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关于古罗马的冷知识?

回答
嘿,聊到古罗马,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斗兽场、角斗士、凯撒大帝那一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老罗马人骨子里也挺接地气的,甚至有些玩意儿,放在今天,咱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嗯,怎么说呢,“奇葩”?

我给你掰扯掰扯一些你可能没听过的,而且保证不是那种人人都懂的“他们发明了水泥”之类的。

1. 罗马人的“洗衣液”——尿!

你没听错,就是撒尿那玩意儿。在古罗马,尿可不是随地乱撒的废物,而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古罗马的洗衣店(他们称之为 fullonica)会收集公共尿液,然后用它来清洗衣物。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恶心?别急,听我细说。尿液里含有大量的氨,而氨是一种天然的去污剂和漂白剂。工人们会把脏衣服浸泡在盛满尿液的大桶里,然后用脚踩踏,或者用刷子反复搓洗。之后,他们再用清水漂洗,衣服就能变得白白净净的。

更绝的是,尿液还被用来给羊毛染色和处理皮革。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他们的“万能清洁剂+工业助剂”。你想想,在那个没有化学洗涤剂的年代,这绝对是顶尖技术了!为了收集尿液,他们甚至会在公共场所设置专门的收集容器,比如街角的陶罐,方便大家“贡献”。

2. 罗马的“垃圾分类”——有点粗糙,但也有原则。

别以为古罗马人就只会建宏伟的建筑,在处理城市垃圾方面,他们也捣鼓出了一些方法。当然,跟我们现在精细的垃圾分类法比起来,那是相当“粗放”了。

一般来说,罗马城里会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区,通常是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比如泰伯河下游。有些比较大的城市,甚至会挖专门的垃圾填埋场。还有一种做法是将有机垃圾(比如厨余、粪便)混合在一起,用作肥料,这也能算是一种“资源回收”吧?

不过,更让人意外的是,罗马的公共卫生系统还是挺讲究的。他们有发达的下水道系统,可以将污水和粪便排到城外。这些下水道系统,有些至今还在使用,你说牛不牛?所以,虽然尿液能当洗涤剂,但他们也知道把大部分粪便排走,不至于让整个城市臭气熏天。

3. 罗马的“公共厕所”——社交场所,你知道吗?

前面说了下水道,那不得不提他们的公共厕所。这玩意儿可不是咱们想象中那种一格一格的私密空间。罗马的公共厕所,尤其是豪华一些的,往往是长条形的石头座椅,上面挖了几个洞,供大家“方便”。

重点来了:这些座位通常是挨得很近的,而且没有隔板!想象一下,一群罗马老爷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解决生理需求”,一边高谈阔论,讨论政治、哲学、或是今天的斗兽赛程。这简直就是天然的社交场所啊!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擦屁股”的有趣细节。你以为他们用厕纸?No no no!他们用的是海绵。而且,这海绵通常是挂在公共棍子上的,用完之后,用海水或者淡水冲洗一下,再挂回去。也就是说,你用的海绵,可能刚刚被前一个人用过……这场景,啧啧,有点刺激!

4. 罗马的“广告牌”——墙壁涂鸦,比你想象的更“现代”。

咱们现在到处都是广告牌、海报,古罗马人也一样,只不过他们的“广告载体”是墙壁。在罗马的城市里,你会看到很多墙壁上涂满了各种文字和图案,这就是他们的“广告牌”。

这些涂鸦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政治宣传,呼吁大家支持某个候选人;有的是商业广告,推销葡萄酒、面包或者其他商品;还有的是个人信息,比如“约翰爱玛丽”之类的,或者就是一句口号,抱怨一下物价太高。

这些涂鸦通常是用炭笔或者颜料写的,有些地方甚至会重复涂抹,就像我们今天在墙上刷漆一样。考古学家们通过解读这些涂鸦,能了解到很多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和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记录”。

5. 罗马的“儿童玩具”——不只木头和石头,还有“迷你”的。

提到儿童玩具,我们可能会想到简单的木马、陀螺。但古罗马的儿童玩具,也挺有意思的。除了上面这些,他们还有一些比较“精致”的。

比如,有做工精美的玩偶,这些玩偶有时候是陶制的,有时候甚至是象牙的,有些还能活动关节,就像我们现在的娃娃一样。还有各种迷你版的工具,比如迷你斧头、锤子,小小的模型剑,让孩子们过一把“模仿大人”的瘾。

