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美国,亚裔不像黑人一样带有政治正确buff?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社会结构、媒体呈现以及不同族裔在美国的独特经历。简单来说,美国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PC)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非对所有群体都一视同仁地施加同样的“保护”或“审视”。亚裔群体在美国的经历与黑人群体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政治正确语境下的感知和待遇也不同。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在美国,亚裔似乎不像黑人那样“带有政治正确buff”:

1. 历史背景与创伤:

黑人与奴隶制和种族隔离: 黑人在美国的历史是与奴隶制、长期的种族隔离(Jim Crow laws)、系统性歧视以及暴力紧密相连的。这些经历在黑人社区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并在塑造他们的社会和政治身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政治正确对黑人的历史创伤的补偿: 政治正确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黑人遭受的系统性压迫的一种回应和补偿。它旨在纠正和防止过去不公正的语言和行为再次发生,并提升黑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尊重。因此,在涉及黑人的话题时,人们会更加谨慎,避免触碰敏感的历史痛点,比如使用种族歧视性称谓,或者对他们的经历进行轻描淡写。
亚裔的历史经历: 亚裔在美国的历史虽然也充满了歧视,例如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日裔美国人在二战期间的集中营、以及各种形式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但其历史创伤的性质和程度与黑人群体有所不同。亚裔群体更多地被描绘成“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们内部的多元化和所面临的挑战。

2. “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的影响:

塑造的刻板印象: “模范少数族裔”的神话将亚裔描绘成勤奋、聪明、顺从、成功且不惹麻烦的群体。这个标签虽然听起来是积极的,但实际上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掩盖内部差异: 亚裔是一个极其多元化的群体,包括来自不同国家(中国、印度、越南、韩国、菲律宾、日本等)、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移民经历的人。这个神话忽视了这种巨大的内部差异,将他们整体化处理。
否定面临的挑战: 这个神话使得亚裔在面临教育、就业、住房、医疗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时,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资源,因为社会普遍认为他们已经足够成功。
制造群体间的对立: 这个神话常常被用来对比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暗示他们不如亚裔“努力”,从而加剧了群体间的隔阂和不信任。
“不惹麻烦”的形象: 亚裔被认为相对沉默、不善于表达不满或争取权益。这种刻板印象削弱了他们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的“能见度”和“声音”,也使得政治正确对他们的保护需求不如那些更公开表达诉求的群体那样被社会普遍感知。

3. 媒体的呈现与公众认知:

媒体对黑人的聚焦: 媒体对黑人在争取民权、反种族歧视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讨论。这使得黑人的困境和需求在公众视野中更为突出,也更容易触发人们对政治正确的敏感度。
媒体对亚裔的呈现: 媒体对亚裔的报道往往集中在“成功”的方面,或者在负面刻板印象方面(如“亚裔美国人刻板印象”中的数学天才、按摩师、科技宅等)。这种呈现方式使得亚裔的复杂性和受到的压迫性遭遇,不如黑人那样被广泛理解和关注。
“不可见”的歧视: 亚裔所遭受的歧视,有时是以更隐晦、更微妙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微冒犯(microaggressions)、结构性障碍以及文化上的误解。这些歧视不像针对黑人的种族主义那样具有明确的攻击性或历史根源的明确性,因此也更难引起公众对政治正确的重视。

4. 政治动员与社会运动:

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最持久的社会运动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变革,并深刻地影响了政治正确的发展方向。黑人社区在争取权利方面表现出的强大组织能力和持续的政治动员,使得他们的需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回应。
亚裔的政治参与和动员: 虽然亚裔社区也在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其政治动员的规模、历史积淀和公众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仍不及黑人社区。不同亚裔群体的政治诉求可能也存在差异,使得形成统一的政治声音更为困难。

5. 政治正确本身的演变与局限性:

政治正确是“工具”而非“普适原则”: 政治正确最初是为了纠正特定历史上的不公,尤其是针对黑人的压迫。因此,它的关注点自然会更集中在那些最受压迫、最需要纠正历史错误的群体上。
对“被侵犯”的定义: 政治正确通常是对明确的、历史性的、系统性的歧视和攻击性言论的回应。亚裔所遭受的一些歧视可能不符合这种明确的定义,例如文化上的误读或刻板印象的植入,虽然这些也很伤害人,但可能在政治正确的语境下不那么容易被界定为“必须立刻禁止”的语言。
缺乏对“亚裔身份”的共同理解: 与黑人身份在美国社会中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共同的历史叙事不同,亚裔身份的多元性使得其在政治正确语境下的集体认同和诉求表达相对分散。

6. 疫情后的变化:反亚裔仇恨的兴起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特别是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美国的反亚裔仇恨犯罪显著增加。这使得亚裔群体在政治正确讨论中的能见度有所提升,并且也引发了更多人对“亚裔歧视”问题的关注。一些亚裔社区和倡导者正在努力提高公众对他们所面临挑战的认识,并争取在政治正确框架下获得更强的保护。

