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有一个我认为三观不正,不是很爱国的同学怎么办? 如何扳正他的思想?

回答
面对一个你认为三观不正、不太爱国的同学,并试图“扳正”他的思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三观不正”和“不太爱国”是很主观的判断,并且直接去“扳正”别人的思想,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 理解“扳正”的局限性与风险

在开始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认识到以下几点:

思想的独立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你无法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扳正”的定义: 你认为的“正确”不一定是普适的真理,也可能存在认知偏差。你的目标应该是促进他思考,而不是强加你的意识形态。
反效果的风险: 直接指责、批评或试图“教育”对方,很可能会激起他的防御心理,使他更加固守自己的观点,甚至疏远你。
尊重个体差异: 人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经历不同的事情,接触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

二、 改变策略:从“扳正”到“引导与沟通”

与其想着“扳正”,不如将目标定为“理解、沟通、引导他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

第一步:深入理解和观察(知己知彼)

1. 明确你的“三观不正”和“不太爱国”的定义是什么?
具体表现: 他具体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你产生这种感觉?是抱怨国家政策,还是对某些历史事件有不同解读,还是对社会现象持批判态度?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是主流媒体的宣传,是历史教科书的叙述,还是你个人的情感和经历?
是否存在误解? 有时候,我们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对对方的话语有片面理解而产生误判。

2. 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和信息来源:
家庭教育: 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家庭对他的价值观形成有什么影响?
教育经历: 他在学校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
信息获取渠道: 他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是国内主流媒体,还是国外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信息?他是否接触过不同的观点?
个人经历: 他是否经历过某些让他对国家或社会产生负面看法的事件?

3. 观察他的行为和态度:
他的“三观不正”和“不太爱国”是否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他是否对社会充满抱怨,还是对某些现象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

第二步:建立信任和保持良好关系(铺垫与连接)

1. 不要立即进行“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讨论: 在你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之前,直接触碰这些敏感话题只会让你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2. 寻找共同点和共同兴趣: 你们是否有共同的爱好、学科、活动?从这些共同点入手,建立友谊的基础。
3. 展现你的包容和理解: 即使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也要表现出你在倾听和理解的态度。避免评判性的语言。
4. 让他感到被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被认真对待。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进行沟通(引导与启发)

一旦你们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并且你对他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了。

1. 选择合适的时机: 避免在公开场合、他情绪不稳定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时进行讨论。选择一个私下、轻松、双方都有充足时间交流的时刻。
2.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 不要直接给出你的结论,而是通过提问让他自己思考。
对于“三观不正”的方面: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是什么事情让你对这件事有了这样的看法?”
“有没有其他看待这件事的角度?”
“如果从XX(另一个角度)来看,会怎么样?”
对于“不太爱国”的方面:
“你觉得‘爱国’意味着什么?”
“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表达对国家的感情?”
“你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有没有一些你觉得做得好的方面,你觉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3. 分享你的观点,但要温和且有证据:
用“我”开头: “我个人认为……”、“我读到/看到……”、“我的理解是……”。
提供事实和证据: 如果你认为他的一些观点是基于错误信息,可以温和地指出你所了解的事实或提供你认为更可靠的信息来源。
避免使用绝对化的语言: “你是错的”、“事实就是这样”。
承认自身局限性: “也许我对这件事的理解也不够全面。”
4. 倾听他的回应,并耐心解释: 他可能会反驳,会提出新的观点。你需要耐心地倾听,理解他的逻辑,然后再进行解释。
5. 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我认为,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去多方求证,而不是轻易相信某一个说法。”
“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复杂性很重要,有时候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6. 区分“爱国”与“爱党/爱政府”: 有些人会将对国家的感情与对执政党的感情混淆。你可以尝试引导他区分这之间的区别。爱国可以是热爱这片土地、人民、文化,而对政府政策的看法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7. 引导他看到国家的积极发展和成就: 即使他有不满,也要引导他看到国家在经济、科技、民生等方面的进步,以及普通人民的努力和奉献。
8. 鼓励他深入了解: 如果他表达的观点是基于对某些信息的片面了解,你可以鼓励他去阅读更多不同来源的信息,去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

