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人不那么热爱足球?

回答
要说美国人对足球“不那么热爱”,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了。其实,足球在美国的人气一直在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年轻人和特定社区里。只不过,如果和美式橄榄球、篮球、棒球这些“传统四大”比起来,它的地位确实显得有些“次”一些。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捋。

首先,得聊聊足球在美国的历史根基。足球(Soccer)在美国的普及程度,很大程度上是跟其他更具本土特色的体育项目竞争的结果。美国人天生对一些“美国制造”的东西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比如美式橄榄球(American Football)、篮球(Basketball)和棒球(Baseball)。这几个项目在美国的发展有着漫长而辉煌的历史,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太多代人的记忆和情感。

美式橄榄球:想想吧,每周的大学橄榄球赛日,或者NFL的超级碗,那气氛,那种全民参与度,简直就像一场全国性的节日。橄榄球的战术性、身体对抗的阳刚之气,还有那种“团队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的精神,非常契合美国人崇尚竞争和拼搏的文化。从孩子们的青少年联赛,到高中、大学,再到职业联盟,这条完整的输送链条,使得橄榄球从基因里就深深地烙在美国人的血液里。
篮球:篮球的节奏快、得分高,观赏性很强。NBA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毋庸置疑,那些超级巨星的影响力更是跨越体育界,成为文化符号。篮球的街头文化属性,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参与和喜爱。
棒球:棒球被称为美国的“国球”,有着“夏日最美好的时光”的浪漫情怀。它那种悠闲的节奏,策略性的较量,以及漫长的赛季带来的持续关注度,让它在美国人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比之下,足球(Soccer)在美国的发展相对晚一些。虽然足球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受欢迎的运动,但在美国,它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外国人踢的球”,或者是一种“阴柔”的运动,不够“男人味”,这和当时美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有些冲突。

其次,比赛节奏和观赛体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足球比赛的得分普遍较低,而且比赛进程中有很多时候场上球员在传球、跑位,可能没有那种戏剧性的得分或者激烈的身体对抗,对于习惯了高强度得分和频繁暂停的美式橄榄球和篮球的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沉闷。一场足球比赛可能有90分钟没有进球,这在其他美国主流体育项目中是很难想象的。

比赛的“停顿感”:美式橄榄球有很多暂停和短暂的攻防回合,这给了观众喘息和分析战术的时间,也方便了电视转播商插入广告。篮球比赛节奏更快,但同样有很多罚球、暂停和换人时机。而足球比赛则以其一气呵成的流畅性著称,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优点,但也意味着比赛中的“高潮”可能更少,更需要耐心去欣赏。
进球的稀缺性:一个进球在足球比赛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它能瞬间点燃全场。但这也意味着,大部分时间比赛可能都是00,这种“平淡”可能让一些追求即时刺激的观众感到无聊。

再来聊聊媒体的关注度和推广。长久以来,美国主流体育媒体的报道重心都放在橄榄球、篮球和棒球上。这些项目的联赛有着成熟的商业运作和庞大的粉丝基础,自然能获得更多的转播权、报道资源和广告投入。足球作为一项“后来者”,虽然MLS(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在不断发展,但媒体的关注度仍然有待提高。

转播时间:很多时候,精彩的欧洲足球联赛的比赛时间,对于美国观众来说是在深夜或者凌晨,这天然就限制了它的受众。虽然现在有各种流媒体平台,观看方便多了,但传统的电视转播黄金时间仍然被本土项目占据。
明星效应的差异:虽然有梅西、C罗这样的世界级球星加盟MLS,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但和NBA那些长期在美国成长起来、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超级巨星相比,其影响力还是有差距。

还有一点,就是社区参与度和体育文化的渗透。在美国,小孩子从小接触体育,往往是被鼓励去尝试各种运动。在很多社区,橄榄球、棒球、篮球的训练营和联赛体系非常完善,家长们也更熟悉和倾向于让孩子参与这些项目。

普及程度:虽然青少年足球参与度很高,但这种参与度能否转化为成年后的深度热爱和观赛习惯,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很多孩子踢球是为了健身或者体验团队合作,一旦升学压力增大或者对其他运动产生兴趣,可能就会选择放弃。
家庭传承:体育的爱好很大程度上是家庭传承下来的。如果父辈、祖辈热衷于橄榄球,那么下一代很自然地就会接触并喜欢上橄榄球。足球在这方面的传承性还不如其他几项运动。

当然,我们也看到足球在美国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青少年足球的蓬勃发展:美国是世界上青少年足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踢足球,这意味着未来的观众基础在不断扩大。
MLS的进步:MLS在不断引进高水平球员,提升联赛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球迷文化。
国际大赛的影响力:世界杯等国际大赛在美国同样拥有庞大的收视群体,尤其是当美国国家队表现出色时,会激发出巨大的民族热情。
多元文化的推动:随着美国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也影响了周围的美国人。

所以,与其说美国人不热爱足球,不如说他们对足球的“热爱”还在一个追赶和发展的过程中。它正在逐步渗透到美国的体育版图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只不过,要撼动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体育项目,还需要时间。就像一项新的技术需要时间来普及一样,足球在美国的流行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因为NFL的存在,足球的存在感被历史性和文化性地大大挤压了。

