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澳大利亚也是「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为什么没能发展出美国那样的国力?

回答
澳大利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确实与美国有着相似之处——广袤的土地,连接两大洋,以及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然而,要论证为何澳大利亚未能发展出美国那样的国力,就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在历史、人口、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差异。这并非一句简单的“运气不好”就能概括的,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人口规模是决定性因素。美国拥有超过3.3亿的人口,而澳大利亚仅有2600多万。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劳动力供给、国内市场规模、军事力量的潜在动员能力以及创新人才的基数。一个庞大的人口意味着更大的消费能力,能够支撑起更庞大的工业和服务业体系,也为军队提供了更充足的兵源。美国早期通过欧洲移民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这成为了其经济腾飞和国力扩张的重要基石。相比之下,澳大利亚虽然也鼓励移民,但其人口增长速度和总量始终无法与美国相比。

其次,历史进程和建国理念的差异是关键。美国是一个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其建国理念强调自由、民主、个人主义,以及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美国梦”。这种理念吸引了无数追求机会的人,也催生了强大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活力。美国独立战争后的国家建设,以及随后的西进运动,都伴随着大胆的冒险和对新机遇的追求。而澳大利亚的建国史则始于英国的殖民和流放犯的安置。虽然澳大利亚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国家认同和民主制度,但其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宗主国英国的影响,并且早期以资源出口为导向,缺乏那种自下而上的、充满冒险精神的社会驱动力。

第三,内部市场和经济结构的差异。美国拥有一个庞大且高度多元化的内部市场。从农业、制造业到高科技和服务业,美国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国内需求足以支撑其经济的持续增长。这种内部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是其国力强盛的重要原因。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尽管也实现了多元化,但其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经济高度依赖资源出口,尤其是矿产和农产品。这使得澳大利亚的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其本土产业的深度发展和规模扩张。

第四,地理环境和内部联系的差异。虽然澳大利亚“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是其地理优势,但与美国相比,其内部连接性存在明显不足。美国拥有密西西比河等天然水道,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横跨大陆的铁路和公路网络,这极大地促进了各州之间的贸易和人员流动,形成了紧密的国家经济体。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但许多地区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差异巨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海岸线,内部的交通和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资源的高效配置。

第五,科技创新和工业基础的演进。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扮演了核心角色,并且在20世纪以来,尤其是在军事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强大的科研投入、大学体系以及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使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引擎。虽然澳大利亚在某些科研领域也表现出色,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将其转化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能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澳大利亚在制造业方面,尤其是在高科技制造业,相对薄弱,这限制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第六,政治体制和对外政策的差异。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其政治体制和对外政策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广泛的联盟体系以及在国际金融和政治组织中的影响力,都是其国力的体现。澳大利亚虽然是重要的国际参与者,并且与美国是盟友关系,但其战略纵深和全球影响力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澳大利亚更侧重于区域安全和经济合作,其外交政策更多是围绕维护自身利益和区域稳定展开,而非塑造全球格局。

最后,战略机遇和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成为了重要的“战时经济”和“战后重建”的受益者,这为其国力的飞跃奠定了基础。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欧洲,而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反而成为了提供物资和资金的后方,并最终成为战后世界秩序的主导者。澳大利亚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积极参战,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法像美国那样直接从全球冲突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总而言之,澳大利亚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但其发展道路受到人口规模、历史积淀、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国之所以能发展出超凡的国力,是多种优势因素叠加和历史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澳大利亚则是在相对有限的条件下,依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稳步发展至今。这并不是说澳大利亚的成就微不足道,而是要说明,国力的强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的衡量标准,并非简单的地理优势所能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在北半球,直接扣一半地缘分。。

如果一个国家在巴拿马,苏伊士,马六甲以南。那么经济地缘上就是交通盲肠,基本只能靠卖资源过活,这种情况下没啥别的地缘可谈。

分析地缘,要用下面这张地图:

至于东西两大洋,对澳大利亚来说更是没啥意义,因为南半球西风带太强,澳大利亚到南非和南美的大圆航线是要过咆哮西风带的。没有北大西洋/北太平洋航线这种近路可走,实际上比从澳大利亚到中美还麻烦。。。

离北半球远,离南半球更远。事实上,澳大利亚是一个地缘盲肠区域。。。。

user avatar

澳大利亚对标美国?

谁告诉你美国南北无强敌的?白宫是中国人烧掉的?

