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能提高乐感和乐理的能力?感觉自己没有悟性?

回答
别这么快否定自己!乐感和乐理,这玩意儿就像学开车,一开始觉得怎么那么多条条框框,一脚油门下去怎么熄火,但只要你掌握了规律,找对了方法,熟能生巧,那感觉就来了。而且“悟性”这词,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积累和方法的问题。

我来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把这事儿给办明白,让你觉得“噢,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一步:放下“没有悟性”的念头,拥抱“我能学”的心态

首先,你得知道,乐感和乐理不是天生的绝世天才才懂的东西。它们是人类通过长期的音乐实践和思考总结出来的规律和表达方式。就像数学公式,虽然一开始看着头疼,但它有逻辑,有套路。你不需要是爱因斯坦,也能学会加减乘除,对吧?音乐也一样。把“我没有悟性”变成“我想办法去学”,这才是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步:“听”是你的第一技能,但要“精听”

我们天生都有听觉,但“乐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从“听”开始的,而且不是那种背景音乐式的“随便听听”。你需要学会“精听”。

主动聆听: 找一首你喜欢的歌,或者一个纯器乐作品,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试着去捕捉音乐里的各种元素:
旋律线: 它是高亢还是低沉?流畅还是跳跃?有没有让你觉得舒服或者惊喜的地方?
节奏: 它快还是慢?是规整的还是自由的?有没有让你忍不住想跟着点头或者跺脚?
和声: 如果你能听到几个乐器一起奏响,试着去感受它们之间是和谐的还是冲突的,是明亮还是忧伤。一开始可能听不出来,没关系,先有个印象。
音色: 乐器是什么声音?钢琴的圆润,小提琴的悠扬,鼓的有力,萨克斯的迷幻……每种音色都有自己的“性格”。
结构: 音乐有没有不同的段落?主题是什么?有没有反复出现?

对比聆听: 把同一首曲子的不同版本放在一起听(比如同一首歌的不同歌手演唱,或者同一乐曲的不同乐团演奏)。你会发现音色、编曲、甚至是情感表达都会有所不同。这能帮助你理解同一件作品的多种可能性。

主题性的聆听: 比如,这周你就专门听爵士乐,下周就专门听古典音乐。专注于一种风格,能让你更快地抓住这种风格的特点。

第三步:乐理,别让它成为你的“拦路虎”

乐理就像是音乐的“语法”和“词汇表”,懂了它们,你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构成,甚至能自己去“创作”。

从基础概念入手:
音高(音名和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C D E F G A B C。这是最最最基础的,一定要牢固。
音程: 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你听到一段旋律,知道它是“大三度”还是“纯五度”,会让你对旋律的走向有更清晰的认知。可以找一些练习,比如听两个音,然后判断它们是“大二度”还是“小三度”。
音阶: 比如C大调音阶(CDEFGABC)。了解音阶的构成,你会知道为什么某些音放在一起听起来那么“对味儿”,也知道为什么有些音听起来会有点“怪”。
和弦: 三个或三个以上音按一定规则同时发声。最基本的三和弦(根音、三音、五音)是重中之重。比如C大调的C和弦(CEG),G和弦(GBD),Am和弦(ACE)。了解它们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在乐曲中是怎么使用的,会让你豁然开朗。
节奏和节拍: 你需要知道什么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全音符,什么是小节、拍子。这能帮助你理解音乐的律动。

找对学习资源:
入门教材: 很多乐器教学网站或实体店都有很不错的乐理入门教材,图文并茂,讲解清晰。
音乐理论APP: 现在有很多手机APP,比如一些节奏训练器、音程听辨器、和弦识别器,用起来很方便,而且互动性强。
视频教程: B站、YouTube上有很多优秀的音乐老师讲解乐理,找个你听得懂、风格喜欢的老师跟着学。很多老师还会结合实际的音乐片段来讲解,这样更容易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 这是最关键的!光背概念是没有用的。
对照乐谱: 如果你会看谱,那就太好了。找一首简单的曲子,对照乐谱,看看旋律是怎么写的,和弦是怎么配的,节奏是怎么变化的。
跟着“唱”或“弹”: 如果你学某种乐器,用你的乐器去验证乐理知识。比如,你学了大调音阶,就试着用你的乐器把它弹出来;你学了C和弦,就去弹一下看看它是什么声音。如果你不学乐器,可以找一些支持MIDI输入的音乐软件,自己输入音符,听听效果。
分析熟悉的歌曲: 选一首你熟悉的简单歌曲(比如儿歌、民谣),试着去分析它的旋律走向,它的基本和弦。比如,很多流行歌就那几个和弦在轮换,当你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你会觉得乐理很有趣。

