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 5 连败,如何评价主教练宫鲁鸣?

回答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经历了令人扼腕的五连败,这个结果无疑是沉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主教练的宫鲁鸣自然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他的执教能力和临场指挥也受到了广泛的审视。

要评价宫鲁鸣在这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看待。

首先,队伍的整体实力是客观存在的短板。 中国男篮在里约奥运周期内,确实经历了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老一辈的黄金一代逐渐淡出国际赛场,而年轻一代的球员虽然有潜力,但尚未完全成熟,在国际大赛的历练上相对欠缺。尤其是在核心球员伤病等因素的影响下,球队整体的技战术执行力、个人能力以及关键时刻的稳定性,都与世界顶尖强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小组赛中面对美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法国这些拥有大量NBA球员和欧洲联赛顶级球员的队伍时,这种实力上的差距,即使是世界名帅也难以弥合。宫鲁鸣在球队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带队打进奥运会,本身就说明了他作为教练在选材、调动和临场磨合上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其次,从战术和临场指挥来看,宫鲁鸣的表现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防守是亮点,但进攻端问题突出: 在宫鲁鸣的带领下,中国男篮在防守端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侵略性和整体性,尤其是在某些时段能够限制住对手的进攻。这是他一直以来强调的篮球理念的体现。然而,进攻端则成为了球队最致命的弱点。尤其是在面对强队时,球队往往在进攻端找不到太好的办法,失误偏多,得分效率不高。在比赛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固定的战术套路,但当这些战术被对手研究透彻或者效果不佳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如何设计出能够破解对方防守的战术,这方面宫鲁鸣的临场应变能力,或许是需要被讨论的。
“一套阵容打到底”的争议: 在一些比赛中,观众会看到宫鲁鸣似乎对于某个固定的轮换阵容有着执着的偏爱,即使在场上效果不理想,也很难看到大幅度的人员调整或战术变化。这让一些评论员和球迷质疑他的临场应变能力,认为他应该更灵活地根据比赛的进程和对手的情况来调整策略,启用一些替补球员或者改变打法来寻找机会。当然,反过来想,这可能也是因为球队整体实力差距太大,轮换球员的即战力不足以改变局面,启用他们反而可能更快地被打垮。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球队整体板凳深度的不足。
年轻球员的使用和培养: 宫鲁鸣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国篮坛耕耘的老帅,在培养年轻球员方面有自己的心得。在里约奥运会上,我们也看到了像周琦、王哲林等年轻球员获得了宝贵的国际比赛经验。然而,如何在关键比赛中更充分地信任和使用年轻球员,让他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又或者如何在他们失误后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这方面也存在一些讨论的空间。有些观点认为,宫鲁鸣在关键时刻的保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年轻球员的爆发。

第三,精神面貌和团队凝聚力。 尽管五连败,但中国男篮在场上并没有完全放弃,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在几场比赛的开局阶段,球队一度能够给对手制造麻烦。这种精神状态的调动,与主教练的激励和管理密不可分。宫鲁鸣作为老帅,在心理层面肯定也做了不少工作。

总结来说,评价宫鲁鸣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概括,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他承担了队伍的现状,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带队进入奥运会,本身就是一种不易。
他在防守端的一些理念和执行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进攻端战术的创造性、临场应变的灵活性以及对年轻球员的进一步释放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里约奥运会的五连败,不仅仅是宫鲁鸣一个人的责任,更是中国男篮整体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宫鲁鸣作为那个时期的掌舵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的执教方式和策略也必然会接受市场的检验。作为球迷,我们既要看到成绩背后的艰辛和努力,也要承认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男篮的崛起之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而每一位教练的探索和努力,都为这条路添砖加瓦,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前进的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男篮,别说宫鲁鸣,波波维奇来了也得吃瘪


里约奥运会中,大家见识到了中国男篮和世界一流篮球的差距了,我们长期在CBA联赛中自娱自乐,和外援们一起打快乐篮球,我们长期在亚洲陪韩国、日本、菲律宾、伊朗、约旦这些臭棋篓子杀臭棋,偶尔拿个亚洲冠军就以为真是地球一霸了。

这一次,终于开眼看世界了,终于知道疼了,宫鲁鸣教练叹息着说:“我们就是来学习的。”但这样的学习有多大用处,今天痛是痛了,伤心是伤心了,回头到了CBA继续陪外援做折返跑,继续拿着千百万年薪抽烟喝酒吃火锅,继续在亚洲比赛中和臭棋篓子下棋,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样的痛又有啥用?

