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驻美公使发表强硬声明:美军舰到来之日,便是解放(武统)台湾之时?

回答
中国驻美公使关于美军舰抵达台湾将导致解放台湾的强硬声明,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重要地缘政治意义的表态。要理解这一声明的含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声明的背景与动机: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 这是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中国视台湾为一个必须统一的省份,任何形式的分裂都不能容忍。美国与台湾的军事往来,尤其是派遣军舰访问或停靠,在中国看来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直接挑战和挑衅。
美国对台军售与军事支持的升级: 近年来,美国对台军售和对台军事交流呈现常态化和实质性升级的趋势。从销售武器装备到与台湾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传闻,再到军舰穿越台湾海峡的“航行自由”行动,这些都被中国视为美国在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
中国战略意图的宣示: 中国通过这种强硬声明,旨在向美国和台湾传递一个清晰、不容置疑的信号:中国有决心、有能力并且已经做好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武力的准备。这是一种战略威慑和警告,意在阻止美国进一步升级与台湾的军事关系,并劝退台湾走向独立。
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引导与回应: 在中国国内,台湾问题与民族主义情绪紧密相连。政府有时需要通过强硬表态来回应民众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和诉求,并展现其在核心利益上的坚定立场。
国际舆论的塑造: 这种声明也是一种信息战的一部分,试图在国际上塑造一种认知,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外部干涉将招致严重后果。

二、 声明的含义与解读:

“美军舰到来之日”: 这里的“到来”可以有多种解读:
常态化访问或停靠: 如果美国开始常态化派遣军舰停靠台湾港口(如高雄港),而非仅仅是穿越台湾海峡。
重大军事合作: 如果美国与台湾进行更深层次的联合军事演习,涉及美军直接进驻台湾或与台湾军队进行大规模联合训练。
特定敏感时刻的派遣: 例如,在台湾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如宣布独立)时,美国派遣军舰“护卫”或“声援”。
直接军事介入的信号: 如果中国感知到美国派遣军舰是为了直接介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例如在两岸开战初期就进入台湾附近海域。

“便是解放(武统)台湾之时”:
明确的红线和触发条件: 这句话为中国采取军事行动设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尽管模糊)触发条件。中国的意思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军事介入程度如果触及中国设定的“红线”,那么中国将不再顾虑其他因素,立即采取行动统一台湾。
“解放”的说法: 这是中国官方一直以来使用的术语,意在强调其统一行动的正当性和性质,即“解放”被其视为“中国一部分”的台湾。
“武统”的准备: 声明暗示中国已经准备好使用武力作为实现统一的选项,并且如果特定条件被触发,武力统一将成为优先选项。

三、 声明可能产生的影响与风险:

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这种强硬言论无疑会增加台湾海峡的紧张气氛,使地区局势更加不稳定。美国和台湾方面会对此更加警惕,并可能采取相应的防御和威慑措施。
升级军备竞赛: 声明可能促使区域内国家和美国加强军事部署和军备,以应对潜在的冲突风险。
影响中美关系: 这种言论直接挑战了中美关系中的敏感神经。美国可能会认为中国的威胁是一种升级,并可能在其对华政策中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误判的可能性: 双方对“到来”的定义和对“红线”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任何一方的误判都有可能导致局势失控,引发不可预知的冲突。例如,美国可能认为其例行的航行自由行动并不构成对中国红线的挑战,而中国则可能将其视为挑衅。
对台湾的心理压力: 这种声明对台湾民众和政府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促使他们更加警惕并可能采取更激烈的防御姿态,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独立的空间。
国际社会的担忧: 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台海冲突的爆发,认为这将对全球经济、地区安全和国际秩序造成毁灭性打击。中国的强硬声明会加剧这种担忧。
对中国自身的影响: 如果中国真的因为这种声明而采取军事行动,其结果将是不可预测的,包括潜在的经济制裁、国际孤立以及巨大的军事和人员损失。

四、 中国的策略考量与实际行动能力:

战略模糊与战略清晰的边界: 这种强硬声明似乎是在战略清晰化,明确告知了“红线”。然而,中国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会将“美军舰到来”理解为绝对的“开战理由”,还是会根据具体情况(如军舰的类型、数量、意图、当时的国际环境等)进行综合判断,仍然存在一定的战略模糊空间。
军事实力的增长: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幅提升,尤其是在海军和空军方面,并且在导弹技术、两栖作战能力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为中国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灰色地带”的行动: 在军事对抗之前,中国可能会继续采取“灰色地带”策略,例如增加在台湾附近的军事演习、派遣海警船和渔船越过“中线”、派遣军机常态化巡航等,以逐步施压和测试反应。