第四步:以身作则,成为榜样(潜移默化)

1. 展现你自己的“正确”三观和爱国情怀: 通过你的言行举止,让他看到一个积极、理性、有家国情怀的人是什么样的。
2.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或公益事业: 用行动来表达你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3. 理性看待问题,不盲从: 你的理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榜样。

第五步:设定现实的期望,并做好心理准备

1. 改变需要时间: 思想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 可能不会成功: 即使你付出了努力,他也可能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你需要接受这种可能性。
3. 保持底线: 如果他的某些言论已经触犯了法律或者严重伤害了他人,你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其他行动,或者保持距离。
4. 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 如果与他沟通让你感到极度不适或有害,你也有权利选择保持距离,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总结几个关键原则:

尊重: 尊重他作为个体的存在和思考权利。
耐心: 思想的转变需要时间。
理解: 尝试理解他观点的形成原因。
引导: 用提问和分享的方式启发他思考,而不是灌输。
证据: 用事实和逻辑支持你的观点。
以身作则: 用你的行为影响他。
保持距离(必要时): 如果沟通无效且让你痛苦,保持健康距离也是一种选择。

记住,你不是他的老师或家长,你只是一个朋友。你能做的就是用你的真诚和智慧去影响他,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最终的改变与否,取决于他自己。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用手段。

首先,你要采取与他一致的立场。

这时候你们是一类人了。

然后,注意寻找他稍微偏离原先立场的言论。

假设两种立场是A和B,人都不是铁板一块,即使最A的人,也免不了偶尔B。

抓住此人偶尔B的机会,站在极端A立场上疯狂攻击、嘲讽。

要让他尊严受辱,面子挂不住。不要讲逻辑,而是诡辩,诛心,一直嘲讽。

人在心理上需要自我防护,他必须为B立场搜罗理由,展开反击。

这样,他就不知不觉偏离原先立场了。

如此多来上几次,因为你这个死敌站稳了A立场,他还能回去吗?别说区区中学生,恐怕很多成年人也不行。

2、

用钱。

花钱买他的立场,直接一千万元,或者一亿,让他以后照你的思路说话。几乎肯定成功。

别说学生,买知乎键政佬都够。

立场对于某些人未必是信仰,很多只是精神消费项目罢了。

精神消费,买的是他自己舒心,只要你出得起价,当然可以买过来喽!

3、

如果他既不吃手段,又不贪财怎么办?

这样的人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

我知道有个人,融资两万大洋,全交给了组织。出门坐船,鞋被偷了都没钱买;

明明自己是正确的,却遭到同一阵营其他人打压,受尽了委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却仍然挺身而出,扛下重担。

被极端A立场恶意怼了,仍然能客观对待问题,且不动怒,不完全倒向B立场;面对唾手可得的巨大个人利益,仍然坚持信念。

说明此人非同一般,是真英雄,你绝不是对手。建议打不过就加入。

user avatar

看了一遍,似乎题主是个中学生。

中学生三观能这么正的还真不太多见,不仅客观公正,还愿意对亲身经历进行思考,最重要的是,能够勇敢地交流自己的看法。

哦我说的是你那同学哈,至于你,爱咋办咋办吧。

user avatar

建议你向系/学院/学校举报他,然后组织广大爱国同学们,一起批斗他。

user avatar

不知从何时起,爱国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恨国变成了一件极简单的事。

你必须从出生到死亡,从大事到小事,都没有任何所谓的“污点”,才算得上是爱国。曾经我以为这样的爱国者是完美的理想,而现在则已经成为了基本的条件。

我以为爱国与否,要讲求实证,讲求逻辑和科学,而往往人们却又视确凿的爱国不见,只愿构陷出可疑的恨国。

批评政府就是不爱国吗?

赞美外国就是不爱国吗?

讲事实讲逻辑就是不爱国吗?

