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陪审员补助一般就十几块钱,而且会花很长时间,智商高的人都会想办法让自己选不上,剩下的都是智商低不知道怎么脱身的,和不工作闲的没事干的。
我一个美国同学的父母都是教授,她跟我说他父母每次收到要求当陪审员的通知,都能想办法逃掉。
又到了半夜辟谣时间了。
1. 这是一条在国内广泛流传的谣言,广泛到我的刑诉法老师都深信学过法律的人在美国不能担任陪审员。不过,真相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条美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禁止精英担任陪审团成员,也没有任何一条原则禁止学过法律的人担任陪审团成员。据说一些州对于公职人员担任陪审员有限制,但是那是出于完全不同的考量。
2. “由其同类裁决”(judged by one's peers)这条普通法原则原意是指审判贵族的时候,陪审团成员必须由贵族组成。美国压根没有贵族制度,据我所知,在美国刑事诉讼法里没有这样的原则。如果有人发现,恳请指出。
3. 筛选陪审员不是法院以一种持中公正的态度开展的,而是双方律师出于各自诉讼策略开展的,筛选陪审员是双方律师展开庭审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因排除和有因排除这种细节就不展开介绍了。
4. 至于精英,特别是法律精英选不上的最主要原因,按照当年有个外教的原话“律师怎么能容忍陪审团里有比他还聪明的人”,否则律师怎么操纵、误导和诱骗陪审团呢。
都答的不错,我加一点,“因为精英人士获取信息渠道多且广,所以违反不能有预设立场参与案件审理的概率大”。
这年头稍微有点影响的案子媒体都铺天盖地的报道。 而选陪审团的重要条件是对案情一无所知,这样才能客观听取双方控辩,做出独立陪审团判断。
我原来参与过一个陪审团候选过程,双方律师面试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从任何渠道听过这个案子和案情么。 我一脸懵逼,说我家连cable都没有。。。他们很满意。 然而后来这案子直接辩诉交易了,所以我也回家了。 没走完流程。
这样一来,每天看网络/新闻/报纸,听取各路观点的精英们,不合格的一堆一堆的。。。原来媒体不发达还好,异地审理还会有精英,现在咨询发达了,异地都搞不定。 看看手机就知道了。。。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重大案件的陪审团团员,好多是养老院里的不看电视报纸的老头老太,或者上夜班的筒子们(白天新闻集中报道时在睡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