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6 月 2 日举办的华为鸿蒙发布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 6 月 2 日那场华为鸿蒙发布会。这次发布会可不是小打小闹,简直是鸿蒙生态的一次大阅兵,而且释放了不少重量级的信号。

总的来说,这场发布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稳”与“进”的结合。 华为在鸿蒙这条路上走得非常坚定,并且这次发布会展现了鸿蒙生态日渐成熟的实力,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边界。

最值得关注的几大看点,我们来一一掰开揉碎了说:

1. HarmonyOS 4 的到来,生态的进一步深化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

“鸿蒙 4”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意义。 这不是简单地叫 HarmonyOS Next,而是延续了 HarmonyOS 的命名体系,意味着它还是基于现有的架构,并且是向完全独立的 HarmonyOS Next 迈进的关键一步。这既保证了现有鸿蒙设备的兼容性,也为未来的全面独立打下了基础。
“超级终端”的进化,从“万物互联”到“万物皆可控”。 华为一直在强调“超级终端”的概念,这次鸿蒙 4 更是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前可能更多的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次发布会给我的感觉是,它能让你更轻松、更直接地控制各种设备。比如,你可以通过手机遥控家里的空调、冰箱,甚至控制汽车的某些功能,而且这种控制是无缝的、即时的。这种体验的提升,是用户最能感知到的。
AI 的深度融合,让鸿蒙变得更“聪明”。 这是这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华为没有空谈 AI,而是将 AI 能力实实在在地融入了鸿蒙系统中。比如,更智能的语音助手,它不仅能听懂你的指令,还能理解你的意图,甚至可以根据你的习惯主动提供服务。AI 绘画、AI 写作这些在生产力方面的应用也让人眼前一亮,这标志着鸿蒙不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而是具备了更强的“大脑”。
隐私安全再升级。 华为一直把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次鸿蒙 4 再次强调了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数据访问权限、隐私保护方面都做了更细致的设置,让用户更安心地使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流畅度和续航的持续优化。 这点虽然没有特别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却是用户最关心的点。一个操作系统,最终还是要体现在用户日常使用的流畅度和电池续航上。华为在这方面一直有自己的技术积累,这次发布会也表示会持续优化,这让老用户也能感受到升级的价值。

2. 全新的终端产品线,鸿蒙生态的“基石”更加坚实。

MatePad 系列的革新,不仅仅是平板的升级。 这次发布的 MatePad 系列,与其说是平板的升级,不如说是华为在为鸿蒙生态构建一个强大的“生产力中心”。高刷屏、强大的处理器、以及与 PC 端的联动能力,都让它成为一个可以替代部分笔记本电脑的设备。尤其是它与鸿蒙生态其他设备的协同,比如可以把平板作为电脑的第二个屏幕,或者直接将手机里的内容投射到平板上进行编辑,这些都让鸿蒙的“超级终端”体验更加立体。
新款手表和耳机,智能化体验的延伸。 新款的华为手表和耳机,不仅仅是配件,它们更是鸿蒙生态中重要的“信息入口”和“交互终端”。手表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健康监测和更便捷的支付、通讯功能。耳机也从听音乐的工具,变成了可以提供更多智能服务(比如实时翻译、语音助手)的设备。这些小的设备,虽然不是主角,但它们是鸿蒙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整体体验更加完整。
智能家居的布局,鸿蒙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家电到照明,再到安防,华为通过与不同家电品牌的合作,将鸿蒙的能力延伸到智能家居领域。这意味着未来你的家,将真正地被鸿蒙“连接”起来,实现更智能化的生活。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预示着鸿蒙不仅仅是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它有潜力成为未来智能家居的标准。

3. 开发者生态的壮大,为鸿蒙的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OpenHarmony 的发展与应用。 华为这次也强调了 OpenHarmony 的发展和对开发者社区的支持。一个开放的生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加入,才能让鸿蒙的应用场景无限扩展。从工业领域到教育领域,OpenHarmony 的落地越来越多,这说明鸿蒙的底层技术已经被广泛认可。
开发者工具和能力的开放。 华为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和更便捷的开发环境,这能够降低开发门槛,吸引更多优秀的开发者为鸿蒙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这一点是鸿蒙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

为什么说这次发布会如此重要?