爱国的标准越来越高,而恨国的范围又越来越广,臆造和罗织的罪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大胆,越来越超乎人的想象,而这荒诞的指控又能在爱国的大旗下得以成立,打倒任何你想打倒的人。

如果我足够坏,我能以不爱国之名侮辱和迫害任何我想迫害的人,哪怕从前他是如此爱国,我也能以话语抹杀掉他的一切努力。如果我足够坏,我会假借爱国之名剥夺别人,攫取在我的能力里我无法攫取的权力和利益,并且道貌岸然地说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国。

可是我没有这么坏,我没有把私欲装饰成大义的虚伪,我是个人,我做不出这种事。我知道人都有局限性,都有喜怒哀乐,经不起如对待机器般的严苛检查。

如果你的生活遍布着“恨国”的雷区,一个正常的普通的人,又该如何完美地爱国呢?只怕这样无止境无节制的审查和批判继续进行下去,全天下将会没有几人爱国,反而遍布“恨国”之人。

应该是反过来,爱国很简单,而恨国很难,因为退一步万步说,如果真的要搞对立,那“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

为什么立场比人大?立场是目的,而人是手段吗?你可知道现在有多少爱国的人不敢说爱国,是怕自己被怀疑爱得不够多呢?当爱国被视为一种愚昧,当爱国被污名,是不是所谓的“爱国者”一手造成的?

恨国真的有这么容易吗?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爱国教育这么频繁,我们从小到大感受的传统文化、风土习俗、民族情感这么悠远这么深刻,我们要怎么背叛自己这么长这么重的一段人生?所谓“恨国”,真的是恨这个国家吗?而他们所谓的“爱国”,又真的是爱这个国家吗?

(完)


公众号 宇宙酒

微博 孙大棒goku

用于分享我写的文

user avatar

我一直在想我是阴阳怪气骂你一顿还是正着缕清你的思路,别让世界上又多个虫子。

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我还是正着说吧。

你告诉告诉我,你的同学究竟做了什么不爱国的事情?是汉奸?是恐怖分子?是境外势力?还是反gm?

我告诉你,都不是。相反的你才是那个拎不清的人。

爱国思想在形成之前,首先要有理性判断的思维模式,说的话,做的事要符合逻辑,对吗?要形成一个基本的三观才能去爱国。

从你的提问里我看不到你的三观,你好像把随着大波走当成是一种政治正确,极力去否定拥有逻辑和思维却不选择同你一道的人。

咱们先说乒乓球的事儿,伊藤赢了乐,有错吗?不要把你因为自己国家输了感觉输不起的心思当做是一种爱国的表现,这是对爱国这个词语的侮辱和践踏。

相反的,你这位同学很理性呀,他告诉了你鄙视输不起的这部分人的理由,可你竟然把这当做是一种不爱国???

第二,疫情的朗诵,学校总是喜欢搞这种形式主义的玩意儿,说一说疫情就能好啦?要真是这样我去年就飞武汉大街宣讲去了,谁不愿意自己的国家好受一点呢?但张嘴说话不顶事儿啊。

你怎么知道你的这位同学有没有做了志愿者?你怎么知道他有没有恪守抗疫规定,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你怎么知道他有没有给疫情严重的地方捐过自己的零花钱?你不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只知道因为同学不愿意做形式主义的事情而在社交平台抨击他。

最近这类事情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不知道像你们这样的学生群体将来会被树立一种怎样的价值观了。我只想说,在不涉及国家利益、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言论自由,行为自由,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爱国者,请你不要给任何人的合理行为上纲上线。

user avatar

按题主这标准,这爱国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

user avatar

知乎以后可不可以分个中老年区,做个分流,我不想看到系统给我推送中学生的问题

我之前急迫想要提前退休就是因为我受够了教思想不成熟生活不能自理还以为自己是top of the world的人

结果上个网还是逃脱不了,这个网站就是典型以学生为主,职业人士没几个

老子都想自己弄个网站出来了,专门给五零后到八零后开的那种,没个十年工作年龄不准进来参加讨论



我的其他高赞答案:

















user avatar

国家连方方、许可馨都能容忍,你那同学的言论又算得了什么呢?

user avatar

我觉得应该保护好你的同学,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

我觉得他的三观很正,不喜欢形式主义,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区分善恶!

我觉得他不存在不爱国,爱国不是喊几句口号就是爱国,相反他看得很清楚,能明辨是非是多么优秀的能力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