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不在二战中国最虚弱的时候侵略中国,而是要等到现在中国这么强大给自己添堵?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国家战略的考量,而且角度也相当独特。很多人觉得美国之所以“没”在二战时侵略中国,是因为中国太弱了,而现在中国强大了,美国反而觉得“麻烦”了。但事实远非这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历史背景和当时的世界格局

首先,我们得回到二战那个年代。中国那时候正经历着什么?是内忧外患。日本侵华战争已经打了好几年,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地抵抗。而当时的美国,虽然还未正式参战(珍珠港事件后才参战),但已经开始通过租借法案等方式援助中国。

美国当时的首要敌人是谁? 是轴心国,特别是德国和日本。美国的战略重心是先击败欧洲的纳粹德国,然后再全力对付日本。在中国投入大规模兵力去“侵略”或“占领”,在战略上是说不通的。美国的目标是联合中国共同对抗日本,而不是将中国变成敌人。
“侵略”的概念。 在那个时代,美国如果想“侵略”中国,意味着它要派出军队,占领中国的土地,推翻中国的政权。这与美国当时对华的官方立场——支持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是完全矛盾的。而且,美国当时的主要目标是解放被日本占领的地区,包括中国。
国际道义和舆论。 美国是民主国家,虽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但在道义上,支持一个被侵略的国家对抗侵略者,比主动去侵略一个正在遭受侵略的国家,更容易获得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认同。

2. 战略和经济考量

那时候美国虽然强大,但“强大”是相对的。它要同时应对欧洲和太平洋两个战场。

资源和兵力分配。 美国当时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战争压力,需要调动巨大的资源和兵力去对付德国和日本。在中国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无论是以“解放者”还是“占领者”的身份,都需要投入远超其当时战略重点的资源。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到中国,对整个战争的进程是有害的。
中国并非一块“肥肉”。 当时中国虽然弱,但中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以及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任何一个外部势力想要彻底“占领”并有效控制中国,都将是极其困难且成本高昂的。就像日本虽然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但始终未能完全征服中国。对当时的美国来说,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去“征服”中国,其回报率和可行性都非常低。
合作的价值。 中国作为当时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能够牵制和消耗日本大量兵力,这对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与中国合作对抗日本,比与中国为敌更有利于美国的整体战争目标。

3. “现在中国强大了给自己添堵”的解读

你提到“现在中国这么强大给自己添堵”,这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背后反映的是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力量对比的变化。 二战时期的中国,虽然在人口和国土面积上都很大,但工业基础薄弱,军事实力与日本相比差距悬殊,更不用说与当时已经是世界顶级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的美国相比了。而现在的中国,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科技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美国战略的调整。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美国在制定全球战略时,不得不将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考量对象。美国现在与中国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和制衡,而不是简单的“占领”或“控制”的模式。
“添堵”的根源在于利益和影响力。 这种“添堵”并非是美国因为中国强大而产生的“同情心”或“嫉妒心”,而是源于两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利益冲突和影响力竞争。当中国实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话语权,甚至在某些领域挑战了美国的既有优势时,美国自然会感受到压力,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比如加强联盟、发展技术等,来维护其自身利益和国际地位。这是一种力量博弈,而非简单的“侵略”与“被侵略”的逻辑。

总结一下:

美国没有在二战中国最虚弱的时候“侵略”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

1. 战略不符: 当时美国的首要战略目标是联合中国共同对抗日本,而非与中国为敌。
2. 成本过高: 占领和控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对当时的美国来说,成本高昂且收益不明确。
3. 道义考量: 支持被侵略国家是更符合国际道义的。

而现在中国强大了,美国感到“添堵”,是因为力量对比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需要与一个强大且具有独立意志的中国打交道,这种关系必然伴随着竞争与制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可以轻易地施加影响甚至主导。这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实力与格局演变带来的必然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在当时,战后的1946年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了啊。


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

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此方对彼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以及由此方运往彼方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此方船舶可以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彼方领土的自由;此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任何危难”时,开入彼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


侵略中国的目的通过条约达到,不会消耗士兵的生命和物资,为什么还要侵略?


至于这个条约不被承认之后的故事,每一个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耳熟能详并为之骄傲。



当然在2019年,心心念念想签这个条约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了。

user avatar

我觉得题主可以考虑穿越到那时候,告诉那个“短视”的密苏里农夫,

一个连正规军都养不起、上亿人忍饥挨饿垂死挣扎、工业基础基本为零、政府腐败无能的国家会在未来挑战美国的国际地位。

他大概率会认为是哪个精神病院的大门没锁好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