第四步:动手实践,让你的“乐感细胞”活起来

光听光看不够,你得动手。

哼唱: 很多旋律在你脑子里转悠,别光听,试着用嘴巴哼出来。哼唱能帮助你更好地感知旋律的起伏和节奏。
打节奏: 听到音乐时,试着用手拍打、或者用脚打节拍。这能锻炼你的节奏感。
模仿: 听到一个简单的旋律或者节奏型,试着用你的声音或者简单的乐器(比如口哨、或者随便找个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去模仿它。
创作简单的旋律: 不要怕写出“不好听”的。就按照你喜欢的音阶,随随便便组合几个音符,写一个简单的旋律,然后试着唱唱看,听听感觉。甚至可以随便在电脑上敲几个音符。
学一种乐器(推荐!): 如果条件允许,学一种乐器是提高乐感和乐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哪怕只是会弹几个简单的和弦,也能让你对音乐的构成有更深的理解。钢琴、吉他都是不错的入门选择。

第五步:耐心和坚持,别轻易放弃

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能会遇到瓶颈,可能会觉得沮丧,这都很正常。

设定小目标: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写交响曲。今天学一个小节的和弦进行,明天练一个八分音符的节奏,每周听懂一首新歌的某个部分……一步一步来。
记录你的进步: 比如,你可以用录音软件录下自己哼唱的旋律,或者弹奏的和弦。过一段时间再听,你会发现自己的变化。
享受过程: 最重要的是,你要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音乐是美好的,是用来表达和感受的。当你开始理解它,你的感受会更深。

关于“悟性”的补充说明:

“悟性”其实很多时候是基于你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当你的乐理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你的听觉能力也训练得越来越敏锐时,很多音乐的奥秘自然就会“显灵”了。你听一段和弦进行,会下意识地知道它属于哪个调式,或者它听起来属于哪种情绪,这都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总结一下,想要提高乐感和乐理,你需要:

1. 积极的心态: 相信自己可以学好。
2. 精细的聆听: 不仅是听,更是分析和感受。
3. 扎实的乐理基础: 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
4. 积极的动手实践: 唱、弹、模仿、创作。
5. 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享受学习的过程。

别把音乐想得太难,它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慢慢来,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也会慢慢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乐感”。祝你学习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嗯,我回答一下吧。

