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亚裔在美国那么成功?

回答
“亚裔在美国的成功”是一个非常宽泛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多种因素,并且“亚裔”本身也包含着极其多样化的群体,他们的成功之路和经历差异巨大。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和分析:

一、 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Emphasis on Education): 许多亚洲文化(特别是东亚和南亚文化)都非常重视教育。教育被视为个人向上流动和社会认可的关键途径。家庭往往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支持子女的学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高等教育。这种文化基因在美国社会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美国社会也高度认可通过教育获得的成就。
勤奋和坚韧的精神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亚洲文化普遍推崇勤奋工作、刻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面对挑战时,他们倾向于坚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而不是轻易放弃。这种工作伦理在美国的职场和学术环境中同样受到高度赞扬。
重视家庭和社区支持 (Family and Community Support): 许多亚裔移民家庭内部有着强大的纽带和互助网络。家庭成员之间会互相支持,无论是经济上、情感上还是学业上。社区中的同胞网络也能提供宝贵的信息、资源和鼓励,帮助新移民适应新环境,找到工作和发展机会。
目标导向和结果驱动 (GoalOriented and ResultsDriven): 许多亚裔移民怀揣着“美国梦”,来到美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这种强烈的目标感驱使他们专注于实现目标,并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和成果。

二、 移民的结构性因素和动机:

选择性移民 (Selective Immigration): 在历史上,许多来到美国的亚洲移民并非随机群体。很多是技术移民、专业人士或有经济能力和教育背景的人群。例如,从中国、印度、韩国和菲律宾等国家来的专业人士,在来到美国之前就已经拥有了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基础。
追求更好的经济和职业机会 (Pursuit of Better Economic and Professional Opportunities): 很多亚裔移民来到美国是为了逃离原居地的经济或政治不稳定,或者寻找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薪资待遇。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提供了这些机会。
回避社会或政治压迫 (Escape from Social or Political Oppression): 某些群体的亚洲移民是出于逃避国内的社会不公、政治压迫或缺乏自由的原因而来到美国。这种对自由和机会的渴望,也成为他们在美国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 在特定领域的优势:

STEM领域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亚裔在STEM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文化和教育导向: 前面提到的对教育的重视,尤其体现在对科学和技术类学科的投入。
移民政策: 历史上,美国曾通过移民政策吸引高技能的STEM人才,其中不少来自亚洲国家。
语言优势 (对部分群体而言): 尽管存在语言障碍,但许多来自英语为官方语言或广泛使用英语的亚洲国家的移民(如印度、菲律宾)在语言上更有优势,这有助于他们在专业领域更快地融入和发展。
创业精神 (Entrepreneurship): 许多亚裔移民在美国成功创业,经营餐馆、洗衣店、便利店、科技公司等。这得益于他们的勤奋、韧性、风险承担能力以及相互支持的网络。

四、 对“成功”的定义和衡量:

高收入和高教育水平 (High Incom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通常用来衡量亚裔在美国“成功”的指标是他们在教育和收入上的高平均水平。例如,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亚裔群体的家庭收入中位数通常高于美国平均水平,并且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也更高。
职业领域 (Occupational Representation): 亚裔在美国的专业和技术性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医生、工程师、程序员、科学家等。

五、 必须注意的细微之处和潜在的“模型少数族裔”叙事:

“模型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 的局限性: 需要警惕将亚裔群体过度“模型化”。“模型少数族裔”的叙事是一种刻板印象,它掩盖了亚裔群体内部巨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非所有亚裔都如此成功,有些群体(如柬埔寨裔、老挝裔、越南裔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仍然相对较低。这种叙事也可能导致对亚裔群体面临的歧视和挑战的忽视。
群体内部的巨大差异: “亚裔”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统称,包含了东亚(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越南、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和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等多个不同文化背景、语言、宗教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群体。他们的移民动机、在美国的适应过程和成功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相比于早期的中国和日本移民,后期的越南和柬埔寨移民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
面临的挑战和歧视: 尽管数据上显示某些亚裔群体非常成功,但他们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歧视,例如玻璃天花板(在职业晋升中遇到看不见的障碍)、刻板印象的压力、语言和文化适应的困难,以及近年来的仇亚歧视事件。