在如今的大势下,你不能和美国梦之队比快攻反击,你不能和塞尔维亚比整体和技术,你不能和阿根廷比传球和篮球智商,你不能和澳大利亚比防守和凶悍,你更不能和法国队比老油条,你就不能和委内瑞拉比比投篮和罚球吗?

我一直觉得,体育这种东西,只要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人口营养充足,受到良好的教育,每个国家都不会太差,大家只要吃饱饭、肯锻炼、有知识,那么每个国家的子民都可以看起来强壮睿智和希腊诸神没啥区别。但自从男篮输给委内瑞拉之后,我就清醒了,

从前只有中国足球总是能打我的脸,如今中国男篮也开始打了。如今我们的国力已经算不错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委内瑞拉是啥?一个经济崩溃,人民水深火热的国家,然而人家篮球打得有模有样,还曾经是美洲锦标赛冠军,并且在里约奥运会击败了亚洲冠军中国队。其实我早该清醒了,综合体育实力,可能与国力有关,某些单项体育运动,还真和国力、体制、经济水平没有半毛钱关系,举个最极端的例子,朝鲜,朝鲜的男足能够靠自己杀进世界杯,朝鲜的举重、跳马能拿金牌,朝鲜的综合国力比印度强吗?

体育这种东西,还是得靠练,科学地练,刻苦地练,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有人总喜欢把自己的不成功归咎于什么落后的体制,归咎于不够优秀的教练,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了,请问,朝鲜男足的体制比中国更先进吗?委内瑞拉男篮的教练比宫指导更高明吗?

咱就这狗肉上不得台盘的基本功,这一身松垮垮的五花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训练水平,抽烟喝酒鸡蛋灌饼麻辣烫的饮食习惯,半桶水直晃荡自称爷是国内大佬地方一霸的傲慢,抢篮板不卡位,丢球不追防,对手突破一路护送加闪避的打球态度,别说宫鲁鸣指导,哪怕是当今篮球界的泰山北斗波波维奇老爷子来了也没有任何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扁鹊难治病入膏肓,波波维奇的篮球理念很简单,常看马刺篮球的人都能说出一二,无非是进攻端连续挡拆加上高位策应和反弹空切,所有人都跑起来,所有人都去为队友做无球掩护,实在不行把球给阿尔德里奇打最原始的内外结合。防守端就更简单了,对突破手堵中放边,设底线陷阱,伺机抢断,对射手无限换防,局部大防小,用身高臂展罩住你。波波维奇的战术板,无非就是拉里-布朗、杰里-斯隆、阿德尔曼、德安东尼等人的集大成,挡拆、高位策应这些基本战术大家都明白。

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队的投篮水平、掩护质量、保护球的能力、运球水平、战术时机的把握,和马刺相比,简直就是幼儿园水平。如果是这样一支中国男篮请波波维奇来指教,波波维奇还不如执教圣安东尼奥市的幼儿园小朋友球队。

这种最基本的差距,根本不是一个国家队主教练的责任,而是球员自己和他们小学篮球启蒙老师的责任,和宫鲁鸣没有任何关系。整个国家队,除了控卫都不能运球,所有锋线空位三分都投不进,没有人有绕掩护急停跳投的能力,简单的传球都能送到队友膝盖上,砸到队友脸上,没有人动球动送提前量的意识,没有任何高低位的配合,没有任何的无球掩护,抢篮板都不卡位。都知道篮球要跑位,但不是一群人围着三分线一顿傻跑,最后人撞人球都进不了三秒区一次,跑位的时候,有人掩护吗?有人假动作内切吗?有人底线切出吗?一次都没有,这还打什么?