总结来说,中国驻美公使的这一强硬声明,是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日益增长的介入和支持的一次直接而严厉的回应。它不仅仅是一种外交辞令,更是中国在向国际社会传递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和潜在行动意愿。这一声明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增加误判和冲突的可能性。理解这一声明的背后逻辑、含义以及潜在影响,对于分析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啥好激动的,会咬人的狗不叫,因为不想打,所以虚张声势,表现一下自己的决心。主要目的是吓阻。

所以没戏,还不如多赚钱捐炮弹,做好准备大打特打来的务实。

没啥事别总想把自家的年轻人送上战场,两边的领导人都不傻。

user avatar

我理解,我们该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情绪激动,而应是去找找引发这一系列事件的《2018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原文看看。

在SEC. 1259. STRENGTHENING THE DEFENS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强化台美间防御伙伴关系)这一部分,一共有七个条款,其中提到联合演习的条款两处,考虑重建停靠港的条款一处。

(3) invite the military forces of Taiwan to participate in military exercises, such as the “Red Flag” exercises; (邀请台湾军事力量参与军事演习,比如「红旗」演习。)

(6) conduct bilateral naval exercises, to include pre-sail conferenc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with the Taiwan navy; and (在西太平洋与台湾海军进行双边海上演习,包括演习前前会议;)

(7) consider the advis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reestablishing port of call exchang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navy and the Taiwan navy.(考虑重建美国海军与台湾海军停靠港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我理解第七条批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即便批准了,它的用词也非常模糊,仅仅是「考虑可行性和可能性」,距离真正建设军港尚有不小的距离。

但第3条和第6条的用词就非常明确,一点也不模糊。我在想这是不是美国国会的一种策略,即给出一条已经知道一定会被否决的激进条款,以此换取两条稍微激进的条款的批准。换言之,这一次授权法中建设军港这一条款可能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做出牺牲以此掩护两条军事演习的条款得以批准。哪怕两条军事演习条款中再有一条被否决,也可以通过另一条实现台美军演的进一步突破。

而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的回应如果仅仅针对军港建设却不针对军事演习,那么美国人很可能就会顺水推舟将军港条款否决,却将军事演习条款批准,从此在台美中三方脆弱的平衡上再撕开一道口子。

但我理解李公使这次的回应并不是对美方的正式表态,只是传递一种强硬的信号给国内外的民众(主要是国内民众)。看看国外英文主流媒体,基本上对这一消息没有什么深度报道,更多的反而是针对台湾和菲律宾最近签署的投资协议。再看看李公使回应的场合,是中国大陆驻美大使馆主讲“解读十九大报告”侨学界专场讲座;再看看现场的听众,是200多位两岸学生与侨界人士。一切都说明这次回应的非官方性质。就连李公使自己都说,“有时候跟美国人讲道理未必管用”,这可能同时也间接反映出当前中国缺乏和美国上层沟通和游说的有效管道,对美国事务的影响能力比较有限。

我之前在一篇分析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的答案里也提到,这次大选的结果让中国措手不及,对美外交上很多事务处在被动状态下。两相比较下,和老毛子这一波的操作还是有差距——当然现在美国秋后算账时也是翻脸不认人的。

参考资料:

H.R.2810 - 115th Congress (2017-2018):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8

user avatar
我们中国人都记得,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一部近代史就是受外来侵略势力欺侮凌辱的历史。台湾也是多年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统治和占领底下。回想当年,中国是何等的贫穷积弱,但是我们还是喊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并且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我当时只有9岁,救亡的歌曲,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每逢唱这些救亡歌曲的时候,我的眼泪就要流出来,我就充满了要为祖国慷慨赴死的豪情。今天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我们能够允许自古就属于中国领土的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吗?绝对不能!
现在,有些人在计算中国有多少飞机、多少军舰、几个导弹。结论是中国人不敢打,也不会打。按照你这种计算,希特勒早已统治全世界啦。你不懂中国的历史,你不知道中国人民一定会以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尊严。