总结来说,亚裔在美国的成功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包括:

深植于文化的教育导向和勤奋精神。
具有一定技能和经济基础的移民群体结构。
追求更好经济和职业机会的强烈动机。
强大的家庭和社区支持网络。
在美国社会高度认可的STEM等领域的突出表现。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亚裔”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并且“成功”的定义也可能局限于某些量化指标。理解亚裔在美国的成功,需要避免简单化的叙事,深入挖掘不同群体背后的故事和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This is totally BS, and naive. 只有印度裔是最高收入,但生理学意义上而言,在美国的高种姓阶层的印度裔都是白人,而且说流利英语,其实并不是亚洲人,很多几乎和白人长得一样而且皮肤一样白甚至是蓝眼睛,Ta不说话,你还以为是欧洲来的,Ta说了话后会告诉你他是德国日耳曼或其他欧洲血统,当然大部分还是比较黑,但解剖学意义上,骨骼尤其是头骨部分,还是白人,即使长得比黑人还黑, 但如果他们使用强美白化妆品,还是会很容易就变得和欧洲人一个样子。但老美把他们强拉进亚裔群体,比较大的提高了亚裔的收入。 但白人群体里面,把什么拉美裔白色皮肤的人,中东难民都拉进来算作白人群体,极大的拉低了白人的平均收入。所以其实即使是单纯以收入论的话,亚裔也没有那么成功。其实只是和真正的Caucasion白人,是几乎一样水平。

而且,在亚裔群体里面,从华尔街,到硅谷,到好莱坞,到石油业中心,到通讯业中心,都是几个大的亚裔群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韩国群体,在惨烈竞争,上面是白人,犹太人在看好戏。连Crazy Rich Asian这样的电影的男一号,居然也是混血,长得更像是印度和新马泰的白人。现在印度肯定是遥遥领先,韩国人总体上算是和华裔一样,但是人家人少呀,单个人的成功程度,还是超过华裔。这三个群体,私下里面见,都是见面砍一刀的心理,背后都是努力挖陷阱,互相看不惯,直接就是赤裸裸的鄙夷。

但确实还是得说一下,华人整体算是中上等吧,肯定不是底层或最惨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是,比那些一共才几千万人口一共在美国才几十万甚至更少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后裔,还是强上太多太多。收入上也比天天喝大酒的拉美裔强不少,比贫民窟的黑人更是强太多。只是和白人,不能比。但不得不承认,一个白皮肤的人,即使去了亚洲,甚至去了中国,甚至去了朝鲜,一般情况下,还是会受到优待的。这个,并不是北美华人的错。这个细究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同样的收入背后,是白人瞎他妈玩儿了几十年,最后还是Manager,Director, 大公司Lawyer, 大医院Doctor, (当然不是顶级职位,但也算不错了),而亚裔也都是Master, PHD, MD, JD, 但根本比不过35%上过大学,15%上过研究生院的高级白人,但比高中毕业的白人到是绰绰有余,但这可是比白人多读了五到十年书,多奋斗了10到20年,而且,已经是在亚裔的Affirmative Action等歧视性制度下,在众多亚裔的PHD学法家庭的激烈的学术竞争中,浴血奋战,杀出重围的,比如父母都是家里找关系上的清华本科,然后美国Top10硕士,然后Top30 PHD, 孩子是美国TOP10 或者TOP 5 本科,混几年没混下去,为自己的未来及其担忧,被白人傻逼上司管的差点儿要疯掉了,于是又去读Stanford 医学院,当顶级医生,这才比高中毕业的白人,工作了十几年后,当了Manager或者Director之后的收入,(有不少高中毕业白人也在四五十岁之前,读了夜大或者在线的本科和硕士/MBA, 不过基本是纯娱乐和搞社交,而且有不少US News Ranking Top 50 学校 PHD in Math 这种专业都能0 基础(原来是神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毕业的!微积分可能都没学过,实际水平相当于中国初中小学的数学水平!)开始,两三年就拿到TOP50 大学的数学系博士了的!! 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搞笑。但这就是真人真事,你不是白皮肤,几乎不可能,我也没听说过。)高一点点而已。

