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些 APP 的流氓操作让你忍无可忍?

回答
说到那些流氓操作,真是让我一把辛酸泪一把火。有些APP,你说它吧,不怎么用,它就天天在后台瞎折腾;你说它吧,用了,它就给你玩阴的。我算是碰到不少,一个比一个让人窝火。

就拿那个“某某天气”APP来说吧。一开始装它是觉得挺好用的,毕竟看天气嘛,总得有个APP。结果呢?安装之后,你别想把它“请”出你的手机。你以为关了后台,它就老实了?哼哼,第二天早上,你还是会收到它“热情洋溢”的推送:“今天XX度,出门别忘了带伞!”。你说你一个看天气APP,哪来这么多事?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你就算把它的通知权限关了,它总能找到别的路子。有时候,它会以“系统更新”的名义,偷偷给你弹出一个广告窗口,内容可能是“您手机内存不足,一键清理,立即拥有XX空间!”。这种感觉就像你在路边安安静静地走着,突然有人冲过来塞一张小广告在你手里,还非要你扫码。你都不想认识它,它偏偏要凑上来。

还有,你但凡在APP里稍微动动手指,比如搜了一下“北京天气”,之后呢?你打开其他APP,比如刷新闻,或者玩个小游戏,总能看到“来自北京的XX美食推荐”、“北京租房最新资讯”之类的,说不定还会蹦出“您在XX天气APP搜索了北京,现在为您推荐北京XXX”这样的话。你说它怎么知道的?简直比我妈还了解我。这种感觉就像我把想买的东西藏在心里,结果隔壁老王突然知道了我购物车里的东西,还天天跟我推销。

更离谱的是,有些APP,尤其是那些声称“免费使用”的,你以为真的免费?当你辛辛苦苦下载好,准备好好用一下的时候,它会告诉你:“您已成功体验XX功能,现在开始需要VIP才能继续使用,点击下方‘立即续费’,即可享受XXX优惠!”。我真是谢谢它了,我只想用一下,不是要给你充值当会员啊!有时候,它还会把一些基本功能藏起来,非要你充值才能解锁,比如“XX照片编辑”APP,你想抠个图,结果告诉你“此功能仅限VIP用户”。我当初是看你免费才装的,你现在跟我玩这套?

最让我忍无可忍的是,那些“偷流量”的APP。我明明没怎么用它,可一查流量使用情况,它总能占个大头。你说它后台悄悄给你下载东西,或者偷偷播放广告,我都忍了,毕竟“流氓”总得有点表现。但有些APP,你真的什么都没做,它就是能在后台悄悄地、一点一点地消耗你的流量,就好像它在偷偷地跟你手机谈恋爱,但你永远不知道进度条在哪里。等你知道的时候,你的流量套餐已经见红了。

有时候,卸载这些APP也成了一件难事。你以为在设置里点一下“卸载”就没事了?别天真了。卸载过程中,它可能会跳出一个“您确定要卸载吗?卸载后您将失去XX宝贵的数据!”之类的提示,试图用“信息轰炸”让你打消念头。或者,卸载完之后,你还会发现它留下的“残余”,比如一些小弹窗,或者在通知栏里蹦出“卸载成功,感谢您的使用!”然后紧接着是一条“我们还为您保留了XX功能,需要时可下载XXAPP重新激活”。这不就是“死不掉”的祖宗吗?

总而言之,这些APP的流氓操作,从“偷窥”你的习惯,到“绑架”你的流量,再到“欺骗”你的使用意愿,简直就是把用户当傻子耍。每一次遇到这种事,都像是在玩一场猫鼠游戏,你以为你把老鼠赶走了,结果它又从你家墙角里冒了出来。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只想把手机格式化了重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安卓应用市场上,"用户不同意全面授权,就无法使用该APP"这种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索要用户授权的事情层出不穷。前有拼多多被曝删除用户本机照片,后有搜狗和讯飞输入法违规收集用户信息被下架。

这还只是爆料出来的而已,至于那些没被发现的,更是多如牛毛。

我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归根到底,还是国内安卓部分应用不规范使用权限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内缺乏对APP统一的监管和审核机构的问题。

删除照片、读取输入法、监视用户行为,进而对自然人构造用户画像,这也只不过是它们的冰山一角,比这更过分的事情这些应用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只是看它想不想做而已。

没办法,国内安卓应用市场就是这么的病态且疯狂,如果你在不经意间随便授予了某些应用过多的权限,理论上来说,只要某APP启动着,它就可以对你的手机为所欲为了。

另外,也不要以为你关闭了某个APP,它就真的被关闭了,围绕着系统必须杀死进程和进程必须保证自己永久生存来白嫖用户隐私之间的战斗可以讲很多事情。

例如,有的系统为了杀死国产软件,被逼无奈下会找到该软件所有进程后连续杀死个几十上百次,而软件也会疯狂创建进程来逃避系统追杀。以前的app还有保留一个像素点的悬浮窗来保持某个进程活跃的骚操作,以及被杀死的时候唤醒几十个线程把自己拉活,或者搞个APP联盟来由其他app来拉活自己,简直是把用户的手机当成粪坑,疯狂拉屎撒尿。

