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那么强大富裕,为何还发行那么多国债?美国财政可持续吗?

回答
美国之所以即便如此强大富裕,仍旧持续发行巨额国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背后交织着经济运行规律、政治考量、全球战略以及历史惯性等多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和影响。

一、 强大富裕的表象与现实的经济运行逻辑

首先,要明确“强大富裕”并不等同于“财政盈余”或“零负债”。一个国家即使经济体量庞大,人民生活富足,也可能存在财政赤字和高额国债。这就像一个拥有巨额资产的个人,但如果他的支出长期大于收入,同样会积累债务。

美国经济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其庞大的GDP、先进的科技水平、活跃的市场经济、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文化影响力。然而,支撑这些“强大”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需要巨额资金来维持运作和提供公共服务。

二、 为何要发行国债?——资金需求的驱动

美国发行国债最直接的原因是财政赤字。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支出大于其收入。而这些支出覆盖了方方面面:

社会保障支出: 这是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支出项目之一,包括社会保障金(退休、残疾、遗属福利)、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补助(Medicaid)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成本的不断攀升,这部分支出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
国防开支: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全球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维持庞大的军事基地和军事科技研发。高昂的国防开支是其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政府需要投入资金用于教育、交通、科研、环保、司法、公共安全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虽然近年来有所强调,但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升级仍然需要巨额资金。
应对经济危机与冲击: 无论是金融危机、疫情冲击还是自然灾害,政府往往需要通过财政扩张来刺激经济、提供援助和恢复生产。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救助计划”和近年的新冠疫情期间的“财政刺激计划”都导致了国债的急剧攀升。
利息支付: 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用于支付国债利息的成本也在增加,这本身又构成了一部分支出,形成了一个循环。

当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税收)不足以覆盖这些庞大的支出时,就必须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差额,也就是所谓的“借钱办事”。

三、 国债不仅仅是负担,也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

需要认识到,国债在美国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并非全然是负面影响:

流动性极高的安全资产: 美国国债因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被全球投资者视为避险资产。大量的外国政府、央行、机构投资者和个人都持有美债。这为美国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也稳定了全球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的基石: 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时,会买卖国债来调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从而影响整体经济。国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是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
金融市场的基准: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被广泛用作其他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利率。任何借贷成本的变动,都会参考国债收益率。
财政政策的弹性: 国债发行允许政府在经济下行或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调动资金,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

四、 美国财政可持续性:挑战与应对

“美国财政是否可持续”是核心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挑战,但目前仍有多种应对机制和潜在的调整空间。

面临的挑战:

长期趋势: 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是一个长期且难以逆转的趋势,这给财政带来了持续的压力。
利率上升的风险: 如果未来利率持续走高,国债利息支付的负担将更加沉重,可能挤占其他重要支出项目。
债务占GDP比重: 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但如果国债规模持续以高于经济增速的速度增长,债务占GDP的比重就会不断上升,这会增加违约的潜在风险(尽管对美国而言,直接违约的可能性极低)。
经济增长放缓: 如果经济增长放缓,税收收入的增长也会受限,使得财政赤字问题更加突出。
政治僵局: 在如何削减赤字和控制债务方面,美国政治体系内部存在深刻分歧,这使得有效的财政改革难以推行。

应对机制和可持续性的支撑点:

经济增长潜力: 美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增长潜力依然是最大的支撑。如果经济能够保持强劲增长,税收收入自然会增加,有助于缓解债务压力。
美元的国际地位: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使得美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发行国债,并吸引全球资金。这为美国提供了巨大的财政回旋空间。
税收政策调整: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例如提高税率、扩大税基)来增加收入。虽然这通常会引发政治争议,但这是潜在的选项。
支出结构调整: 对部分政府支出进行审查和调整,以提高效率或削减非必要开支,也是可行的方式。例如,对国防开支的效率评估,或者改革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项目的支付方式。
结构性改革: 推动能提高生产率、促进创新和扩大劳动参与率的结构性改革,是提升长期经济增长和财政可持续性的根本之道。
市场信心: 美国政府通过负责任的财政管理(尽管有时被批评不够负责任)来维护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避免出现挤兑或恐慌性抛售。