甚至还有一种叫做“球形骰子”(tesserae)的小玩意儿,和我们现在的骰子差不多,用来玩各种棋类或赌博游戏。可见,即使在古代,孩子们也一样喜欢玩游戏,用各种方式来娱乐自己。

6. 罗马的“时钟”——不是钟表,而是“日晷”和“漏刻”。

我们现在习惯了手表、手机上的数字时钟,但古罗马人可没这玩意儿。他们计时主要靠两种方式:

日晷 (Sundial): 这是最常见的计时工具,就是在一块刻有刻度的平板上,通过一个影子投射来指示时间。这种方法依赖阳光,所以阴天或者晚上就没用了。
漏刻 (Water Clock / Clepsydra): 这种装置就厉害了,通过控制水的流速来计时。通常是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下面有一个小孔,水会缓慢地滴出。容器壁上会刻有刻度,用来显示时间。为了更精确,有些漏刻还会用沙子或者金属珠子来代替水。

想象一下,在古罗马的街头,你可能看不到准点报时的钟声,而是要依靠日晷来安排生活。这种计时方式,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慢”?

这些都是我了解到的一些关于古罗马的“小秘密”,是不是比那些教科书上的内容要有趣得多?老实说,研究历史,有时候就是发现这些意想不到的细节,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鲜活和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定时更新的轶闻趣事

我会慢慢把看到过的自认为比较有意思的小知识写在这里。资料来源于外文书籍、文献、纪录片等。我会尽量标明出处。喜欢的话点个赞呗或追更呗:>

饮食篇[1]

1. 古罗马人和大部分现代人一样,每天一日三餐。早午餐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站着吃,如果坐着的话一般也不挨着桌子,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里吃,天冷的时候靠着火取暖。

2. 三餐食谱:

-早餐(ientaculum):罗马人天亮就出门活动了,早餐大概在7:00左右吃。面包、蜂蜜、奶酪、鸡蛋、牛奶和水、浸过红酒的饼干或者头天晚上宴会剩下的食物。

-午餐(prandium:中午11-12点吃。以轻食冷食为主(冷蔬菜、冷肉、冷鱼、冷鸡蛋和冷蘑菇)。一般人们会选择下馆子。工人和军人吃得更为丰盛一些。

-晚餐(cena):一天中的正餐。大户人家在太阳落山时开始在家宅里举办宴会。天气暖和的时候他们会在花园里吃,一般置有一张长桌。晚餐的菜品一定不能少于7样。上菜顺序和今天一些西方饮食相似,总共分为三道前餐(Gustatio)会准备一些以鸡蛋、蔬菜和牡蛎为主要食材做的开胃小菜;头道(Primae mensae)以海鲜、肉、蔬菜、烤肉等为主要食材做的菜肴;二道(Secundae mensae)上甜点、干果和水果。每一道主菜都配着红酒,红酒里一般掺水(热水或冷水)或者蜂蜜调味。

-有些人睡觉前还会吃顿夜宵(vesperna)。

3.古罗马时代常见的食材:

-豆类:蚕豆、鹰嘴豆和小扁豆;

-地中海的主要作物:葡萄、橄榄、李子、苹果、梨、核桃和杏仁;

-谷物:只用来做面包,没有其它吃法;

-猪肉:罗马人以吃猪肉为主

-他们也喜欢野猪肉、鹿肉、野驴肉、睡鼠肉、火烈鸟舌、白鹳肉、鹤肉和孔雀肉。

-穷人家里主吃鱼类,也会吃点肉、奶酪、水果和豆类。

4. 柑橘类水果和杏子能从东方运过来,在当时属于珍品,只有少数人才能品尝得到。

5. 古罗马人喜欢咸甜混合起来吃,比如用杏子酱顿猪肉块,或者鱼肉配榅桲。

6. 他们吃饭的时候都用手指尖抓,富人家里的仆人会为主人和客人们准备好洗手水。只有吃汤食时才会用勺子。

7. 上层人士家中举办宴会的时候,身份高贵且重要的客人被安排在菜品丰盛的位置,根据身份的高低,菜品的种类也由多变少。

8. 桃子:原本不是地中海特有的水果。公元前一世纪时,罗马将军庞培去波斯打仗发现了这种香甜多汁的水果,将它带回意大利[2]。在那之后,罗马人开始种植桃树,起初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桃子,在公元4世纪左右在整个帝国已经相当普及[3]

