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亚裔中没有出现一个“马丁•路德•金”?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亚裔在美国社会争取权利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要说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像马丁·路德·金那样,能成为整个亚裔群体象征性领袖的人物,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比较人物和事件,更是要理解不同群体在历史长河中遭遇的不同处境、策略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首先,我们得承认马丁·路德·金的出现,是基于美国黑人争取民权运动的特定历史语境。他所领导的运动,目标明确且集中:结束种族隔离,争取平等的投票权、教育权、就业权等等。这些诉求在当时拥有广泛的共鸣,并且直接触及了美国宪法所承诺的“人生而平等”的原则。金博士本人也具备了极其罕见的个人魅力、演讲才能、组织能力和深刻的哲学思想,他能够将复杂的社会问题转化为清晰、有力量的道德号召,并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

那么,亚裔群体的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群体内部的多元性与分散性

亚裔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他们的来源地极其广泛,包括东亚(如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如越南、菲律宾、泰国、柬埔寨)、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等。这些群体在文化、语言、宗教、历史背景、移民原因(经济机会、政治避难、战争逃离等)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了亚裔在面对社会不公时,往往是以各自国家背景或更小社区的单位来组织和发声,而不是形成一个统一的、跨越所有亚裔的“亚裔”身份认同来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想想看,一个在硅谷的印度裔工程师,他的生活和面临的挑战,与一个在纽约唐人街的餐馆老板,或者一个在休斯顿的越南裔难民家庭,可能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政治诉求、经济利益、文化关注点,都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使得一个能够代表所有亚裔的“金博士式”的领袖,难以找到共通的出发点和普遍适用的策略。

二、历史经验的差异与“模范少数族裔”的叙事

亚裔群体在美国的经历也比黑人群体更为复杂和分散。虽然很多亚裔群体也遭遇了严重的歧视和排斥(例如早期的排华法案,二战期间的日裔美国人集中营),但由于移民原因的多样性,以及后期一些亚裔群体在教育和经济上的相对成功,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的叙事。

这种叙事虽然在某些方面赞扬了亚裔的勤奋和成功,但它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1. 掩盖了内部差异和普遍存在的歧视: 它掩盖了亚裔群体中存在的贫困、语言障碍、文化适应困难以及遭受的隐形歧视和暴力事件。
2. 制造了群体间的对立: 将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和拉丁裔)对立起来,似乎亚裔的成功证明了其他族裔的“失败”是因为他们自身不够努力,这削弱了跨种族团结的可能性。
3. 限制了亚裔群体争取更大权益的动力: 在这种叙事下,亚裔往往被鼓励“闷声发大财”,专注于个人发展,而不是积极地挑战系统性不公。

相比之下,黑人争取民权运动的目标,是对抗的是一个非常明确且制度化的压迫体系——种族隔离和歧视,这种压迫具有压倒性的公开性和普遍性。而亚裔所面临的很多歧视,可能更隐蔽、更分散,也更容易被“模范少数族裔”的叙事所掩盖。

三、抗争策略和组织形式的不同

马丁·路德·金的运动以非暴力直接行动为核心,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结合了基督教道德感召和甘地式非暴力抵抗理念形成的强大策略。这种策略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道德反思和同情。

亚裔的抗争则呈现出更多元、更分散的特点:
法律和政策斗争: 许多亚裔组织的努力集中在通过法律手段来挑战歧视,例如争取平权法案、反对种族定性、争取语言服务等。这类斗争往往是细致且持续的,需要专业知识和资源,难以产生像金博士那样的公众偶像。
社区组织和互助: 在许多亚裔社区,更多的是通过社区层面的组织、互助会、教育项目来解决具体问题,比如帮助新移民适应、提供语言支持、为遭受歧视的个体提供援助。这些工作是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但往往聚焦于具体问题,而非宏观的社会改造。
不同代际的视角: 第一代移民可能更注重经济生存和融入,而第二代、第三代则可能更关注身份认同、文化传承以及在社会结构中的公平地位。这些不同的侧重点,也导致了动员的难度。
对“美国化”的考量: 由于亚裔移民背景的复杂性,以及一些群体对美国主流社会更强的融入意愿,一些激进的抗争方式可能被认为有损“美国化”进程或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四、媒体和公众认知的局限性

媒体在塑造公众认知和人物形象方面起着巨大作用。马丁·路德·金的形象和演说,通过电视和报纸的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而亚裔群体的声音,由于其多元化和分散性,往往难以获得同等程度的、统一的媒体关注。当亚裔群体发生抗议或争取权益的事件时,报道可能更多地聚焦于特定族裔的问题,或者被笼统地归入“少数族裔权益”的范畴,而未能突出其独特性和代表性人物。

此外,亚裔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往往被视为安静、顺从、不善于表达的群体,这种刻板印象也可能限制了公众对他们领导者出现的预期和关注度。