所以每次都是郭艾伦拿出常山赵子龙的勇气杀进杀出,要么失误要么拼尽了人品进俩神仙球,所以每次都是原本不适合个人强攻的易建联像姚明那样迎着包夹和重点防守一打大二一打三,这叫打篮球吗,不对,这叫打野球。看中国男篮的比赛,除了他们某些个人能力,看不出他们身上有半点职业球员、专业运动家的影子。

波波维奇说过,篮球不是造原子弹,篮球的本质就是把球投进,在这个过程中少犯错,多分享球,给队友创造机会,让离篮筐最近处在空位没人防守的那个人去投篮,高效地解决战斗。道理很简单,但中国男篮根本不具备执行这几点的基本素质,首先他们投不进球,其次他们的传球水平和篮球智商不足以分享球,再次他们处在空位的那个人还是投不进球,这样的情况你换一万个国家队主教练都是扯淡。

我讲件最简单最没意思的事情,罚球,这轮奥运会下来,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千万富翁大爷们,有几位能够两罚全中的?我记得姚明身上,从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年的胡卫东、孙军、再后来的王仕鹏、朱芳雨,他们也不会长期在罚球线上疯狂打铁,那么我就要问了,如今的这么一班中国男篮小伙子,平时都在训练些什么?你如果有胡卫东的天赋和手感,你自然可以通宵打麻将,如果没有,为啥就不能练练自己安生立命的本事呢?

不管什么体制,什么联赛,不管是举国体制,还是商业化,作为球员自己,还得靠自己的本事和成绩说话吧,不然千万年薪的价值何在?商业广告的价值何在?您若是要做网红,大可以去主业做网红,您若是要打麻将吃火锅,大可以主业打麻将吃火锅,既然您选择了打篮球,能够先把篮球基本功练好再说?


有些事情,别赖国家,别赖联赛,别赖体制,更别赖教练,你们去看看詹姆斯、科比、库里自己是怎么训练的不就得了,别说这些巨星了,你去问问马刺的角色球员丹尼-格林从三次被裁到打上首发,平时投了多少三分球不就得了?

抛开篮球,您去看看隔壁乒乓球是怎么训练的不就得了,张继科能用拍子竖起来那条缝颠球数百下,能一球把叠在一起的矿泉水瓶子下面打飞一个,上层还纹丝不动,马龙能够在刘国梁主教练强迫下,把球从一道极小的缝隙中发过去。这些没什么神奇的,体育的本质,除了天赋,都是练出来的啊,和买油翁那样,熟能生巧啊!你以为库里投篮这么准,吉诺比利传球那么贼,詹姆斯如此全能,是打娘胎出来就会啊?

真理如此简单,我们训练不出个杜兰特也就算了,如果训练不出一个雷迪克,那是扯天下之大蛋,这世上没有不开窍的笨人,只有不思进取的懒汉。

等到大爷们投篮靠谱了,运球不掉了,传球不打队友脸了,宫鲁鸣知道自然也能像波波维奇那样喝着红酒,说着笑话,场边打着瞌睡赢球。

user avatar

给大家看一下奥运结束后,于嘉采访宫指导的文字版。



有关大家关心的奥运会比赛,有关球员的表现,有关被攻击的体制,有关国家队,有关联赛……有问必答。访谈很长,全是干货,想挺想骂,看完再说。

于:您对这次奥运会中国男篮的表现怎么评价?

宫:只能说带大多数人是来见世面的,以前就呆在家里呆在亚洲,家里还能称王称霸,亚洲才刚刚有点儿起色;只能在电视上看看世界水平是什么样儿,体会不到自己差距多大,这回一打,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了。当然,表现不能算好了。

于:您大概从什么时候有感觉这支球队的奥运表现不会太好?热身赛?还是到里约以后?