两性关系篇[4][5]

1. 子宫租赁(Locatio Ventris):一直到古罗马共和国晚期,一个男人可以把自己的妻子“转让”给另外一个男人,让她替那个男人生孩子。“转让”的时候要求夫妻双方离婚。当前妻为她的新丈夫生了足够的子嗣后,她也许会被原配丈夫接回家,也许就在新丈夫家中过一辈子。

之前我写了两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一篇讲小加图讲爱妻赠予好友的故事:
Cinzy:LOCATIO VENTRIS 子宫租赁:扒一扒古罗马名仕的私生活
一篇讲了奥古斯都娶了第三任老婆莉薇娅的完整故事:
Cinzy:“我已娶妻生子,而你也已为人妻”:浅谈奥古斯都与莉薇雅的相识之路(附图片和视频)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传送门进去看看。

2.男多女少:那时候出身于上层社会的男士想找个门当户对的老婆可是很难的。本身婴儿死亡率就高,就算活下来也往往会因为是女孩儿而被家里长辈无情杀死,稍微好一些的情况是被送给别人抚养。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也常常会因难产而死。所以,女性数量少于男性,也就是说,女生找老公那就容易的多了。

3. 大部分妓女是来自东方或希腊的奴隶。价格在2-8个阿司(Assi),一杯红酒的价格的是一阿司。妓院内部的走廊两侧绘有/摆有色情画,客人可以看画选择对应的服务。

4. 买鲜花送给心爱的女孩儿?如果你生活在古罗马时代,你会因为送鲜花给女生而受到众人的耻笑,也许你女朋友看到后会当场和你分手。鲜花一般用来装饰家里、布置庆典或葬礼。鲜花在那时的作用相当于蜡烛。

5. 在大庭广众下和你另一半接吻或者牵手都属于伤风败俗的事儿,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只好找个没人的小角落里亲嘴嘴牵手手了。但在家里就不一样,妻子必须每天起码和丈夫接吻一次,如果家里男性亲戚要求,她也必须和他们接吻,因为罗马法里有一条叫IUS OSCULI的规定说男性有权亲吻家里的女性,检查她们是否偷喝红酒。那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女人一旦喝醉了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会做出背叛丈夫或家庭的蠢事。

6. 古罗马人的审美:

-完美男性的身材:运动员的身躯,宽厚的肩膀,滚圆的翘臀,全身光滑,不能有体毛,而且要香喷喷的。古罗马男性很注重保养、打扮自己,他们经常去专门的地方按摩和剃毛。

-完美女性的身材:胸部不用很丰满,但臀部一定要大。下半身脂肪多代表女性生育能力强。

7. 离婚:在奥古斯都时代离婚(公元一世纪左右),只要一方在七个证人面前宣布结束这段婚姻就算离婚(一般男性休掉女性的情况居多),不用征得另一方同意。主动离婚的那一方有时会写一封信委托奴隶或者别人送到另一方手上告知他们正式离婚。男人把老婆休掉在古罗马共和国时代是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 妻子与另外一个男人通奸;2) 妻子自己服毒自尽;3) 妻子犯错被囚禁在自家的地窖。当然像权贵们都是利用婚姻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比如奥古斯都就曾结过三次婚,三次都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传统习俗篇[6](1.7更新)

1. 在古罗马时代,财富是要炫耀出来的,保险箱越大越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2. 飞吻:人们一般会在神庙这种神圣的地方飞吻。飞吻的方式也很特别,食指与大拇指相碰,像是捏住那个吻一般再将它抛向对方。这种飞吻方式比较高雅,一般有身份的人会这么做,而另外一种便是我们现代人的飞吻——亲吻手心,这种被看作比较平民化的。