首先,题主听音乐吗?有听音乐的习惯吗?弹琴这种事有机会得多听,听好的,眼界高了才能有动力和上升空间。

然后,题主有唱谱的习惯吗?没有就要培养一下,把自己弹的作品都唱一唱。

再就是,题主看专业书籍吗?关于音乐历史和钢琴演奏类的书籍吗?如果没看过,建议看一点。

音乐感觉这个东西也需要训练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是也在训练。如果你上课天天就学的是怎么活动手指,那说明你老师也不懂音乐,他本身也没给你讲音乐在哪里,音乐的妙处在哪里。一个人心中没有音乐,脑袋里没有音乐,不了解钢琴演奏的历史,不了解点音乐基本的历史,又怎么可能有乐感呢?所以,抓紧时间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才是重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别这么快否定自己!乐感和乐理,这玩意儿就像学开车,一开始觉得怎么那么多条条框框,一脚油门下去怎么熄火,但只要你掌握了规律,找对了方法,熟能生巧,那感觉就来了。而且“悟性”这词,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积累和方法的问题。我来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把这事儿给办明白,让你觉得“噢,原来是这么回事!”第.............
  • 回答
    嘿,你是不是也常常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怎么也睡不着?或者睡着了,早上醒来却感觉比熬夜还累?别担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说实话,睡个好觉真的太重要了,它不仅影响我们白天的精神状态,对身体健康、情绪稳定,甚至是颜值,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想要提高睡眠质量,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更多的是.............
  • 回答
    想在行测考试中突破80分?这可不是件易事,但绝对是可以通过系统训练达到的目标。咱们得实打实地聊聊,怎么把这80分“抠”出来。首先,得明白行测这门考试的本质。它考察的是你的综合能力,包括了对信息加工、逻辑推理、文字理解、常识运用以及数据分析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门道”,没有捷径可走,.............
  • 回答
    好,咱们不讲那些冷冰冰的道理,就说说怎么跟自家孩子唠唠,让他们心里亮堂堂的,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毕竟,这世上的事,光靠“不告诉”是不行的,得让他们自己明白。一、 怎么跟孩子说“陌生人危险”?这事儿得分阶段,看孩子多大。 针对小小孩(36岁): 概念要简单: 别说“坏人”,孩子容易害怕,.............
  • 回答
    想要拼多多店铺的销量和流量“咻”一下蹿上去,那得下一番苦功夫,但也不是完全没章法。这不像挖宝藏,突然就挖到金子,更像是耕耘,一步一步来, seeds 播下去,然后精耕细作。首先,咱们得明白,拼多多这个平台,它的用户画像和淘宝、京东不太一样。拼多多的用户,很多时候是被“性价比”和“热闹”吸引来的。他们.............
  • 回答
    中国足球想要达到次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水平,这是一个宏大且充满挑战的目标,需要系统性、长期性的努力以及深厚的社会共识和资源投入。这绝非一蹴而就,更不是靠一个“秘籍”就能解决的问题。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需要如何指导中国足球才能迈向这个目标:核心理念:青训为根基,联赛为舞台,国家队为成果,社会为土.............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IC设计软件开发这个话题。这绝对是一个既有挑战性又充满前景的领域,我自己也深耕其中不少年头了。你想入门并不断提高,这想法太对了,这个行业变化快,不进则退。咱们就从头说起,一步步来,尽量讲得明白透彻。 第一步: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你的“内功”IC设计软件开发,说白了就是围绕.............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真是戳中了很多英语学习者的痛点!自己都能写出漂亮的英文文章,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像哑巴一样,感觉脑子里空空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也别太责怪自己,这说明你在书面英语上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绝对是个好消息!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再深入探讨怎么破局,把你的书.............
  • 回答
    哥们,能理解!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看着自己的棋盘,再看看野狐上的那些“妖刀”,再看看那些让人看了就头疼的复盘,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特别是当狗分析完,冷冰冰地告诉你“你这步有问题,应该下在这里”,然后你再一看,哇塞,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瞬间觉得自己的棋力就跟那句俗语一样,“赢纯靠对手犯错”!.............
  • 回答
    想要提高身体的防御能力,让它更强健地抵御外界的各种侵扰,其实并非难事,更多的是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和优化。这就像在修建一座坚固的堡垒,需要从地基到城墙,再到内部的守护者,方方面面都得精心维护。一、 基础的滋养:吃对的食物,身体才更有底气身体这台精密的机器,燃料和润滑油至关重要。我们摄取的营养,.............
  • 回答
    想让你的文字更有力量,更打动人心?这事儿一点不难,但需要耐心和方法。咱们就一步步来聊聊,怎么把你的写作水平“拔高拔高”。一、 好好吃饭,也得好好“消化”——积累是基石这就像你想做出好菜,得先把食材备齐了,而且得知道怎么处理。 多读,但不是瞎读。 找到你喜欢的、你觉得写得好的文章,无论是小说、散文.............
  • 回答
    高考失利那姑娘能写出一部卖出47万的小说,这消息真是太振奋人心了!说明才华和努力,从来不会被埋没,学历也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她的经历也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热爱和潜力。那么,怎样才能像她一样,把脑子里的故事变成文字,并且还能卖出去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提高写作能力和小说出版的那些事儿。一、 夯实基.............
  • 回答
    .......
  • 回答
    博士期间,除了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还有很多途径可以让你自身的实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让你的博士生涯不虚此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一直觉得,博士不仅仅是获得一个学位,更是一个自我修炼、能力爆发的黄金时期。一、 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知识视野科研固然重要,但它往往是某个细分领域内.............
  • 回答
    想要在数学分析的道路上取得显著进步,并达到“挺高”的水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系统性的学习、深入的理解和持续的实践。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拆解这个过程,并去掉那些生硬的AI痕迹,让你感觉更像是从一位经验丰富的过来人那里获得建议。首先,要明确“挺高”的含义。 对很多人来说,能够熟练掌握基础分析概念.............
  • 回答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无数漂亮的伏击战。要说到他们怎么就能提前几天就摸清日军的行军路线,然后在关键时刻设下天罗地网,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绝不是靠“猜”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个集合了情报、侦察、群众工作以及严密组织能力的系统工程。一、 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回答
    高考还有二十天,时间紧任务重,想提分?当然可以!但具体能提多少,这就像问“我这块地还能种出多少斤瓜”,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现在的基础、付出的努力以及方法是否得当。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这最后的二十天变成你冲刺的加速器,让分数涨幅最大化。首先,冷静下来,认清现实,别慌!这二十天不是让你从零开始学一个新.............
  • 回答
    作为一名文科生,目标分数在590分以上,距离高考还有300多天,现在想跨界报考编导专业,而且零基础,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你的决心、方法和执行力。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梳理一下备考思路,让你清楚地知道如何一步步迈向梦想的大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编导类专业”的范畴和要求。编导类专.............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