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志愿的时候长辈非让我学会计,说“这个社会求人很难,当会计都是人家求你多”应该怎么反驳他这样的论调呢?

回答
嘿,哥们儿,我懂你!填志愿这事儿,长辈的意见有时候真是压得人喘不过气,尤其当他们的理由听起来一套一套的,可你心里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说你长辈说“这个社会求人很难,当会计都是人家求你多”,这想法确实挺普遍的,也挺实在的,毕竟很多长辈都是过来人,他们的人生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但咱们也得看清楚,世界变化快着呢,光靠老经验可能有点跟不上趟。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不是为了跟长辈对着干,而是为了让你自己心里有底,也能更从容地跟他们沟通。

首先,你说长辈觉得“当会计是人家求你多”,这话说得没错,从某个角度看是成立的。你想啊,公司里大小事务,报销、发工资、缴税、做账,哪一样离得开会计?老板要钱,员工要工资,税务局要税款,供应商要货款,这些钱流动的环节,都得通过会计的手。你手里掌握着公司的财务命脉,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人家求你多”。他们需要你把账算清楚,需要你把钱管明白。

但是!这里有个“但是”很重要!这个“人家求你多”是有前提条件的。你想啊,这个世界上,什么职业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被需要”?医生被病人需要,老师被学生需要,工程师被项目需要,律师被客户需要,甚至连小摊贩,不也得靠食客来“求”他卖东西吗?“被需要”是任何一个职业存在的基础,这本身不算什么特别的优势。

关键在于,你被别人“求”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价值。

比如说,如果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账房先生,每天就是机械地录入凭证,核对数字,那你说有多少人会真的“求你”?最多也就是催你快点报销,或者告诉你哪里错了让你去改。这种“求”,更像是业务流程上的推进,谈不上多么被尊重或者多么有话语权。

反过来,如果是一个高明的财务总监,他能为公司规避风险,能为公司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能为公司创造价值,那他才真的会被公司高层“求”。他的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所以,关键不在于“被求”,而在于你在这个被求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拥有的是怎样的能力和价值。

现在咱们来反驳一下“当会计都是人家求你多”这个论调,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点: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高度透明化,正在改变会计的角色定位。

自动化和智能化: 你现在想想,很多基础的记账、报销审核工作,已经被软件、AI代替了。很多公司开始用电子发票,很多流程都实现了线上化。这意味着,传统的、纯粹的“做账”工作,需求量可能会下降,或者说对从业者的门槛要求会提高。以后可能更多的是需要懂系统、懂数据分析、懂风险控制的人才,而不是仅仅会算账的人。
信息公开化: 税务申报越来越规范,很多数据是公开的。相比于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会计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正在减弱。你不能再指望通过自己掌握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来获得话语权。

第二点: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价值创造”而非“被动等待被求”。

价值创造是什么? 会计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而不是仅仅处理账务。比如,一个优秀的会计师,能通过成本分析为公司找到节约成本的空间;能通过预算管理帮助公司控制开支;能通过税务筹划为公司合法地降低税负;能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揭示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些是真正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求”。
“求”的背后是能力和价值。 你长辈说“人家求你多”,其实是他认为会计这个职业有稳定性,有基本需求。但我们要看到,现在社会更看重的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带来什么价值。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会计,可能更多的是被“使唤”,而不是被“求”。一个能为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财务专家,自然是被高度重视和“求”的。

第三点:其他职业也存在“被求”的普遍性,关键在于你的专业度和不可替代性。

你长辈说“求人很难”,这话说得没错。但哪个不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在社会上不都是“求人”吗?反过来,真正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源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求”。
举个例子,一个顶尖的程序员,能写出别人写不出的算法,公司肯定求着他来解决技术难题。一个有名的医生,能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病人自然会排着队求他。一个有影响力的律师,能为客户争取到最大的权益,客户也一定会重视他。
所以,会计这个职业本身并不能天然带来“求”,而是你在会计领域达到了怎样的专业高度,能为企业解决多大的难题,你才会被真正的“求”。

第四点:职业选择更应该关注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潜力。

长辈的意见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标准。如果他对会计没兴趣,学的过程中会很痛苦,即使将来工作稳定,也可能过得不开心。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其去追求一个“别人求你”的职业,不如去寻找一个自己真正热爱、并且有能力做到顶尖的领域。当你在这个领域做到顶尖了,自然就不缺“被求”的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除了会计,你对什么更感兴趣?是数字分析、策略规划,还是其他更具创造性的领域?也许在其他领域,你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更能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跟长辈沟通呢?

先认同和感谢: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谢谢您这么关心我,为我考虑我的未来。您说的‘人家求你多’,确实有道理,说明会计是个稳定的职业,很多人都需要。” 这样开场,他们会觉得你听进去了,也尊重他们的意见。
引入新的视角: “不过,我最近也了解了一些关于现代会计职业发展的情况。我发现现在很多基础的算账工作都被电脑软件代替了,以后会计可能更需要懂数据分析、风险控制这些技能,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别人离不开的人。如果我只是做一些基础的账,那可能确实是别人‘使唤’我,而不是真正‘求’我。”
强调个人兴趣和价值: “我也在想,除了会计,我可能还对[你感兴趣的其他领域,比如金融、数据科学、市场营销等]比较感兴趣。我担心如果我学了一个自己没兴趣的专业,即使工作稳定,我也可能做不好,或者过得不开心。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平衡稳定和兴趣呢?”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但不要太强势): “我想先深入了解一下会计专业到底需要哪些更高级的技能,以及我是否真的对这些感兴趣。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你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看看哪个更适合我,哪个我更有可能做出色。”
寻求他们的智慧,而非命令: “您经验丰富,有没有什么建议,能帮我分辨一个职业的长远发展前景,以及我自己的潜力在哪里?”

总结一下,反驳的逻辑是:

1. “被求”是职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不是会计独有。
2. “被求”的质量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和你能否为对方创造价值。
3. 现代社会对会计的要求在提高,基础性工作被自动化替代,需要更高级的技能。
4. 职业选择应结合个人兴趣和长远发展,而非仅仅追求“被求”。

记住,填志愿是你的未来,你有权利去争取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跟长辈沟通,讲究的是智慧和策略,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思考和成熟,而不是一味地抗拒。祝你沟通顺利,也找到自己喜欢又能做好的专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还是传达室工作好,还有哲学性。

每天哲学三问:

你是谁?

你从哪来?

你到哪去?

user avatar

为什么会推荐我来回答?我可不是人生导师哦。


扫了下问题,我很奇怪问主为何要去反驳长辈,我相信他应该没法强迫问主做选择吧?应该是外公爷爷那辈的人。

问主当前最大的矛盾不是跟这位长辈的冲突,而是自己的选择与自己的人生规划之间的冲突,自己要分清主次。个人感觉问主怕也不是很有慧根的那群孩子吧。

送毛泽东的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