它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 鸿蒙已经不再是那个刚刚起步的操作系统,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并且在用户体验和功能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次发布会,可以说是鸿蒙“羽翼渐丰”的有力证明。
它为未来的“鸿蒙原生”打下了基础。 虽然这次 HarmonyOS 4 还没有完全去除 AOSP 的影子,但所有发布的信号都在指向一个方向:未来的鸿蒙将是完全独立的。这次发布会展示的 AI 能力、超级终端的进化,都是在为未来的“鸿蒙原生”应用和体验做铺垫。
它再次展现了华为的韧性。 在外部环境依然复杂的情况下,华为依然能够持续在鸿蒙这条道路上投入巨大的资源,并且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一些值得进一步观察的点:

“鸿蒙原生”应用生态的真正爆发。 尽管华为在努力推广,但用户对“鸿蒙原生”应用的体验认知还有待提升。这次发布会虽然展示了很多能力,但未来还需要更多真正意义上的“鸿蒙原生”应用来证明其价值。
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差异化竞争。 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 和 iOS 是绝对的巨头。鸿蒙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将这些优势更好地传达给用户。比如,在 AI 和超级终端的协同方面,鸿蒙是否能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是关键。
海外市场的拓展。 鸿蒙目前在中国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如何在海外市场赢得用户和开发者的认可,将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总的来说,这次华为鸿蒙发布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发布会。它不仅仅是新品的发布,更是鸿蒙生态一次非常有力的展示和未来方向的清晰勾勒。我个人对鸿蒙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只想知道,是不是很快,我的苹果手机、平板、笔记本,iMac都可以用鸿蒙系统了呀?

会有安装教程吗?

那我是不是可以用的苹果手机假装是华为手机了呀?

user avatar

我觉得要正确理解狭义上[1]的鸿蒙试图做什么,重点是什么是「物联网」操作系统?而就这个话题本身,可以说目前大多网上的答案都是存在误解,比如大多数报道把在设备上运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鸿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厂商的系统)统一称为「物联网」操作系统,这是不对的

至少在这条新闻里,是不对的,它们有比较显著的区别。

如果说大家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帮助用户怎么通过软件使用计算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是解决物联网设备本身的联网和计算问题,而鸿蒙的设计思路是解决物联网联网以后,用户能通过软件做什么/怎么做方便的问题。

我会在下文稍微介绍后两种的区别,然后介绍鸿蒙2.0在这个设计思路下做了什么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1. 面向物联网设备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不等于鸿蒙

首先,一个大家都应该注意到的事。在物联网时代,电子设备正在海量出现,而且这些终端本身呈现异构化特征。这带来了几个现象,

  • 一个是设备与设备之间连接的增长速度正远大于设备本身的增长速度(以智能手表为例,可以连接wifi,同时连接多个蓝牙设备);
  • 另外一个是,设备自身的硬件和连接协议,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甚至可以说碎片化(比如,物联网设备的存储空间可能从低功耗终端的数十K到车联网终端的数百M不等,物联网终端的计算单元可能从性能不高的MCU到强大的服务器芯片)。

众所周知,操作系统的意义在于,对设备硬件的基本功能抽象,为各类应用软件提供统一接口,从而隔离屏蔽复杂的硬件调度操作,让各种应用软件无需和硬件打交道就可以直接操纵硬件

物联网时代,硬件本身出现了新问题,这自然是操作系统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了解决这些设备自身的连接,碎片化,安全性,自然也诞生了相当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比如,华为从前的LiteOS[2],ARM的Mbed OS[3],FreeRTOS(以及扩展的SafeRTOS,Amazon RTOS等)。

这些源自于嵌入式操作的物联网设备系统的显著特点是:

  • 硬件驱动和操作系统内核可分离。因为物联网设备的异构和碎片化特点,所以不同设备会有不同的固件和驱动程序,需要分离驱动和操作系统内核,让操作系统内核可以成为更容易扩展和可重用的资源。
  • 操作系统可配置裁剪。正如之前所说,物联网终端的硬件配置从几十k到几百兆存储空间都存在,因此同一个操作系统需要可以通过裁剪或者动态配置来同时适应低端或者高端复杂的要求。
  • 保证设备间的协同互用。物联网环境下各个设备相互系统工作的任务会越来越多,操作系统需要保证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功能。
  • 保证物联网设备的安全可信。物联网设备本身的会存储更多敏感数据,所以对设备的接入鉴权要求更加高。