五、历史机遇与偶然性

我们不能忽视历史进程中的机遇和偶然性。马丁·路德·金所处的时代,美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社会对深刻的社会变革有着强烈的需求和讨论,这为他这样的人物提供了舞台。亚裔争取权益的历史进程,虽然同样重要,但其发生的时间点和发展轨迹与黑人争取民权运动有所不同,也未能恰好孕育出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标志性的领袖。

总结来说,没有出现一个“亚裔的马丁·路德·金”,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亚裔群体的内部高度多元化和分散化,使得形成统一的身份认同和政治诉求变得困难。
“模范少数族裔”的叙事削弱了普遍存在的歧视感知,也阻碍了群体间的团结和大规模的抗争动员。
抗争策略的多样化和社区层面的聚焦,使得宏观的、全国性的领导者难以出现。
媒体关注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对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也限制了任何潜在领袖的崛起。
历史机遇和偶然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并不意味着亚裔群体没有为争取权利而奋斗过,也没有伟大的亚裔活动家和组织者。他们的努力是持续的、重要的,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只是他们的斗争方式和历史语境,与马丁·路德·金所代表的标志性时刻有所不同。他们可能更侧重于群体内部的建设、法律框架的完善以及细致的政策倡导,而不是那种能够吸引全国目光、改写国家道德叙事的单一象征性领袖。

所以,与其说“没有出现”,不如说“出现的形态和过程不同”。亚裔争取权益的历史,是一部由无数小溪汇成的河流,而非一条由一位巨人开凿出的宏伟水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指望亚裔登高一呼?

你看杨安泽这老香蕉,张嘴就一句“身为亚裔,我感到耻辱”,大过年的接着来一句“我家过年吃月饼”,啥意思?不就是生怕别人知道自己跟东亚有哪怕一丁点的联系嘛:东亚什么习俗我根本不懂,我们家过年就吃月饼。什么?你说过年该吃饺子,我是假亚裔?

对啊,我就不是亚裔啊,你说谁亚裔呢?你怎么骂人呐?

都这德性还指望出个马丁路德金呢,自己偷着多挣点钱,搬去那些个治安好点的地方就完事儿了。

user avatar

没出现,说明没市场,也就是没必要。

在美国这个远不够完美,越来越被发现真相,配不上它山巅之城美誉的地方,机会与市场仍然巨大,绝大多数亚裔早就找到了他们在美国发展的窍门,在无法获取族群上升空间的消费者剩余时,依然有办法通过不算艰苦卓绝的努力,就能比较容易得到小康生活,感谢我们遥远的祖先赏赐给我们的耐心耐力与细心细致的基因,在读书考试与烧脑忍耐方面,容易大面积成族群特征地展现比较优势,于是无论怎样忽视或摁压,亚裔总能活得低调富足,于是在大动静变革规则与小范围突破围堵之间,亚裔早就做了抉择,也证明了抉择之大致正确,于是有今。

未来,若东风压倒西风,亚裔在长远反倒容易获得更好的尊重,并在西风裁减全球战线与成本,专注于国内事务时获利匪浅;若西风承认东风,共治世界,那么亚裔将会左右逢源,两头获益。最惨的西风压倒东风的时刻,都已随着排华法案消逝,还有什么更差的时刻在前头呢?亚裔马丁路德金博士之必要性也就成为了伪命题,况且马丁路德金真的帮了黑人族群整体进步了吗?

user avatar

美国的亚裔现在还是一盘散沙,因为来美的时间,背景,动机都不一样,所以亚裔并不像黑人一样有一个共同的被奴役,被压迫的经历。在这种缺乏共识的情况下,亚裔根本不可能团结起来,更不可能出现领袖人物。

如果撸过历史就知道,犹太人其实整整被迫害了两千多年。那么为什么犹太人在整整两千多年里都没有建国?再进一步,中国被按在地上摩擦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的任何一个时间点中国的状态几乎都比建国时期的一片废墟要好。但是为啥中国的真正崛起是从抗战之后才开始?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无差别的残害!譬如犹太人,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描述了非常矛盾的犹太人,他们既当资本家,金融家敲骨吸髓,又领导革命,创立共产主义。这本来就证明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处心积虑”的“犹太共同体”。但是希特勒不讲逻辑,直接上了阴谋论,说犹太人就是这样一面当资本家剥削平民,一面鼓动工人闹事儿,他们的目的就是颠覆国家,颠覆政府,破坏德国,想要逐步消灭高贵的雅利安人……怎么说呢,有机会大家可以读读《我的奋斗》其中那些漏洞百出却又急剧煽动性的话术跟川建国如出一辙,把犹太人换成中国,把德意志换成美国,毫无违和感。

