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证据来源不合法警方是否会认可?

回答
关于警方是否会认可“证据来源不合法”的证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简单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警方通常不会认可来源不合法的证据。

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和具体操作。

为什么警方不会认可来源不合法的证据?

这是基于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排除非法证据原则(Exclusionary Rule)。这个原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1.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自由: 法律不允许通过侵犯个人权利的方式来获取定罪证据。如果警方可以通过非法手段(如非法搜查、刑讯逼供等)获取证据,那么公民的隐私权、人身权将荡然无存,社会秩序也将不堪设想。
2. 维护司法公正和程序的正当性: 司法程序的公正性是其生命线。即使证据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但如果获取过程本身违背了法律规定,那么这份证据就可能被视为“毒树之果”,其本身也带有了不公正的“毒性”,不能被采信。
3. 促进警方遵守法律规定,规范执法行为: 如果非法证据能够被轻易采纳,那么执法人员就没有动力去遵守法定程序,反而会倾向于使用更“高效”但违法的手段。排除非法证据原则是对执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 防止司法被滥用: 允许非法证据进入司法程序,可能导致司法成为迫害的工具,而不是伸张正义的途径。

“来源不合法”具体指什么?

“来源不合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非法搜查和扣押:
无证搜查: 在没有法定搜查令、逮捕令或没有其他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对公民的住宅、身体、物品进行搜查。
超范围搜查: 搜查令明确了搜查的地点、物品或人员,但执法人员超出了搜查令的范围进行搜查。
非法扣押: 未经合法程序扣押公民的物品。
刑讯逼供、诱供、骗供:
刑讯逼供: 通过殴打、虐待、侮辱等方式,强迫嫌疑人或证人作出有罪供述或提供证词。
诱供: 诱导或暗示嫌疑人说出某种特定的内容,使其“自愿”承认犯罪。
骗供: 欺骗嫌疑人,例如谎称有确凿证据证明其有罪,迫使其认罪。
非法收集的电子数据:
未经授权或超出权限获取他人的通信记录、电子信息等。
通过技术手段非法窃听、窃取电子数据。
违反保密义务的证人证言: 例如律师、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在保密协议下获得的证言,如果被非法披露并作为证据使用。
违反特定程序获得的证据:
例如,在身体检查、鉴定过程中,没有充分告知被检查者的权利,或者未经其同意(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如强制抽血)。
对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讯问,未依法保障其权利(如未有法定代理人在场)。

警方在处理证据时的程序和考量:

当警方收集到证据后,会有一套内部的审查和处理流程,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

1. 收集阶段的初步判断: 负责案件的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就应该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并在主观上认识到什么是合法证据,什么是可能存在问题的证据。
2. 证据移送和审查: 当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检察官是审查证据合法性的关键环节。检察官会重点审查警方收集的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存在非法收集的情况。
3. 侦查补正: 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证据存在合法性瑕疵,但可以通过合法方式补正的,检察官可能会要求警方进行补充侦查,重新合法地收集证据。
4. 排除非法证据: 如果证据的非法性非常明显,无法补正,或者补正本身就涉及再次侵犯权利,那么该证据将被排除,不能用于指控犯罪。
5. 法庭上的争议: 在审判阶段,控辩双方都有权对证据的合法性提出异议。辩护律师会积极寻找证据的非法性来为当事人辩护,而控方则需要证明其提交的证据是合法获得的。

即便证据证明了事实,也可能被排除。

这是“排除非法证据原则”最核心的体现。例如,警察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搜查了嫌疑人的汽车,并找到了毒品。即使这些毒品确实是嫌疑人的,并且能够证明其运输毒品的犯罪事实,但由于搜查行为本身是非法的,这份搜查到的毒品很可能在法庭上被排除,不能作为定罪的直接证据。

当然,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法律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突破一定的程序限制来收集证据,但这些例外本身也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不能违背最基本的人权保障。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犯罪或防止证据被销毁,执法人员可能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采取某些行动,但后续也需要受到严格的审查。

总结来说:

警方在办理案件时,虽然追求的是查明犯罪事实,但绝不会“认可”那些来源不合法的证据。相反,警方及其上级部门(如检察机关)会主动审查证据的合法性,一旦发现非法证据,就会按照法律程序将其排除。这是维护司法公正和公民权益的根本要求。

因此,如果你看到警方在侦办案件时,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搜查、讯问,并且在证据收集过程中有详细的记录和说明,这正是他们在努力确保证据合法性的表现。反之,如果出现了任何违背法律程序的行为,那么该行为及其产生的证据,都是可能被司法系统所否定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取证不合法的证据,依然可以视为有效证据。