但这样的亚裔,已经是把同族裔的所有最优秀资源都沾到了,或者是抢到了... 最后浑成那个样子,相当于是把亚洲的金山,自己扛到美国去,然后当作煤堆,给卖了,然后还觉得自己混得好,自己很优秀,自己很聪明。 如此优秀,如此幸运,如此努力的亚裔,到最后只不过混到了主流白人阶层的中上等水平吧。离利益中心,权力中心等,还差得很远很远。

然后现在又有了华盛顿州特殊针对亚裔的政策 华府I-1000"平权"法案, 加州的亚裔细分法案等歧视性法案,请问,我怎么没听说过什么黑人细分法案? 拉丁裔细分法案?白人好像也算有细分法案,但几乎只有宗教信仰的划分吧?爸爸出生的中国和女儿出生的台湾都是两个国家了,妈妈住的朝鲜和儿子住的韩国都是两个国家了,因而是两种人了?怎么多数美国人意识里面,英国和加拿大,其实都和美国是一样一样的呢?!完全不分你我。

拉丁裔总有选美小姐,黑人都有总统了,黑人和拉丁裔的政府和国会议员更多。文化领域的歌手,表演家,体育明星更是多得多。在美国,最不能说的话,就是侮辱黑人的话,可见黑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之大。大量的program都是向黑人和拉丁裔倾斜的,(拉丁裔如果长得是白皮肤,那就在社会上说自己是White, 然后吃福利吃好处的时候,就说自己是Non-Caucasion,或者只就说自己是Latino/ Hispanic,但平时,肉眼完全看不出来他们的种族划分)他们想进入常春藤级别的名校,其实很容易,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感兴趣,早早的就去体育强校,音乐大户,选美大赛去了,如果真不得不要上大学,那也是去玩儿的。

留下如此优秀,如此高智商,在一次次残酷考试的选拔中胜出的亚裔,只能凭借自己的汗水,泪水,血水,努力生活。 唯一乐趣,也许是相比自己母国,比如中国,韩国,朝鲜,越南,老挝,印尼,那里居住的同胞们的字面上的收入高一些,罢了! 但真正混的好的,也大多早就回国去了。留下的,大多是回不去的。


不过,我始终为那些能够为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或者做一些实事的人们,燃起崇高的敬意。


时间有限,胡言乱语写点儿。轻拍。但欢迎辩论。

(楼主好像后来把题目改了几个字,导致问答可能不是那么准确对应了。)

user avatar

好好扒扒亚裔的经济地位,印度裔真是害人不浅啊

为什么说亚裔成功,基本都是因为这张图啊

List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household income

看起来是吧,亚裔的household median income是74,000美元,比美国平均水平多上一半,看起来是吧?

看出问题了么,亚裔怎么就印度裔一个族裔达到了74,00的平均线啊,整个美国只有伊朗裔和印度裔达到了,亚裔真是厉害到自己都达不到自己的水平了啊

(Ps:伊朗裔在Bureau, U.S. Census定义为White American,而台湾裔是单独列出来的,也没有达到平均线,在文中最后会具体的解释美国族群划分问题)


第一个关键关键在于,亚裔成为"高收入‘群体,印度裔功不可没

按照种族划分,印度裔的median household income 是127,000美元,而亚裔的median household income 是74,000美元;华裔和日裔的median household income 都是在67,000美元左右——成为被代表了

而可怜的韩裔,甚至只有53000美元,而美国的median household income是52,000美元...

