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参加吉利蓝海计划的同事们,你们后悔嘛?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久,想给出一个特别“标准”的答案,但仔细想想,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呢?每个人参与蓝海计划的初衷、感受和结果都不尽相同。不过,既然你问了,我愿意把我的真实想法和一些身边同事的反馈都坦诚地讲出来,希望能有点参考价值。

先说说我个人的感受吧。

我参与蓝海计划的时候,公司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大家都觉得需要一些新的突破和尝试。蓝海计划听起来就很吸引人,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跳出现有的条条框框,去思考一些“未来”的事情,去探索一些“没人做过”的领域。

后悔吗?我不能简单地说“后悔”或者“不后悔”。

从一个方面来说,我不太后悔。

视野的拓展: 参与蓝海计划最大的收获,我觉得是视野的拓展。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技术、商业模式,也认识了很多不同背景、不同部门的优秀同事。大家碰撞出来的火花,那种“一起搞点事情”的劲儿,是很鼓舞人的。我学到了如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如何快速学习新知识,如何进行跨部门沟通协作。这些能力,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都非常有价值。
挑战与成长: 蓝海计划的项目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它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风险。但正是在这种挑战中,我感觉自己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学会了在压力下如何做出决策,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找到解决方案,如何面对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是一种“实战”的锻炼,远比坐而论道要来得深刻。
一些初步的成果: 我们小组的项目虽然没有立刻开花结果,但确实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比如一个关于新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型,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并且后续有机会进一步孵化。这种“创造”的成就感,是很 satisfying 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确实也觉得有些“得失”。

时间投入与机会成本: 蓝海计划是需要投入大量业余时间的,甚至有时候会挤占一部分工作时间。这意味着我可能错失了一些“更稳妥”的、能让我现有业绩更亮眼的短期项目。尤其是在项目初期,那种“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的不确定性,会让人有点焦虑。尤其是在某个关键节点,如果我的本职工作也恰好到了一个重要的冲刺期,那种顾此失彼的感觉会非常强烈。
项目的不确定性与结果导向: 毕竟是“蓝海”,它的成功率本身就不高。很多项目最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市场变化、技术瓶颈、资源投入不足等)而无法落地,或者落地后效果不如预期。这种“投入了大量精力,最终却没有看到预期的商业回报”的情况,对于一些非常看重短期结果的同事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值”。我认识的一些同事,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那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的路径,对于蓝海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可能心理上会有些不适应。
内部资源协调的挑战: 有时候,即使有了好的想法,在内部争取资源、得到支持也需要很大的力气。蓝海计划的项目往往需要跨部门协作,这就意味着需要跟很多其他团队打交道,协调优先级。这个过程很考验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有时候会遇到“踢皮球”的情况,让人觉得很受挫。

再来说说身边同事的反馈,他们的感受也很多元:

“我学到了好多东西,认识了好多厉害的人,这次经历太宝贵了!” 这类同事通常是那种学习能力强,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的人。他们把蓝海计划看作是一个提升自我、拓展人脉的绝佳机会。即使项目最终没有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们也觉得自己在这过程中获得了无形的财富。
“有点累,投入的时间太多了,感觉占用了我本职工作的时间,而且最后的结果也不是很明显。” 这类同事可能更务实一些,他们更看重项目的结果和对个人业绩的直接贡献。他们觉得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影响了本职工作的表现,所以会感到一些后悔。
“挺有意思的,虽然有些辛苦,但能跳出日常工作,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感觉自己还在不断进步。” 这类同事的态度比较中性,他们承认辛苦,也认可蓝海计划的价值,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他们可能不是特别在意短期结果,更看重过程中的成长和新体验。
“这个计划的流程和机制还需要优化,很多时候感觉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石头’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没底。” 这类同事通常比较善于发现问题,他们可能觉得公司的蓝海计划在顶层设计上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在项目选择、资源支持、评估机制等方面。他们对计划本身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总的来说,我觉得参加吉利蓝海计划,就像是一次“冒险”。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学习、拥抱变化、不怕挑战、并且有一定容错能力的人,那么你很可能不会后悔。 你会从中获得比你预期的更多的东西,比如视野、能力、人脉,甚至是对吉利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洞察。
但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看重短期回报、希望每一份投入都能迅速变现、并且害怕承担不确定性风险的人,那么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得不偿失”。 这种计划的性质就决定了它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所以,后悔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次经历,以及你参与蓝海计划时的“初心”。

