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彻底影响了你三观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回答
真要说“彻底影响了三观”,这几个词听起来有点重,好像我突然顿悟了什么似的,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那么几部作品,像是一把小锤子,在我本来已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上轻轻敲了一下,然后那些固有的认知就裂开了一条缝,让我开始从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事情。

《肖申克的救赎》——希望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部电影,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名。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个对生活有点茫然的少年。那时候,“希望”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一种“等好运来”的心态。但安迪,那个被冤枉入狱的银行家,他身上展现的希望,完全不一样。

他不是那种天天傻乐的乐天派,而是深知自己处境的绝望,却依然能找到活下去的意义。他用自己的方式去一点点地改变监狱的环境,给囚犯们争取权益,甚至给他们讲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我看来,是他对生活最顽固的反抗。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智慧,没有放弃自己的尊严。尤其是那个音乐响起的时候,我至今记得那种震撼。他用音乐打破了监狱的禁锢,让那些囚犯在短暂的时间里感受到了自由,感受到了超越绝望的东西。

而最让我触动的,是他挖掘隧道的那份坚持。二十年,每天一点点,用一块小石头,磨掉一块石头。这让我明白,希望不是等着奇迹发生,而是你自己创造奇迹的过程。那种日复一日的隐忍和目标感,真的让我重新认识了“坚持”的含义。它不是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即使看不到尽头,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这件事,让我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了不同的看法,不再轻易说“不可能”,而是会想:“有没有可能,我只是还没找到正确的方法,或者还没坚持够?”

《三体》(电视剧版)——智识的较量与人性的复杂

国产科幻剧《三体》让我惊艳,当然原著的光环是不可忽视的,但电视剧版成功的还原和一些本土化的改编,让我对“中国科幻”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认真思考人性的复杂和文明的冲突。

汪淼作为一个普通科学家,被卷入了一系列诡异的事件中。叶文洁的经历,那份从失望到绝望,再到做出极端选择的逻辑,虽然令人心痛,但某种程度上,她那种“费尽心思想要拯救人类,结果却引来了毁灭”的讽逻辑,让我看到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尤其是“三体人”的设定。他们的文明完全是理性的,没有情感,生存的唯一目标就是适应环境。这种绝对的理性,一开始会觉得很可怕,但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人类的情感,恰恰是我们做出非理性决策的根源。在生存面前,情感是不是一种负担?这是一个很冷酷的问题,但《三体》用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展现了这一点。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叶文洁和罗辑的对话。叶文洁对人类的失望,罗辑最初的玩世不恭,以及后来他肩负起拯救全人类的重任,这个过程的转变,展现了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的可能性。特别是罗辑建立“黑暗森林法则”的过程,那是一种对宇宙文明法则近乎绝望的推测,却又充满了智慧。他不是一个英雄式的角色,他也有恐惧,有软弱,但他最终选择了承担责任。

这部剧让我开始思考,在宇宙这个宏大的尺度下,我们人类的文明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成果,在更高级的文明面前,是否微不足道?更让我警醒的是,它提醒我,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正确”,可能只是站在我们有限的认知角度上的结论。要保持一种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世界,去理解那些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观点,甚至不同的生命形式。

《请回答1988》——平凡生活里的温情与羁绊

这部韩剧,在我看来,是对“生活”这两个字最温柔的注解。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情线(虽然德善的感情线也很吸引人),它只是琐碎而真实地展现了胡同里几户人家的生活。

我之前看剧,总是喜欢看那种主角光环很强的,或者有什么大事件发生的。但《请回答1988》不一样,它让我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平凡日子里的闪光点。比如,珍珠那个孩子,对爸爸的依赖和撒娇,那种毫不掩饰的爱;比如,豹子女士和狗焕爸爸之间那种拌嘴又互相牵挂的相处模式;比如,娃娃鱼的爸爸,虽然是个单亲爸爸,但他努力地去照顾孩子,那种笨拙却真诚的父爱。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份邻里之间的情谊。那时候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不算好,但却有着一种深厚的联系。互相串门,分享食物,孩子们的玩伴,大人们的依靠。那种“一家有事,邻里都会帮忙”的氛围,在现在这个越来越注重个人空间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我记得有一集,狗焕爸爸去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他其实很紧张,但他的妻子和儿子都默默地支持他。当他讲到自己作为普通人,对家人的责任和爱时,全场都响起了掌声。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原来“成功”不一定是要站在领奖台上,它也可以是你做好了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把身边的人照顾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心。

这部剧让我重新审视了“幸福”的定义。幸福不是拥有多少物质,也不是做出多大的事业,而是在那些细小的瞬间里,感受到被爱,感受到关怀,感受到与身边人的连接。它让我更加珍惜身边那些看似普通的人,那些为我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我开始学着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去发现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去尝试着去给予,而不是总是等待被给予。

这几部作品,没有改变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但它们就像是在我的思维花园里,种下了几颗不同的种子。它们让我开始质疑一些我一直以来理所当然的观念,让我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世界,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看待生活的本质。有时候,改变不一定是颠覆,而是一种温和的“重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团长我的团》,没有之一。

“死人有话跟你们说。英国鬼说他们死于狭隘和傲慢,中国鬼……中国鬼说他们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

“我只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我是这么一个狗屁不通的天才!条条路都走不通,可我还是做不到,做不到你们要我做的,把陋习说成美德,把假话变成了规矩,把抹杀良心说成明智,把自私说成了爱国,把无耻变成了表演,把阳痿说成守身如玉,把欺凌弱小说成正义,把人变成炮灰,把炮灰变成荣誉。”