3. 朋友之间会面时会亲吻脸颊表示问候。

4. 亲手:从东方引入的习俗(大约在尼禄统治时期)。富人或身份高贵的人走在街上常会被努力或前奴隶亲吻手背。罗马公民普遍认为这么做有失身份。

视频来自:Rai3 https://www.zhihu.com/video/1325285873349206016

5.“先人像”(imagines maiorum)[7]古罗马有种职业叫“制蜡师”,专门为客人制作蜡质面具,面具几乎复刻了生者或死者的面容。要人身旁(皇帝、元老、权贵等)总有几个形影不离的“影子”,这些人是“模仿师”(mimetaì),唯一的工作就是学习及模仿跟随着的要人的言行举止和谈吐。要人逝世后,模仿师会戴上死者的蜡质面具,参加死者的殡葬游行和葬礼,在众人面前演讲,仿佛死者从未离开过,还参加“自己”的葬礼。而且葬礼过后,模仿师仍会代表他模仿的已经逝世的要人参与其它的重要场合。考古学家认为“先人像”不仅仅以面具的形式保留,应该也有半人蜡像或全身蜡像,但目前为止出土的几乎只有面具。意大利、埃及和北非出土了很多石膏做的有睁眼的和闭眼的男性、女性和小孩的面具。库迈出土的一个年轻男性的蜡质面具(包含脖子)保存得相当完整,眼睛部分用玻璃替代。这个面具被安放在死者的尸骨上。

6. 211年,皇帝塞维鲁斯在大不列颠过世,遗体在当地直接火化了。在上级官员们一同商议后决定在罗马制作一副皇帝的等身蜡像并把它安置在皇帝寝宫的象牙床上。蜡像十分逼真,仿佛皇帝尚未离世,目前重病缠身,脸色苍白,瘫软在床上。在七天内,医生们当着元老们及其夫人们的面前佯装为“蜡皇帝”看病并记录不断恶化的病情,直到写下“皇帝驾崩”。在塞维鲁斯的葬礼游行上,模仿者们身着紫边长袍,面戴将军们与历代皇帝的面具,陪伴着塞维鲁斯走过最后一段在阳间的道路[7]

7. 帝国时期在圆形剧场的演出一般是这么安排的:上午野兽表演,下午角斗士比赛,中午要么有模拟角斗表演,有么有公开行刑[8]



衣着手饰篇[6]

1. 古罗马人穿短裤和小裤衩。女人穿的是软的皮质三角裤衩,低腰,那时候还没有松紧带,用2根系带在体侧两边收紧。胸罩是条柔软的布带或皮带。

2. 古罗马还没有高跟鞋,只有平底鞋。

3. 化妆:洗净脸后,涂有增白效果的打底霜(洁白的肤色象征着上层人士),打底霜用蜂蜜和碳酸铅白做的,之后上腮红(=红铁矿粉)。眼影用的是混着颜料的灰烬。眼线用的一种黑色油膏,主要成分有墨鱼汁、锰、烧焦的海枣核或烤过的蚂蚁。她们用炭条画眉毛。口红以红赭石和红铁矿作主要原料,贵妇人特别喜欢朱砂,因为能显得她们的嘴唇更鲜艳更性感。化完妆后需要编头发盘头发。最后要喷上香水,戴上珠宝。

趣闻趣事

  1. 据说有天,哈德良皇帝带着家人和仆人去公共浴场洗澡。在一群赤身裸体的男人之间,一个人成功吸引到他的注意力:一位年过半百的男人只身一人靠在柱子上不断摩擦着背部,而其他人都有奴隶帮他们按摩、洗净身子。哈德良十分好奇,特地走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个男人自嘲地说:“圣上,我是个退伍老兵,自从退役后上面就没给我足够的钱,这不,我连给我搓背的奴隶都请不起咯!”皇帝听后心生触动,当即把自己的一个奴隶送给他并给予他可观的奖赏。其他在场的人都羡慕嫉妒极了。第二天,哈德良皇帝又来到同一个公共浴场洗澡,当他迈进澡堂的那一刻他怔住了:所有人都在蹭柱子,他们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哈德良哭笑不得,一声令下:“你们互相搓背按摩吧!”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不过确实人们在哈德良时代已经逐渐摒弃让奴隶为他们搓澡按摩的习惯了[9]

