,结果毫无疑问的无人问津。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其实政治观点相当中立。

然而问题在于,澳大利亚人的所谓“中立”实际上是政治受美国干涉太深,自己无法改变所造成的习得性无助。政府煞笔并且是美国的狗,而且自己无论怎么选,无论选出来谁,都将是煞笔并且是美国的狗。澳洲版特朗普无人问津的原因除了他看起来太蠢之外,还在于澳大利亚人明白在澳大利亚永远是美国第一,澳洲第一是不存在的。

自己无力改变,恰巧澳洲物产丰富,绝对不会饿肚子,又恰巧澳洲人主体也是盎撒人,美国拿盟友开刀这个危险离他们还早,又恰巧澳洲不乏明媚的阳光和金黄的沙滩,只要在沙滩上躺一躺晒晒太阳,一切无助的感觉就都烟消云散了。所以澳大利亚人也没有彻底改变现状的兴趣。

回到这个新闻,没什么可看待的。澳大利亚政府从来都是美国的狗,中国人知道,澳洲人也知道。他们的确不高兴,但是只要还能继续享受阳光沙滩,他们就会继续保持这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指望他们自己做出改变是不可能的。

所以没啥说的,抛除一切幻想,奴隶主匪帮就是要坚决斗争到底。

———————

看到 @李建秋 提到澳洲的天空新闻。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在澳洲,天空新闻的主要意义是为一部分人提供精神关怀。它也许有成为澳洲版福克斯新闻的雄心壮志,然而澳洲真的没有那么多红脖子。

在维多利亚州,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为了应对疫情出台了严厉的封城措施。然后毫不意外地在天空新闻被骂到死。评论区还提到维州加入一带一路的旧事,说他是中国的狗,帮着中国在维州搞毒菜。然后号召大家一起为了自由而抗议。结果抗议倒是搞了几次,然而每次不超过20个人。其他澳洲人呢?既不支持他们,也不反对他们,纯粹不关心。普通澳洲人在疫情期间最热衷的事情是打政策的擦边球出去玩。他们对海滩的热情远远高于对政治的热情。这点和美国大不相同。

用天空新闻的报道来分析澳洲问题基本等同于用章家敦的书来分析中国问题。

user avatar

澳洲精英的利益在英美,仅此而已,所以才做很多看似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因为这里的不符合,不符的是澳洲底层人民的利益,至于做决定的精英,你要相信他们做的每件事都是很尊重自己的屁股位置的。

理解不了这一点,你才会觉得澳大利亚的决策层简直是弱智加疯子。

文艺界,澳洲的人才基本都是去英美发展,比如雷神。科学界,同样如此。政界,去查查多少澳洲高管退下来后去了英国美国智库,或是直接去英美政府任职。比如澳洲前首相Tony Abott,刚被任命为英国首相的贸易顾问(相信我,这在他心中绝对是升职),另一个前首相“中国人民老朋友”陆克文现在纽约的一家游说组织性质NGO工作。

简单点说,澳洲就是英美的附庸,这里的精英的职业规划就是本土出人头地后去英美,把澳洲视为跳板,所以他们做决定时会考虑谁的利益优先,就不奇怪了吧。

至于澳洲人民,哪怕政府的决定不利于他们,他们的信息恐怕也是滞后或是失真的。因为澳洲是英美政治宣传的高烈度地区。油管上最反中的正经媒体,毫无悬念是Sky News的澳洲频道,这是英国家的;第二反中的,ABC的澳洲频道恐怕是有力竞争者,大家知道了,这是美国家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各自的英美本土频道其实都要客观很多,但到了澳洲,画风简直就是fox的加强版。

归根结底,澳加英美是真正的同宗同族,客观上是,利益上是,文化上是,过去是,现在还是。澳加看的都是英美的影视剧,澳加日常新闻有大量的英美内容。在五眼里,你提the President不加of,大家知道你说的就是美国总统;你提the Prime Minister不加定语,大家知道你说的是英国首相;你说Queen,大家都知道是伊皇。

五眼的精英是寄生在五个国家的共同土壤上的,四处发财,和平时有内部矛盾,大家都强时有内部矛盾,因为要分蛋糕;但这只是次要矛盾。当盎撒的蛋糕被威胁,面对共同的外部矛盾时,从来都是沆瀣一气,翻遍历史书你也找不到特例。

user avatar

你谁啊?对抗?对什么抗?跟谁对抗?