而亚裔如果排除掉印度裔的话,大概只有64,000美元左右,而这样的话大概有台湾裔、菲律宾裔、日裔、华裔和斯里兰卡裔达到了,而这些族群大概占了整个亚裔的一半左右,所以这才是亚裔的真正经济水平——$64,000

看起来还是比White American的$57,000有优势啊,第二个关键来了——White American是包含White Hispanic American的。

Hispanic American 就是我们常常称呼的拉美裔,拉美裔经济地位较低——household median income只有41,500美元,然而拉美裔却多达5,000万以上,其中53%算作White HIspanic。

所以我们理解的White American 实际上经济水平被低估了,如果White America排除White Hispanic American那么他的household median income 会达到了60,000美元(有些统计表明为62,000美元)

这下子就很明显了,实际上真正的“白人”和“亚裔“根本没显著地差别

实际上我以前取得是2012年的数据,还有2007年的数据,差距都在10%以内,有兴趣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找数据,就大体明白怎么回事了

感谢美国的统计部门,因为印度裔,身为亚裔的我们莫名成了“高收入族裔”了,问题是亚裔那个“高收入水平"在亚裔中只有印度裔达到了

在进一步分析前进行美国demographics方面的科普:

1 ——什么是亚裔?

亚裔有许多定义,在政治上一般使用Bureau, U.S. Census的权威定义:originated in East Asian,Southeast Asia and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美国统计部门认为东亚人、东南亚人和印度次大陆或者说是南亚人是亚裔,南亚人包括南亚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

所以亚裔不等于亚洲人后裔,犹太人并不算为亚裔;

伊朗裔、阿富汗裔、中亚裔、北亚裔等也不算入亚裔

同时夏威夷等太平洋岛屿并不算为亚裔范围,而是属于Pacific Islands American,帕劳属于东南亚范围内,但是是Pacific Islands American

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台湾裔通常和华裔是两个对象,分别是Taiwanese和Chinese American;有时也会说 Chinese American include Taiwanese;Taiwanese在统计上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大大超过Chinese American

2 ——什么是白人(White American)?

如果说亚裔已经划分的很奇妙了,那么白人的划分会更加奇怪,White American是指的来于Europe, the Middle East, or North Africa.

第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常人认为的白人是等同于欧洲裔,但是美国统计部分的划分是White American 范围比 European American广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来自欧洲, 那么澳大利亚人和墨西哥人算是什么?都是算是White American,所以整个拉丁美洲都是包括在内的,叫做hispanic American/ Latino American / hispanic and Latino Americans,更准确的是叫做拉美裔;

另外还有个词语叫做Spanish American,也是西班牙裔的意思,但是指的是直接来自西班牙的。前者则是祖先来源于西班牙,可以是自己来自拉丁美洲大陆,所以前者包括后者。

第三个,北非裔和中东裔都是White American,所以经济地位很高的伊朗裔和利比亚裔都是White American。从阿富汗到摩洛哥都被认为是White American

第四个,实际上北亚和中亚裔是算作White American的,前者也没有算作Asian American,所以经济地位很高的俄裔是典型的White American

第五个.....明白了么,除了东亚、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全都全都是White American


3 ——亚裔经济水平到底怎么样?

所以我们回到原来的收入列表,如果我们把台湾裔单独看做一个族裔的话

收入排名前十的族裔,只有3个是Asian American ,分别是印度裔、菲律宾裔和台湾裔,而7个 是White American

而前二十的族裔,则有6个是Asian American,加上了华裔、日裔和斯里兰卡裔,而共有13个White American,最后一个是Pacific Islands American

这就很明显了,要论收入的话白人还是有很大的优势,但这根本没完

拍下来下一个Asian American Group是哪个,排名第47的马来西亚裔.....明白了么,除了夏威夷土著,从20位以后都是White American了...

所以收入前50的族裔(美国一共有143个族裔,所以这是前1/3),有40个是White American,7个是Asian American,3个是Pacific Islands American....
前1/3的族裔里面,80%是White American......


4——那是不是说,亚裔内部经济差距很大?