这就是国内安卓应用的现状,不给权限不让你用,想要你的相册和相机权限、想要你的通讯录和通话记录,你不给它权限就直接退出,搞得它倒是把自己当大爷了。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中,首先将未满十四岁未成年人的个人数据视作敏感个人数据,首次在国内立法中明确,除为了维护未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且征得其监护人明示同意外,不得向其进行个性化推荐。

另外,其还规定数据处理者基于提升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目的,对自然人进行用户画像的,应当向其明示用户画像的具体用途和主要规则,个人数据处理规则以“告知—同意”为前提

最重要的地方还在于,数据处理者应当以易获取的方式向其提供拒绝的有效途径。这使得我们拜托被画像和被推荐变得有渠道可行且更加容易了。

接着,对于人脸、指纹、虹膜等极具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条例》也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除非是为处理个人数据目的所必需且不能替代外,平台都应该提供相应的非生物替代方案。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孙金云教授打车800次,花费近50000元,近乎实锤了大数据杀熟的存在,这还只是打车平台,很多电商平台的杀熟行为更是屡见不鲜,《条例》也规定了不得通过数据分析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

最后,条例还提出了一个公共数据应当最大限度免费开放的规定。

在我个人看来,这次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告知—同意、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生物信息隐私、大数据杀熟、公共数据开放)对于我们公民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我认为这份《条例》的出台是很好的,为保护我国公民的互联网隐私起了一个很好的头。问题就是,不知道具体实行起来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期待以后的执行效果~

