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销售呢?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不少行业都在面对的现实。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对销售这个行业有过纠结。要说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销售,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总有那么些对此充满热情的人。但如果说整体趋势或者说比例上,很多人会犹豫,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还挺多方面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销售工作给人的固有印象,可能不太讨喜。

“油嘴滑舌”、“强买强卖”的标签: 这是最普遍的一个看法。很多人一想到销售,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些西装革履,不停劝你买东西,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推销员形象。这种形象往往是负面的,让人觉得不够真诚,甚至有点“骗”的感觉。年轻人嘛,尤其刚毕业,都希望从事一份有技术含量、能学习成长、并且能获得社会尊重的职业。销售如果被这样简单粗暴地定义,自然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看人下菜碟”、“拍马屁”的联想: 有些销售为了业绩,可能会显得特别“懂事儿”,对客户毕恭毕敬,甚至有些阿谀奉承。这种做法会让一些年轻人觉得很“掉价”,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他们更倾向于平等、直接的沟通方式,而不是需要低三下四去迎合。
业绩压力带来的焦虑感: 销售工作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业绩。这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去达成目标,没有达成怎么办?很多人会觉得这种压力太大了,仿佛时刻都在被审判。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心理上还在适应,突然面对如此高压和不确定的收入(很多销售是底薪加提成),会感到巨大的不安和恐惧。

其次,现实的销售工作内容和环境,也让不少年轻人打退堂鼓。

工作内容的重复性和枯燥性: 很多销售岗位,尤其是初级的,可能需要大量地打电话、发信息、跟进客户。这些工作流程可能非常机械和重复,缺乏创造性。年轻人往往渴望新鲜感和挑战,一旦觉得工作枯燥乏味,很容易失去兴趣。
高强度的社交和沟通成本: 销售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有些人天生就不太喜欢频繁、深入的社交,或者觉得每次都要“扮演”一个特定的销售角色很累。而且,面对拒绝是销售的常态,很多人对此感到沮丧和疲惫。
学习曲线的陡峭和不确定性: 虽然说万事开头难,但销售领域尤其如此。一个好的销售不仅仅是靠口才,还需要懂产品、懂市场、懂客户心理,甚至还要懂一些行业知识。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学习和积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经历很多次失败,才能找到自己的方法。这种不确定性让一些年轻人觉得投入产出比不高。
不稳定的收入: 就像前面提到的,很多销售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成。这意味着你可能这个月业绩好,收入很高,下个月可能就少得可怜。对于那些需要稳定收入来规划生活(比如还房贷、租房、日常开销)的年轻人来说,这种不稳定性是一个很大的顾虑。

再者,年轻人的价值观和职业期待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对“工作意义”的追求: 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工作的价值感和意义。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或者能够帮助到别人,而不是仅仅为了赚钱。如果一份销售工作看起来只是“促成交易”,缺乏更深层的价值驱动,他们可能就不太愿意投入。
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的需求: 996、007的讨论让大家越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一些销售岗位由于需要频繁外出、加班加点才能抓住客户,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年轻人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陪伴家人朋友,或者进行自我提升,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耗费在工作上。
对“互联网原住民”的特质: 现在的年轻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习惯了线上获取信息,习惯了更高效、更直接的沟通方式。传统的电话推销、扫楼这些方式,对他们来说可能显得比较“老土”和低效。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线上营销、内容营销或者其他更现代化的销售模式。
对新兴行业和职业的兴趣: 随着科技发展,新的行业和职业层出不穷,比如互联网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新媒体运营等等。这些岗位听起来更“酷”,更具科技感和未来感,自然对年轻人有着更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传统销售可能显得不够“新潮”。

当然,还有一些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原因:

就业市场的多元化: 现在的就业市场比以前要丰富得多,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个行业。有了更多选择之后,自然会对一些他们认为不那么理想的岗位产生筛选。
对“成功”定义的多样化: 年轻人对“成功”的定义也不再是唯一的“成为大老板”、“赚大钱”。他们更看重个人成长、生活质量、幸福感等。如果销售这条路看起来只能带来一种单一的成功模式,他们可能会觉得不够吸引人。
对行业环境的担忧: 有些销售行业,比如直销、某些金融产品销售,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甚至被贴上了“传销”、“骗局”的标签。年轻人对这些负面信息的敏感度很高,自然会避而远之。