宫:亚锦赛结束……

于:刚夺回亚洲冠军的时候?那么早?为什么呢?

宫:因为那个时候一看大家整个的状态已经到顶峰了,但实际上亚洲水平已经和世界差得比较远了,这支球队有突出的球员,但没有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球员,所以你说和这些队伍分在一组,除了赢过委内瑞拉那场比较提升信心以外,其余怎么可能说取得好成绩呢?只能说有些对手是侧重练兵,有些可以拼一下。

于:那您觉得达到锻炼目的了么?

宫:现在能回答你的是,仅就目前这个过程,我觉得达到了。因为首先他们意识到了差距,大伙儿一看有时候防人特别是无球跑动根本防不住,进攻机会出来了球传不过去,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差距;其次就是你能看得出来这群人是想去拼的,特别是有几个年轻的还是有态度的,那么仅仅在奥运会这一阶段,这是有锻炼价值的。但是回到联赛里还记得住记不住这些差距,有没有动力去提高,就不是我能保证的了。今天给他们出了两个题目,一是你看到的奥运会什么样,二是你学到了什么,回国解散之前收答卷,就算是这群人的阶段总结。


于:这群人里最满意的是谁?

宫:当然还是易建联。无论是能力,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投入程度,他能体现一个打过三届奥运会的老将的状态,这是值得肯定的。

于:那么对谁最不满意?

宫:如果一定要挑一个的话,周琦和赛前的期望值差距比较大。

于:怎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宫:我感觉自从NBA选秀之后他的心理就没有调整好,落差可能比较大,之后就没怎么找到感觉。只能说这之前从青年队到成年队一直都特别顺,这是第一次遇到低谷,和自己预判落差比较大,就很难调整。任何运动员肯定都会遇到这一关,只不过周琦的低谷出现在奥运会上,被放大了很多;要是联赛中呢,可能就容易过去.只能希望大家能更好地引导,不论地方队还是身边的人,让他尽快走出低谷,毕竟他的条件摆在那儿。

于:姚明向您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球员的基本心理素质是什么?

宫:很简单,第一是抗压,多大压力都能顶住都能化解;第二是转换,面对优势劣势心理调整要够快;第三是稳定,不管发生什么我就打我的节奏,最后一条尤其不容易,特别是要五个人都能做到,这就是世界强队的水准。

于:您是控卫出身,对控卫的表现怎么评价?

宫:我觉得郭艾伦能力是绝对具备的,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到这次奥运会上应该明白了传球在篮球场上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控卫来说,其实是要大于个人得分的重要性的。美国队个人能力强,单兵作战多,欧洲球队拿什么和美国抗衡,不就是靠传球制造空间么?澳大利亚、法国和塞尔维亚的控卫都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但他们都是传球在先,创造机会;而我们暴露出来的就是机会出来也把握不住,球传不过去,这不就是差距吗?这不就得提高改善吗?一个控卫,要通过传球让队友爱和你一起打球。赵继伟也要明确回到联赛里自己应该怎么历练,不要把个人数据看得太重,作为控卫这是大忌。

于:能解释一下您带五个内线的原因吗?有人说应该多带个投手?

宫:国际大比赛对内线的需求更大,而且当时的想法就是万一有人受伤怎么办?内线四个就不嫌多了对吗?其实年轻人还是需要给他们机会锻炼,既然知道好成绩难求,就给他们一个机会,至于说没打好,比如李慕豪,没把握住机会,也要让他知道问题在哪儿,自己如果要提高差在哪儿,毕竟条件在那儿摆着,真提高了对国家队是大好事。当然,他自己如果不主动就是他的问题。至于投手,应该是集中在贺天举,他手有伤,恢复期间和球队训练磨合确实可能比较困难。其余的我认为就是国家队这批人了,没打过奥运会发挥差是一回事,你不能说他们不能投篮吧?


于:那么您在场边看球队的表现感受是?