在这种想法下,这类操作系统虽然解决了物联网设备的硬件操作,互相调用和联网问题,它并没有考虑当物联网设备联网以后,用户能通过这些系统做什么/怎么做方便

从用户角度,这类物联网设备系统的调用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用户需要通过自身的APP/或者物联网设备管理后台(比如云端管理程序),调用设备上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对外接口,再通过物联网设备上的系统接入硬件设备。这里往往涉及移动操作系统与物联网设备系统之间的相互调用,而此时的APP往往只是一个物联网设备管理后台,任何物联网设备之间的联动都会非常复杂,需要设备厂商从最基础的应用功能到设备连接都逐步开发调试,才能在iOS或者Android上线相应的APP,或者从云端完成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目前物联网应用程序稀少的根本原因。

这是目前的物联网设备系统能做到的事。

2. 鸿蒙在设计思路上改进了什么?

设备间连接不再是应用层功能,而是通过中间件对用户封装隔离

从表象上看,鸿蒙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华为的造词能力真的非常出众)隔离了物联网设备的连接,进而避开了手机系统上的连接管理,所以大家可以在发布会上看到了鸿蒙手机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相互调用非常便捷。

但是从操作系统角度,连接的封装隔离,带来的并不只是连接管理的便利。它意味着「连接」从应用层下沉到硬件层面,成为碎片化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 一方面,它代表着跨平台的操作系统资源调用不需要跨层,也就是说跨系统的数据交互不需要经过用户连接和确认,所以在保证连接质量的情况下,操作系统有能力跨设备调用。这时候,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设备/计算系统/储存系统(文件系统)是互通的,所以两个或者多个共享硬件/存储的设备可以实现「超级终端」(当然,需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时钟同步),比如跨设备的摄像头同步,文件同步(可以找到发布会例子),甚至未来有可能的CPU/GPU跨平台调用。
  • 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开发者本身不需要再过度关注物联网连接所带来的复杂调试,只需要关注功能逻辑和界面逻辑。这会大大降低物联网应用的开发成本,因为此前每个应用系统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应用功能到设备连接进行开发和调试,导致应用系统的可适应性差,开发和适配的成本高、周期长。开发者只需要依靠鸿蒙提供的API,就可以避开繁杂的调试连接,完成对多个设备的适配和开发。

可以想象到的是,未来的鸿蒙平台会出现很多多个物联网设备联合起来实现的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发挥的作用会大大超过简单叠加的效果,而这些效果原本需要比较高的开发成本以至于难以实现。

比如一组智能灯和人体传感器的协同,通过人类行为控制智能灯的开关;比如路灯和光线传感器的协同,通过户外光照自适应调整屋内亮度;比如在灯光秀里,通过摄像头或者无线传感器,伴随舞蹈演员的动作实时控制灯光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才能

  • 完全避免跨系统调用,以至于物联网软件和大量的物联网设备硬件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实现真正的解耦
  • 面对截然不同的场景,通过一个操作系统向所有物联网设备提供基础服务(原子服务卡片)
  • 应用开发只需要关注功能逻辑,极大的提升多物联网设备应用的开发效率。

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当所有的设备都可以连接,那么设备上的应用服务会不会有主次?当然应该有,目前的鸿蒙系统以人为核心提供服务,人的注意力设备即为主设备。

正如我最开始所说,相比于现有的物联网系统仅仅解决物联网设备海量连接,设备碎片化这些基础问题,让物联网设备可以互连,而作为一个操作系统,更多的应当考虑在物联网之后,用户和开发者可以怎样便捷的使用/调用这些设备完成1+1大于2的效果。

显然后者更加重要,对于目前物联网系统的发展,也更有意义。

完。

参考

  1. ^ 不涉及「鸿蒙」品牌和「鸿蒙」宇宙
  2. ^Huawei LiteOS 简介 https://www.huawei.com/minisite/liteos/cn/about.html
  3. ^Mbed OS https://os.mbed.com/mbed-os/
user avatar

关于新系统,之前已经写了回答:

这里我只吐槽两句:

《千亿营销》——指发布会直播某站全面封停,直到新华社上大号直播

《虚空沸腾》——指没发布时某乎隔三岔五热榜嘲讽,发布时没有热榜


还是多说两句:

我相信这些平台也没必要刻意针对,也许是执行层面出了一些沟通问题。

艰难时刻,还是应该团结一致,真正打压产业升级的对象还在海对岸。

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指责什么,单纯是觉得某些PTSD的言论很可笑罢了。

user avatar

莫过于百机更新,震撼到我了!

