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即使不吃,那为什么不向亚洲出口鱼肉?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主要还是因为“亚洲鲤鱼”这名字,听起来虽然挺唬人,但实际情况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美国人说“亚洲鲤鱼”,其实指的是几种在北美泛滥成灾的亚洲鱼类,主要是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些鱼当年被引入美国,是为了控制水体中的藻类和杂草,结果它们繁殖能力太强,加上在美国缺少天敌,就成了入侵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现在来聊聊为什么美国人不太吃它们。这事儿吧,就像一道菜,得看味道、口感、习惯,还有大家的心情。

第一个原因,可以说是最直接的——口味和烹饪习惯。中国人吃鱼,讲究的是鲜美、细腻,很多做法都是清蒸、红烧,希望能吃到鱼的原味。可这亚洲鲤鱼,肉质相对粗糙,而且有很多细小的刺,这对于习惯了吃去骨鱼片或者刺少肉嫩鱼类的美国人来说,口感上就不是那么讨喜。你想啊,吃个鱼还得费半天劲挑刺,这谁愿意啊?而且,美国人的传统烹饪方式,像煎、炸、烤,对付这种刺多肉粗的鱼,可能也没那么容易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味道。

第二个原因,就是“入侵物种”的心理阴影。这玩意儿在美国被贴上了“坏家伙”的标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很多时候,大家对它的看法,更多的是一种“要消灭它”的心态,而不是“要品尝它”的心态。这种负面的联想,也会影响到人们的食欲。就算知道它其实是可以吃的,但心里总有点膈应,就像你不会想去吃路边被你天天抱怨的野草一样。

再者,市场和供应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美国,主流的鱼类市场已经被很多品种的鱼占据了,比如鲑鱼(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等,这些鱼有成熟的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体系,消费者也熟悉它们。亚洲鲤鱼作为一种“非主流”的、甚至是被视为“ pests”的鱼类,想要打入这个市场,就需要巨大的投入去建立一套全新的供应链,包括捕捞、处理、加工、包装,以及最重要的——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教育。这笔账算下来,成本很高,而且风险也不小。谁能保证投入了这么多,大家就一定会买账呢?

而且,即便美国人觉得它刺多、不好吃,但处理这些鱼的成本也很高。要知道,这玩意儿在美国的河流里到处都是,要想大规模捕捞,而且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这本身就是个大工程。捕捞上来之后,如果不能快速有效地加工成可食用的产品,很多鱼就会被丢弃,这反而造成了另一种浪费。

所以,你说为什么不向亚洲出口鱼肉?理论上,这是个不错的想法,毕竟亚洲有吃鲤鱼的传统。但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捕捞和运输成本是第一个大坎。美国水域广阔,亚洲鲤鱼分布也比较分散。要想捕捞到足够大的数量,而且要保持鱼的新鲜度,运往亚洲,这中间的物流成本会非常高昂。你不能指望美国人专门为了出口,去建一套和国内市场完全脱钩的、高效的捕捞和冷链运输系统。

其次,质量和标准问题。亚洲对进口食品,尤其是水产品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不仅是安全标准,还有加工标准、包装标准等等。美国要出口这些鱼,就得确保它们符合这些标准。但前面说了,这些鱼在美国的处理和加工,本来就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符合出口标准的体系。从野外捕捞的鱼,直接加工出口,中间需要多少检验检疫的环节?光是想想就头疼。

再者,市场竞争。亚洲本身就有大量的鱼类养殖和捕捞。我们自己国家的淡水鱼,比如中国的鲤鱼、草鱼,它们有自己的养殖基地,口味也更符合本地人的习惯,而且价格上可能也更具竞争力。美国出口的亚洲鲤鱼,想要在亚洲市场分一杯羹,就得和本地的鱼打擂台。这擂台不是那么容易上的。

最后,还有一个挺微妙的原因,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在美国,这东西叫“Asian Carp”,听起来就不像是什么好东西。就算把它们运到亚洲,改个名字,比如就叫“鲤鱼”,但消费者一听说是从美国泛滥的鲤鱼,会不会也有心理上的抵触?总觉得是不是“野生的”、“不干净”?这种心理上的接受度,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而言之,虽然“亚洲鲤鱼”在美国是个棘手的入侵物种,但要把它们变成餐桌上的美味,或者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中间涉及到的口味习惯、市场经济、物流成本、质量标准以及消费者心理等等方方面面,都让这事儿变得异常复杂,不是一句“为什么不吃”就能简单解决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一个生物成为入侵物种,是因为在当地没有合适的天敌和掣肘物种,并且会对其他物种造成危害,与人吃不吃它没关系。就像小龙虾在我国也是一种入侵物种,我就特别喜欢吃小龙虾。