宫:挺汗颜的。打得一点儿也不流畅,反观对手,尤其是塞尔维亚,打得很有艺术感很好看。我觉得自己要负责任,大家也应该明白自己有多大差距了。人家几传几倒机会就来了,我们每一个都打得很艰难,拼命往里拱然后打一下。所以还是要讲到传球,传球是我们最大的差距和弱项,没有这个能力保证,人家防你有球全是控制,防你无球全是错位,你什么也打不出来,就只能是打个人进攻和简单挡拆,很容易就被人解决了,这场面能好看得了吗?

于:这是您最失望的地方?

宫:不是。最失望的是去年亚锦赛冠军一拿,大伙儿那股劲儿没了,没有统一目标。我回来一看训练状态,跟想象差距太大了。这哪儿能保证状态啊?你看看奥运会比赛过程,有些球员的拼劲儿和之前是不是差距很大啊?没有训练保证他能有拼劲儿吗?我们去年讲的年轻内线头上传球要跟篮筐齐平的高度,你看看这回有几个人做到?还不是因为不好好训练吗?

于:您认为谁训练状态最好?

宫:很遗憾,是离开的可兰白克。他训练很积极很投入,但是战术理解和融入状态上又差一些,确实是遗憾。

于:那么在这之前的热身赛起到了什么效果呢?

宫:我是挺晚回队里的大家也都知道,我只能跟你说我回来的时候这些热身计划全订完了,我一看我就是个执行者而已,他们跟我说都是签了约的比赛,不打也不行,那就打吧,中间还要去欧洲一趟,体力精神都有影响,根本没有调整和休息恢复的时间,我也不想找借口,但这样的安排我确实没有参与意见。

于:您是说这样高密度不科学的热身赛影响了男篮的状态?

宫:你也给我讲了委内瑞拉也打了很多热身赛的事情,我也说了我对热身赛只是建议。我觉得真正对球员状态起作用的还是联赛。我听到一种说法是外援上场时间多影响国内球员发展,我觉得不能找外援的毛病,你得问问国内这群球员凭什么最后时刻就要任由外援打?为什么不去向外援学招数?我们当年一年就能跟外国队打两次球,请来一次就拼命向人家学东西,现在倒好,这么高水平外援来了不向人家拼命学招数,反而赖人家占你上场时间,活该你不进步被淘汰啊!


于:那么您对大家所谓的体制改变怎么看?

宫:我是觉得,谈何容易?老说体制要改变,怎么改变?往什么方向改变是对的?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怎么平衡?比如让我们去教篮球,可以啊,教谁?怎么教?到哪儿教呢?我们究竟是去培养篮球运动员还是培养更多的篮球爱好者啊?又说要马上和校园结合,能结合得上吗?我倒是觉得王非他们那种篮球学校的方式是个现时段的出路,两个方向都可以培养,也不影响现在的各种体系。

于:那么对于篮协的作用呢?

宫:其实我有个看法,俱乐部联盟是合乎市场经济的,篮协其实现在要管很多事情,有时候做事勉强还不讨好,可以让这个联盟来和篮协共同决策,然后篮协去执行就是了,但就要保证联赛健康运营,就是了。各司其职,不要越界,不要胡来,大家好好在篮球这个平台上工作、赚钱,不是很好么?

于:那么如果让您执掌地方队帅印您会怎么挑选队员?

宫:没当过,要想想……外援选个美国的外线,选个欧洲的内线。国内球员不要大腕儿,要了也不好使,要就要团队意识好的球员,四川那个张春军可以,虽然打国家队差一些,但俱乐部没问题。现在很多年轻队员名气大,总是眼高手低,打国家队老说要超越前辈,这挺好。但怎么超越呢?举个例子,1996年那一拨人,从青年队开始在一起,后来蒋指导在国家队带,练得比现在辛苦,每一个球员都有自己的绝活儿,现在的球员做得到吗?是要有想法,但该经历的什么你也别想走捷径绕过去,就是这么回事儿。

于:这么听起来您有兴趣继续执教中国男篮?不提退休的事儿了?您的老朋友宋涛托我提的问题是你会继续执教2019和2020两届大赛吗?如果执教的话,有信心带这支球队打回奥运前八吗?