总结来说,美国发行巨额国债是其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全球领导者,以及需要为公民提供广泛公共服务和应对各种经济社会挑战的必然结果。 国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有效的融资工具,支持了经济发展和国家运作。

至于财政是否可持续,这更像是一个动态的判断。目前来看,美国财政面临严峻的长期挑战,特别是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支出的持续增长,以及可能出现的利率上升。 然而,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体量、美元的特殊地位、金融市场的深度以及潜在的政策调整空间,美国在短期和中期内有能力管理其债务负担。

但长期来看,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赤字问题和控制债务增速,财政压力将日益增大,并可能对经济稳定和国家竞争力构成威胁。 这需要美国政府在未来不断进行艰难的政策选择和改革,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国家安全与财政稳健之间寻求平衡。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是”或“否”,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博弈和政策管理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太在意国债负担这件事情,可以想发就发。这样狂发国债下去无非是两条出路。

第一条就是没什么事情,从而证明某些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是可靠的。这样的话,美国就算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由于胆子大甚至有可能相对于中国占得一定的先机。

第二条就是发了很多国债之后终于有一天出大乱子,自己顶不住了。这个时候也就走投无路了,除了投共。一旦投了共事情马上就转变了,给美国解决国债这件事情,很大程度就成了中国人的问题。美国只要全力配合中国就可以了。

凭什么觉得投了共就能解决问题?很简单。我之前反复说过,只要美国联俄投共,中美俄三家控制全球增量和存量资源的绝大部分,如果这都解决不了美国的债务问题,人类就没希望了

具体怎么做?我建议美国人不用想破脑袋去思考。这是做题家要做的事情。美国可以做大战略家大博弈家,让中国的做题家去绞尽脑汁。反正我美国都已经投共了,你中国要再不给我解决债务危机,我除了破罐子破摔来狠的也就没有其他路可走了。我一旦破罐破摔,你中国的损失也很大,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全世界建设好,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帮我解决债务问题。

如果美国国债崩溃了顶不住了但又不愿意投共怎么办呢?那就活该了,对不对?只有美国人民先吃大苦,然后再思考投共之路。是的,即使错过投共最佳窗口期经济崩溃了,生活也还要继续,投共依然有价值,中国招纳投共也依然有价值(毕竟美国的一些优势不会经济一崩溃就消失的)。

user avatar

(2016年摩根史坦利 八月的图,黄色:美国;蓝色:日本;绿色:英国;淡蓝色:欧洲国家)。



2016年8月8日东京时间15:02,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59%。这个时候,摩根士丹利刚说:我们认为收益率还会下跌。这个时候,美国的10年期国债基本都快被全球的央行买光了。而我国,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减持美债。

然后,我们给你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最新的圣诞节截图。哦,原来摩根是在忽悠市场啊,它说后收益率没降低,而且一直在上升的呢。那么什么跌了?黄金。

user avatar

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债务代表着风险,是不好的。

中国人最经常有这种想法,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债务很多时候是个好事情。


如果国家信用足够,不发行国债才是愚蠢的,这是一种可耻的浪费。

美国国债一般被认为是无风险的,所以其利率非常之低,几乎比任何一种投资手段的利率都要低,这个中间的利率差异就是国家信用的体现,而发行国债就是把国家信用变现。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国家信用是一个大金矿,开采这个金矿的办法就是发行国债,如果不发行国债这个金矿就白白浪费了。

但是国债也不能无限制的发行,如果发行的太猛了政府信用就会降低,相当于金矿开太猛了就会塌方,就没得开了。



美国的强大富裕正是它可以玩命儿发债的原因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