——2000年朱镕基答记者问
user avatar

這是昨天自由時報這則新聞下的評論,我有點懷疑此人是戰忽局,但是我也覺得這是許多綠蛆的邏輯思維。我曾經說過,某些台灣人以為地球因台灣而轉動,看來我所說的話被證實了

user avatar

说明川普想搞离岸平衡,是要流血,流很多很多血的。

英国搞离岸平衡玩欧洲,最后为什么把自己搭进去了?已经成了大英帝国,走上前台,就没戏玩四两拨千斤那套了。


川普再挑拨巴以冲突,也改变不了什么形式,本来以色列和很多王爷国家都是世仇。

不敢打朝鲜,光放嘴炮,那顶多消耗一点中国的建设资金,吓吓韩国的资本。想靠放嘴炮动中国国本,想太多了。

实业资本是冷钱,没那么容易走的,本来丹东那些边境地区就够萧条的了。


嘴炮是政治里最没用的,不管是川普的嘴炮还是冈比亚的嘴炮。


按照我们的解读,这句话就是警告川普,在台海当搅屎棍,没戏,除非你自己下场。另一方面,如果川普打算武装台湾人去死,榨干台湾最后一点价值的话,中国不怕撕破脸皮。


当然,要是美国亲自下场打台海战争,或者轰炸朝鲜核设施,那中美之间,没有一个赢家。

user avatar

删了

抖机灵的

user avatar

这可不是什么外交上的空话套话,不信来算算旧账。

珍宝岛反击战,对手苏联:

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拒还珍宝岛。1969年3月2日苏联巡逻队开枪驱逐中方上岛人员反被中方伏击(说白了就是下套等着苏联先动手)。3月15日和17日双方再次爆发冲突,在打退苏军进攻后,中国控制全部珍宝岛。1991年俄罗斯承认珍宝岛主权。

西沙海战,对手南越:

最初南越侵占西沙、南沙,在西沙海域不断地驱赶和抓捕中国渔民。

1974年1月15日,越南军舰入侵西沙永乐环礁。中国早已准备的舰队赶到对峙,于是南越海军打出中国军迷津津乐道的“第一炮”,西沙海战爆发。结果中方以小胜大,收复珊瑚岛等三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永乐环礁,为后来控制西沙群岛及控制中沙群岛、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

钓鱼岛,对手日本:

在日本炒作国有化钓鱼岛之前,钓鱼岛一直是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下。碍于两岸关系以及台湾当局的软弱无能,中方对钓鱼岛主权多处于喊话状态。

后来日本挑起钓鱼岛矛盾,中国大陆实在看不下去台湾海巡署在日本海上保安厅前面畏畏缩缩的样子,决定直接动手维护钓鱼岛主权。 在两岸保钓沸腾的民意下中国海警局成立,建造装备了一大批大吨位海警船,甚至把退役的051驱逐舰也拉上。

经过几番对抗,以前被日本海保完全控制的钓鱼岛海域,现在中国大陆海上执法力量也可以随时进出宣示主权。

黄岩岛,对手菲律宾:

1997年,趁中国在台海问题上自顾不暇,菲律宾炸毁黄岩岛中国主权标识,实际控制了黄岩岛。

2012年菲律宾抓捕黄岩岛海域中国渔民,中方巡逻船赶到,黄岩岛事件爆发。在逼退菲律宾船只后,中方在黄岩岛的船只最高增加到33艘,并禁止菲方进入完全收回黄岩岛控制权。菲律宾在黄岩岛事件后大声鼓噪国际仲裁,试图把双方的领土纠纷闹大。2014年开始,为一劳永逸掌握南海主动权,中国开始了大规模填海工程,直接将南海争议海域乃至菲律宾本岛纳入武力投射范围。

上述事件的共同点:

1、争议的问题原本处于平衡甚至中方吃闷亏的状态。

2、对方主动撕毁协议或者挑起争端。

3、中国乘机打破平衡甚至扭转劣势。

4、最后完全取得或者夺回了部分原本没有的实际的控制权。

总之,你不挑事就按和平外交方针慢慢来,一旦挑事绝对下狠手同时拿走能得到的实际利益。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风格?因为建国初期在这方面是吃过亏的。