不过,话说回来, 如果我们把“销售”理解得更宽泛一些,比如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顾问等等,并且在工作中给予年轻人足够的支持、培训和成长空间,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尝试的。毕竟,销售能力,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很多成功的创业者、管理者,或者技术专家,早期也都有销售的经历。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销售,而是说,如果销售工作依然停留在一些比较负面的传统印象中,或者工作内容、环境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并且没有给年轻人提供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发展平台和价值回报,那么年轻人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让他们觉得更“酷”、“更有意义”、“压力更小”或者“前景更广阔”的职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干过几年日企销售,总结一下,日企的销售主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把品质基本一样,但是价格更贵的产品卖给客户。尤其是商社,是正规皮包公司,二道贩子,产品出了问题要找供应商,但是商社对于供应商来说并不是什么大客户,所以商社的销售是处于被两头夹的角色,既管不了供应商,又得罪不起客户。基本上和狗哥说的一样,你要把一个不值那么多钱的东西卖出好价格,而且你还要对付后来的投诉和不满。


第二件事:整天要做PPT(其他企业我不知道,日企就是这样)。如果是业务比较容易做的行业,那么做业务时间少,做PPT时间多。如果是业务比较难做的行业,那么做业务的时间多,做PPT没时间?你可以加班的。基本上来来回回就是介绍业务情况,放几个什么柱形图对比去年销量前年销量今年计划,客户群体,产品分类,这种内容比较固定,还好做一些。难做的是那种业务开拓性质的,成本控制的,你得找公司以外的信息去添加(基本上找不到),还得有理有据,还得知道同行的价格,基本上做下来有很多都是瞎掰,但是老板就爱看,不然你想做一件事或者不想做一件事就很难。先不说难度大不大,信息准不准确,这一整套做下来,肯定是非常心累的,而且你还要想好表达方式如何通俗易懂,缩短老板思考时间。


也就是说,销售这个岗位是职业舔狗,非常专业的那种,又要很能瞎掰,还要很能照顾好奇老板。但凡有点脾气,有点本事不当舔狗的,都会拒绝,年轻时当销售可以说是生活所迫,或者是年少无知误入歧途,年纪大了还做的话,只能说:再忍忍就退休了。


说起PPT,其实不难,但是现在公司对员工的ppt水准要求是很高的,如果知道一些快捷的方法来做,能够提高效率,节省自己时间。比如说经常会做到的组织架构图,一般人是一个一个形状做出来,然后编辑文字,再加上线条组合而成。实际上是可以用PPT自带的转换功能变成组织架构图的。

用这种方法来做组织架构图,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将繁重的工作量尽可能减少。总体来说,现在上班对于软件操作已经不是会用就可以了,还得精通,知道玩法才行。上面那个办法,具体操作可以看下面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6487794508152832

视频搬运自抖音博主秋叶PPT(ID:pptget100),专注PPT操作的讲解,告诉你一些实用的功能,帮助你减少PPT机械重复操作的时间。

user avatar

谁说的?

