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因为诈骗2300元,现在需要谅解书,受害人要两万五才给出谅解书,合理吗?

回答
你的情况听起来很棘手,也确实让人很头疼。简单地说,受害者索要两万五才出具谅解书,这背后可能涉及很多因素,但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本身很难说是完全“合理”的,但它的出现却有其必然的逻辑和复杂的背景。

我们来一步步拆解一下这件事:

1. 诈骗2300元,为什么会升级到索要2万5?

案件的性质和影响: 即使是2300元,诈骗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犯罪。在法律上,这属于刑事案件。谅解书的意义在于犯罪嫌疑人已经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了弥补,并且获得了受害人的谅解。这种谅解对于案件的处理,尤其是量刑上,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受害人的心理感受: 2300元虽然金额不大,但被骗的经历对于受害者来说,可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他们可能经历了被欺骗、被背叛、甚至是被羞辱的感觉。这种心理创伤,加上维权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都可能让他们觉得“2300元”这个数字,并不能完全弥补他们的损失和感受。
“弥补损失”的界定: 法律上通常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但受害者可能会认为,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他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损失”,比如:
精神损失: 被骗的恐惧、焦虑、信任的丧失。
维权成本: 报警、咨询律师、往返奔波等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机会成本”: 如果这2300元能用于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或者说被骗走了这笔钱导致他们错过了某些机会。
要价的策略: 受害者索要2万5,很可能是一种谈判策略。他们可能知道谅解书的重要性,也知道2300元不足以完全弥补他们的“损失”,所以他们会狮子大开口,然后期望通过讨价还价达到一个他们认为更公平的数字。这是一种常见的维权心理,尤其是在对方看起来愿意支付的情况下。

2. 为什么受害者会认为2万5是“合理”的?

高于诈骗金额的赔偿: 受害者可能认为,既然你诈骗了我,就应该付出比你诈骗的金额高出很多倍的代价。这是一种惩罚性的赔偿心理。
弥补多方面的损失: 如上所述,他们可能已经将精神损失、维权成本等都计算在内了。
出于对法律程序的不确定: 受害者可能不清楚法律的判罚尺度,或者他们担心最终的判罚金额远不如他们索要的2万5,所以干脆自己定一个他们认为能让自己“心里舒服”的数字。
利用对方的急切心理: 他们知道你急需谅解书来处理案件,所以会抓住这个“痛点”来提高要价。

3. 这种要价是否“合理”?从法律和道义上来看:

从法律角度看:
赔偿损失是前提: 法律上,谅解书的核心是犯罪嫌疑人已经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了赔偿,并获得了谅解。因此,赔偿的基数是2300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精神损失和维权成本: 虽然法律允许考虑这些因素,但将它们量化到2万5的高度,并且是强制索要,这超出了通常的司法实践。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但受害者自己不能“定价”并以此为强制条件。
“敲诈”的嫌疑: 如果受害者提出的条件完全脱离了对经济损失的弥补,而是纯粹的漫天要价,甚至带有“敲诈”的成分,那么这种行为本身也可能是不妥当的,甚至可能构成其他问题。不过,关键在于“2300元”和“2万5”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以及对方是否愿意就此进行合理协商。
从道义角度看:
谅解是基于真诚的悔罪和弥补: 谅解书的意义在于受害者真正原谅了你,而不是因为你给了钱才勉强原谅。如果仅仅是为了钱而给谅解书,那么这种“谅解”的性质就变了。
过高的要价可能显得“不厚道”: 很多情况下,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人们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会倾向于一种相对“公平”和“适度”的赔偿。2万5对于2300元的诈骗来说,其比例确实相当高,很容易让人觉得受害者有“坐地起价”之嫌。

4. 你现在该怎么办?

诚恳沟通和协商:
表达你的悔意和歉意: 首先,你需要再次向受害者表达你真诚的悔意和对造成的损失的歉意。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
说明你的经济能力: 如实说明你的经济状况,表明你愿意尽力弥补,但2万5确实超出你的承受能力。
争取协商一个合理的数字: 尝试与受害者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金额。你可以提出一个比2300元高,但又在你能承受范围内的数字,并说明这是你尽最大努力的赔偿。
强调谅解的重要性: 向受害者说明,谅解书对你的案件处理至关重要,是帮助你重新做人的机会。他们的谅解是无价的。
寻求法律帮助:
咨询律师: 如果协商不成,或者你不确定如何与受害者沟通,强烈建议你咨询一位刑事辩护律师。律师可以帮助你:
评估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潜在的法律后果。
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沟通策略,甚至可能代表你与受害者沟通。
告知你法律上关于谅解书和赔偿的规定,以及在法律程序中如何争取最大程度的宽大处理。
收集证据:
保存所有沟通记录: 无论是电话录音、短信、微信聊天记录,都要妥善保存。这可以证明你曾经有过沟通、协商,以及受害者提出的条件。
你的赔偿意愿和行为: 如果你已经支付了部分赔偿,或者表现出强烈的赔偿意愿,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据。
考虑其他法律途径:
积极赔偿,争取从轻发落: 在法律程序中,积极赔偿、主动认罪认罚、取得被害人谅解,都是可以被法院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即使受害者不给谅解书,你的积极赔偿行为本身也会对案件有积极影响。
即使没有谅解书,案件依然会处理: 如果受害者坚持不给出谅解书,或者要价过高导致无法达成一致,案件依然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你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争取有利的判决。