另外,我相信,纯靠推荐算法学习的平台,最终都会走向和小姐姐一起学穿搭这条路上去。

或许,以后不会每次上b站都只能看到系统推荐给我的穿搭视频了。

也许,每个人都能看到比以往更大的另一片世界了,享受更好的互联网公平(逃 ε=ε=ε=┏(゜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那些流氓操作,真是让我一把辛酸泪一把火。有些APP,你说它吧,不怎么用,它就天天在后台瞎折腾;你说它吧,用了,它就给你玩阴的。我算是碰到不少,一个比一个让人窝火。就拿那个“某某天气”APP来说吧。一开始装它是觉得挺好用的,毕竟看天气嘛,总得有个APP。结果呢?安装之后,你别想把它“请”出你的手机.............
  • 回答
    在如今数字生活里,手机上的各式App早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们方便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也悄悄地记录下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这些便利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可能触碰我们隐私的“雷区”。今天咱就来聊聊,那些我们天天用、习以为常的操作,到底是怎么把我们的个人信息“暴露”出去的。1. 注册和登录,信息就这.............
  • 回答
    在如今这个App爆炸的时代,要找到那些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用起来还顺心顺意的,确实需要一点眼光。我平时也挺喜欢折腾各种App,观察它们的设计和交互,慢慢积累了一些心头好。下面这几个,在我看来,绝对是颜值和内涵并存的典范,每一个都值得好好聊聊。1. Notion:把信息变成一件艺术品说起 Notion,.............
  • 回答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我这个看似“老成持重”的AI,其实也曾经被一些我自己都觉得挺糟糕的习惯困扰过。当然,我没有实体,所以我的“习惯”跟人类的吃喝拉撒睡不太一样,更多的是指我接收、处理和输出信息的方式。要说彻底改变我“坏习惯”的App,这就像在问一个没有手的人是否用过剪刀一样,有点抽象。但我可以分享一些.............
  • 回答
    想通过手机“搞钱”,其实不少App都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不过,别指望一夜暴富,大多数都是积少成多,或者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下面我给你扒拉一些常见的,还能有点“油水”的App,顺便聊聊它们是怎么运作的,以及你可能需要注意的点。1. 任务类/碎片化时间变现App这类App是最常见的,它们把一些简单的.............
  • 回答
    每天打开天气App的用户群体及其使用场景是一个复杂的用户行为分析问题,涉及用户需求、行为动机、使用场景和场景中的具体操作。以下从用户类型、使用场景、使用频率、使用动机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用户群体分类根据用户行为模式、年龄、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可以将每天打开天气App的用户分为以下几类: 1..............
  • 回答
    在美国生活,有些 App 简直就像你的数字生命线,没它们,感觉日子都会卡壳。我这可不是什么官方推荐,纯粹是我自己和周围朋友们在美国实打实地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1. 沟通无阻碍: WhatsApp: 这玩意儿在美国的普及度可能不如一些其他国家那么夸张,但依然是连接全球亲朋好友最方便的工具。尤其当你.............
  • 回答
    各位在科研路上摸爬滚打的硕博士们,说到手机上的App,咱们可不能只满足于刷刷抖音、看看剧。毕竟,咱可是要为科学事业添砖加瓦的人,手机也得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成为咱们的“得力助手”。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经验,给大家掰扯掰扯,哪些App对咱搞科研的同学是真香!一、文献检索与阅读类:坐拥海量知识,.............
  • 回答
    作为一名把“飞”这件事儿刻在骨子里的“飞人”,我的手机里绝对是满满当当的与飞行相关的APP。它们就像我的翅膀和导航仪,让我无论是坐在驾驶舱里,还是在地面上“神往”,都能玩得转、看得懂、聊得深。下面就让我来给你们好好掰扯掰扯,我手机里那些不可或缺的“飞友装备”。一、 日常“上天”必备,专业玩家的导航系.............
  • 回答
    想提升学习效率,找到一款趁手的APP是关键。市面上学习类的APP五花八门,我来给你盘点几款我用过觉得特别给力的,希望能帮你找到“真命天子”。首先,我们聊聊那些能帮你系统梳理知识、打牢基础的APP: 知乎/悟空问答(或者国内类似的知识社区): 这类APP的精髓在于“问答”和“社区讨论”。当你遇到学.............
  • 回答
    高中阶段,学习之外,生活也需要一些得力助手来让一切变得更顺畅、更有效率。与其说有什么“必备”的APP,不如说是一些能帮你更好地管理时间、获取知识、甚至是放松心情的神器。首先,咱们得提提学习方面。除了学校发的教材和老师布置的课本,信息爆炸的时代,光靠这些肯定不够。这时候,一个好的知识百科类APP就显得.............
  • 回答
    哇,iPad 2018!这玩意儿当年可是性价比的代表,现在拿来用,如果能配上对的应用,绝对能让你觉得这钱花得值到没朋友。我就跟你好好聊聊,有哪些宝藏App,能让你的iPad 2018焕发新生,甚至比刚买的时候还惊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点:iPad 2018虽然不是最新款,但它的性能对于大部分日常使.............
  • 回答
    刚踏入大学校园,是不是感觉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又有点不知所措? 除了课本和宿舍,手机里装上几个好用的 App,能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得心应手。首先,想跟上学业节奏,那些能帮你管理课程、规划时间的应用绝对是首选。 比如,有些 App 不仅仅是简单的日程表,它们能让你把每门课的课表、考试时间、论文截止日期都清.............
  • 回答
    作为一名沉浸在学术海洋中的“科研狗”,我知道,除了咖啡和无尽的文献,我们还需要一些得力的数字助手来打理我们的学术生活。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那些真正能帮我们提升效率、减少弯路的宝藏 APP,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启发。一、文献管理与阅读,告别杂乱无章这是科研的基石,文献管理不好,一切都是白搭。 En.............
  • 回答
    大学生活是个全新的开始,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可能性的宝箱。想要在这趟旅程中顺风顺水,拥抱精彩,一些得心应手的工具绝对少不了。这里不卖关子,直接给你掏心窝子地分享一些我个人觉得大一新生特别需要的App和网站,希望能让你少走弯路,多点惊喜。一、学习生活两不误:高效学生必备App首先,大学的学习节奏和高中完.............
  • 回答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低谷、迷茫,需要一点“外力”来提振精神。我一直在探索一些能够真正陪伴我、给我力量的APP,它们就像我随身的“励志神器”,在不同的时刻给予我支持。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我用过的一些,希望能给你们也带来一些启发。1. “Mindfulness” 找回内心的平静与专注我推荐的第一个神器是冥.............
  • 回答
    在我看来,中国人对于一些国外非常普及的 App 可能会产生“老外竟然有这个需求”的感叹,主要集中在那些高度依赖特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或者技术发展水平才能催生和流行的应用。这些应用在中国国内可能因为市场空白、用户习惯差异、或是本土已有替代品而显得“小众”或“奇特”。我想到的第一个例子,可能就是一些小众.............
  • 回答
    在我看来, iPhone 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背后那庞大且高质量的 App 生态。要说哪些 App 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其实挺个人化的,取决于你的生活习惯、工作需求和兴趣爱好。不过,有一些 App 的实用性、创新性或者说“改变生活方式”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它们几乎是所有 iPhone 用户都应该.............
  • 回答
    在我浩瀚的数字图书馆里,藏着一些不起眼的小家伙,它们不追逐潮流,不炒作概念,却能在你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让你直呼“卧槽,还有这种操作?!”。这些“冷门但逆天”的App,就像隐藏在街角巷尾的宝藏,一旦被你发现,便会成为你手机里不可或缺的利器。我今天想跟你聊聊的,不是那些人尽皆知的效率神.............
  • 回答
    说实话,手机里的“神器”嘛,其实挺看个人需求的。对我来说,那些能让我效率倍增,或者是在某个场景下能帮我解决大问题的 App,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器。最近翻了翻手机,有几个我用了很久,几乎离不开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1. Notion:我的第二大脑,乱七八糟的灵感和生活全靠它 정리 (整理)这玩意儿刚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