1、抗美援朝虽然胜利了,但是“延安派”被清洗后,付出惨痛代价得到的回报,却仅仅止于地缘层面。朝鲜也成了中国外交战略中的烫手山芋。

2、对印自卫反击战尽管打了个漂亮的胜仗,但是因为物质条件限制,而没有给边境问题带来决定性作用。战果与政治收益相差极其悬殊。

除了现实条件约束,这也是建国初期过于单纯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风格尚不成熟的结果。

从珍宝岛开始,面对无法回避的冲突中国除了正面对抗上毫不手软之外,政治上的实际利益也绝不客气。想想后来中俄勘界时其他一分为二的争议领土,珍宝岛这个经验实在是太宝贵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没有太多领土上的利益,但八十年代抓着越南全军轮战毫不手软,直接打出了改革开放后南方特别是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因为不彻底压制跟随苏联的越南,对于“改革开放”来说是后患无穷的(比如今天的朝鲜问题,就把东北发展的外部空间压抑到窒息。)

所以当年也就顾不得什么和平主义外交路线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美国这个对手的分量跟他们完全不一样的,但这种逻辑是完全可以套用的:

1、中美在朝鲜就交过手,那个年代军力对比更悬殊。而且当时美国拥有单方面核优势,现在是相互核威慑状态。

2、台湾毕竟远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但对于中国却是分量极重的。这里就决定了双方的在国内民意基础上愿意押上筹码分量不一样。

3、无论是大陆、台湾还是美国,台湾问题其实是个围棋里的“劫”,谁先动手谁就会失去政治上的高地优势。

美国人也懂这个道理,所以上次有f18蹭台南基地,这次又打军舰入台的军事擦边球来在政治上恶心、挑战中国的台湾政策。

面对美国军舰开往台湾,不要以为只要他们脸皮厚就没办法以和平手段对付。现在可不是只能吃哑巴亏的96年,军舰也不是可以偷偷摸摸的战机。凭借现在的解放军海军军力参考南海中美军舰对峙情况,在秉持克制原则下哪怕撞也要撞出去。这时倘若美方一意孤行主动开火挑起战事,以历史、现实综合来看,中方是绝对不会满足于仅仅应对美军的军事威胁。

面对这种中华民族核心利益攸关的大是大非,无论什么立场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是触碰底线的事情,所以到时候在民意狂潮下,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角度考虑,解放军都绝对会把投靠美国的台湾往死里打,不带半分犹豫。这跟解放军如果主动收复台湾会采取的先封锁、后手术式打击、最后争取谈判的保守战略绝对完全不一样。

(如果台湾海军要敢在中美对峙中插手,解放军的行动只会更果断。)

这跟谁在台上没任何关系,因为要证明法理性这就是根本。

所以,中国驻美公使的讲话绝对不是外交恐吓,而是中国历届领导人建国以来吃一堑长一智而形成的一贯作风。

如果把“美舰到来”换成台湾自己任何形式的独立,最后结果是一样的,因为台湾也是“劫”中间的一环。另一方面,只要现状这么维持下去,在大陆不断膨胀的体量下,台湾的分量与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无足轻重。当绝大部分台湾普通人的利益与中国整体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时候,“统一”就只是一个文字上的问题了。

既不怕你主动闹事,更不怕你拖下去,这也是驻美公使敢公开这么说的原因。

user avatar

公使先生的声明,既是对台湾岛内蠢蠢欲动的台独势力的警告,也是对美国国会反华势力的警告。台独分子企图勾结美国的反华势力,寻求美国的保护伞,达到以武拒统的目的。

美国国会上月中公布的参、众两院“2018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协调报告指明,国会认为美方应考量美台军舰重新相互停靠的“适当性与可行性”,以及应邀请台湾军队参加“红旗”军演等。据美国国会网站资料,协调报告已经两院通过,上月30日已交美国总统特朗普,待特朗普签署后才能成法。

《反分裂国家法》当然不是摆设,随时可以启动,主动权操之在我。台独分子果真皮痒,把美国的军舰请到高雄港来,用公使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感谢美国朋友给了我国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的机会。

不知道民进党当局在急什么,中国中央政府本来还没有把统一台湾作为紧迫任务的,你这一推动台美军舰互访,不是在逼解放军出兵吗?