参考

  1. ^Francesco Montone.PERCORSO IPERTESTUALE: L’ALIMENTAZIONE NEL MONDO ANTICO [EB/OL]. http://www.scuola.rai.it/lezione/lalimentazione-nel-mondo-antico-popoli-della-mesopotamia-egizi-greci-etruschi-romani/11830/default.aspx#3
  2. ^Alberto Angela. Ulisse: il piacere della scoperta - Roma sotto Roma: I segreti nascosti della città. Rai 3. https://www.raiplay.it/video/2018/05/Ulisse-il-piacere-della-scoperta-Roma-sotto-Roma-i-segreti-nascosti-della-citta-8b41ab02-8f32-451e-91f2-40b9d1ad828a.html
  3. ^Sadori, L. et al., 2009. The introduction and diffusion of peach in ancient Italy. Edipuglia s.r.l.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Rossella_Rinaldi/publication/257436675_The_introduction_and_diffusion_of_peach_in_ancient_Italy/links/0c96052545f475f530000000.pdf
  4. ^Rai 3. Ulisse: il piacere della scoperta - Roma Amor: come amavano gli antichi romani. https://www.raiplay.it/collezioni/romaamor/i-segreti-dellurbe/i-segreti-dellurbe
  5. ^Soprintendenza Pompei. Guida agli scavi di Pompei: 97 http://pompeiisites.org/wp-content/uploads/Guida_agli_scavi_di_Pompeii.pdf
  6. ^ab[意]阿尔贝托.安杰拉. 庞贝三日.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54857/
  7. ^ a b M.Papini. Arte Romana. 2016 Mondadori Education S.p.A., Milano: pag.327
  8. ^ Katherine E. Welch. The Roman Amphitheatre: From Its Origins to the Colosseum. Hongkong: Golden Cup: 23
  9. ^ Illaria Beltrame. 101 perché sulla storia di Roma che non puoi non sapere. Roma: Newton Compton Editori, 2008: capitolo 1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聊到古罗马,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斗兽场、角斗士、凯撒大帝那一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老罗马人骨子里也挺接地气的,甚至有些玩意儿,放在今天,咱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嗯,怎么说呢,“奇葩”?我给你掰扯掰扯一些你可能没听过的,而且保证不是那种人人都懂的“他们发明了水泥”之类的。1. 罗马人的“洗衣液.............
  • 回答
    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中国古代历史的书籍。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让我从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挑选几颗最亮的星星,实在太难了,因为中国历史太悠久、太丰富了,好书实在太多。但如果让我硬要推荐几本,我希望是那些既有学术深度,又能让普通读者读得津津有味的书。我尽量不卖弄那些AI味十足的套话,而是从一个对历史抱有好奇心.............
  • 回答
    要找寻中国古代散文的集评或评注,确实有不少途径和值得推荐的书籍。这些宝贵的资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散文的精妙之处,也能从中窥见历代文人心中的爱憎褒贬,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一、 寻找集评与评注的途径1. 传统学术著作与文集: 这是最主要、也最可靠的来源。许多学识渊博的学者,尤其是清代以来治.............
  • 回答
    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为何能存在?几个女人如何生活在一起?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婚姻制度并非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形式。这种制度的出现和延续,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而在这制度下,一个男人、一个妻子(正妻)和多个妾室共存的生活模式,也并非如同字面般简单,而.............
  • 回答
    说话的艺术,是一门融汇了技巧、智慧、情感和共情的复杂学问。它并非天生的才能,而是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磨练而成。掌握说话的艺术,能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建立良好关系,甚至影响他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下是关于说话艺术的详细阐述,涵盖了多个关键维度: 一、 沟通的本质:为何说话如此重要?在深入.............
  • 回答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也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一些关于上海的冷知识:1. 上海的“黄浦江”并非上海最长的河流,甚至不是最长的黄浦江 上海最长的河流是淀山湖水系中的肖塘港。 肖塘港全长约38公里,流经青浦区,最终汇入淀山湖。.............
  • 回答
    好的,关于文学知识普及的书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推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我会从几个主要的分类来详细介绍,并解释为什么推荐它们。一、 宏观理解文学史与文学理论这类书籍适合想要系统了解文学发展脉络、理解文学演变规律以及掌握基本文学理论的读者。1. 《文学史》系列(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 .............
  • 回答