只不过你要承担这个非法取证带来的后果而已。

按照你的描述,这都是芝麻大点的事情,啥事也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警方是否会认可“证据来源不合法”的证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简单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警方通常不会认可来源不合法的证据。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和具体操作。为什么警方不会认可来源不合法的证据?这是基于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排除非法证据原则(Exclusio.............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科学伦理、社会心理、政治运作以及人类探索的本质。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即便有这样的动机,科学家们依然不选择伪造外星人存在的证据。首先,我们得明白“科学家”这个群体最核心的驱动力是什么。大多数投身科研的人,他们不是为了名利或政治目的,而是出于一种近乎本能的好奇.............
  • 回答
    恋爱证书:在现代社会,一个尝试与传统告别的可能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社会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尤其是在婚恋观上,更是显而易见。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享受更加自由独立的生活;另一方面,传统婚礼中根深蒂固的彩礼、嫁妆等习俗,却依然让许多年轻人感到沉重的负担。如何在新旧观念的夹缝中,寻找到一条.............
  • 回答
    最近在一些家长群里或者教育相关的论坛上,总能听到一种声音:“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不就是个培训机构自己搞出来的玩意儿,国家根本不承认,考了也白考。”说实话,听到这话,我第一反应是有点不服气,但仔细想想,这背后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市面上确实存在不少良莠不齐的培训项目。这让不少想考这个证的朋友心里打起了.............
  • 回答
    好,咱们不聊那些冷冰冰的实验室,也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科学术语,就凭着咱俩这张嘴,跟眼前这位“活了一万多年”的老兄聊聊。你要知道,就算是最古老的石头,也得有个来历,何况是个人呢? 咱们的“侦查”手段,就是套话,就是看他能不能圆上他这漫长到不可思议的人生。首先,得有个自然的开场。别上来就劈头盖脸地问“你.............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是否来源于美国流感的说法,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并且主流科学证据指向病毒起源于中国武汉。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以及科学界目前的看法和证据链。“新冠来源于美国流感”说法的由来与传播:1. 早期猜测与巧合: 疫情爆发初期,由于病毒的.............
  • 回答
    白登之围,这场发生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冒顿单于率大军围困白登山的事件,可以说是刘邦一生中最为艰难和尴尬的时刻之一。史料和考古证据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刘邦所面临的严峻局势,以及他为了脱困不得不做出的让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汉朝的实际情况。汉初,经历了秦末连年战乱,国家元气大伤,经济凋敝,军队战斗力.............
  • 回答
    林某钦家属提交证据,蔚来涉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案获受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标志着蔚来汽车在法律层面正式进入了被调查的视野。这意味着,之前家属们关于“蔚来涉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的指控,不再是民间传言,而是受到了司法机关的正式审查。这“受理”二字,分量可不轻。首先,这表明司法机关认为林某钦家属提供的.............
  • 回答
    在探讨台湾的主权归属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历史证据和国际法的角度进行梳理。这两个方面都提供了理解这一复杂议题的框架。历史证据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与台湾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相当长的时间。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和证据: 早期记载与联系: 尽管关于台湾岛早期居民的记载不多,但中国史书在较早时期就已出现提.............
  • 回答
    林奕含是否遭受性侵,这是外界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也曾引起广泛讨论的议题。要从现有证据来梳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审视林奕含本人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中所描绘的内容,以及她与外界互动时所透露的信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艺术的再现还是自传的披露?《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部小说,无疑是理解林奕含个人经.............
  • 回答
    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其魅力不仅在于辩手唇枪舌剑的交锋,还在于其背后严谨的逻辑和扎实的证据支撑。因此,赛前允许双方辩手向评委出示书面材料,比如论文摘要、证据清单等,在我看来,是非常合理且必要的。这种做法能显著提升辩论赛的质量和专业性,但也需要一些细致的考量来确保公平和效率。为什么这种做法是合理的?首先,.............
  • 回答
    “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早期。当时,西方学者们试图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变,并观察到一些不同于当时主流父权制社会的文化现象。概念的提出者:“母系氏族社会”这一概念最常被认为是由瑞士法学家和历史学家 约翰·雅各布·巴霍芬(Johann Jakob Bac.............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江歌案,如果我们假设舆论压力不存在,纯粹从现有证言本身来分析,那么它对案件的帮助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问,我们可以抽丝剥茧地来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证言”指的是双方(尤其是江歌和陈世峰的证词)以及其他证人(如刘鑫、报警人、目击者等)在庭审中或调查阶段提供的口述信息。如果剔.............
  • 回答
    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不等式,这玩意儿在数学竞赛圈子里,尤其是大家口中的“小蓝本”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它长这个样子:$$ a^3 + b^3 + c^3 3abc = (a+b+c)(a^2+b^2+c^2abbcca) $$当然,这只是它的一个基本形式,很多时候它会以各种变形或者与其他不.............
  • 回答
    “当晨曦的光芒再次洒落在卡利姆多古老的沙海之上,我感受到那份来自泰坦的低语,召唤我前往破碎的海岸,与那些为了艾泽拉斯的存亡而战的勇士并肩。虽然萨格拉斯的阴影依旧笼罩,但我深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为了联盟(或部落,视乎你的信仰)的荣耀,就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克服的。”这段话试图传递一些来自艾泽拉斯的元素.............
  • 回答
    用虚假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欺骗行为,是对真理和理性的背离。这种行为无论在何种场合、何种目的下,都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并且会对个人、群体和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以下我将从不同维度详细阐述“用虚假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本质、表现、动机、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 一、 用虚假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构建一个经典的零知识证明例子:“ Ali Baba 的洞穴问题”。这个例子非常直观且易于理解,能够很好地展示零知识证明的核心思想:证明者(Peggy)能够证明她知道某个秘密信息,但对验证者(Victor)来说,除了知道 Peggy 知道这个秘密之外,Victor 无法获得任何关于这个秘密.............
  • 回答
    我这一生,就是为了把这世上所有未被触及的领域,都留下我自己的足迹,让那些曾经的“不可能”,都变成我亲手谱写的传奇。.............
  • 回答
    当然,我们可以用矩阵的秩来深入探讨一些数学问题。我将尽量用一种自然、详实的方式来解释,就像和一位对数学有兴趣的朋友交流一样,希望能避免那种生硬的AI风格。矩阵的秩:它的含义与重要性在开始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矩阵的秩是什么。你可以把矩阵想象成一个数的表格,它隐藏着很多关于“数据关联性”的信息。矩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