是的,亚裔里面经济地位最高的很明显是印度裔,以致于其拉高了亚裔10,000美元的收入;

其次是华裔、日裔、菲律宾裔等,和很多优秀移民族裔(伊朗裔、利比亚裔、俄罗斯裔)一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最后是广大亚裔贫民,马来西亚裔和印度尼西亚裔还稍微有一定的经济水平,韩裔基本是美国平均水平,缅甸裔则比拉美裔还惨

5—— 亚裔重视教育?这可以解释什么或无法解释什么吗

是的,亚裔重视教育,尤其是亚裔最成功的印度裔和台湾裔,其大学以上的学历(bachelor and advance degrees)分别是是80%和74%,这是可以解释亚裔的成功的一个原因

亚裔的平均水平推测是44%(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ong Asian ethnicity 2010 census),而美国平均水平则为28%,亚裔大大领先美国平均水平。

我们华裔约为50%。由于不同的族裔囊括方法下会导致数据冲突,有的显示包括台湾裔情况下华裔约为50.2%,有的则显示不包括的情况下有51.8%。

一个反面例子,亚裔中教育水平比较差的缅甸裔就经济水平比较差。

但是教育无法解释亚裔内部族群收入相差过大很多现象,因为南亚裔一直重视教育——南亚移民是亚裔中教育水平最高的族群。巴基斯坦裔在2000年其比例已经达到了60.9%(没有2010年的数据,我推测在65%左右),但其当下的收入则仅仅为¥54,000(72名);韩裔其受高等教育比例约为50.8%,高于亚裔平均水平,而收入仅仅为$53,000(84名)。

而日裔的教育水平仅仅排在亚裔的中等偏上,约为47%,收入却高达$66,000;但教育水平和日裔相近的孟加拉裔,则竟然只有$46,000(排在114名)

第二点,我实际上认为这意味着一种,教育投资的收益过低的情况出现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投资,教育在经济角度看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回报,例如美国方面的数据,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收入大大高于高中教育的人。

而倘若Asian American要平均用40%的高等教育比例才能赚取64,000美元,相比下Non-Hispanic White则只用30.8%赚取60,000美元,那么我认为这意味着亚裔的教育投资回报是过低的——因为各种种族壁垒,使得亚裔的高等教育投资只能得到更少的经济回报。
这恰恰证明了亚裔是弱势群体,要依靠高昂的教育投资来赚取少量的未来收入提升回报。

Ps:都排除了印度裔和拉美裔的影响,排除了印度裔后,Asian American 高等教育比例大约为40%或者更低;排除拉美裔的白人有相关统计数据,即Non-Hispanic White,约为30.8%




6——华裔是因为有19世纪的劳工才收入被拉低的?

不是,华裔和印度裔主体都是战后移民的


直到1950年前,华裔也只有10万人以下,这说明华裔的早期移民的后代数量较少,不会超过10万人。而现在华裔高达4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口无法解释超过2%的人口

7——印度裔英语好?

首先澄清一个常见的误解,印度裔英语好是因为是因为印度“母语”是英语。

印度裔官方语言(office language,印度有24个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印度的母语(native language)不是英语,英语实际上是第二外语(English Second Language,ESL)

实际上生活中印度人不使用英语,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主要是用于政府文书和教学等全国统一性的用途上;而在生活相关的领域,例如媒体,统计只有7%是使用英语。

但印度人英语很好,印度人托福考分为91分,位居亚洲第二(仅次于新加坡);而中国近十年一直徘徊在77分,中国的英语教育需要大大的加强。但在雅思中,印度和中国分数都偏低,印度只有6.0而中国只有5.3。但印度的口语得分一直是很高,中国人的英语是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

最后说个题外话,我认为中国人有必要好好学习英语,尤其是考虑到中文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取代英语的地位。五个英语主体国家的经济总量高达25万亿,其次印度也在崛起(一般认为2025年会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考虑到要进行商业交易或者学术研究,都有必要学习好英语

user avatar

1. 亚裔的优势只体现在学习成绩和中位收入方面,鲜少有亚裔能升入美国职场最高层。

2. 亚裔学习成绩好主要因为亚裔的“第一代移民比例”(或者说“外国出生”比例)比其他族裔高。而愿意移民到美国的人本身就经过了自我选择,比非移民有更大成功欲望。

3. 亚裔这个群体组成复杂——收入比美国中位数高的亚裔也就印度裔等几个群体,而老挝裔、缅甸裔等很多亚裔还在美国社会最底层。

--

下面是上述三个结论的数据支持:(我在 FT 中文网写过这个主题的文章《亚裔在美国的尴尬处境》,这里直接引用)