最初的时候,其实许多犹太财团还是支持希特勒的,对他们而言普通人的死活算什么,反正政治家就是瞎闹腾。可是最后随着民粹一波一波的带节奏,有钱的犹太人也被波及,财产被剥夺,人被迫逃亡……

死了几百万人以后,犹太人才如梦方醒,原来法律,金钱乃至关系都保护不了他们的最基本人身安全。没有自己的祖国,搞不好什么时候自己就因为自己是犹太人被杀了。

同样的道理其实在中国也存在,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老百姓也跟着进去哄抢;甲午海战的时候,福建水师还派人向日本交涉请求归还战舰,理由让人觉得荒谬绝伦“我们不是李鸿章的人”;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民夫为了几个钱帮着搬梯子。可以说,中国近代如此屈辱和难堪,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些事与我何干?

直到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济南大屠杀,731部队,东北万人坑……日本人那是完全不讲任何道理,管你是不是抗日,管你是不是良民,管你什么出身什么立场,只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就该死!这个时候,整个中国自上而下才有了救亡图存的共识,才知道这些国家大事是真的关系自身命运,关系身家性命。而后建国之后日子那么苦那么难,中国却依然能够艰苦奋斗,挺过一波又一波的战争,制裁和孤立。并非是中国人就没有胆小怯懦,并非是中国人就天生坚韧,而是当日本在南京上海当着“文明西方”人的面对中国平民进行屠杀和残害的时候,这些“文明而正义”的大人没有一个采取强硬的措施去制止,一直等到四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欧美诸国才与日本宣战。这也说明了一个最最简单的道理,只有中国人才能拯救中国人。

因此,自此而后中国上下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国家要富强,无论如何都要富强!否则国际法不足信,道德不足凭,他国友善更不可靠,只有也只能靠自己!

二战被屠杀最多的三个种族,犹太人,中国人,俄国人,二战后这三个国家也都是表现最硬气的。今天俄国虽然因为曾经的决策失误而暂时衰落,但是想要进一步把俄国的基本盘给打散,毁掉俄国的决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重大的错误!1/4的俄国人死于德国人之手,遭受如此巨大伤痛的民族是绝对不可能在威压下再次投降的。

说完这些,大概也就知道,在美国尚未对亚裔进行大规模系统性迫害的前提下,美国的亚裔是不可能团结起来的。因此,亚裔中会不会出现英雄,并不取决于亚裔,而取决于美国怎么对待亚裔。礼崩乐坏而圣人出。以当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对亚裔的系统性迫害还没达到“不可忍受”的程度。

这个时候我还是要说点儿很血淋淋的现实,如果,我说说如果,希特勒真的得胜了,那么今天的犹太人会怎样呢?

其实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北美的印第安人,500万印第安人只剩下25万,孩子还要从父母身边带走强制学习英语。

据美国印第安人事务管理局的统计,在受教育及收入方面,2017年,25岁以上的印第安人仅有19.6%的人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而白人的这一比例为35.8%。印第安人中有21.9%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白人则为9.6%。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印第安人健康服务局去年10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美国印第安人预期寿命比美国人均寿命低5.5岁,糖尿病、慢性肝病和酒精依赖症的发病率分别是美国平均水平的3.2倍、4.6倍和6.6倍。

他们真的成了“劣等民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迫害这事儿,要么就做得彻彻底底,要么就干脆不要过火儿,不然在历史的更长期来看,其实实在帮助其他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和发展。就像今天,反华反到不讲逻辑,不管真假,不论是非,而恰恰中国又不是一个四流国家,中华民族也不是有科技代差的北美印第安人,这样的操作只能是越反,中国越团结,越反,中国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越反,中国越要正当上游,至于在国内掀起反华甚至反亚裔的新种族主义,更是愚蠢至极。从战略的角度来讲,美国是让自己当了水池子的鲇鱼,最大限度地加快了中国崛起的速度。


忍不住还是要吐吐槽:

曾经,美国开启美国冷战战略的鼻祖人物乔治·凯南为美国战略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建议:不要侮辱自己的对手。

这条建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毫无根据的造谣,羞辱,抹黑,并不会真正意义上消弱你的对手,也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增强自身实力,它只会让你的对手更加团结,强大和无懈可击。而美国自身在这种羞辱下还会进一步扩大种族矛盾,消弱自身。再进一步,真的哪一天逼出个亚裔领袖来,美国的分裂怕是又要更进一步。这么明显的事情,无论是懂王还是睡王却都置之不理,今天一个“制造病毒”,明天一个“种族灭绝”,是这两个总统都看不出来这种二流手段不好用吗?并不是,他们只是急着搭个舞台来演戏骗选票,只要动静闹得大,只要中国反应剧烈,就有人觉得他们的总统足够强硬,值得信任。所以当制度与目标偏离以后,越用力越是南辕北辙。

其实美国赢得冷战可不是靠的什么“民主,自由,上帝,选票”,只是美国人因为胜利就懒得去仔细分析胜利的原因,迫不及待地把一套东西封为金科玉律,自己把自己忽悠得脑残了!