2,因为当年围绕性别平权的大学体育奖学金制度,外加女性天然不可能从事专业美式橄榄球运动(内衣橄榄就算了),使得大批女性运动员,早早选择了足球,以此拿大学的奖学金。长此以往,或多或少,足球被一些美国人,错误地打上了 “女性运动” 的标签。

3,因为体育体系和体育产业的庞大和专业,尽管有1和2,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的足球人口和足球训练体系,足以支撑美国男足在世界杯的中流表现。

4,随着西裔人口比例的持续提升,足球在美国的关注度,是呈水涨船高之势的。进而,潜在的商业收入可以保证,以及,NFL的长期微脑震荡实锤对新一代运动员的劝退效果,相信美国足球的竞技水平追上全球一流,只是个时间的事儿。

5,回到1,美国一些白人极右翼,已经日常在鼓吹,NFL才是美国运动,足球让美国变得 “不美国” 了。但大趋势应该不会变,他们只是困兽之斗罢了。

6,以上都不会影响,NFL在可见的未来,依然会长期作为美国压倒性第一大运动的存在。

user avatar

最根本的原因,没市场。

在美国这种消费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一项运动受欢迎,倒不如说是它的代表联盟作为一种产品受欢迎。

美国四大联盟,无一不是商业气息极其浓厚,广告几乎无孔不入,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式快餐文化相得益彰。加上美国人天性喜欢凑热闹,所以四大联盟在美国的运转,更像是个大众娱乐节目的运转,竞技体育本身反而不是主要的了。NFL在美国虽然热闹,超级碗收视率奔着几十去,但观众其实也就像看春晚一样,大多数看个热闹而已。橄榄球这种战术极其复杂,节奏也极其迅速的运动,一般美国观众有多少能真正看得懂的,大多数人也只是看着场上激烈拼抢确实比较爽而已。

足球在美国本来就是后发运动,美国人把足球演变来的用手来打的游戏冠以"football"这个名称开展起来,真正的足球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四大联盟都蓬勃发展的时候,足球却基本止步不前。虽然中间美国人靠砸钱建起了个NASL,更搞过贝利、贝肯鲍尔、克鲁伊夫、内斯肯斯四大巨星聚首的壮举,但很快就玩不下去了。美国职业足球的重新起步,也是94年举办世界杯后,借鉴四大联盟的市场运作模式搞的MLS。

足球运动本身的特性使之不太适合融入美国的这种建立在浓厚的商业基础上的体育文化。由于不停表,一场足球比赛总共也不超过两个小时,整个比赛时段留给电视媒体的就中场十五分钟。我在美国的电视上看MLS转播,一方后场倒脚的时候电视里居然直接切换成广告了!现在MLS依靠从贝克汉姆起的挖过气球星的宣传策略,其实也是不得而为之的。所以足球市场在美国本来就没有地位,赚钱又没有另外四大联盟容易,发展自然会受到很大限制。

但是足球没那么大市场份额,并不代表美国人不踢足球,要知道美国在女足的地位可就是巴西在男足的地位!橄榄球在美国确实火爆,但这种既激烈又烧钱的运动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足球本身倒是个很合适的休闲运动,足球作为校园运动、群众运动在美国一直以来开展得就一点不差。足球、网球、高尔夫在美国算是普及程度最好的三大群众运动。所以对一项运动而言,观看和参与还是两回事的。