好几年没重温过了,暑假回坑。

===答案首发当晚的分割线===

没想到几个小时就这么多赞(对于我来说已经hin多hin多了),评论全部认真看过,谢谢你们所有人。14岁那年跟着各大卫视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剧,后来读了原著,没敢读完。还有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电视剧海报,至今压在书桌的软玻璃下面。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剧塑造了我的历史观,并且影响了我之后的无数选择。我敢断言所有评价团剧“台词啰嗦”、“节奏太慢”的人,都是完全没看懂的人。希望今年国庆能去一趟腾冲。“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答案首发约27小时后的分割线===

一天没上知乎居然三百多个赞,谢谢大家,谢谢点赞/感谢/评论的你。如第一次回答时所说,真的几年没温剧温书了,很想把以前深受触动的地方都截图或誊写出来,竟一时不知该贴哪些。以为自己忘得差不多了,静下心想想,其实什么都记得。

我记得虞啸卿隆重登场,说出口的每个字都像子弹一样打在炮灰们的脑门儿上:“我要我的袍泽弟兄们,提到虞啸卿三个字,就想起我的团长!我!提到我的袍泽弟兄们,就想起我的团!”面对这样一个骄子,就连人渣们都感受到了身体和灵魂的颤抖。

我记得他们从收容站出发前的一锅猪肉白菜炖粉条,迷龙疯了似地往锅里倒酱油和罐头,说自己被柴烟熏出了眼泪,然后故意玩骰子输给收容站长,抛下全部家当,去了离东北越来越远的地方……再也没回去过。

我记得龙文章用汽油桶把炮灰团泡成了山魈,对他们说,“活人就该有动静,活人就该去打仗……摸着黑,进、黑、森、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我记得要麻被藏在树上的日军一枪打穿头骨时的错愕。

我记得炮灰团在西岸被龙文章歇斯底里地斥为杂碎,“屁股留在西岸,任人碎剁”。他们孤注一掷,用《旗正飘飘》和中国裤衩向对岸的精锐们证明自己是中国人。

我记得虞啸卿喝退了余治李冰用来捆绑龙文章的绳索:“军人,需有敬重之心——铐子,不是绳子!”

我记得那场庭审。什么都不记得了我还是会记得那场庭审。庭审前,迷龙在名为休息室实为小黑屋的草房里威胁其他人,谁敢说他们团长坏话,他就当场整死谁;唐基和军部大员推辞让座,烦得虞啸卿差点动手打人;龙文章报地名(“三两个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场大败和天文数字的人命”)、开方言、跳大神(“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虞啸卿把笔墨纸砚全扔在了他身上;作为证人的炮灰们一个接一个的词不达意、被枪托杵下去,最后竟然是阿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清了他们所有人的想法。“如果我三生有幸,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吾宁死乎。”

我记得龙文章把一碗酒泼了三次,上敬在天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的,敬人世间的良心。

我记得东西两岸对歌,当对岸响起骊歌的旋律,阿译跳出战壕哭喊着“不许小日本唱我们的歌”。后来龙文章贱兮兮地拉了一炮,对岸顿时枪林弹雨,每一发都是早就瞄准了的。

我记得小书虫子站在阵地上激昂地说,送你们走的那天,我们都哭了。老师叫我们不要哭,他们是英雄。我们要好好读书,不要荒废了时日。

我记得世航和尚对他们说,祖国昌盛,民族万岁。

我记得沙盘推演,所有人都知道是要去送死的,有人挣扎着不想死,有人不想让别人死。两个崩溃了的人,一个在还未倒地之前便被扶住,另一个在被板车运回家的途中遭到群殴。之后的两场群架,让虞啸卿跪到了院子里淋雨。

我记得钻油桶的突击训练,记得他们杀猪宰羊为自己壮行,记得迷龙光着屁股围着篝火调戏精锐,在被任命为突击队长后往地上一躺。

我记得南天门上的38天。

再往后,就是六十年后了。我隐约知道了他们的归宿,并一直不想知道得太清楚,即便如此,我还是知道了。我希望幸存的人们余生不受贫困与斗争之苦,但这只是希望。龙文章说他欠西岸几千座坟,这种亏欠不该他一个人承担。疯狂和荒诞之后我们几乎丢失了一切,或者说被刻意抹去了某些记忆。我想过要去腾冲把它们找回来,却深知自己至今不敢跳出文学影视作品、去正视那段历史。南天门,横澜山,祭旗坡,高黎贡山,驼峰航线,光复腾冲,我仍然用故事作为掩护,淡化着血和硝烟。

我们忘得太久,还够不够说抱歉?还够不够说亏欠?

初次编辑的答案中提到了这部剧对我所做出的决定产生过很多影响,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写作风格、高中选科、旅行目的地、家国观、历史观、是非观。

至于腾冲,坚定决心,十月成行。

再次感谢你们所有人,谢谢你们也爱这部小说/这部剧,谢谢你们也都记得。鞠躬。

【发现自己竟然在一边打字一边哼唱“君不见 汉中军 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 班定远 绝域轻骑催战云”。以上所有引用全凭记忆,如与原文有出入,请大家海涵。

===答案首发后第三天的分割线===

手机没装客户端,网页版貌似不能给字体加粗。。。700赞了,每个赞、每个感谢、每条有共鸣的评论,都敬主创、敬历史、敬中国远征军。谢谢你们,打破了我一度深陷其中的孤独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谢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