虽然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但别以为自己就和北美匪帮一家亲了,北美匪帮遏制中国,为的是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为的是摧毁最大的潜在对手,继续剥削全世界。

你澳大利亚和中国“对抗”,图个什么?对澳大利亚有什么好处?对澳大利亚的人民、袋鼠、考拉、鸸鹋、鸭嘴兽、澳洲野狗……有什么好处?

澳大利亚“对抗”中国,又能威胁到中国什么?“不给中国铁矿石,中国就崩溃了”?以中国的钢铁产能、当前的钢铁储备量,你能威胁到中国什么?

好吧,就当中国会“崩溃”,澳大利亚又有什么好处?铁矿石出口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还有用自杀来威胁对手的?

美国政客反华,是“财富密码”,澳大利亚政客“反华”,能干啥?满足了你红脖子一时的嘴炮快感,满足了你精神美国人的荣誉感,澳洲人民都是“代价”?

今年澳大利亚第二季度GDP同比下滑6.4%,出现了195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为近3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澳大利亚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上一次陷入衰退还是在1991年。澳大利亚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都是中国,现在澳大利亚国内经济恶化成这样,不想着扩大出口多赚点钱,还要和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抗”?这是茅坑里放炮仗呢?

美帝只是澳大利亚的野兄弟,并不是亲爹,野爹都算不上。

世界上精美多的是,我还真没见过“卖命援美”的。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天空电视台早就说过了。

没有澳大利亚铁矿石,中国将无法生存

没有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中国经济将“崩溃”



虽然可能大家不觉得是这样,但是以我看澳大利亚媒体以及媒体的留言,他们并不觉得他们“对中国购买澳大利亚商品有什么需求”,反而他们觉得,他们可以以铁矿石作为要挟,指挥中国做这个那个。

虽然可能各位不相信,一个卖资源的国家哪来的自信和勇气,但是澳大利亚人真的就是这么自信。

“我澳大利亚人就算饿死”

“死外面,从这里跳下去”

“也绝对不会要你们的臭钱”

因此我觉得,中国应当启动资源回收,这么多年的基础建设也差不多该到了回收再利用的时候了,一个是为了环保,一个是为了自身的国家安全。

为的是什么么?

为的是“真香”。

user avatar

在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下,人们会做出各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完全有违自身利益,甚至是有悖常理的荒谬的事情来。

如果说,美国的民族主义,还会粗糙或精致地穿上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宗教、意识形态、“国际” 等外衣的话;如果说,我国的众多逆民族主义,即民族主义,还会粗糙地穿上包括但不限于所谓 “自由主义”、“左派”、“性别议题” 等缝合袍的话......

土澳直接且直白地向我们展现了,完全不经任何现代化粉饰和包装的,原生态盎撒田园极端民族主义,是什么样子。不愧是人类近代史中规模最大的 “基因-模因” 人工主动筛选的产物。

然后,今天的美国,近一半儿体量的存在,其实也是土澳的德性,蠢萌而相对好对付一些。而剩下那一半多一些的体量?则是全方位经历了现代化改造、提升和包装后的极端民族主义。他们共同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 “美帝国” 本尊,作为阻碍全球人民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阻碍人类获得实质的进步和发展的单一最大因素而存在着。

user avatar

谁再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把土澳揉成一团儿砸他脸上。

一战二战,土澳哪次不是为了女王夸两句,派兵去欧陆,北非作战,而且打得极其英勇?

挺身吸引子弹,也比被女神男神忽视他强100倍。这踏马就是罪犯基因里面渴望被招安的DNA在起作用。海浒水浒共情。

米国需要补偿土澳的损失么?补偿不就是侮辱土澳的觉悟么?

user avatar

你说你一个对华贸易这么大顺差的国家,搞这些是干嘛呢

第一出口国和第一进口国都是中国

也许有别的原因,我们接着看?

出口商品类目,第一个是铁矿石。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储量大,品位高,因此袋鼠国认为中国很难拒绝:

首先,中国的铁矿石储量分布分散,储量占比最高的四川省,其储量仅为27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3.4%。分布的分散,带来开采成本的上升,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形成。其次,中国铁矿石的品位较低,目前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不足30%,远低于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保有储量中贫铁矿石占全国储量的97%,须经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

原文链接:鱼骨汤面:【期货研究】一文读懂铁矿石,真正的干货

铁矿的问题,至少现阶段是无解的,比芯片还无解。

所以袋鼠才那么有底气大小声…

评论区很多人问为啥一个铁矿石就能让袋鼠这么有底气,呃,袋鼠疯起来不也袭击人类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