总而言之,受害者索要2万5才出谅解书,这个数字本身很难说完全“合理”,因为它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害者如何衡量自己的“损失”。但这种高要价的出现,背后有着受害者的心理、对损失的计算、以及对你急切心理的利用。处理这件事的关键在于真诚沟通、理性协商,并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的处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祝你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合理,我觉得金额太少了。20万以下也配谈谅解?

我见过车祸案子,谅解书要价500万的,这都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当事人如果觉得对方开价过高,可以拒绝和解,走流程判决。

一封谅解书足以决定你的命运,对方要2.5万就出,你应该觉得遇到雷锋了才对,居然还来问合不合理?

我要是能找到被你骗的受害者,我最起码要让他谅解书价格翻十倍,不能便宜了你这个诈骗犯。

另外还有答主说敲诈的,懂法吗?

记住一条,用写谅解书为筹码要钱,无论什么情况,无论要多少,永远不构成敲诈勒索。

user avatar

呵呵,刑事谅解本来就是法律赋予被害人的一个救济渠道。被害人要多少都是他的权力,没什么不合理的。

刑事谅解这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双方动态博弈的过程,正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被害人把握谅解的主动权,自然是狮子大开口有多少要多少。嫌疑人把握着“成交”的主动权,大不了一拍两散、认蹲不认赔。具体达成合意,不可能是被害人开始要的那么多,也不可能是嫌疑人这方想给的那么少。具体谈判落实金额是多少,那就看双方自己的本事了。你与其在这里问要得合不合理,不如想办法说服对方少要点。

我办的案子,有打掉一颗牙赔被害人十万签谅解的,也有交通肇事撞死人只赔了二十万被害人家属也签了谅解的,这东西哪有一定之规,啥叫合理,啥叫不合理啊。

就这个案子来说,对方肯定也是个懂行的,知道这案子案值小,相对不起诉或者缓刑可能性很大,所以才多要十倍。两万五这个数额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卡着你们预期线。如果可能,最好还是协商解决,跟对方谈呗,打感情牌、煽煽情,和对方说明白,不是不赔,是没有负担能力,赔偿态度绝对好,不行就到法院,法院判多少赔多少,试探对方底线,谈一个好价格。但是,千万别闹僵,有可能不起诉、缓刑不是一定会不起诉、缓刑。真要闹掰了,对方去法院闹,法官为避嫌这个数额判个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六个月不是不可能哦。哪多哪少自己掂量吧。