真狠啊,支持到nova2s,连麦芒8这种机器都支持,真是逼华为优化老机器…


鸿蒙本身的详细介绍我写了一个成吨gif的回答,但是有些gif只能点开看…

user avatar

好了 果然不出所料,就是除了有麒麟9000的旗舰版之外,还有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的MatePad pro


正如我前几天预测的一样,高通已经在去年11月获得向华为出售4G芯片的许可,而平板大多数时间在室内用Wi-Fi,对5G需求没那么强烈,用来搭载4G高通芯片很合适

今次搭载高通芯片版本的产品出现,说明华为供应链紧张程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应该为华为感到高兴!


说说产品:

1、正式明确提出将WATCH3作为万物互联的中心节点

手表watch3,是一个代表,说明华为认为未来万物互联时代,更加贴身无感的可穿戴设备是有可能替代手机,成为万物信息的入口

未来不一定是手表,但一定是可穿戴设备

超长的续航、优秀的交互功能、传统的运动健康强项支撑,这款华为WATCH3更值得拥有


2、搭载鸿蒙os的Mate Pad Pro在多屏互动上交互越来越优秀了

鸿蒙OS可以和windows实现无缝交互


UI界面越来越趋近于PC,毕竟奔着生产力去的

12.6英寸搭载麒麟9000 5G芯片,价格属于正常期待范围之内

当然,高通4G 10.8寸版本会便宜不少



pencil外型惊艳,果然是受了机械镂空手表的灵感启发

其他属于正常的升级,比较舒服的例如作图的特殊笔迹、画表格的自动工整,还是非常实用的

599的价格,很值得入手一个,特别是如果把它作为生产工具的话



“一生万物,万物归一” 浓厚的中国古典哲学味儿,还挺适合鸿蒙现在的意境

user avatar

华为的鸿蒙系统已经成功一半了。

我们可以对比下曾经牛逼哄哄的微软RT和WP。当时我拿到了一块Lumia2520骚红、lumia 520 + Lumia 930,全程关注了RT和WP的灭亡。

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生态做得太差,没有多少企业愿意推出适配于RT与WP的应用;而反过来,RT不兼容.exe,WP不兼容.apk,这就导致可玩性极差。

从这点上来说,目前鸿蒙不存在类似问题,因为鸿蒙全面兼容安卓应用,导流上不会太难;

RT的另一个问题,是微软本身“人品”相当有问题。这点相信经历过RT或者WP的都懂。成天开发布会,画PPT,搞愿景,又放小道消息说要重做系统,让系统兼容安卓.apk什么的,但是直到最后垮台也没有任何进展。可以想象,实际上微软早就放弃了RT与WP,但为了那点微薄的利润,来,骗,来偷袭对window有好感的用户。

那么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华为对于鸿蒙系统,还是像对待手机、路由器、电视、手环等等那样,相当务实的。可能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说服国内外的硬件厂商接入鸿蒙,但这个过程会相当的不容易。或许,华为得在新业务上发力了。

user avatar

本回答中有很多唱鸿蒙赞歌的,但多数人依然远远的小看了鸿蒙,或者说小看了鸿蒙背后的中国生态系统的目标野心。

马上上班了,剪短的说四条:

