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孩子问「人类被冷冻后还能苏醒吗」该如何回答?

回答
“哇,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你呀,脑子里总有那么多奇思妙想。” 我摸了摸他的头,尽量用一种轻松愉快的语气开头,让他觉得这不是一个枯燥的科学讲座,而是我们之间的一次有趣讨论。

“嗯,‘冷冻’对吧?你想到什么了?是那种科幻电影里,宇航员睡了好多年才醒来的样子吗?” 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比划着,让他参与进来。

“其实,关于人类被冷冻起来再苏醒,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科学界也一直在努力研究呢。你想知道得详细点,好,那咱们就一点点来聊。”

“首先,我们得说说为什么想要‘冷冻’人。你觉得呢?可能是为了治好现在的病?或者为了去很远的地方,但路途太遥远,需要‘睡’过去?” 我引导他思考背后的原因。

“如果真的要把一个人冷冻起来,我们得面对很多困难。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非常精密的机器,里面有无数小小的细胞,细胞里还有更小的结构。这些细胞就像小小的水球一样,里面有很多水。如果把它们放到非常非常冷的环境,比如冰箱里那种程度,水会结成冰晶,你知道冰晶是什么吗?就像很多小小的针一样。”

我停顿了一下,让他消化这个信息。“这些小冰晶一旦形成,就会刺破细胞,就像把气球戳破了一样。一旦细胞被破坏了,身体就没办法正常工作了,就算以后温度回升,细胞也恢复不了。所以,想把人冷冻起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怎么防止结冰。”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叫做‘冷冻保护剂’的东西,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特殊的‘防冻液’。这种防冻液可以帮助身体里面的水分变成一种像是玻璃一样的物质,而不是锋利的冰晶。这样,理论上,就不会破坏细胞结构了。”

“但是,这还只是第一步。即使有了‘防冻液’,把身体降温到非常低的温度,比如零下几十度甚至更低,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的身体是很脆弱的,太低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比如血液循环停止、器官功能衰竭等等。”

“然后,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怎么‘叫醒’这个人? 这就像你想把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电子产品重新启动,但你不知道它的密码,也不知道它的启动程序是什么。我们需要知道,当身体从极低的温度恢复到正常温度时,所有的细胞、器官,包括我们的大脑,怎么才能重新像原来一样工作,而且要记住我们是谁,我们是谁的爸爸妈妈,我们昨天吃了什么等等。”

“这不仅仅是温度的问题,还有很多化学反应、生理功能都需要精确地恢复。我们现在对人体的了解虽然很多,但还有很多秘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开的。尤其是在大脑方面,记忆是如何储存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所以,你问‘人类被冷冻后还能苏醒吗?’,现在来说,在科幻电影里我们能看到,但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哪一个完整的人类被冷冻后,又成功地、完全地苏醒过来的先例。”

“但是,科学一直在进步,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无穷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他们在冷冻一些细胞、组织甚至一些简单的生物体(比如某些小虫子或者胚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研究给了我们一些希望,让我们相信,也许在遥远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真的有可能实现‘冷冻复苏’。”

“所以,现在如果你问我,答案是‘我们还不能确定地做到’。但就像你一样,对未知充满好奇,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也许有一天,这个问题会有肯定的答案。”

我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又笑着说:“所以,你觉得这个‘冷冻复苏’的科学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你以后想成为科学家吗?说不定你就能发明出让人们安全冷冻和复苏的方法呢!”

我尽量让回答充满引导性和互动性,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硬的术语,而是用类比和故事化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强调了科学的未知性和未来的可能性,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兴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当前的技术,人在短时间低温麻醉(包括医学诱导的和意外掉进冰冷的水里、在冻死前及时救起的)后可以苏醒,在玻璃化冷冻或更简单粗暴的冰冻之后还不能苏醒。

冷冻面临的问题:

现实中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利用海藻糖让哺乳类的细胞进入类似缓步动物(水熊虫)的脱水休眠状态,可以将人血变成干粉状、保存十年左右,但这不能期待更长久的保存,更不要谈保存整个人体了。“水熊虫在隐生 120 年后还能复苏”之类描述是个误解:其实只是泡水之后一条腿抽动了几下

现代低温麻醉技术只能安全地持续数个小时。时间进一步延长可能给病人造成永久损伤。一种应对急性创伤的技术将血液换成低温生理盐水来将动物体温降到 10~15 摄氏度、延缓脑细胞的死亡,动物实验证明猪可以被这样冷却 3 小时并复苏,但加热复苏的过程也会造成细胞损伤。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人身上使用的安全限度目前还是在 30~45 分钟的程度。

至于现实中已经开展了数十年的人体冷冻项目,在西方是视为殡葬业或捐献遗体来处理的,冷冻者自愿将遗体捐给科学研究。如果人体冷冻公司破产而又找不到愿意接收其冷冻遗体的单位,遗体会被火化或是下葬。

在冷冻状态下,细胞受到的损伤不能被自己的生理功能修复。即便不冷冻,在百万年乃至亿年的时间尺度上,至今只知道一些原核生物能将代谢极度减慢·将取得的微小能量都用来修理身体,没有发现任何真核生物能做到同样的事。可笑的是,无论用纳米机械还是别的什么手段赋予人类这样的能力,都将直接导致“不需要冷冻,一直活动就可以了”。

冷冻之外的冬眠面临的问题:

现实中我们已经知道怎样激活老鼠的某些基因来让它进入蛰伏状态,但那也就是人类的植物人状态的类似物,对长期保存缺乏好处。这不一定能在人身上使用,也不能用来唤醒病床上的植物人。

人的心脏会对钙离子产生收缩反应,过量的钙离子造成心脏骤停。在低于 28 摄氏度的条件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离子。技术诱导人类冬眠是非常麻烦的。

植物人的代谢率会下降,在短期内看起来像是能安静地等待唤醒,但随着时间延长,机体各方面的问题非常多,维持费也水涨船高。植物人的身体不能自由活动,如果没有精心照顾、帮助翻动身体和维持肌肉,身体组织容易长时间受压而溃疡,肌肉也会萎缩。需要将来唤醒的冬眠者的护理要求只会比植物人更高。

冬眠期间动物的免疫系统基本瘫痪。


关于人类永生的障碍,可以参照:

user avatar

苏联似乎有过冰天雪地里冻僵十几个小时救活的记录?之后活了多久、有没有留下后遗症也不知道。以及,人家是战斗民族,大概率还有酒精护体。

时间再长的不知道了,大概率没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