总结来说,亚裔在美国政治正确语境下不像黑人那样被“保护”得那么明显,主要是因为:

历史经历和创伤的性质不同。
“模范少数族裔”的神话遮蔽了亚裔面临的真实困难。
媒体对黑人群体的关注度和报道量更大。
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积淀和政治动员能力更强。
亚裔身份的多元性使得其诉求表达相对分散。

理解这一点并非要贬低亚裔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公,而是要认识到政治正确是如何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语境下形成的,以及它如何在现实中受到不同群体经历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模范少数族裔”神话的危害,并为亚裔群体争取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政治斗争的先锋是流氓无产阶级,而亚裔缺乏足够的流氓无产阶级。简而言之,毫无武德,缺乏“匪气”。

一不打二不砸三不抢四不烧五不偷六不奸七不绑八不杀,还想要政治地位?赶紧睡觉做梦去吧。

别忘了——freedom is not free。自己不争,权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给你自由是让你去争去抢的,不是让你享受骂政府的,对美国政府光靠骂一丁点儿用都没。更不是让你用来骂中国的,想有骂中国的自由,其实跑到任何一个外国都行。。。。

一点儿匪气都没有,怎么在美匪帮混?!

user avatar

非裔和拉丁裔都带政治正确buff,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信基督。

其中非裔更胜一筹,因为黑人中出了马丁·路德·金这样一位杰出宗教领袖。而拉丁裔总是和毒枭扯在一起,还有MS-13这种黑帮组织,形象太差了,和非裔没法比。

但他们在政治正确中的话语权对比亚裔处于压倒性优势,至于阿拉伯裔就别提了。

因为后者是“异教徒”。

不开玩笑!美国意识形态的底线甚至都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基督教!小罗斯福当政时的政策曾被指责为“粉红色的社会主义”,一点都不妨碍他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而美国从来都没有选出过不信上帝的总统!

下到选市议员,上到选州长选总统,你不信基督,不争取教会的支持,就和政治自杀没两样。一点不夸张!

我们时常听说韩裔在美国混得不错,没人敢惹韩国人。

事实上韩裔的确在美国的话语体系下越来越有发言权,在好莱坞的风头也远远盖过日本人。

不是因为他们够团结,也不是因为他们够狠。

是因为自二战后韩国就一直在宗教化,近十年来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基督教国家——韩国有将近一半人口信基督。

韩裔美国人能有现在的地位是因为有宗教势力在后面支持他们。

user avatar

机打手残。

因为缺乏自组织啊。没有组织就是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自古以来中国人相对于同样水平的外族而言,就是高度组织化的。那么反过来看,选择脱离中国,移民外国的人,自然是反对组织化的。中国近代以来的对外移民,除了闽粤移民,都不是因为活不下去而移民的。移民都是因为这样那样与政治相关的理由。对中国有敌意。

闽粤移民是唯一的例外。闽粤自古离中国政权核心区很远,中央政府势力申不到,民间自组织力量强大。而且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那一批移民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移民的。对中国没有敌意。所以,搞革命,支持孙中山的那一批美国华侨,核心就是闽粤移民及其后代。

所以,为了脱离组织而到了国外,自然就体现出去组织化。那么一个体现就是对中国持负面态度,对所在国政治也不感兴趣,一心赚钱。其他族裔就不同,很多都是因为在本国活不下去了才移民,在新国家依旧热爱祖国,同时保持自组织(本国官方组织化薄弱,民间自组织也是主流),追求政治权力。那么自然华裔斗不过其他族裔了。