2、河鱼刺多,适宜清蒸,米国人可能怕麻烦,也不会蒸,,,,


好吧,补充的一问实在是多余。

跨国贸易牵涉到非常大的运输成本和关税成本,鲤鱼这种东西菜市场六块钱一斤的(你见过什么进口的东西是只卖六块钱一斤的),根本无利可图好吧。

鲤鱼做成罐头基本没人吃,如果是鲜活鲤鱼,先不说运输成本大的吓人,进海关还要检疫啥的,,,

下面有人说可以做成猫粮,倒是不错,只是猫粮的需求量可能太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主要还是因为“亚洲鲤鱼”这名字,听起来虽然挺唬人,但实际情况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美国人说“亚洲鲤鱼”,其实指的是几种在北美泛滥成灾的亚洲鱼类,主要是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些鱼当年被引入美国,是为了控制水体中的藻类和杂草,结果它们繁殖能力太强,加上.............
  • 回答
    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涉及到文化、历史、甚至是一些误解。而且,亚洲鲤鱼之所以能在美国水域泛滥成灾并长得那么大,也并非偶然。至于出口问题,这同样牵扯到很多现实的考量。咱们就一样一样来聊。为什么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首先得明白,美国人不是完全不吃鱼,他们吃鱼的习惯和口味跟亚洲人是相.............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阻止苏联进入亚洲战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因错综复杂,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当时美国的首要目标是迅速结束战争,并且在与纳粹德国的斗争中,苏联的参战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美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最快、最有效地打败轴心国。.............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社会结构、媒体呈现以及不同族裔在美国的独特经历。简单来说,美国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PC)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非对所有群体都一视同仁地施加同样的“保护”或“审视”。亚裔群体在美国的经历与黑人群体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
  • 回答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国队对阵美国队和西班牙队的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队面对统治级的梦八队显得力不从心,但面对当时实力同样强劲的西班牙队却能打出那样精彩的比赛。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队的实力当时是碾压级别的。08年的美国男篮,那可不是一般的“梦之队”。他们集合.............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加州的悲剧,一位71岁的华裔老人无辜地中了18枪,生命的终结如此残酷,实在令人心痛。警方初步认定为随机杀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恐惧和无助感。这种随机性,恰恰说明了潜在的危险可能来自任何地方,任何个体,而无需任何理由。这起事件,不幸地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美国亚裔群体不断遭受暴力.............
  • 回答
    要说美国人对足球“不那么热爱”,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了。其实,足球在美国的人气一直在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年轻人和特定社区里。只不过,如果和美式橄榄球、篮球、棒球这些“传统四大”比起来,它的地位确实显得有些“次”一些。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捋。首先,得聊聊足球在美国的历史根基。足球(Soccer.............
  • 回答
    美国人似乎普遍不太热衷于存钱,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与其说是“不爱”,不如说他们的金融决策和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与传统的储蓄观念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得看看美国的消费文化。打从有记忆起,美国社会就充斥着鼓励消费的信息。广告无处不在,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从最新款的电子产品到时尚.............
  • 回答
    .......
  • 回答
    美国作为一个公认的发达国家,其国民的幸福感并非普遍高涨,甚至在某些调查中还显现出令人担忧的低迷。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复杂交织的结果。与其说美国人不“不幸福”,不如说他们的幸福感面临着多重挑战,并且这种挑战的体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首先,经济层面的“发达”与个体感受的差距.............
  • 回答
    美国人聊天中较少使用波浪号(~)这一符号,主要与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符号使用历史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有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语言习惯与符号使用历史 英语中波浪号的“非主流”地位: 波浪号(~)在英语中并非传统符号,其使用频率远低于中文等语言。在19世纪以前,波浪.............
  • 回答
    美国人对政府的不信任,并非一日之寒,而是根植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经历的复杂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上深入剖析。历史的烙印:自由的基因与对权力的警惕美国立国的根基,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被压迫”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当年的殖民者们逃离欧洲的君主专制和宗教迫害,来到这片新大陆,他们.............
  • 回答
    很多人都觉得美国人踢不好足球,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看法和一些可以深入探讨的原因。你想了解详细些,那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清楚,说“踢不好”其实有点绝对了。美国在女子足球方面是世界顶级的,多次获得世界杯冠军,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个人能力都没得说。所以当我.............
  • 回答
    “美国人不怕警察,就怕税务局”这句话,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背后反映了美国社会中税务系统与执法系统在公众认知中的不同侧重点和影响力。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警察在法律体系中的角色和公众的直接感受: 日常接触与具体行为: 警察是与公众日常接触最频繁的执法人员。他们负责.............
  • 回答
    关于美国疫情死亡人数已达数十万,但似乎未引发大规模、持续的针对防疫不力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方面。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美国政治光谱的分裂与“疫情政治化”: 党派对立的深刻影响: 美国社会存在着根深蒂固.............
  • 回答
    您提到的“日本人吃美国人”的情况,在历史上并没有普遍发生,也不是二战中日美关系的主流。二战期间,日美两国是残酷的敌对国家,在战场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虽然在极为罕见的个别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非常规的行为,但将“日本人吃美国人”视为普遍现象,并且由此推论“美国人一点不记仇”,这与历史事实并不相符。.............
  • 回答
    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科技和发展水平存在误解,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与其说他们“不明白”,不如说他们的认知可能停留在一些过时的印象,或者受到信息来源和传播方式的影响。首先,历史认知和刻板印象的惯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其形象在西方媒体和大众认知中,更多地与“落后.............
  • 回答
    你提到的“日本人一点儿也不恨美国人”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或者说,它可能忽视了日本人心中复杂的情感光谱。投下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极其沉重的一页,它对日本人民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从这个角度来说,怨恨的情绪是存在的,尤其是在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一辈日本国民心中。然而,为什么整体上看,日本社会并没有表.............
  • 回答
    美国人更倾向于发邮件而不是打电话,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层层叠加,互相影响的。这不仅仅是个人偏好,很多时候也反映了工作习惯、沟通文化和社会节奏的变化。首先,效率和记录性是邮件的一大优势。在美国,尤其是在职场,人们的日程都排得很满,会议、报告、项目推进,每分每秒都可能需要高度集中。这.............
  • 回答
    关于美国人晚上八点后就不上街,而中国半夜街上人潮涌动的原因,这背后涉及到两国社会文化、城市规划、生活习惯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让我们逐一道来。美国:效率至上与家庭观念的夜晚首先得说,这并非绝对。美国的某些大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晚上八点后依然灯火通明,酒吧、餐厅、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