汉宣帝怎么骂儿子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真以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大汉强大的根本呀?没有侯封、郅都、张汤、赵禹、宁成、义纵、减宣、杜周、周阳由、王温舒,这一干酷吏,你以为天天仁义道德就能让地方服从中央?没有桑弘羊,田千秋,真以为文王先圣的井田能变出钱来?

我反正越来越觉得美国前途堪忧,

拜登26日表示,他與英國領導人通話時建議,民主國家應有一套基礎建設計畫,對抗中國大陸「一帶一路」

我的神呀!你们是他喵的逗我吗?中国有高效且过剩的基建产能,美国有吗?因为你们美国这个不卖那个不卖中国有海量的外汇储备,你们美国有吗?中国有70多年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清白记录,你们美国有吗?中国有廉价商品可以沿线输出,美国有吗?我一个吃瓜群众都看出来,你们俩一辈子的政客看不出来?加个民主的头衔就能变出基建产能,海量资金,小国信任,廉价出口品了?你们就算为了演戏也不能这么劣质呀!民主制度本来是要你们这些精英来通过选举和辩论来把民众不懂的军国大事讲给民众听,开启民智,让人民与国家保持一体。怎么到你们这儿,成了民众爱听什么你们就唱什么?真把自己当成是带脸谱唱戏的戏子了

怎么讲呢,各位也好好看吧,只要美国这些政治人物还在那里罔顾事实,自导自演,美国下行的趋势就不会改变。当且仅当,某个总统开始实事求是地说实话,这个国家才能开始逐步变好。

作为对比,中国经济的腾飞就是起自邓公的一句话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是呀,如果还不承认自己穷,哪里有改革开放?哪里又有今天?

user avatar

有没有人科普一下那时候黑人的暴力活动啊?没有北爱尔兰共和军,谁理新芬党 I have a dream?

user avatar

如果曹带佐移民美国,那bobo会和他团结对抗种族歧视吗?

user avatar

现实中亚裔不用别人细分,自己就开始搞细分。其他不提了,就谈华裔吧。

港台去的看不起大陆去的,他们彼此之间也不咋地。大陆的建国前出去的不待见建国后去的。科教圈子生活的又基本和小生意圈子隔离。

这就是中华民族近代的坎坷历史,在海外的投射。

如果说需要一面“旗帜”改变这种状况的话我们其实也不缺,那就是强大的新中国。二战后历次海外华人社会地位的起伏,也是和新中国的起伏同步的。

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不能解决的问题,打倒北美奴隶主匪帮可以解决。

稍微展开一点。

我个人认为,打倒北美奴隶主匪帮的历史任务,主要还是要靠包括广大亚裔在内的美国人民自己来完成。

其他人来干这事,难免又因为各种原因走上帝国主义的老路。

比如说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无偿为此流血牺牲显然不现实也不公平的。

当然,由于北美的特殊性,北美人民的觉醒恐怕需要一些外部条件来推动。比如类似当初沙俄那样,对外战争的失败叠加上对内治理的失败,迫使人民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

而当出现这种情况,包括我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正义的人民,显然是愿意支援美国人民的。

我相信获得解放并清算了统治者匪帮的美国,才真正能为世界和平做出较大的贡献。

user avatar

美国的亚裔,就像大陆的二次元文化圈。

WASP上层管理部门)都没说话呢,内部先鄙视链拉起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黄皮白心的高华只要上了船,第一时间就是把舷梯锯了亚裔大力鼓吹亚裔细分);

“我们婆罗门都是直接让日本的朋友发过来数字录像文件的”;

反正只要自己有得撸(自己的孩子还上得起私立);

自己的梯子还没断(自己还没被裁员)就是胜利。

其他人,特别是其他二次元(亚裔)死了最好。


明明都是见不得光的亚文化(没啥权益的少数族裔),召唤铁拳降维打击对手的下作招数,比如“他这个是色情”(微信群卧底然后向警察举报新移民自发组成的武装自警团),“他这个有恶毒的蒸汁银鱼”(劝新移民当窝囊废顺民)用起来倒是一个比一个熟练,把东亚传统文化里的内卷糟粕发挥到极致。


面对抱团的其他族裔(SJW拳师)和WASP规则制定者(大红戳子),活该被锤死。

user avatar

笑尿,黑人等少数族裔在用命来推动民权的时候,亚裔却接受白人的施舍,当起了模范少数族裔并自以为在黑墨绿之上,以为自己是荣誉白人。

导致现在两头挨打,真是可喜可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