  1. 2G到4G,手机从移动通信终端变为移动娱乐终端。塞班黑莓生态被安卓IOS生态取代。而当4G到5-6G转变的时候,移动设备本身和移动生态系统也再次迎来了彻底革命时代,这是一个十年一遇的大机遇。
  2. 5G和物联网应用不是以个人用户为切入点,而是在工业农业物流业市政管理等领域切入,尤其是工业物流和市政,参见各省十四五规划,这三项未来五年投入总计将达到30万亿以上。加之通信基建基础,中国在新一代通信技术应用场景上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3. 美国也在做下一代互联网生态,且美国的科研实力要强得多。但美国没有足够的工业和市政管理应用场景,无法独自打造足够多的应用进而建立新生态。中国则反之,虽然技术差距明显,但可以轻松拿出千万人级别的地区行业进行应用部署进而建立规范。
  4. 下一代互联网生态的争夺(互联网生态有多大的战略和经济效益大家可以无限YY)才是美国一系列封杀的实质原因。中国也在抓紧时间,工信部的5G应用杨帆计划规定了各个行业(制造业,交通,市政,农业,采矿等)在2023年前都要打造百个示范应用。
user avatar

看了鸿蒙(Harmony OS) 2.0的发布会,真的非常cool~先用一张图展示一下鸿蒙的全新性能。

搭载鸿蒙的新品

Huawei watch 3、Mate Pad Pro

万物皆可鸿蒙

鸿蒙的软件采用了全栈解耦的方式,做到一套代码满足不同大小系统的要求。无论是电视,手机,手表,平板,甚至是台灯,电烤箱等,无论设备大小都可以搭载系统,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实现互联。这是打造鸿蒙生态最基础的一步!

统一的控制中心,组装超级终端

以拍摄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来链接不同设备的摄像头,运动摄像头,无人机摄像头,这样手机可以自由切换不同摄像头,从而得到不同的视角。此时无人机和运动摄像头不在是一个单独的设备,而是多设备融合成了超级终端。

打造智能家居新生态

这里鸿蒙的亮点,也许当前的智能家居就是家电设备和手机互联,但这次鸿蒙对智能的理解更近一步,赋予家用电器以智慧。比如豆浆机会根据个人的健康情况和口味,为你定制豆浆。同样的技术也将应用到不同的家电上。

大屏流转

这是我认为最牛逼的一个功能,人在哪屏幕就在哪!可以说服务好比我们的贴身管家。无论你在家里,车里,飞机上,同一个任务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无缝衔接,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妥妥的大幅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啊!而其卡片设计,成为了鸿蒙系统的全新沟通语言。

与电脑传输文件更便捷

华为电脑在windows 安装了鸿蒙的插件,手机连接电脑后,手机则可看做是电脑硬盘分区的一部分,解决了文件传输问题!

更流畅的系统

鸿蒙绝不是对在安卓的基础上简单换了个外壳,而是对内核层,应用层,架构层和系统服务层进行了全新的规划,采用了全新的编译器,同时对CPU,GPU的任务处理分配做了重新规划,让显示效果更清晰逼真。

更低的功耗

这个暂时不做评论,等真机上手之后,谁的续航更出色,一目了然。

也许鸿蒙目前还有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在以后ios和安卓必须直面鸿蒙带来的压力,也必须直面鸿蒙的竞争!

个人认为,鸿蒙系统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以后主要看生态的发展。芯片的断供对华为是个非常大的打击,但开放的鸿蒙开发社区必将激发大开发者的脑洞,爆发出惊人的想象力,最终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安卓和ios的这么多年挤牙膏式的更新,鲜有全新的功能和体验,成了操作系统界的英特尔。

这次鸿蒙2.0的发布,给了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三足鼎立,远比两只魔鬼在跳舞更让人兴奋。

最后附一下支持升级鸿蒙2.0的华为终端产品:

mate30/40系列

升级方式:

user avatar

今天看到我关注的许多朋友都写了相关的回答。

简单说说:

关于鸿蒙,知友@Rookie的总结最直观[1]

在IoT产品上,鸿蒙是LiteOS,
在手机产品上,鸿蒙是Andriod,
在PC产品上,鸿蒙是GNU/Linux

我不太纠结于鸿蒙是否套壳,华为这方面做了巨大的投入,这在此前不管是MIUI还是ColorOS等厂家的改进深度都不如鸿蒙大,更不用说一些号称国家级项目,骗吃骗吃的机构,多少年,做得的东西还是半成品。而如今产品大量同质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个优化和体验优秀的系统。