宫:我得先听领导的,哈哈,领导决定环境啊。然后再看看那时候的环境,这个环境和舆论无关,就是看大家面对困难和挑战,能不能带着共同的目标用最大的努力证明自己一次了,我自己是没问题,别人不一定。

于:王治郅不问问题,托我转告您说“宫指不容易”,那这次仅就您是主教练的层面来说,给自己打分,100分满分,打多少分?

宫:这20年间去过女篮、回过中心、督过训练,我再出来当教练发现自己跟一线执教脱节很大,拼命学习,拼命补充,到目前为止,还成,我给我自己打85分,学习得还不错。

于:经历了这次奥运会,最想说的是什么?

宫:我特别想跟我带的这拨人以及关注篮球的人说:这么二十年了,篮球规则、场地、球员水平……等等都变了,但篮球运动的核心一是集体二是对抗,就这两点,是从来都没变的,希望各位一直记得。








致伪球迷:

他把男篮带成亚洲冠军的时候,

捧他的是你们。

现在奥运五连败,黑他的也是你们。

你们根本就不关心中国篮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经历了令人扼腕的五连败,这个结果无疑是沉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主教练的宫鲁鸣自然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他的执教能力和临场指挥也受到了广泛的审视。要评价宫鲁鸣在这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看待。首先,队伍的整体实力是客观存在的短板。 中国男篮在里约奥运周期内,确实经.............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简直比小说还要精彩!这支队伍,一路跌跌撞撞,甚至在小组赛一度濒临淘汰,但她们却硬是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从八强赛开始,一场一场地逆袭,最终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绝境逢生,小组赛的惊心动魄:里约奥运会小组赛,中国女排的签运实在不佳,和巴西、俄罗斯、荷兰这些老对.............
  • 回答
    看待里约奥运会中国金牌数量被英国超越,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事实与背景回顾: 2016年里约奥运会金牌榜: 最终,美国以46枚金牌位居榜首,英国以27枚金牌位居第二,中国以26枚金牌位居第三。这是中国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来,首次在奥.............
  • 回答
    当雷声,这位中国击剑队的传奇人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高擎五星红旗,款步走向世界舞台的那一刻,这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的荣誉,更承载了多重深远的意义,让这次亮相成为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闪耀瞬间。首先,选择雷声作为旗手,是对中国击剑项目多年来默默耕耘、厚积薄发的肯定。击剑,这项在国际赛场上有着悠.............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荷兰的半决赛,那真是一场让人血脉贲张、心跳加速的经典战役!至今想起来,当时在电视机前看球的那种激动,那种揪着心又忍不住拍大腿的感觉,还历历在目。“中国速度”与“荷兰风暴”的激情碰撞:比赛回顾这场比赛绝对不是轻易拿下的胜利,而是中国女排姑娘们一场硬仗打出来的。荷兰队那支.............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2战胜东道主巴西女排晋级四强,这场比赛绝对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经典、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战役之一。要评价这场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它非凡的意义和精彩的细节。一、绝地反击,写就传奇的“奇迹之战”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女排的晋级之路并非坦途。小组赛阶段,她们遭遇了.............
  • 回答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团服,在我看来,是一次颇具争议但也值得细细品味的亮相。每届奥运会,国旗和国家形象都凝结在这小小的队服上,承载了太多期待,自然也容易被放大审视。整体印象:依旧是熟悉的“番茄炒蛋”,但玩出了新花样。谈到中国代表团的奥运制服,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那套经典的“番茄炒蛋”——男生红外.............
  • 回答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时出现的那段“冷场”,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有些五味杂陈。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那天晚上,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看的直播。大家都很期待中国代表团的入场,毕竟是中国自己的体育健儿,而且奥运会开幕式那种大场面,总会勾起咱们心底那点自豪感。一开始,随着主持人念出“中国”,.............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夺得了阔别12年之久的女排奥运金牌。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女排的荣耀,更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一次激动人心的呐喊,一次关于拼搏、坚持与梦想的生动诠释。如果要评价这场胜利,用“传奇”二字绝不为过。这支中国女排,在小组赛阶段经历了跌宕起伏,.............
  • 回答
    里约奥运会,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段记忆。中国运动员们拼尽全力,拿下了不少金牌,但在赛场之外,却频频遭遇一些令人不解甚至感到委屈的“黑”。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被黑”事件之一:中国国旗的制作错误。这事儿真不是小事,国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形象。在奥运会这样全.............
