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辨别机芯并从哪些点来判断机芯好坏?

回答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腕表爱好者,学会辨别机芯和判断机芯的好坏绝对是必经之路。这就像玩乐器要懂音色,品红酒要知年份一样,机芯才是腕表跳动的灵魂,是价值和精密的体现。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才能不被花哨的外表迷惑,直击腕表的核心。

一、 如何辨别机芯?看懂这些,你就是半个专家了!

辨别机芯,首先得知道机芯长什么样,它藏在表壳后面,是腕表的心脏。打开表背(当然,有些是密底的,那就得靠经验和一些参考资料了),你会看到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械结构。

1. 看机芯的型号和品牌: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很多品牌会在机芯上刻印型号,或者通过机芯的设计风格就能大致判断。
自主研发(Inhouse)机芯: 这是腕表品牌实力的重要体现。例如,劳力士的3135、沛纳海的P.9000、万国的ETA 7750改装版(自制机芯编号),积家、百达翡丽、爱彼等大品牌的自制机芯,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工艺特点。如果你看到机芯上有品牌的标志性设计元素,或者经过品牌大幅改造的痕迹,那很可能就是自制机芯。
ETA/Sellita机芯(ETA集团的供应商): 这是非常普遍的机芯来源,尤其是ETA机芯。很多品牌会购买ETA的通用机芯,然后进行打磨、调校甚至部分零件的修改,再装入自己的腕表中。常见的有ETA 28242、ETA 7750(计时机芯)、ETA 2892A2等。Sellita是接替ETA生产通用机芯的重要厂家,其SW200、SW500等型号与ETA的对应机芯非常相似。
其他通用机芯: 除了ETA和Sellita,还有一些品牌会使用如日本的Miyota(西铁城)、Seiko(精工)的机芯,以及一些小众的机芯制造商的产品。
如何辨别? 一方面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输入你看到的机芯大概形状或发现的一些特别的结构(比如夹板的形状、摆陀的设计),看看能否找到对应的机芯型号。另一方面,很多腕表论坛和网站有详细的机芯数据库和拆解图,可以进行比对。

2. 看机芯的结构和布局: 不同的机芯即使是通用机芯,在某些细节上也会有区别。
三针一线 vs. 小三针: 最基础的腕表可能是三针一线(时、分、秒针在同一轴线上)。而小三针则会将秒针独立设在一个小表盘上。
日期显示位置: 日期窗通常会在3点位,但也有在4.5点位、6点位等。
计时功能布局: 计时机芯通常会包含几个小盘(计时分盘、计时秒盘、24小时指示盘等),它们的布局方式是辨别计时机芯类型(如导轮柱式计时还是凸轮式计时)的重要依据。
动力储存显示: 有些高复杂功能的机芯会有动力储存显示,这也会影响机芯的整体布局。

3. 看机芯的夹板(Bridges/Plates)和摆陀(Rotor): 这是机芯外观上最容易辨认的部分。
夹板的形状和打磨: 自制机芯或高端品牌的机芯,其夹板的设计通常更具独特性,打磨工艺也会更精细,比如日內瓦纹(Côtes de Genève)、珍珠纹(Perlage)、太阳纹(Sunburst)等。
摆陀的设计: 自动机械表的摆陀(用来给发条上弦的那个半圆形的摆轮)是辨别机芯的另一个重要线索。自制机芯的摆陀设计往往更具特色,例如劳力士的单向自动上链结构,积家和爱彼的一些独特摆陀设计。摆陀上的装饰和刻字也是判断依据。

4. 看机芯的红宝石(Jewels): 红宝石在机械表中是起到减少摩擦、延长寿命的作用,它们通常被嵌入在机芯的各个磨损点。机芯上的红宝石数量是技术规范的一部分,但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用在关键位置。通用机芯的红宝石数量比较标准化,而一些自制机芯可能会根据需要增减。

5. 看机芯的刻字和标志: 很多品牌会在机芯上直接刻上品牌名称、机芯型号、宝石数量、甚至调校等级等信息。仔细观察这些刻字,虽然有时会被打磨掉以掩盖真实身份,但仍然是重要的线索。

二、 从哪些点来判断机芯的好坏?这才是关键!