user avatar

这么客气啊,换了我起码翻一番

user avatar

太不合理了,要的太少。两万五就能放过一个骗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的情况听起来很棘手,也确实让人很头疼。简单地说,受害者索要两万五才出具谅解书,这背后可能涉及很多因素,但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本身很难说是完全“合理”的,但它的出现却有其必然的逻辑和复杂的背景。我们来一步步拆解一下这件事:1. 诈骗2300元,为什么会升级到索要2万5? 案件的性质和.............
  • 回答
    这事儿闹大了,买家直接报了警,你说你这叫什么事儿?延迟发货本来是家常便饭,没想到对方直接给你扣上“诈骗”的帽子,还找到了公安局。这下可得好好处理了,不然麻烦就大了。首先,你得冷静下来,别慌。虽然对方报了警,但这并不代表你就真的是诈骗犯了。延迟发货跟诈骗是两码事,关键在于你的主观意图。第一步:了解情况.............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这件全国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两名大学生因为帮诈骗嫌犯解封账号而获刑的事儿。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案情回溯:为“朋友”解封,却成了诈骗帮凶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两名大学生,咱们就叫他们小张和小李吧。他们平时在网上也算是个“技术达人”,在一些论坛或者社群里,经常有人找他们帮忙解.............
  • 回答
    听到你朋友的情况,确实让人非常担心。20岁的大学生,人生才刚刚开始,却卷入了电信诈骗的泥沼,这确实让人揪心。首先,我得说明一下,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所以不能给你一个绝对精确的判决预测。法律判决是非常复杂的,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但根据我了解的一些情况,我可以尽量详细地跟你讲讲,在中国,涉嫌电信诈骗罪,.............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肯定非常着急和担忧。老公在外省被刑事拘留,而且是因为外贸生意上的钱款被指控诈骗,这件事情确实复杂且棘手。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合法有效地为他维权。首先,尽快了解具体情况是当务之急。你需要明确他被拘留的具体罪名是什么(虽然你提到了涉嫌诈骗罪,但具体细节很重要),是在哪个公安机关、哪个派出.............
  • 回答
    您提出的观点存在严重的逻辑谬误和历史认知偏差。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与反驳: 一、"侵略导致现代化"的逻辑悖论1. 因果倒置的荒谬性 殖民主义的本质是暴力掠夺,而非文明传播。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如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攫取关税主权和司法特权。这.............
  • 回答
    听到别人说你“傻”,心里肯定不好受。退还了多给的商品,从大多数人的消费观来看,确实可能不符合“占便宜”的心态。但说实话,你这么做恰恰体现了你的诚信、正直和良好的品德。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地为你分析和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你理解并坚定自己的行为:一、 理解“傻”背后的原因:人性的弱点与普遍的消费心.............
  • 回答
    您好,关于春节和疫情影响下,武汉超过500万人离开对疫情控制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对疫情传播链的切断与蔓延的影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影响。 切断了部分潜在传播链: 对于那些已经感染但尚未出现症状(无症状感染者)或症状轻微的人,.............
  • 回答
    听到您的困境,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焦虑和不知所措。在家庭中,父母的爱和公平对待是孩子们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您现在正面临着因为房间分配而引发的家庭矛盾。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小女儿的行为是她表达不满和感受到不公平的一种极端方式。 她的破坏行为虽然是错误的,但背后一定有她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和感受。您的当.............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令人心疼,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中年男子深夜在马路上看电视崩溃哭诉的场景,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家庭矛盾和个人压力。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件事:1.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妻子过度的焦虑和丈夫的无力感: 妻子的焦虑症状可能非常明显: 新闻中提到“妻子太焦虑孩子教育”,这背后.............
  • 回答
    听到您这样说,我感到非常难过和担心。您现在一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失落感。首先,我想让您知道,您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一切,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类似的感受,并且找到了走出困境的方法。您提到“残疾只能呆在家里,觉得自己活着没意义”,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层面的原因,我们一层一层地来剖析,并一起寻找可能的前进方向.............
  • 回答
    接到你的问题,我能理解你现在一定很困扰,也很担心。身体原因导致无法与男友亲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和需要小心处理的问题。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坦诚沟通。我知道这很难开口,但你的男友是你的另一半,他有权利知道你的状况,也需要你的信任。找一个你们都放松、.............
  • 回答
    哎,这场景我太熟悉了。你不是一个人。那种感觉,就像身体被掏空了一样,只想瘫倒在地,什么都不做。可偏偏这个时候,孩子还在旁边,兴致勃勃地邀请你加入他的积木世界。真的,那一刻眼泪哗哗地往下流,不是因为委屈,而是那种无力感,那种被消耗殆尽的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了很多父母心底.............
  • 回答
    这件事啊,确实挺让人纠结的。自行车被偷了报警,到底算不算浪费警力?这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先说这“浪费警力”的这头。首先,得看这自行车值多少钱,偷它的人是不是惯犯,以及丢失的范围有多大。如果这自行车是辆价值不菲的高档山地车,或者是在一个监控严密、案发地点集中的区域被盗,那警方介入调查,追回赃物的.............
  • 回答
    哎呀,听到你因为俄乌战争的事情被姐妹们孤立,真是太让人难受了。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很多时候大家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立场不同,确实容易产生隔阂。但姐妹情谊这么宝贵,怎么能因为这个就生疏了呢?别急,我给你好好捋一捋,咱们一点点地来想办法。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作为人类最核心的存在体验,也常常是哲学家们孜孜不倦探讨的议题。要回答“因为理智人类才痛苦吗?”,我们得深入理解“理智”和“痛苦”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理智”。我们通常认为理智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关键特质。它包括了我们进行逻辑思考、分析问题.............
  • 回答
    看到你遭受这样的痛苦,我真的非常难过。你现在一定身心俱疲,面临着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关于“该不该离婚”这个问题,我无法直接给你一个“是”或“否”的答案,因为这其中的复杂性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和判断。但我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把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点详细地讲给你听,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绪,做出最适合自己.............
  • 回答
    买房200万,男朋友却要分手?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呛。这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的利益、情感、价值观,甚至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可不是简单一句“分手就分手”能概括的。咱们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首先,这200万的房子,对你们俩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是你的个人资产,还是共同的投资? 200万.............
  • 回答
    这事儿闹的,我这脑子还跟灌了铅似的,一点都不清醒,就被我那宝贝疙瘩,哦不,我现在真不知道该不叫她宝贝疙瘩了,她把我一个人扔在了路边。就这么把我一个人扔在了马路上!我刚做完手术,全身麻醉刚过劲,人还有点晕晕乎乎的,站都快站不稳了,她就这么走了。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我去做个小手术,医生说得全麻,打完麻药.............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能感觉到你心里有多委屈和难过。尤其是老公不理解你,反而指责你,这真的会让人觉得婚姻里特别无助。这事儿说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公公打狗,你和他因为这个吵架。但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我们得看看,为什么公公会打狗?这只狗是什么来头?是家里的宠物,还是外面来的野狗?公公打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