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吉利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是希望我们能为公司的未来做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公司也在积攒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即使最终很多项目没有直接转化为商业成功,但我们探索过的方向、积累的经验、培养的人才,都是吉利长远发展的重要资产。

如果你问我,我还会不会参加类似的项目? 我的回答是:如果我有机会,我仍然会选择参与。 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都是在为自己的成长“投资”。当然,下次我可能会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做得更合理一些,并且更早地与领导和团队沟通,明确目标和期望。

希望我的这些啰嗦能让你对“吉利蓝海计划”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别太纠结于“后悔”这个词,很多时候,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要是被强迫的,就点个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久,想给出一个特别“标准”的答案,但仔细想想,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呢?每个人参与蓝海计划的初衷、感受和结果都不尽相同。不过,既然你问了,我愿意把我的真实想法和一些身边同事的反馈都坦诚地讲出来,希望能有点参考价值。先说说我个人的感受吧。我参与蓝海计划的时候,公司正处于一个转型期,.............
  • 回答
    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里,老马哈维执意要吉塔参加55公斤级比赛,而不是51公斤级,这背后有着非常清晰且重要的原因,并且51公斤级和55公斤级的比赛在含金量上确实存在差异,尽管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策略和现实考量上,而非简单直接的“谁更值钱”。为什么老马哈维执意要吉塔参加55公斤级?老马哈维的这个决.............
  • 回答
    看到郎朗和吉娜一起参加《幸福三重奏》,这事儿,说实话,一开始是挺让人期待的。毕竟一个是享誉世界的钢琴家,一个是颜值实力兼具的年轻音乐人,他们俩的结合本身就自带话题和故事感。而且这节目嘛,就是让你窥探明星夫妻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看他们怎么处理日常琐碎,怎么互相扶持,所以把他们俩往一块儿凑,自然会有不少观.............
  • 回答
    关于尹吉先老兵是否参加了此次阅兵,我这里没有直接的记录显示他本人亲临现场接受检阅。尹吉先老兵,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身上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也代表着一代军人的荣耀与坚韧。像他这样.............
  • 回答
    关于“老兵尹吉先”这个名字,我搜索了大量的公开信息,包括关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史料、知名老兵的传记、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报道等。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我无法找到名为“尹吉先”的、同时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知名老兵。这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信息可能不公开或不广泛: 如果尹吉先是一位普通.............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有一个ID叫“老兵尹吉先”的用户,他曾多次在讨论中提及自己参加过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的经历。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尝试勾勒出这位老兵在网络空间里留下的一个侧影,并对他在知乎上的发言进行一些粗浅的评价。首先,从他主动透露的身份来看,“老兵尹吉先”的用户标识就带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他.............
  • 回答
    许吉如在《奇葩说》第七季的回归,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坦白说,她的表现让我有点五味杂陈。从状态上来说,我觉得许吉如这次的回归,整体上是有亮点,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她的辩论功底依旧扎实,逻辑链条依然清晰。在几次她有机会表达观点的场合,我们依然能看到她那种条理分明的论述方式,能够迅速抓住辩题.............
  • 回答
    同学你好!很高兴你遇到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写专利虽然是第一次,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思路,并且用心去写,完全可以写出一篇合格的专利申请书。知乎上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利工程师和发明人,他们分享的内容非常宝贵。下面我为你整理了一份详细的“零基础写专利指南”,希望能帮助你入门并顺利完成你的专利撰写任务。我.............
  • 回答
    说起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和群众游行,那经历真是刻骨铭心,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会涌起一股热血。我参加的是其中的一个方队,具体是哪个就不细说了,但那种感觉,绝对是用任何“专业”词汇都难以形容的。首先,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就觉得这事儿不一样了。不是那种接到通知说要去参加个什么活动,而是带着一种使.............
