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奥运我们真正的收获是什么?
企鹅智酷联合腾讯体育大数据、腾讯指数、京东大数据和QuestMobile大数据,今天刚刚发布了里约奥运数据报告和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分析。具体链接在文末。欢迎大家关注。
结合这个问题,再多说一些:
我们的报告有两个标题,《里约之后,中国体育路在何方》在微信和知乎上发布。而《奥运大数据报告:中国人告别唯金牌论》则在新闻媒体上发布。结果第二个题目,被很多没有认真看内容的网友喷了,说我们为奥运成绩不佳洗地。
其实真不是。企鹅智酷为了这个报告,动用的数据资源最多,多轮数据抽样校验,在分析和对未来趋势讨论上,也几易其稿,最终才发布。而我们联合腾讯三个数据中心,以及京东和QM数据团队,做的全部是“非商业化”的客观研究和输出,报告中的数据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对于奥运成绩,首先,必须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空谈奥运精神没有意义。奥运的本质还是竞技,金牌奖牌,当然是多多益善。
但这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整体表现出来的,在奖牌之外的很多特质,是我们认为值得更加关切的。因为体育如果长期受限于成绩论和功利主义,必然难以全民普及,产业也难做大。
而在这届奥运期间,中国体育爱好者和奥运观众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心理特征(在我们报告中,这部分数据占了大部分篇幅),更值得去关注。就像我们在报告开篇所言:
在中国,我们看到金牌文化降温,奥运人文崛起,运动员告别脸谱化,以及中国观众对非热门赛事和奥运娱乐性内容投入更多注意力。
他们对传统冷门赛事的新热情,年轻人对国外选手的关注,对全面健身和场馆基础设施的渴求,这些都是未来体育IP和体育项目进一步做大的根基。
所以,如果这一次的表现不佳,真的能改变中国体育的一些事情,哪怕只是一个开始,也足以让我们感到欣慰了。
结合这个话题,分享一些报告中的数据和解读。数据报告与成绩不佳的根本原因无关(这种原因必然是长期问题、短期问题和偶发问题交织的),只是如开篇所说,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维度——这届奥运我们真正的收获是什么。
完整版报告见文末链接:
以上是报告中,一些数据的节录。报告完整版链接如下:
里约之后,中国体育走向何方?|奥运权威大数据报告发布 - 企鹅智酷的文章 - 知乎专栏企鹅智酷官方微信可以下载PDF版:
里约之后,中国体育走向何方?哎呀,我好无聊。不过真是手痒啊。
-----------------------------------------------------------------------------------
英国的异军突起彰显了三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钱真的能办成事;
举国体制还是有作用的;
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实力不是盖得。
英国在这几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其实一直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
那一年,英国只拿到一枚金牌,共15枚奖牌,排名30多,更有泰晤士报记者目击到两名英国跳水队员在亚特兰大当街售卖自己的跳水装备以筹措资金。1枚金牌的表现甚至还低于当年中亚穷国卡萨克斯坦,再加上英国运动员当街售卖装备,消息传回国内,简直是大不列颠运动百年来的奇耻大辱啊。大英帝国叱咤风云数百年,创造了何其多的现代体育项目,竟沦落至此,虽然最后证实两名运动员不是吃不上饭或者买不到回程的机票,但这份羞辱足以震撼英国朝野。大报泰晤士,每日电讯,卫报自然连篇累牍发表分析,小报如每日邮报,太阳报更是乘尖刻之口舌,大肆攻击政府冷漠对待体育事业。
奥运会参赛选手专业化虽然80年代就开禁了,但英国直到90年代一直都是业余选手为主力,故每届的奖牌一直都不是太多,但96年的羞辱让英国政府回过神来。当年的梅杰政府特别指令划拨国家体育彩票的收益投资奥运会体育参赛项目,创办公营的非盈利机构英国体育公司专门管理体育预算。钱的作用立竿见影,2000年的悉尼和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英国金牌数迅速挺进前十。而13年到17年英国体育的总预算更是达到3亿多镑。
2005年英国伦敦赢得2012年举办权(这边插一句话,那次伦敦和巴黎正面交锋,其中更有布莱尔首相和希拉克总统台前幕后明里暗里拉票,最后伦敦胜出,似乎从某个方面印证了英国的总体实力确实超过法国,之前巴黎是得票大热门,但布莱尔最后关键时刻四处奔走亚非拉特别是英联邦国家导致伦敦大反水,英国的软实力确实有一把刷子。返回主题,)除了国家体育彩票的专项基金以外,英国国库又专门拨付了另外40%的预算资金用以发展体育,另外还有少量的公司赞助行为。同时英国体育公司的拨款战略改变,之前是把钱不分项目的投入,这次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擅长的有夺奖点的项目上,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上,残酷但效率十足的优胜劣汰。英国体育公司接下来的行动则是非常典型的运营战略管理案例,确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战略->依照战略实施相应的预算,并制定对应项目的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绩效回馈目标->按照回馈对相应的项目预算增加或裁撤,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它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夺金,夺奖,不管奖项是什么,只要有可能。之前04年有个英国选手在自己的项目上拿到了铜牌,但是经过评估认为她在另一个不相关的项目上有争金的可能,于是她就转而训练这个新项目了(这是我前两天读到的,但忘了名字和项目),然后08年奥运果然拿到了金牌。另外英国也大手笔从全世界延揽优秀的教练并寻找与英国有血缘联系但侨居海外的运动员。效果十分明显,08,12,16三界奥运会,英国的成绩都比之前00,04两届上了一个台阶。
英国到底是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奥运会争1金2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天赋水平,但进入前十,前五,前三的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特别是在举国办体育的战略下,是对国家进行资源调配和动员的一种考核,因为这笔钱是从国家预算里出的,而预算是有限的,医疗,福利,国防开支,行政管理,教育科研等都要用钱。俄罗斯就是很好的明证,它的预算在投入前面这些关系国家未来的大项后,剩下的就没多少钱给体育了,普金寄希望于药物,最后只能强弩之末。又比如,男子10000米中长跑,前三名都是来自非洲的黑人,说明这种项目黑人确实有身体天赋,但夺冠的Mo Farah从小移民英国,英国特别出钱让他到肯尼亚训练,适应高海拔地带的气候,最后果然比肯尼亚自己的选手还要厉害。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确实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源调配上,以近14亿人的底子堪堪与6500万人的英国相当。如果两国在公海上发生冲突的话,估计实力差不多。但英国朋友满天下,其政治资本要雄厚的多,以区区岛国的有限土地和人口,通过合纵连横搭建起横跨24时区的全球帝国,确实了不起。若与英国为敌的话,基本要和整个西方世界及一半发展中国家为敌。
另外英国的历史总成绩一点都不含糊,它和法国,瑞士,希腊是唯一参加过所有夏季奥运会的国家,去掉希腊后,这三国又是参加过所有冬季奥运会的国家。虽然每届奖牌有多又少,但细水长流下来,夏季的金牌榜,总奖牌榜高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已经解体的苏联;若加上冬奥会的成绩,英国金牌榜仍能保持第四,总奖牌榜第三的成绩,这还是因为冬奥会确实不是英国的强项,毕竟气候的原因。
综上所述,英国确实还是相当强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