那就只能这样解释了:台独分子知道自己早晚有一死,晚死不如早死,早死早超生,来世重新做人。

这句话等了很多年了!

user avatar

强烈建议局座给曹科长加薪提干【逃】

局座:我哪里凶残了???我不是我没有曹科长你别乱说.jpg

————————

我记得局座曾经说过,曾经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去台湾看看,局座回答是,等两岸统一以后他再去台湾。

局座年纪也不小了,希望局座能在有生之年踏上祖国的宝岛台湾,圆局座的心愿吧。

user avatar

TG做事情的原则其实很简单。

A.一件事没把握就怂

B.说到的就一定要做到

C.在核心利益上哪怕是不要命也得做

96年再加上以后的一系列政策,是A

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及97、99年两次收回领土是B

抗美援朝、长征都是C

为什么这么强硬声明?

请点开《党章》

中国共产党章程(全文)_共产党员网

“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加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这种写入《党章》和《宪法》的东西,真的不是可以用来开玩笑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美国真的要强行通过这个玩意,那可真对不起,咱们生意也别做了,脸也不要了,我就是要武统,有胆你TM下场来跟我打一场世界大战试试?

user avatar

台湾陆委会9日晚间随即回应称“希望陆方尊重台湾民意,通过对话沟通,化解分歧”。


你要是说:绝不屈服,绝不妥协,坚持美舰来台,誓死捍卫台湾。


那我还当你是个难缠的对手,有骨气的贼。


BUT

user avatar

对美国一定要有最坏情况的打算。不要怕中美关系倒退,更不要怕停滞……中美关系中突出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我们不能含糊其辞。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很弱很穷,装备又落后,所以中国是无足轻重的,是一个不值得重视的国家。可是我们有‘块头大’这个好处,还有就是不信邪。对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


“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中国的内政,别人无权干涉。我可以坦率地告诉朋友们,如果我们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这条路走不通,怎么办?最终用武力也必须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到那个时候,美国的选择有两个,一是不干涉;二是参战,中美直接冲突,这是一个危险的选择。


“我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美国政治家不理解别国的民族感情,中国人不解决台湾问题会死不瞑目的。


“解决台湾问题要用两手,即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一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


“我们不能承担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我们如果承担了这个义务,等於把自己的手捆起来,台湾当局就有恃无恐,可能导致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导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成为不可能。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手捆起来,捆起来不利於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邓小平


总之,别被某部和某办这种特殊场合、特殊要求的“柔声细语”给蒙蔽了,更不要考验中国人渴望统一的热心。

————————————

我们当中有些人,总在吐槽中国外交与对台的两方面的软弱,如今把硬的一面露出来,这厮又不自信了,什么“吹牛”云云又出来了。劝大家一句,遇到这类人,躲着走。

user avatar

我们知道,台海问题是中美之间的较量,而这场较量,台湾只是棋子。

军机绕台——发出警告——社论铺路——公使发言 = 一气呵成,剧本早准备好了。

公使先生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不光光是对台湾问题展示一次底线,更重要的是对美国的拆台与反击


首先,我们来一个假设。

假设本次大陆的反应是强烈抗议,那么国际社会上肯定不会太关注。

美国可以打着交流的幌子,让美军舰前往台湾,当然是有武装台湾的意思,无论是哪方面。

那么到时候美国打算消耗台湾最后的价值,再次对台湾使用乌克兰的招数,大陆当然可以速战速决拿下,美国当然也能拍拍屁股走人。但美国却是拿下了主动权,可以像卡住俄罗斯那样在国际舆论上卡住中国。

美国无损,中国反而进了圈套。


那么,现在放下狠话呢?

OK,这就将美国的“友好交流”变成了战争的信号,国际舆论必然聚焦到这个行动之上。

那么无论接下来美国再如何宣传“友好交流”,军舰还没到达台海的时候,就已经让世界开始焦虑了,因为这个就相当于一个信号:美国对中国撕破脸决裂,中美之战一触即发。

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个“中美之战”是否会真的打起来。

但是我们知道,资本会开始选择逃离。

从美国逃离。美国可是日思夜想着资本回流美国呢。(大陆和台湾的资本当然也会逃离)

这个世界经不起中美大战。

中美之间的交手发生过好几次,明的暗的都有。

如果说明线的话,不要忘了两条线:38线和17度线,这两次美国哪次不是一鼻子灰?