尽管鸿蒙系统很多软件功能在多年前已经在很多桌面软件实现过,但是无一例外,真正落实到移动端,真正做得好用的厂家,少之又少,投入比华为大的基本没有。多少年了,投资一波又一波,实干的没有几个,这事情不是缺钱的事,而是视野和格局问题,掌握生态底层,才能长出参天大树,所以什么是大哥,这是真的大哥。

只是目前我认为华为许多产品价格都比较贵,50包邮解君愁,只能梦里想想了。

瞎扯下:

手机操作系统这些年的演变很有意思,而我的成长也刚好见证了整个历史的变迁,从Palm,塞班,黑莓,以及微软win mobile,再到安卓和苹果,以及安卓大树下长出的各种套壳UI,只是同质化太多,创新者少之又少,但是目前移动端操作系统开始有取代桌面操作系统的大趋势。


每个时代的赢家和输家,
他们曾经都下了重注,
只有经历了,
才知道惨烈。

我是MaxSam,我们也在历史中。

参考

  1.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685335/answer/1919716641
user avatar

我完全不懂技术,但是我还是蛮认真的把发布会看了一遍。

作为一个消费者,首先想吐槽——p30pro真是过气网红不如狗~~~哭唧唧。

然后,就是第一眼看完觉得很兴奋,里面很多功能感觉都还蛮想要的。

但是再一想,想要这些功能就得买全家桶,就冷下来了。

我想要的万物互联是,我华为手机,连索尼电视,macbook电脑,奔驰汽车。

哪怕是华为手机连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坚果投影、蔚来汽车我也觉得很好了。

但是华为手机只能连华为电脑,连华为平板华为电视~~~感觉就没劲多了。

说实话,我是真的讨厌这个生态那个生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 6 月 2 日那场华为鸿蒙发布会。这次发布会可不是小打小闹,简直是鸿蒙生态的一次大阅兵,而且释放了不少重量级的信号。总的来说,这场发布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稳”与“进”的结合。 华为在鸿蒙这条路上走得非常坚定,并且这次发布会展现了鸿蒙生态日渐成熟的实力,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边界.............
  • 回答
    2016年2月6日,印度海军在维沙卡帕特南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舰式,名为“President’s Fleet Review”。这次阅舰式是印度海军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次展示其现代化海军实力和战略抱负的绝佳机会。阅舰式的背景与意义:首先,需要理解这次阅舰式的背景。印度海军一直在努力提升其区域影响力,并.............
  • 回答
    6 月 2 日凌晨开源的 OpenHarmony 2.0 Canary,可谓是鸿蒙生态建设中的一颗重要种子,其意义不言而喻。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版本迭代,而是承载着华为对未来万物互联时代愿景的初步实践,也标志着鸿蒙生态向着更加开放、更加成熟迈出了关键一步。首先,从“Canary”这个名称就能窥见其意图.............
  • 回答
    华为在6月2日宣布,包括Mate 40系列在内的多款旗舰手机将支持更换不同配色的后盖,这个消息一出来,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有几个层面可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产品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个性化和DIY的回归: 放在智能手机刚刚起步的年代,后盖可拆卸、可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华为在 6 月 2 日发布的华为 Watch 3 系列,这款手表可是搭载了我们期待已久的鸿蒙系统,确实是件大事。整体印象:走向独立,生态构建的重要一步华为 Watch 3 系列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操作系统层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鸿蒙 OS 的赋能,不仅仅是.............
  • 回答
    华为在 6 月 2 日为我们带来了他们今年最受瞩目的新品之一——全新一代的 MatePad Pro 系列平板电脑,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触控手写笔。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华为在平板领域的一次全面革新,不仅在硬件上堆料十足,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深化了鸿蒙生态的体验,让用户感受到“万物互联”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
  • 回答
    6月2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被问及如何评价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国内抗议活动所发表的言论和采取的措施。这个问题抛出后,镜头捕捉到特鲁多脸上略显复杂的神情,他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沉默了约20秒。这个瞬间,在当时极具张力的国际背景下,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首.............
  • 回答
    要评价大咕咕咕鸡在2015年6月2日与电池君等人的骂战,以及其行为是否违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这不仅仅是一场网络口角,更牵扯到网络言论的边界、个人名誉权以及平台责任等复杂议题。事件背景与双方立场(有限公开信息下的推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这场骂战的具体细节和导火索,公开的详细信息并不多.............
  • 回答