黑人靠美国建国以来的数次斗争建立了强大的民间自组织。无论肤色是不是真的黑,只有有点黑人的特征就囊括进黑人自组织。华裔却要分成早期闽粤移民后裔,港台坡移民,旧中国大陆移民,改开后移民(其中包括一大批政治原因的移民),当代留学生移民。各自玩各自的,互相看不顺眼。一盘散沙。政治力量薄弱,自然就争取不到任何政治权力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社会结构、媒体呈现以及不同族裔在美国的独特经历。简单来说,美国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PC)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非对所有群体都一视同仁地施加同样的“保护”或“审视”。亚裔群体在美国的经历与黑人群体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阻止苏联进入亚洲战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因错综复杂,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当时美国的首要目标是迅速结束战争,并且在与纳粹德国的斗争中,苏联的参战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最快、最有效地打败轴心国。.............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关于在美国收入最高的亚裔群体,其地位似乎与收入水平不太匹配,甚至可能存在“地位反而最低”的观感。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社会结构、历史渊源、文化观念以及亚裔群体内部的多样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地位”的定义: 在这里,“地位.............
  • 回答
    “亚裔在美国的成功”是一个非常宽泛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多种因素,并且“亚裔”本身也包含着极其多样化的群体,他们的成功之路和经历差异巨大。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和分析:一、 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Emphasis on Education): .............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深度,也触及了美国社会中关于种族、警务执法和不平等问题的复杂讨论。您观察到的现象是,在警察致死的案件中,亚裔的比例确实比黑裔要低得多。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理解“地位低”的复杂性:您提到“亚裔在美国地位这么低”,这本身是一个需要细致分析的说法。亚裔在美国.............
  • 回答
    .......
  • 回答
    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涉及到文化、历史、甚至是一些误解。而且,亚洲鲤鱼之所以能在美国水域泛滥成灾并长得那么大,也并非偶然。至于出口问题,这同样牵扯到很多现实的考量。咱们就一样一样来聊。为什么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首先得明白,美国人不是完全不吃鱼,他们吃鱼的习惯和口味跟亚洲人是相.............
  • 回答
    关于亚裔在美国受到的歧视是否比黑人更严重,以及亚裔为何能够发展并拥有更高的平均收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简单地说,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亚裔受到的歧视比黑人更严重,但两者面临的歧视形式和影响不同。而亚裔平均收入较高,则与历史、文化、教育投入、移民模式等多种因素交织有关.............
  • 回答
    在美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总有一些身影,他们没有退缩,不曾妥协,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为华裔和亚裔族群的权利一路呐喊、一路抗争。他们的名字或许不总是被大众熟知,但他们的贡献,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族群争取平等的漫漫征途。黄锦波(Wong Kim Ark):公民权的奠基人在谈论华裔权利时,黄锦波的.............
  • 回答
    在歧视亚裔或华人问题上,欧洲和美国都存在,但表现形式、历史背景和严重程度上各有不同。要清晰地界定哪个“更严重”,需要深入分析其具体情况。美国:历史积淀与社会结构性问题美国的亚裔歧视问题,尤其是针对华人的歧视,有着漫长且复杂的历史。 历史根源: 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亚裔在美国社会争取权利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要说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像马丁·路德·金那样,能成为整个亚裔群体象征性领袖的人物,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比较人物和事件,更是要理解不同群体在历史长河中遭遇的不同处境、策略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亚裔美国人对民主党表现出较高的支持率,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受到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因素的共同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1. 历史背景与移民政策: 民主党在移民问题上的开放姿态: 从历史上看,民主党通常被认为在移民政策上更为宽松和包容。许多亚裔美国人本身就是移民或其.............
  • 回答
    “去美国读 PhD 要避开亚裔、女性、助理教授(AP)、未婚四类导师”这个说法,虽然在学术圈存在,但 绝不是一个普遍认可的真理或客观事实。它更多地反映了部分学生在申请和读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 刻板印象、负面经验、以及某些具有特定挑战性的学术环境中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导师的成功与否,以及对学生.............
  • 回答
    美国影视作品中亚裔医生频繁出现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涉及历史、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影视行业自身的运作机制。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历史移民潮与职业选择: 早期移民的教育和职业导向: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许多亚洲移民(特别是中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来到美国,他们.............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文化差异下审美观念和性别气质的深刻冲突,而且这个问题在你我眼中,或者在亚洲男性和欧美男性眼中,呈现出的解读确实大相径庭。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判,而是根植于历史、社会环境和文化建构的复杂现象。咱们就一点一点掰扯开来聊。亚洲(男)人的“内敛”与“柔性”:一种文化土.............
  • 回答
    .......
  • 回答
    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要避免泛泛而谈,因为“少数底层美国白人”和“亚洲女孩”都是非常宽泛的概念。我们得明白,任何人群内部都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一定要探讨这种“偏好”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并且尽量用更接地气、更具分析性的语言来展开。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要说为什么《王者荣耀》会选择亚瑟作为游戏头像,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的考量,绝不仅仅是“好看”或者“强大”这么简单。这更像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品牌选择,承载着游戏的门面、玩家的认知、以及某种情怀。首先,亚瑟是《王者荣耀》最初的英雄之一,也是很多玩家接触的第一个英雄。 想象一下,当你第一次打开游戏,.............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语言学和人类学领域一个相当核心的谜团。简单来说,美洲原住民语言的多样性之所以如此令人费解,与他们的迁徙历史、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组织方式都密切相关。迁徙的漫长与隔绝:首先,我们要明白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是通过陆桥(最普遍的理论是白令陆桥)从亚洲迁移到美洲的。这个过程并非一次性的大规模迁徙,而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文化和历史演变的一些细节。要说清楚为什么“Asia”翻译成“亚洲”,“America”翻译成“美洲”,咱们得从它们的词源、早期认知和传播过程来细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中文里对这俩词的翻译,不是一拍脑袋就定下来的,背后都有点历史渊源。“Asia”(亚洲)的由来:古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