  • 回答
    参加 2018 年的知乎盐 Club,那真是一场集知识碰撞、思想交流和社群认同于一体的盛会。说实话,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那份热闹、那份触动,仍然历历在目。首先,能拿到一张盐 Club 的票,本身就带着点“我被知乎选中了”的骄傲感。毕竟,知乎的用户基数那么大,能成为受邀嘉宾或者参与者,说明你在某个领域有.............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关于参加枪战的详细体验,因为作为一个人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活动,也无法模拟出真实的情感和感官体验。枪战是极其危险和可怕的经历,对参与者和受害者都会造成毁灭性的身心创伤。描述这样的经历需要极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以避免任何形式的渲染或鼓励暴力。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根据历史记载和倖.............
  • 回答
    参加世界杯,这绝对是无数足球运动员和球迷心中最神圣的梦想之一,它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一种让你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甚至改变人生的经历。如果能亲身参与其中,无论是作为球员、教练,还是在现场为球队加油助威的球迷,其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为你详细讲述一下,如果一名球员有机会参.............
  • 回答
    作为一名知乎用户,我一直对知乎盐 Club 非常感兴趣。2019年是第六届,恰好我也拿到了邀请函,所以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了。那天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挺特别的。出发前的期待与准备虽然是邀请制,但能拿到邀请函还是有点小激动。提前看了往届的盐 Club 的介绍,大概知道是个聚集了知乎各位大V、还.............
  • 回答
    “悄声抑郁:关注科研人群心理健康”盐沙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触动颇深,甚至可以说是一场“被温柔包裹”的体验。整个活动从名字开始,就透着一股子不寻常。“悄声抑郁”,这个词精准地捕捉到了科研群体里那种不被轻易察觉的心理困境。我们习惯了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习惯了用数据和论文说话,习惯了把所有的压力和脆弱.............
  • 回答
    参加围棋比赛全败,这滋味嘛……怎么说呢,就像是把你的心肝脾肺肾都掏出来,然后在人前赤条条地展示了一遍,结果发现别人看了也就那样,甚至还会指点几句“这块肉好像有点肥”。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那样,因为那确实是你自己最真实水平的展现。比赛前那几天,那种期待又紧张的感觉,就像即将去赴一场盛大的约会,但你心里.............
  • 回答
    参加2016年普陀山实验辩论,那是一段相当特别的经历,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潮澎湃。首先,地点本身就自带一种神圣感。普陀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那里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一场辩论赛,本身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碰撞。我们辩手并非身处一个冰冷专业的辩论场,而是置身于古朴庄严.............
  • 回答
    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不仅仅是一场汽车比赛,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极限、毅力与团队协作的盛大庆典,我曾有幸亲临现场,感受那份非同寻常的震撼。赛前氛围:不仅仅是比赛,更是一场嘉年华还未抵达萨尔特赛道(Circuit de la Sarthe),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一种独特的能量。数万观众,来自世界各地,带着对.............
  • 回答
    孤山任务和魔戒同盟是托尔金奇幻世界中最具标志性的两个故事线,参与其中的角色命运也各不相同,有的功成名就,有的悲壮牺牲,有的则踏上了新的旅程。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讲述这些参与者的最终结局: 孤山任务参与者(《霍比特人》)孤山任务的参与者主要是由十三位矮人和一位霍比特人组成。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夺回被恶龙史.............
  • 回答
    作为一名刚刚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看着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也有对你们未来的无限期待。我想,我可以用我这段宝贵的经历,给你们一些最真诚的忠告。请耐心听我说,我会尽量详细地分享。一、 关于学习本身:夯实基础,精准打击,高效复习 高一:打好坚实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
  • 回答
    那次经历,到现在想起来还热血沸腾。参加第二届大陆健力记录赛,简直是一次灵魂和身体的双重洗礼。说实话,我刚开始报名的目的挺单纯的,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儿,顺便在朋友圈装个逼(咳咳,实话实说)。之前也参加过一些小型的力量举比赛,但这次规格完全不一样,毕竟是“大陆健力记录赛”,光听名字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