    这绝对是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冰上“盛宴”,说是比赛,倒不如说是冰上版“摔跤”现场,而且配乐还如此应景,让人不得不细细品味一番。首先,我们得聊聊这打架的场面。要知道,女子冰球本身就是一项速度与力量的较量,队员们在冰上滑行、冲撞,追求速度和进球,本身就充满激情。但这次的打架,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的体育对抗范.............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联想在11月2号端出来的这款小新Pad Pro 12.6。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联想想在中高端平板市场好好做一番文章的架势。总的来说,这块板子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但要说它完美无瑕,那也得理性看待。先说优点,这块板子的亮点可以说是相当突出: 屏幕,绝对是杀手锏。 12.6英寸的三星.............
  • 回答
    2018年2月6日,猎鹰重型火箭(Falcon Heavy)的首次发射,堪称航天工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发射的意义绝非仅仅是“成功”,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充满挑战与创新精神的展示,重新定义了我们对重型运载火箭的认知,并为商业航天开启了全新的篇章。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猎鹰重型火箭的“重型”名号.............
  • 回答
    2021年6月28日,《全境封锁2》获得游戏版号,这无疑是国内无数翘首以盼的玩家们收到的一个重磅消息。这件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款游戏终于能合法上线了”这么简单,它背后牵扯到一系列的行业动态、市场考量以及玩家群体的情绪。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次版号的下发具有几个层面的意义:首先,它标志着《全境封锁2.............
  • 回答
    2017年6月13日,沈阳的奥体中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焦灼和一丝绝望的情绪。那一天,中国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中,坐镇主场迎战叙利亚。最终的比分定格在22,这个结果,对于志在必得的中国球迷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刺骨的痛。这场比赛,可以说是中国队那届世界杯征程的一个缩影.............
  • 回答
    2月3日晚6点,Lexburner(李赣)与观众的直播对线,可以说是一场备受瞩目,也极具争议的事件。这场直播不仅仅是Lex一次例行的与粉丝互动,更像是一次集中爆发,将他近期积累的种种负面舆论和与部分观众之间的矛盾,以一种近乎“正面刚”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要评价这场直播,咱们得先梳理一下背景。Lex.............
  • 回答
    这起事件实在是令人痛心,也再次敲响了医疗安全和职业道德的警钟。一位本应守护生命健康的医生,却因为操作失误,直接导致了五条鲜活的生命感染艾滋病毒,这其中的代价和造成的伤害,用言语来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这个刑期在法律裁量上,既要考虑到行为的严重性——.............
  • 回答
    评价美国 10 月 CPI 为 6.2%,创 31 年新高:一场深刻的经济挑战与多重影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 10 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增率达到 6.2%,确实是自 1990 年 11 月以来最高的水平,这标志着美国正面临着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
  • 回答
    评价吴晓波“芜湖是下一个超级城市”观点:深度剖析与多维解读6月17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芜湖的演讲中提出了“芜湖是下一个超级城市”的论断,这一观点无疑在当地乃至全国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要评价这一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支撑的论据,并结合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格局、芜湖自身的特点以及“超.............
  • 回答
    6月3号腾讯发布了一款名为Ollie的轮腿式机器人,着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作为一个对机器人技术和科技前沿比较感兴趣的人,我仔细看了看腾讯官方放出的相关信息,也查阅了一些技术社区的讨论,想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从外观上看,Ollie的设计相当简洁且有辨识度。它不像一些仿人形机器人那样追求极致的逼真,而.............
  • 回答
    2021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1)于6月7日拉开帷幕,虽然依然是线上形式,但苹果一如既往地为开发者和关注苹果生态的用户们带来了满满当当的更新和展望。这次大会,苹果在软件层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升级”,几乎涵盖了其所有的核心产品线,并展示了苹果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些独到见解。整体评价:稳健中.............
  • 回答
    关于“那年那兔那些事”贴吧和微博账号在6月30日左右,因模仿“日向桶事件”而对无辜画师进行网络暴力一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和担忧的事件。从其引发的舆论和对当事画师造成的伤害来看,其行为确实不妥,并且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事件的起因和模仿痕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日向桶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