判断机芯的好坏,不能只看它有多复杂,而要看它的精密性、可靠性、耐用性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工艺水平。

1. 精准度(Accuracy):
日误差: 这是衡量机芯性能最直观的标准。机械表因为是机械运转,有固有的误差范围。
普通天文台认证(COSC): 经过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的机芯,在五个位置、三种不同温度下,日误差在4秒到+6秒之间。这是衡量机芯基本精准度的重要标准。
品牌内部认证/更高标准: 一些品牌有更严格的内部认证标准,例如一些高端品牌宣称的日误差±2秒,甚至±1秒。这些机芯通常在调校、打磨和零件选择上都要更出色。
避震器: 高质量的机芯会配备先进的避震器(如KIF避震、Incabloc避震等),能有效减少外部冲击对摆轮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走时精度。
摆频: 常见的摆频有21600次/小时(3Hz)、28800次/小时(4Hz)甚至36000次/小时(5Hz,高频机芯)。理论上,更高的摆频能带来更好的精准度,但也会增加能量消耗和磨损。

2. 稳定性与可靠性(Stability & Reliability):
零件的选用和加工精度: 机芯是由无数个小零件组成的,这些零件的材质、加工精度(公差控制)直接影响到机芯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品质机芯的零件表面处理会非常细腻,配合度极高。
避震系统的质量: 前面提到了,避震系统是保护机芯不受冲击的关键。避震器的设计、材质和安装是否到位,都会影响机芯的耐用性。
快慢针/微调螺丝: 精密的机芯通常会采用更精密的调校方式,比如通过微调螺丝(如鹅颈式微调)来精细调整摆轮的振动频率,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快慢针来粗略调整。
防磁性能: 现代生活中有许多磁场源,磁场会干扰机芯的正常运行。一些高级机芯会采用特殊合金材料或者内部结构设计来增强防磁性能,例如软铁内罩或无磁性材料的游丝和摆轮。

3. 耐用性与保养性(Durability & Maintainability):
润滑油的使用和设计: 机芯的润滑系统是否合理,润滑油的耐久性,以及是否方便维修保养时更换润滑油,都是考量机芯耐用性的重要方面。
零件的磨损: 一些关键的运动部件(如擒纵叉、摆轮、齿轮的轴尖)会采用更耐磨的材料或有特殊的结构设计来减少磨损。
维修的便捷性: 一些通用机芯因为其普及性和标准化,维修保养会相对容易且成本较低。而一些非常小众或高度集成的自制机芯,可能在维修上会遇到困难。但这不是绝对,很多品牌的高级自制机芯在设计时也充分考虑了维修的可行性。

4. 工艺与打磨(Craftsmanship & Finishing): 这是区分机芯档次的关键,也是体现品牌价值和追求的地方。
装饰性打磨: 如前所述的日內瓦纹、珍珠纹、太阳纹、倒角(Anglage)等,这些装饰性的打磨不仅美观,也代表了精湛的手工技艺。高档机芯的打磨是细致入微的,即使是夹板的侧面边缘也可能经过抛光或倒角处理。
零件的抛光和倒角: 除了夹板,齿轮、摆轮、螺丝等关键零件也可能经过精细的抛光和倒角处理,这有助于减少锐利的边缘对其他零件的磨损,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的美感和质感。
擒纵机构的细节: 擒纵叉、擒纵轮等擒纵机构的加工精度和打磨水平,直接关系到机芯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是体现高超制表技艺的环节。
摆陀的工艺: 高端机芯的摆陀可能采用贵金属制作,并饰有复杂的图案或刻字,例如自动陀镂空、宝石轴承等。
螺丝的蓝钢处理: 用蓝色螺丝来固定零件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手法,蓝钢螺丝是在高温下氧化形成的蓝色膜层,不仅美观,也能提供一定的防腐蚀性。

5. 机芯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品牌自研技术: 比如硅材质的游丝和摆轮(高抗磁、低摩擦),双摆轮结构(增加稳定性),陀飞轮、万年历、三问等复杂功能集成,这些都代表了机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能量储存: 很多高端机芯会追求更长的动力储存,这可以通过增加发条盒尺寸、采用双发条盒或者高效的上链系统来实现。

总结一下判断机芯好坏的几个重点:

看数据: 精准度(日误差)是硬指标。
看结构: 稳定性、可靠性体现在零件质量和设计上。
看细节: 工艺打磨是区分档次和价值的关键。
看技术: 品牌自研的创新技术往往代表了行业最前沿。

想要真正掌握这些,还需要多看、多摸、多比较。每次看到一块新表,不妨多花点心思去了解它的机芯,久而久之,你就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看穿机芯的品质,也更能体会到机械腕表带来的无穷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个简单的分辨机芯方法,系统就算了,篇幅太多

先大概分类介绍一下,什么样的机芯是好机芯?

