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数据库的绑定效应非常强,一旦你用了某个数据库,尤其是被他的非标功能给绑定之后,你的迁移成本非常高。为什么早年微软压根懒得在中国告盗版的人,他基本上任由什么雨林木风出盗版安装盘,因为所有人都用了微软之后,他有的是机会赚你的钱。
现在自研的云数据库,你一旦上云,基本就下不来了,然后云数据库厂商就能躺着赚钱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想着做这个生意,所以就拼命给你洗脑,说你的数据很重要,千万不能丢,而且要上云,但是其实你上云之后,对于云厂商来说大部分时候就是个存储成本,但是你却要按时付钱。
所以如果你有商业需求,对于数据库上云,千万千万慎重,千万不要被什么你的数据比你花的钱贵多了的话给洗脑,数据库宁愿花钱请个运维,也尽量不要上云,然后尽量用开源的,千万不要被某些厂商的非标特性绑定。
而对于所谓的自研,其实大部分也是开源的版本修改来的,比如在hbase上架一个sql,或者采用mysql的引擎,然后进行分布式化,类似在前端做一个分流。
如果你们今天看看国内各大厂商的db,就会发现搞宣传的人,远比开发的人名头响,反而真正有真实需求的库,比如腾讯的微信的数据库,不是圈子里的人,压根就不知道他怎么搞的,他也不会对外售卖,那些叫的响的,卖名头的,全部都是骗你上云的。
所以如果你都用开源的了,那些云厂商还怎么赚你的钱,所以就给你洗脑要用他们自研的,但是你们看看他们自研的内容是什么,他们压根不会去自研innodb或者myisam这个引擎level的东西,他们研究的是怎么在这些开源的核心上加上各种神奇的非标功能,绑定你,让你走不了。
所以数据库宁愿花钱请运维,也千万别上云。
看评论,好多人问到tidb这个事情,说明现在大家很灵敏呀,可能是因为受到巴菲特投资snowflake的影响,最近tidb的势头很猛,我个人的话,还是有点看好tidb的,很简单的一个事情,就是别的产品,比如阿里的polardb跟xdb(现在好像xdb被polardb吃掉了,改名叫做polar-xdb),然后华为的gauss db,他们其实都是在做加法,就是我前面说的,他们的想法是在传统数据库比如mysql跟postgre上做一层分布式,但是其实引擎他是不管的,你们可以看看,阿里对外宣传polardb的ppt,上面各种眼花缭乱的功能,什么水平扩展了,什么主备切换了,还有什么ai管理了(其实数据库领域有点怕ai的,ai一旦crash,基本就是down机),但是他的引擎是mysql的引擎,然后华为的是postgre的引擎。
但是tidb的引擎是kv(他们自己说是rocksdb,不过不知道能不能用别的kv引擎),比较干净清爽,就是他一开始是做减法的,就是把引擎设计的非常干净,就是列式存储,外部的功能我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慢慢加,而且他甚至可以把具体需求分的很清爽,就是说我可以把外部功能做的模块化,针对某个特定场景,我可以加模块123,针对另外的场景,我可以加235这种。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东西过于复杂,他最后影响的是工程管理上的迭代,比如说pg的sql优化模块,做到今天,他已经成为一个没什么人敢动的模块了,他的commit基本上就是那么固定的几个人,所以一个优秀的产品,他更多的是要能够在工程管理上实现可管理,最好能够横向扩展。就是基本上来说,你如果看一个系统的设计想法,他的内核越清爽越好。
所以实际上你们可以看一看,就是采用了mysql做引擎的分布式db,他们在一开始迭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基本功能完备的库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在快速迭代上面是占优势的,但是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上层模块变得越来越复杂,工程管理上就开始有点吃劲了。
至于具体的tidb的问题,请问 @Ed Hua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