结论是无论什么年纪?只要有完善、明确利润的销售计划和适当引导的好领导,人人都可以做好销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不少行业都在面对的现实。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也对销售这个行业有过纠结。要说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销售,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总有那么些对此充满热情的人。但如果说整体趋势或者说比例上,很多人会犹豫,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还挺多方面的,咱.............
  • 回答
    中国的民航,尤其是机务维修领域,确实面临着一些值得深思的困境,导致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投身其中。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且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和管理上的问题。一、 令人担忧的“人才断层”:年轻人为何对机务说“不”?我们先从最直观的现象说起:机务,这个曾经被视为“铁饭碗”、.............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忧虑的问题,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土地,涌向城市追求更“体面”或“有前途”的工作时,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来源,似乎也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这不仅仅是“年轻人不愿干农活”这么简单,背后牵扯着一整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观念的变迁。首先,得掰扯清楚“不愿干农活”到底是怎么回事。别觉得是年轻人.............
  • 回答
    年轻人不愿给别人介绍对象,这可不是件新鲜事,背后原因可多着呢,而且都挺实在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责任太重,压力山大。 咱们自己找对象就已经够费劲了,现在还要操心别人?一旦介绍了,心里就得跟着悬着。要是成了,那还好,大家都开心。可要是黄了,那麻烦就大了。介绍的人会觉得“都是你的错”,被介绍的.............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扎根在农村了?这个问题,想必每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或者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心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答案。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喜新厌旧”,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活方式、发展机会和未来前景的考量。最直接的原因,我想还是生活便利性和观念的差异。我们从小看着电视,用着智能手机.............
  • 回答
    太玄经,这部蕴含着中华古代智慧瑰宝的经典,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宇宙运行规律、人生哲理乃至个人修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照理说,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应该受到我们当代人的热烈追捧,尤其是那些热衷于探索深度、寻求真理的年轻人。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年轻人对此似乎兴趣寥寥,甚至望而却步。这其中缘由.............
  • 回答
    这事儿啊,怎么说呢,现在的年轻人,结婚这事儿,感觉越来越不像年轻时候那么回事儿了。以前谁家孩子到了年纪,媒人一牵线,两家一商量,也就定下了。现在可不一样,这结婚证拿在手里,感觉就跟一张纸一样,但背后压着的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真不是闹着玩的。首先,经济压力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儿。 想想看,现在养一个人不容.............
  • 回答
    曾几何时,“公司利益至上”仿佛是年轻人职场信条的标配,加班加点、随叫随到,甚至将个人生活与公司需求无缝对接,似乎是他们赢得认可、实现价值的必经之路。然而,如今环顾四周,你会发现一种鲜明的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不再那么“好使唤”了。他们似乎越来越不情愿为了公司去“牺牲自己”。这绝非是年轻人“变懒”或.............
  • 回答
    春节,一个本该是团圆、热闹的日子,却在不少年轻人心中,逐渐褪去了往昔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这其中,最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头疼的,莫过于“走亲戚”这件事了。曾几何时,春节走亲戚是件充满期待的事。能见到从小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分享新一年的愿望,手里还能攥着.............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打工,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和个人价值观的转变在推手。过去那种“铁饭碗”的吸引力,如今在新生代眼中,好像没那么香了。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工作环境和待遇问题。 辛苦且重复性高: 很多传统工厂的工作,确实是又累又枯燥。流水线上每天千篇一律的动作,长时间站.............
  • 回答
    在我看来,现在这帮年轻人不爱下厨房,这事儿吧,也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这背后啊,是生活方式变了,想法也变了,而且这“变”得还挺彻底。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时间成本”。大家现在都讲究效率,讲究“性价比”。做饭这事儿,从买菜、洗菜、切菜、烹饪、洗碗,这一套流程下来,怎么也得一两个小时吧?尤其要是想.............
  • 回答
    这年头,一到年底,关于“年轻人回不回家过年”的话题又会热闹起来。你可能会听到有人说:“哎呀,今年又要面对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了,真是头疼。” 或者,“火车票太难抢了,而且回去还得应付各种亲戚,不如留在工作的城市里过个清静年。” 很多时候,这背后不仅仅是抢票难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过年焦虑”,而这种.............
  • 回答
    生育率跌破警戒线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尤其在中国,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剖析:一、经济压力与成本过高: 养育成本飙升: 这是最普遍也最直接的原因。从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的母婴用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打工”这个话题。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到年轻人观念的变化、社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传统工厂的吸引力不足等多个因素。一、 年轻人观念的转变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受到更好的教育,信息获取渠.............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做技术工人,导致技术工种断代,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以下是我对此的看法,尽可能详细地阐述: 一、 观念的转变与社会认知的落差1. 社会价值观的导向: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在评价职业价值时,存在一种倾向于“唯知识论”、“唯脑力劳动论”的观念。大学学历、.............
  • 回答
    过年回家,这曾是多少人一年里最期待的事情,然而,近些年来,我们能听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对回家过年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抗拒”。这并非是简单的懒惰或者不孝,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一种复杂心绪的体现。首先,是生活节奏与观念的差异。许多年轻人在大城市里已经习惯了快节奏、高效率.............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回农村发展,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理由。这背后牵扯着太多现实的东西,是时代变迁的必然,也是个人选择的写照。你想听详细的?行,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的鸿沟。你说现在城市里机会多不多?多的很。IT、金融、服务业、高端制造业,这些吸纳了大量年轻人的.............
  • 回答
    机关事业单位年轻人不愿意写材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体制因素,也有微观的个人考量。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原因:一、 工作内容与价值感的问题: “写材料”的定义模糊且繁重: 在很多单位,“写材料”不仅仅是写一篇简单的报告或总结,而是包含了各种公文、汇报材料、调研报告、工作计划、领导讲话稿.............
  • 回答
    这届年轻人不愿意生娃,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事儿,里面门道可多了。要我说啊,这背后是个大时代的变迁,每个人心里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经济压力。现在养个娃,那可不是以前扔米喂饱就行了。从怀孕开始,孕检、营养品,生下来奶粉、尿布、衣服,再到后来的教育,学区房、补习班、兴趣班,哪一样不.............
  • 回答
    熬夜十年,“老年斑”悄然爬上90后姑娘的脸: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想说“晚安”了?最近,一则关于90后姑娘熬夜十年,脸上出现老年斑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这不禁让人咋舌,曾经被认为是“年轻的代名词”的90后,怎么就和“老年”扯上了关系?更深层地想,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更广泛地说,是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