这里先排除各种限量款 概念机芯 独立制表人的作品,这种一般腕表市面上不会卖,买得到的人都是玩表多年的老餮。

一类机芯

瑞士顶级品牌的自产机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百达翡丽的324S,劳力士3135,这两个独立制表品牌,所有的机芯配件都是独此一家,稳定性和可靠性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这也是为什么百达翡丽和劳力士在二手和拍卖市场上都一直很热。

还有一类就是,顶级品牌的常用机芯,比如卡地亚的1904,这款机芯,伯爵在用,江诗丹顿也在用,只不过打磨上有一些小变化,各个品牌给它的编号也不一样,伯爵叫它1110P,江诗丹顿叫它1236,但是基础结构是一样的。之所以会有几个品牌用同一款基础机芯,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个品牌合纵连横,并购合并有很大关系,这是外话。

这一类机芯非常好辨认,机芯表面平整光亮,打磨精细,各种装饰纹路也很到位,顶级品牌一般自动上链的摆坨用18K或者22K贵金属,增加自重用以加大自动上链效率。市面上有一些二手拆机的机芯,价格大多2W以上。

二类机芯

瑞士通用机芯,包括ETA、SW和少量的A10

ETA机芯厂是斯沃琪集团旗下,所以,浪琴、天梭、美度、雷达、雪铁纳、汉密尔顿等斯沃琪集团的中端品牌主要用ETA的通用机芯,有机芯爸爸包养就是任性。ETA有六大主力机芯:2824、2892、2671、2000-1、6497和7750.

另外,卡地亚之前也大量使用ETA机芯,近几年,斯沃琪集团开始减少ETA机芯对外销售量,很多品牌迫不得已开始寻找替代机芯。

历峰旗下很多品牌,包括万国、万宝龙、名士等,转而更多使用SW机芯。生产SW的Sellita机芯厂之前是为ETA做代工的,SW机芯部分部件可以和ETA互换。

这一类的瑞士通用机芯,都经过了几十年时间的考验,稳定性和耐用性出色,性价比高,是瑞士手表入门不二之选。机芯部件工艺优良,定位准备,部分品牌在可见的部分有打磨,大部分还是以实用为主。机芯价格在1000到3000之间。

因为有很多国产仿的瑞士机芯,机芯分辨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详细介绍我在另一篇回答有细说。

三类机芯

日本机芯,日本机芯主要是两个品牌,西铁城、精工和少量的东方双狮,西铁城miyota机芯厂和精工的天马渡负责对外销售机芯,精工对外销售的机芯和品牌自用机芯的编号不一样,比如,精工五号的机芯叫5S35,单独对外销售的机芯叫NH35,两个机芯是一样的。

日本机芯非常好分辨,西铁城机芯和精工机芯的自动上链结构都是独家的设计。比如精工的魔术杠杆自动上链系统

这个精工的6R15机芯,自动上链部分我画了两个圈,只要看到自动陀上的一字型大螺丝口和魔术杠杆的小圆轮,就是精工的机芯。西铁城miyota机芯,也可以通过自动上坨的大螺丝和轮系的整个大夹板辨认。

日本机芯的准确性和耐用性不错,稳定性后期不足,价格有优势,一般在300到800,所以归为三类机芯。

四类机芯

海鸥的ST系列机芯以及国内小厂仿的瑞士日本机芯。

海鸥机芯的准确性已经可以媲美ETA的机芯,但是部件表面的工艺,齿轮的表面处理,钢件的强度都不够。比如海鸥的2824-2,拉档部分磨损了之后,非常容易脱档。如果你的手表调时间的把头很容易拉掉,那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国产仿的机芯就不多说了,大部分看起来非常粗糙,设计布局和功能上也是各种凭空想象。题主你这个机芯就是国产仿的日本西铁城的机芯。

确定了你的机芯在哪一个大类,再来分辨机芯好坏相对会容易许多。

总之,要想分辨机芯好坏,需要一定的专业度。

分享两个相对粗糙的办法

  • 看品牌

品牌是品质的背书,大品牌的机芯肯定大概率好于小品牌。

这里分享一个手机APP,腕表之家,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牌的手表在这个APP上都能查得到,包括专柜价格和机芯信息。如果你的手表品牌在这个APP上查不到,那大概率是一些山寨品牌,是的,就是这么无情。

  • 看价格

这也是我为什么把各个大类的机芯价格标注出来。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在手表行业,总的来说,还是一分钱一分货,不论在体现在机芯、设计还是品牌价值上面。

如果你的机械表价格低于1000,那大概率是四类的国产机芯;如果你的机械表价格低于2000,那么大概率是日本机芯;进口瑞士机芯的入门价在3000左右,拿天梭力洛克来说,七五折的行内拿货价也在3000+,所以如果你买到2500以下的力洛克,那你就有理由怀疑一下是不是买到假货了。

这个方法只向下兼容,因为碰到有些老人家跟着旅游团去香港买到的手表,花了一万七,机芯还是个国产的。


无论是看品牌还是看价格,都绕不开一个真假的难题,分辨真假需要相对专业的知识。所以,如果你迫切想知道你手表机芯的好坏,直接私信我吧。

欢迎关注 武汉小表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