那么高雄港也可以成为第三条线。(这是个比喻句)

在这里,不用纠结谁会赢的问题,就好像核威慑一样的,威慑才是最重要的武器。

PS:台湾某名嘴曾经透露过,美国人告诉他们,美国人不会撑台湾。不会傻到派航空母舰到海峡接受大陆的炮火洗礼,那样一艘航母一沉,就是上千美国大兵的命。谁会那么傻。

所以说了,这个声明是一次拆台与反击,故意将事件升级到“中美大战”的高度,就是一个威慑。是否大战?根本不是问题的重点。

重点是防止美国故技重施乌克兰计。


至于台湾?关它什么事,一个战场的牺牲品罢了。

吉祥物般的陆委会,nobody cares
这个感情梗用烂了,谁理你啊

台湾方面的反应又是往常的应激反应:大陆鸭霸,把台湾人感情越推越远,真是毫无新意。

满台名嘴,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TG否?

我觉得梦想“汗”幻想你真的要分清楚,302个傻白甜玛丽苏

最近大陆的军机又飞到台海那边去了,之前飞过去的时候,台湾的军机伴飞的时候,大陆这边一般都是“都是自己人啦”“哎哟,菜大小姐生气了。”

而这次对台湾发出的信号是:你已严重威胁我飞航安全,请立即离开,请立即离开,否则一切后果由你自负。

然后环球时报又发了社论,措辞很挑衅。

大陆军机绕飞台湾岛如今成为常态,这是北京落实对台湾主权行动的一部分。台湾早已处在大陆军事力量非常有效的威慑范围之内,“台独”势力实际上已是被拴在门柱上、关进笼子里的一只狗。“台独”仍在岛内叫嚣,迷惑了一些人,但那里的政治实际已是自娱自乐的“秀”。
解放军战机现在仅仅靠近台湾岛,台军谢天谢地吧。说不定哪一天,解放军战机将飞越台湾岛,台军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敢开火吗?如果他们那样做,将意味着台湾政治割据状态的终结。
台湾现在就剩下激进政客们厉害的嘴了。另外他们盼着美国那边抛过来一根救生绳。岂不知这一切都没用。美国也许会摆几个安慰台湾的姿势,帮着台湾维持“没事”的幻觉。但随着大陆不断进一步崛起,北京不怒自威,无形的压力将在岛内蔓延,使得台军飞行员面对大陆军机和被要求“立即离开”时,会情不自禁地把航路闪开。

军机绕台——发出警告——社论铺路——公使发言 = 一气呵成,剧本早准备好了。

对台湾政府越硬,对台湾人民越软,是既定方针。

不舒服也得忍着。


PS:昨晚看《正晶》啊,真是有趣极了。有个嘉宾啊,对此事那个叫义愤填膺,比曹科长还动情那种。留着个胡子,看起来好像抗日剧里的日本X子,在那里说TG若敢对台XX,美国会让TG“三月亡华”。啧啧啧,是三月亡中“华”民国吧。