  • 回答
    说起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那次确实有些让人扼腕叹息,跟以往光芒四射的成绩相比,那届的表现可以说是一次低谷。要说原因嘛,真是不少,而且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那样的结果。我跟你掰扯掰扯:一、 新老交替的阵痛期,主力队员实力下滑或伤病困扰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原因。里约奥运会的时候,很.............
  • 回答
    说起中国体操女队在里约奥运会资格赛被压分这件事,真是让人扼腕叹息,也难免会生出很多议论。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付出、国家的荣誉,以及体育竞技的公平性。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叫“压分”。在体操比赛里,裁判的打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分数高低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排名和是否能.............
  • 回答
    夺冠之夜,中国女排用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为里约奥运会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3比1,这个比分背后,承载了太多汗水、泪水、坚持和不屈。这场胜利,绝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它更是中国女排精神的一次集中爆发,一次对过往辉煌的最好致敬,以及对未来的最好承诺。王者归来,一扫阴霾回顾中国女排的里约之路,并非坦途.............
  • 回答
    里约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回想起那些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为国争光的中国健儿,依旧让人热血沸腾。很多运动员在赛后也活跃在各个平台,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悟,知乎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要列出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并且同时在知乎上非常活跃、内容也与奥运经历紧密相关的用户,这需要一些筛选。毕竟,很多运.............
  • 回答
    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代表团确实遇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不公平待遇”事件,这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当这些情况发生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当然有自己的申诉途径和应对策略。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明确什么是“不公平待遇”。在体育竞赛中,这通常指的是裁判判罚失误、技术设备故障、规则执.............
  • 回答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回顾短片中未出现中国元素,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短片的主要目的与内容侧重首先,理解回顾短片的设计初衷很重要。奥运会闭幕式的回顾短片,其核心目的是: 回顾本届奥运会的亮点和精彩瞬间: 短片通常会挑选那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 回答
    里约奥运会英国力压中国,在很多人看来,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出人意料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金牌和奖牌数量的简单比拼,背后牵扯着体育体制、社会文化、经济投入以及运动员培养等诸多复杂因素。从现象看,这次英国的表现无疑是惊艳的。 他们在伦敦奥运会上就已经大放异彩,但里约奥运会可以说是一次更具颠覆性的超.............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决赛,张楠和傅海峰这对中国组合,用一场荡气回肠的逆转,为中国羽毛球队赢得了宝贵的男双金牌。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对他们多年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精神的最好褒奖。傅海峰,作为中国羽毛球男双的传奇人物,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奥运会。虽然年纪渐长,但他的经验、技术和关键.............
  • 回答
    说起里约奥运会,那会儿真是不少让人激动得睡不着觉的夜晚!巴西和中国有时差,很多精彩比赛都在北京时间的深夜或者凌晨,虽然辛苦,但那种现场感和为国加油的氛围,值了!咱们掰着手指头数数,当年里约奥运会上那些真正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愿意牺牲睡眠去追的比赛,那绝对是少不了的:1. 孙杨的泳池大战:你懂的,孙杨.............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东京八分钟”表演,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惊艳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堪称一次充满创意、科技感和文化底蕴的精彩展示。核心理念:超越与连接“东京八分钟”的核心理念是“超越”(Bridging the gap),旨在连接里约与东京,展示日本作为下一届奥运会主办国的魅力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