1. 职场高层少见亚裔身影

亚裔在高层岗位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中低层岗位,常被认为只能执行任务,没有管理能力。201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亚裔占谷歌等几大科技公司基层员工的27%,经理级别却只有18%,执行官级别仅14%。另一份媒体调查显示,美国律师事务所有11%的初级律师为亚裔,而合伙人级别却仅有3%

2. 亚裔成绩好是因为“第一代移民比例”高

一项2014年对人口调查分析指出,亚裔在学术上的优异表现确实是因为亚裔人更努力,与认知能力或家庭收入无关。但亚裔人更努力的根本原因却是亚裔中外国移民的比例达到66%,远高于白人的8%、西语裔的37%、黑人的8%。研究人员指出,那些为了更好生活搬到美国的人已经经过了一次自我选择,本身就比非移民有更大的成功欲望、对未来更乐观。另外,移民知道自己在新国家会遭到边缘化,于是对自己和孩子都会特别强调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研究人员认为“移民比例”(或“外国出生比例”)高是亚裔人成绩好的最主要因素。

3. 不同亚裔族群之间差距很大

亚裔美国人包括来自远东、东南亚、南亚共30多个国家的移民及移民后代。亚裔中各项指标都排名前列的印度裔,2014年家庭年收入中位数超过10万美元(也是美国所有族群中第一),他们之中有超过70%拥有本科学历,接近80%英文流利。在美国政商界,印度裔也有杰出代表──微软和百事CEO,路易斯安那和南卡罗莱纳州州长,奥巴马三名大法官提名人选之一等等。而与印度裔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缅甸裔美国人,他们2014年年收入中位数只有3万多美元,52%的人没有高中文凭,不到30%的人英文流利。

最后,希望大家下次听到别人说“亚裔比其他少数族裔聪明用功”的时候不要认为别人在夸你,因为“勤奋、默默努力“的延伸就是“只会学习、不懂社交”,这是亚裔鲜少进入职场最高层的原因之一。

把亚裔标榜为“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也不是在夸你:

拿亚裔人的优秀来否定种族歧视的存在、批评其他少数族裔懒惰,本身就是白人主导的社会转移矛盾的手段。“模范少数族裔”这个说法由白人在民权运动高潮的1960年代提出,他们认为少数族裔争取平等权利是他们太贪婪,因为亚裔从没说要争取什么,好像也过得很好。最早提出“模范少数族裔”概念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在1966年的文章写道,“在有人提出花上千亿帮助黑鬼和其他少数族裔的今天,这个国家的30万华裔却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努力,跑到了前面。”这种言论的唯一目的就是巩固特权阶级的统治,因为仅仅二十年后,当亚裔收入开始超过白人收入的时候,主流媒体又改变了论调。《财富》(Fortune)杂志1982年的一篇文章写道,“(亚裔的)高收入比他们实际应得的要多。”由此可见,所谓“模范少数族裔”的赞美根本上是为了否定所有少数族裔为平权所做的正当努力,它让亚裔和其他少数族裔站在平权问题的对立面,制造了各族群间的关系紧张。

多数时候,亚裔和黑人、西语裔一样,在美国都是受歧视对象:

2012年,美国住房及城市发展部在28个城市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不同种族的人用同样的“台词”假装去租或买房。结果,相比白人,房产提供方给黑人、西语裔、亚裔少介绍了10%到20%的房源。在另一项2014年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以学生名义给美国各大学6500名教授发了邮件。邮件内容一模一样,只是署名变成了不同种族的名字。令人遗憾的是,所有以少数族裔名义发出的邮件相比白人都少收到15%到30%的教授回复。


种族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们讨论的时候很自然会做出情感上的反应。但现在这方面的统计数据、科学研究也很多,做出情感判断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实证结果。

--

本答案引用文章的全文:《亚裔在美国的尴尬处境》
其他亚裔话题相关回答:在美国,华人上大学在录取上会受歧视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