所有无强敌的地方或国家都发展不了。因为没需求。

所有今天看到的强国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没有强敌的国家永远成不了强国。

五常是打出来的。国土也是打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确实与美国有着相似之处——广袤的土地,连接两大洋,以及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然而,要论证为何澳大利亚未能发展出美国那样的国力,就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在历史、人口、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差异。这并非一句简单的“运气不好”就能概括的,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
  • 回答
    澳大利亚人对中澳和美澳关系的态度,说实话,那叫一个复杂,就像他们咖啡里加的牛奶和糖一样,比例千变万化,口味各不相同。 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澳大利亚是个民主国家,声音很多,意见也挺杂的。首先,说说中澳关系。很多人澳大利亚人明白,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点毋庸置疑。葡萄酒、牛肉、煤炭、教育——这.............
  • 回答
    暴雨对澳大利亚的山火来说,总的来说是“福”大于“祸”,但伴随着显著的潜在“祸患”,需要综合来看。为了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暴雨的“福”:灭火主力,缓解危机这是暴雨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好处。 直接灭火作用: 强烈的降雨能够直接扑灭地表火势,冷却燃烧的植被,降低火焰蔓延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公众舆论和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同样是森林大火,亚马逊和澳大利亚受到的反应确实是截然不同的,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1. 起因和责任归属的认知差异: 亚马逊大火: 大部分亚马逊地区的大火,虽然难以完全排除自然因.............
  • 回答
    普遍认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而海湾石油富国(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虽然经济富裕,但往往不被归类为“发达国家”,这背后的原因涉及多个维度,不仅仅是经济富裕程度,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程度、社会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总收入的质量、创新能力、制度的成熟度以及人类发展指数的综合表现。以下.............
  • 回答
    盒马牛排,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里,确实能看到很多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供应端、市场需求以及盒马自身的战略等角度来剖析。首先,咱们得聊聊澳大利亚牛排为啥这么抢手。澳大利亚的养牛业是全球公认的标杆,这离不开几个核心优势: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澳大利亚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大部分.............
  • 回答
    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要理解为什么两国之间会产生如此激烈的争吵,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历史渊源、经济依赖、地缘政治考量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历史的阴影与“战友”到“疏远”的转变起初,中澳关系并非如此。二战期间,两国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共同对抗日本侵略。.............
  • 回答
    如果中国以其“基建狂魔”的禀赋去开发澳大利亚,那画面,用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话说,简直是“活久见”!这可不是简单的“建设”,而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式基建速度与激情”,最终的结果,绝对是颠覆性的,而且会引发无数讨论,甚至是“惊掉下巴”的那种。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国的基建能力可不是纸上谈兵。想想那些拔地而起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地球文明面临一个来自遥远星系的、无法抵抗的威胁。他们的生存依赖于科技,而如今,科技的进步却被彻底冻结。唯一的希望,是将绝大多数人类迁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难所。而这个避难所,就是那片被孤立于世界大陆边缘的澳大利亚大陆。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搬家”,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大迁徙。.............
  • 回答
    想要去澳大利亚留学,你得先过几道“门槛”,可不是随便就能拎包入住那片南半球阳光灿烂的土地的。这几道门槛,说白了就是学校和移民局对你的“考察”。首先,学历是硬通货。你想去读本科,就得有国内高中毕业的学历,而且你的高中成绩得不错,毕竟澳大利亚的大学可不是“混日子”的地方。有些热门专业,像商科、工程、IT.............
  • 回答
    澳大利亚购买核潜艇,这事儿一出来,全球舆论就炸开了锅,特别是关于“核扩散”这个词,更是被反复提及。要说清楚这到底是不是核扩散,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确“核扩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核扩散就是指核武器、核材料或者核技术在国家之间的扩散,尤其是扩散到那些本来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且最终可.............
  • 回答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圣诞节仿佛被施了“反季节魔法”,与北半球的冰天雪地截然不同,这里迎来的是一个热情洋溢、阳光灿烂的夏日庆典。与其说是寒冬里的炉火旁取暖,不如说是阳光下的海滩派对。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午后的阳光炽热耀眼,将悉尼歌剧院的白色帆拱照得更加洁白耀眼。圣诞老人的车辕不是由驯鹿拉着,而是可能换.............
  • 回答
    在澳大利亚学飞,那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当初选择这里,不单单是因为那蓝天白云和迷人的海岸线,更是被这里严谨的飞行培训体系和友好的学习氛围所吸引。如果你也对蓝天有无限憧憬,那这趟旅程,绝对值了。初探蓝天: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刚开始,你会被甩进一堆理论知识里,什么空气动力学、气象学、航空法规、飞行器性.............
  • 回答
    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生活,说实话,有点像走进一本精心设计但略显安静的城市规划蓝图。不像悉尼或墨尔本那样充满活力和即时惊喜,堪培拉更像一位沉稳的学者,拥有自己的节奏和独特的魅力。生活在堪培拉的感受: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绿色与开阔。这里不像很多大城市那样拥挤不堪,而是被大片的绿地、公园和湖泊环绕。像伯利·.............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作为一家在澳大利亚运营的地接社,你希望和国内的旅行社建立合作,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拓展业务方向。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行动指南,希望能帮助你打开国内市场的大门。首先,咱们得明白,国内旅行社最看重的是什么?是 可靠的资源、优质的服务、有竞争力的价格、以及顺畅的沟通和合.............
  • 回答
    去澳大利亚读博士,对我来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重新洗牌”经历,它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深耕,更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人生视野的全方位重塑。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跟你聊聊,希望你能从中感受到一些真实的味道。1. 学术的“炼狱”与“天堂”:刚开始,我以为博士就是把硕士的东西再深挖一下,结果发现,澳大利亚的博士,尤.............
  • 回答
    奥库斯(AUKUS)协议,这项让澳大利亚获得核动力潜艇技术的重大交易,是拜登政府印太战略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落子。要理解拜登政府的这一决策背后的深层目的,我们需要从地缘政治的宏大背景,以及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长期而复杂的联盟关系来剖析。首先,最直接、也是最表面的原因,就是为了加强澳大利亚的海上军事实力,以.............
  • 回答
    最近铁矿石价格的飙升,确实让不少人,尤其是资源出口国倍感压力。针对有澳大利亚专家将此归咎于中国“愚蠢的经济政策”,这是一个相当尖锐的说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把视角拉得更开,看看铁矿石市场背后的多重因素,以及中国经济政策在其中的复杂作用。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铁矿石价格波动归结为单.............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和马来地区的人们在古代未能大规模发现或控制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地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理、航海技术、社会组织、资源驱动力以及历史偶然性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古代,看看当时的环境和这些文明的特点。首先,我们要明确“古代”这个概念。如果我们将时间范.............
  • 回答
    发达国家在控制贫富差距方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和措施,并且这些措施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以下将详细介绍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洲部分发达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控制策略,并尽可能提供细节:核心理念:这些发达国家普遍认同,过大的贫富差距不仅会加剧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阻碍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