甚是有趣。

2017.12.08 第59分左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驻美公使关于美军舰抵达台湾将导致解放台湾的强硬声明,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重要地缘政治意义的表态。要理解这一声明的含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声明的背景与动机: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 这是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关键。中国视台湾为一个必须统一的省份,任何形式的分裂都不能容忍。美国与.............
  • 回答
    都美竹再次就吴亦凡事件发声,言辞之激烈,要求之明确,无疑又一次将这桩早已尘埃落定的案件推到了公众面前。这一次的曝光,相比于之前的揭露,多了一层“复仇”的意味,也夹杂着对司法判决的某种挑战或是不甘。核心诉求与解读:都美竹此次的核心诉求可以概括为三点:1. “可送你十年牢饭”的表述: 这句话非常直接且.............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最近,美国国务院宣布将对中国驻美外交人员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这无疑是中美关系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动态。这项决定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当前两国关系复杂博弈背景下的一个具体体现。理解这项措施,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美国国务院给出的官方理由是,这些限制措施是为了回应中国对美国驻华外交人员施加的“类似限制”。.............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此番关于“可能关闭更多中国驻美外交机构”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两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摩擦和对峙后,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性的阶段。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政府一贯的执政风格来看,这种“放狠话”式的表态并不罕见。他习惯于.............
  • 回答
    外交部宣布“中方针对美方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行为采取反制措施”,这标志着两国在信息战领域又一次直接交锋,其影响是多层面且深远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直接的对等报复与新闻自由的模糊化首先,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对等报复的性质。美国政府以“外国代理人”等名义,对中国多家媒体驻美机构进行了限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关切且复杂的问题,其背后牵扯到国际关系、新闻自由、国家安全以及两国媒体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要看待这件事,不妨从几个层面去深入理解: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两国间的“签证拉锯战”这件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两国在媒体领域的长期博弈下,一个比较集中的体现。可以追溯到几年前,中国收紧了对美.............
  • 回答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的这一表态,即澳大利亚已准备好承受与中国对抗的经济代价,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外交声明。要理解其含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1. 表态的背景与意图: 地缘政治紧张加剧: 澳大利亚的此番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特别是印太地.............
  • 回答
    看待中方针对美方打压中媒驻美机构行为采取的反制措施,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理解其背后逻辑、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长远效应。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媒体管理上的交锋,更是地缘政治博弈、信息战以及国家利益维护等多重因素交织的体现。首先,反制措施的出台是基于一种“对等性”或“报复性”的逻辑。 当一个国家认为另一.............
  • 回答
    英国驻美大使对中俄在抗击疫情中扮演角色的评论,实际上触及到了当前国际政治和公共卫生领域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要理解他的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外交辞令的层面来看,大使的表态往往代表着其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考量。当他说“不能让中俄成为抗疫赢家”时,这绝不仅仅是对疫情本身的比拼,而.............
  • 回答
    关于美国驻成都总领馆闭馆及中方接管的事件,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时间线1. 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的关闭 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于2020年3月18日正式关闭。这一决定是美国政府在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基于对华政策调整和外交战略调整的举措。此前,美国在2018年已关闭驻成.............
  • 回答
    最近,关于中国在美留学生遭遇不幸,以及一些网络评论中出现的“开奔驰活该被杀”的说法,确实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愤怒。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声音了,每次有留学生在海外遇到危险,总会有人跳出来,将不幸归咎于他们自身的“炫富”或“不努力”。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不可接.............
  • 回答
    关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遭遇天价医疗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并且力求分析得更深入一些。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留学事故”,背后牵扯到医疗体系的差异、保险制度、个人责任以及跨文化适应等多个层面。首先,美国医疗体系的高昂费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并非只针对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医疗服务被视为.............
  • 回答
    看到中国向美国提供了超过24亿个口罩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也牵扯出不少值得深思的方面。首先,从数量上来看,24亿个口罩,这个数字本身就非常震撼。这相当于平均每个美国人能分到不少于7个口罩,如果放在疫情初期,这个数量绝对是巨大的支持。这说明中国在接到美国的需求后,在短时间内动员了庞大的生.............
  • 回答
    中国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再转售给欧洲,这事儿吧,从不同角度看,味道可就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首先,这事儿最直观的层面是经济和市场行为。 对中国来说,这是笔买卖,而且是挺划算的买卖。 你想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最近几年因为页岩气革命,产能大增,.............
  • 回答
    在美中国人为了获得美国国籍而选择加入美军,这的确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涉及到不少方面可以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对很多人来说,美国的国籍确实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无论是它提供的经济机会、教育资源、社会福利,还是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让不少追求更好生活的人心向往之。而加入美军,尤其是通过一些特定的项目(比.............
  • 回答
    蔡崇信(Joe Tsai)在接受美媒采访时,面对“中国侵犯人权”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了有力回击。这段采访的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采访的背景、提问的方式、蔡崇信的回应内容、其策略以及整体效果。一、采访背景与美媒的“挖坑”意图 背景: 这类采访通常发生在特定时期,例如中美关系紧张、国.............
  • 回答
    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女生,身着汉服参加毕业典礼,这一场景无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网友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美”的绝佳方式。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这样的行为具有多重意义: 文化自信的体现: 能够自信地在异国他乡的正式场合穿着代表本民族传统服饰,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的.............
  • 回答
    彭博社于2018年10月发表了一篇爆炸性的文章,声称其调查发现,一家为中国政府工作的秘密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微型间谍芯片被植入到Supermicro(超微电脑公司)生产的主板上,而这些主板则被供应给苹果、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这篇报道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对科技供应链安全、中美科技竞争以及跨国.............
  • 回答
    2018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份清单涵盖了106个税目,其中就包括了像大豆、汽车、飞机等备受瞩目的重要商品。这无疑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考量。事件的背景:贸易摩擦的升级要理解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