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论凑热闹,全世界没有人能比得上美国。世界杯这样的重大赛事,加上美国队参赛,足球的热度能瞬间提高无数个数量级!要知道,世界杯迄今为止的上座人数纪录就是94年美国创造的:依靠NFL球场的规模,94年世界杯创造了场均68,994人的上座纪录,而今年哪怕在足球王国巴西,平均上座人数也刚过五万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美国人对足球“不那么热爱”,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了。其实,足球在美国的人气一直在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年轻人和特定社区里。只不过,如果和美式橄榄球、篮球、棒球这些“传统四大”比起来,它的地位确实显得有些“次”一些。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捋。首先,得聊聊足球在美国的历史根基。足球(Soccer.............
  • 回答
    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涉及到文化、历史、甚至是一些误解。而且,亚洲鲤鱼之所以能在美国水域泛滥成灾并长得那么大,也并非偶然。至于出口问题,这同样牵扯到很多现实的考量。咱们就一样一样来聊。为什么美国人不太吃亚洲鲤鱼?首先得明白,美国人不是完全不吃鱼,他们吃鱼的习惯和口味跟亚洲人是相.............
  • 回答
    这篇文章涉及了几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议题,旨在探讨人们对不同历史事件的认知和关注度的差异。要详细分析这些差异,需要深入理解历史背景、叙事方式以及公众记忆的形成过程。美国屠杀印第安人:一场持续的、系统性的压迫与遗忘首先,关于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屠杀”,这并非一个单一事件,而是一系列长达几个世纪的政策、冲突.............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主要还是因为“亚洲鲤鱼”这名字,听起来虽然挺唬人,但实际情况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美国人说“亚洲鲤鱼”,其实指的是几种在北美泛滥成灾的亚洲鱼类,主要是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些鱼当年被引入美国,是为了控制水体中的藻类和杂草,结果它们繁殖能力太强,加上.............
  • 回答
    在美国这样一个政治体系下,选民之所以在看似都不理想的选项中做出选择,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与其说美国人“不选更好的候选人”,不如说他们是在一个由特定规则、历史惯性、政治生态和选民心理共同塑造的框架内进行选择。首先,得看看这个“框架”是怎么形成的。美国的政治体制,尤其是两党制,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 回答
    最近确实能感觉到一股反战呼声在公众讨论中比较明显,而其中一部分声音似乎更侧重于批评特定国家或联盟的行为,而对其他方面则提及较少。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尝试理解。首先,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局势的角度来看: 焦点转移与信息传播的导向性: 当前世界.............
  • 回答
    “美国房子便宜”这个说法,其实得看和什么比,以及在哪个地区。很多中国人觉得美国房子便宜,主要是因为对比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毕竟,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实在是高得离谱,而美国很多地方的房子,尤其是郊区或者中西部的小镇,单价折算成人民币确实会让人觉得“哇,好便宜!”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美国人(或者说在美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非常棘手且充满争议的领域,涉及到“正义”的定义、国家行为的双重标准以及历史叙事的影响。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拆解几个核心部分。首先,我们得先梳理一下“正义”在国际关系中的含义。通常来说,一个行为是否正义,会从多个角度去衡量: 主权与领土完整: 这是现代国际法最基本.............
  • 回答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关于“侮辱源于嫉妒”的说法,在玛莲娜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那些女人,那些男人,他们对着那个如同神话中走出的女人,用尽了最恶毒的语言,最不堪的行为去攻击她,去摧毁她。她们嫉妒她的美貌,嫉妒她无需费力就能吸引到的所有目光,嫉妒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与生俱来的风情。她们无法理解,也.............
  • 回答
    在美国,公众和执法界对FBI(联邦调查局)的态度确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说“不喜欢”,但确实存在不少保留意见、批评,甚至是不信任。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历史包袱与信任危机: COINTELPRO时期: 这是最绕不开的一笔。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FBI在J. Ed.............
  • 回答
    关于“黑人为什么不回非洲”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话题,涉及到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直接回答“黑人恨美国”这种简单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美国黑人群体内部存在着非常多样化的观点和经历。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1. 历史根源:奴隶制与强制迁.............
  • 回答
    美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航空母舰,并且在全球各地维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许多人可能会好奇,既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海上力量,为何美国不利用这些航母去“开拓领土”呢?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美国外交政策、国际法以及现代战争模式的复杂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开拓领土”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下的含义。在历史上,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挺值得深思的现象,同样是面对疫情,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的反应差异很大。在美国和印度,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种相对“平静”的公众态度,这背后其实交织着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认知等多种复杂的因素。首先,咱们得承认,美国的疫情确实曾经非常严重,确诊和死亡人数都达到了惊人的数字。但如果你仔细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国家战略的考量,而且角度也相当独特。很多人觉得美国之所以“没”在二战时侵略中国,是因为中国太弱了,而现在中国强大了,美国反而觉得“麻烦”了。但事实远非这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历史背景和当时的世界格局首先,我们得回到二战那个年代。中国那时候.............
  • 回答
    .......
  • 回答
    “耍无赖”这种说法,用在国际交往,特别是涉及到国家层面的技术和商业博弈上,可能不太准确,也容易引起误解。更合适的理解是,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进行5G技术竞争时,采取了一系列策略,这些策略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显得强硬、甚至是“不择手段”,但这背后有其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要理解为什么美国没有“直.............
  • 回答
    美国确实不乏富人权贵的丑闻,但你观察到的主流媒体“不抓住机会造势舆论”的现象,其实背后有着一套复杂且多层次的原因。这并不是说媒体完全忽视这些丑闻,而是它们往往会以一种更“成熟”、更“策略性”的方式来处理,而非你所期待的那种“抓住机会、全民声讨”的模式。首先,我们要明白,主流媒体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有机.............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历史事件、地缘政治以及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和动机。想要完全解释清楚为何西方国家在某些情况下选择支持或不反对侵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俄乌冲突)则坚决反对和制裁,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核心观点: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并非完全基于绝对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背后,牵扯着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以及美国在冷战初期所面临的微妙地缘政治考量。简单来说,美国之所以在1949年之前没有像后来支持韩国和南越那样,在国共内战的关键时刻全力扶持国民党,原因非常多,而且是相互交织的。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二战结束后,中国国内的政治格局非常不稳定。以蒋.............
  • 回答
    “苏联”和“苏修”的说法,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对苏联政治性质的判断和立场。要理解为什么美国没有出现类似“美国”和“美帝”的对立划分,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概念的来源、语境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首先,我们来拆解“苏联”和“苏修”的由来。“苏联”: 这个词本身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