    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悠久而复杂,其中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讶的“冷知识”。这些知识点往往能从新的角度揭示历史的进程和人们的生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关于俄罗斯(苏联)历史的冷知识:一、沙皇时代的秘密与奇闻1. 伊凡雷帝并非首位使用“沙皇”称号的统治者,但他是巩固了这一称号并赋予其现代含义的.............
  • 回答
    台湾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岛屿,除了大家熟知的夜市、日月潭、阿里山、故宫博物院等,其实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方。下面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关于台湾的冷知识:1. 台湾拥有世界最高的大楼密度(非指高度):这可能听起来有点令人意外,因为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迪拜或纽约。但如果计算单位面积内高.............
  • 回答
    重阳佳节,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情感的节日,总是能勾起人们心中那份对亲情、友情和故土的眷恋。它不仅仅是一个登高望远的日子,更是一个关于长寿、祝福和怀念的传统。说到重阳节的诗句,那真是太多太多了,每一首都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古人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情感。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回答
    行,这事儿我熟!说起医学题材的影视剧,那可真是不少能挖的宝藏,我这就给你唠唠,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介绍,而是有点儿“人情味儿”的推荐。先说几部我印象特别深的,看完感觉自己好像也懂点儿医学的:《良医》(The Good Doctor) 为啥推荐? 这部剧绝对是“治愈系”的代表,而且还是那种有点儿“.............
  • 回答
    苏联历史悠久而复杂,围绕着它也流传着不少故事和说法。有些是经过官方宣传塑造出来的,有些则是民间口耳相传的,还有些是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立场和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解读。下面我就来聊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苏联历史的“说法”,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报告。1. 关于斯大林和他的统治关于斯大林,.............
  • 回答
    讲真,历史这东西,你以为你了解的那些教科书上的东西就是全部?那你就太天真了。历史啊,那玩意儿就像是埋在地底下的宝藏,总有那么些不为人知,甚至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细节,藏在角落里,等着你去发掘。今天我就跟你聊聊几个我听来的,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历史“冷知识”,保证你听了会觉得,“我去,原来是这样!”咱们先.............
  • 回答
    美国历史浩如烟海,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这些冷知识如同隐藏在巨石下的溪流,虽然不常被人们提及,却能为我们理解这个国家的形成过程提供别样的视角。1. 独立宣言的“草稿”其实有过多个版本,甚至没有一个最终的“原件”我们常常想象《独立宣言》是由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在某个庄严时刻一.............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梳理一些值得一看的经济与金融类纪录片,尽量把它们讲得生动有趣,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列表式介绍。这些片子很多都触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让你对金钱、市场,甚至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有更深的理解。1.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 2020虽然这部片子更多.............
  • 回答
    东北,这片承载着历史、人民和独特文化的广袤土地,除了我们熟知的严寒、铁锅炖、二人转和东北大酱,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角落和故事,它们如同埋藏在黑土地下的宝石,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一、 东北人的“冻土”情结:不仅仅是怕冷提到东北,第一反应总是“冷”。但东北人的“冻土”情结,远不止于此。在东北,冬季漫长,大地.............
  • 回答
    律师这个职业,你说它严肃吧,那确实是关乎公平正义的庄重事业;可你说它吧,又总能在生活中,甚至在工作中,蹦出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来。今天,咱就来唠唠,关于律师那些有趣的事儿。你想啊,律师嘛,嘴皮子溜得很,脑子转得也快,这自带的“辩才”属性,有时候就成了段子手的绝佳素材。比如有个最经典的,大概是说一个老.............
  • 回答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为满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性,加上长达268年的统治,期间也积累了不少的传说、野史和坊间谣言。这些谣言的产生原因复杂,既有统治者有意为之的宣传,也有民间对权力、对异族统治的猜忌和想象,还有一些是历史事件被添油加醋后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
  • 回答
    英国历史浩瀚而复杂,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惊叹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往往能帮助我们以更生动、更具象的方式理解历史的进程,打破教科书的刻板印象。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关于英国历史的冷知识: 1. 伦敦曾有过“公共鼻子”服务:详细讲述: 在维多利亚时代,尤其是19世纪,伦敦的公共卫生状况并不理想,.............
  • 回答
    好的,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既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也不乏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冷笑话和冷段子。下面我为你收集了一些,并尽量详细讲述: 1. 关于诸葛亮的“风”笑话: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挥着羽扇?答案: 因为他怕冷,需要扇扇风把自己吹暖和点。详细阐述:这个笑话的梗在于,大家对诸葛亮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神机妙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